历史变化,historical change
1)historical change历史变化
1.Based on a discussion on the concept, expression and study scope of reserves?_production ratio, this paper has reviewed historical changes, rational limits and concerned problems in the study of reserves?_production ratio, and purposefully presented two ways to predict reserves?_production ratio.本文在论证储采比的概念、表征方式及研究范围的基础上 ,对储采比的历史变化与合理界限研究的方向及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评述 ,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两种预测途
英文短句/例句

1.The Three People's Principles have undergone changes in the course of their history.三民主义有它的历史变化
2.Course and Conversion of the Conservation of Historic Cultural Heritage in Southeast Asian Nations东南亚国家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历程与转变
3.History,Changing Scenarios and Future Strateges to Induce Moulting in Laying Hens强制换羽的历史、变化历程和今后的发展方向
4.We are in the midst of an historic cultural transition.我们处在历史文化转变的迷雾中。
5.Historical Changes in China's Agriculture and Rural Areas中国农业和农村的历史性变化
6.Historicism stresses the importnce of change.历史发展天定论强调变化的重要性。
7.a law describing sound changes in the history of a language.一个语言在历史中其语音变化的规则。
8.The chief historical changes were to take place on the mainland.主要的历史性变化是发生在大陆上。
9.Historicism stresses the importance of change.历史相对论强调变化的重要性。
10.On the Fission and Fusion and Variation of History-Culture-Geography in "South of Yan and North of Zhao" Regions;“燕南赵北”历史文化地理的分合与变异
11.The Historical Perspective in Shandong s Marine Enterprise Modernization;山东海洋事业近代化变迁的历史考察
12.Change in U.S. Pension Plans and Development of 401(k) Pension Plans;美国401(k)计划的历史演进与政策变化
13.Historical Changes in Relations between Contemporary China and the World;论当代中国同世界关系的历史性变化
14.The History course and Direction about the Transition of the Zone Culture;地域文化变迁的历史进程与趋势研究
15."Cultural Economy": Opportunity for Historic Changes and National Renaissance;“文化经济”:历史嬗变与民族复兴的契机
16.On the Change of Wushu Morality Historically;由历史文化视野审视武德思想的嬗变
17.State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the Mouth of Button of our Country Lightly;我国服饰文化改革中钮扣的历史演变
18.A PRELIMNARY DISCUSSION ON THE HISTORIC CHANGE OF THE NAME FOR THE LIJIANG RIVER SYSTEM;历史上漓江(桂江)水系名称的变化浅议
相关短句/例句

History change laws历史变化规律
3)historical climate change历史气候变化
4)Historical change of drougth and flood历史旱涝变化
5)historical variation of pronunciation历史语音变化
6)the world history's changes世界历史变化
延伸阅读

中国各省省名的由来及历史变化山东:以在太行山之东而得名。唐大部分属河南道;宋设京东路,后分京东东、西路;金更名山东东、西路,为山东得名的开始;元设山东东西道;明置山东省,后改山东布政使司;清改山东省,省名至今未变。  山西:以在太行山之西而行名。唐大部分属河东道;宋设河东路;金分河东北、南路;元设山西河东道,为山西得名的开始;明置山西省,后改山西布政使司;清改山西省,省名至今未变。  河南:以在黄河之南而得名。西汉即有河南郡,为河南得名的开始。唐大部分属都畿道和河南道;宋设京畿路和京西北路;金改南京路;元设河南江北省和河南江北道;明置河南省,后改河南布政使司;清改河南省,省名至今未变。  河北:以在黄河之北而得名。唐大部分属河北道,为河北得名的开始。宋设河北路,后分河北东、西路;金分河北东路设大名府路;元设燕南赵北道;明设北平省,后废省,所有府和直隶州直属中央,称北直隶;清改直隶省;1929年民国改河北省,省名至今未变。  湖南:以在洞庭湖之南而得名。唐属江南西道和黔中道,后设湖南观察使,为湖南得名的开始;宋称湖南路;元设岭北湖南道;明属湖广省,后改省为湖广布政使司;清分湖广省置湖南省,省名至今未变。  湖北:以在洞庭湖之北而得名。唐属江南东道、淮南道和山南东道;宋荆湖北路,简称湖北路,为湖北得名的开始;元设江南湖北道;明属湖广省,后改为省为湖广布政使司;清分湖广省置湖北省,省名至今未变。  广东:以广南东路简称得名。唐属岭南道;宋以旧广州辖地置广南东路,简称广东路,为广得名的开始;元设海北广东道;明置广东省,后改广东布政使司;清改广东省,省名至今未变。  广西:以广南西路简称得名。唐属岭南道;宋置广南西路,简称广西路,为广西得名的开始;元设广西两江道;明置广西省,后改广西布政使司;清改广西省;民国仍之;建国后改广西壮族自治区,区名至今未变。  黑龙江:以黑龙江而得名。清分吉林将军置黑龙江将军,清末改黑龙江省,省名至今未变。  辽宁:以辽河流域永久安宁得名。唐属河北道;辽置东京路;金仍之;元置辽阳行省;明为辽东都司;清设辽东将军,后改奉天将军,再改盛京将军,清末改奉天省;1929民国改辽宁省,为辽宁得名的开始;伪满复改奉天省,1945收复后仍改辽宁省;建国初分辽东省和辽西省,后合并恢复辽宁省,省名至今未变。  浙江:以浙江(又称钱塘江)得名。唐属江南东道,设浙东观察使和浙西观察使;宋置两浙路,南宋又分两浙东路和两浙西路,简称浙东路和浙西路;元设浙东海右道和江南浙西道;明设浙江省,为浙江得名的开始,后改浙江布政使司;清改浙江省,省名至今未变。  安徽:以安庆、徽州各取一字得名。唐大部属江南西道和淮南道;宋置江南东路和淮南西路;元属江东建康道和淮西江北道;明境内各府和直隶州直属中央,称为直隶,后改南直隶;清改江南省,后分设安徽省,为安徽得名的开始;民国仍之;建国初分设皖北行署和皖南行署,后合并恢复安徽省,省名至今未变。  江苏:以江宁、苏州各取一字得名。唐大部属江南东道和淮南道;宋置江南东路、两浙西路和淮南东路;元属江东建康道、江南浙西道、淮东江北道;明境内各府和直隶州直属中央,称为直隶,后改南直隶;清改江南省,后分设江苏省,为江苏得名的开始;民国仍之;建国初分设苏北行署和苏南行署,后合并恢复江苏省,省名至今未变。  福建:以福州、建州各取一字得名。唐属江南东道,后设福建观察使,为福建得名的开始;宋置福建路;元设福建海右道;明置福建省,后改福建布政使司;清改福建省,省名至今未变。  甘肃:以甘州、肃州各取一字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