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粒子翻转率,SEU rate
1)SEU rate单粒子翻转率
1.In the paper,space high-energy proton-induced SEU rate estimate of electronic devices are engaged in research, and 13 primary methods predicting Proton-induced SEU rate are summarized and compared with each other.文章对星栽电子系统空间高能质子单粒子翻转率计算方法进行了研究。
2.The SEU rates were calculated for the same kind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based on small sample\'s experiment data,by fitting the curve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upset cross-sections of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the heavy ion\'s LET,and using the FOM method.通过对半导体器件翻转截面与重离子LET值的关系曲线的拟合,结合FOM方法和具体空间轨道环境,在Bayes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小样本情况下预估同类半导体器件在空间轨道上的单粒子翻转率的新方法。
英文短句/例句

1.Calculation of Cosmic High Energy Proton Induced Single Event Upset Rate宇宙高能质子致单粒子翻转率的计算
2.Verification of predicted single event upset rate for commercial 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SRAM)静态存储器单粒子翻转率预示的在轨验证
3.Prediction for Single Event Upset Rate in Space Orbits Based on ~(252)Cf Experimental Results应用锎源实验结果预估空间轨道单粒子翻转率
4.Small Sample Method for Predicting Single Event Upset Rate in Space Orbits空间轨道单粒子翻转率预估的小样本法
5.Single event upset rate analysis of SRAM/MOS equipments in satellite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卫星光通信系统中SRAM/MOS器件的单粒子翻转率分析
6.A New SEU Tolerant Satellite Dynamically-Reconfigurable System Based on SDR抗单粒子翻转的可重构卫星通信系统
7.The incident angle dependences of the cross sections for single event upset and single event latchup are presented.获得了单粒子翻转和单粒子闭锁截面与入射角度的依赖关系.
8.Low-energy neutron-induced single-event upsets in 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静态存储器低能中子单粒子翻转效应
9.Three-dimensional numerial simulation of single event upset effects in 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静态随机存储器单粒子翻转效应三维数值模拟
10.Experimental study on heavy ions single event upset effects in 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ies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重离子单粒子翻转效应实验研究
11.The Study of The Magnetization Switching for The Single Domain Magnetic Nano-particle单畴磁纳米颗粒磁矩快速翻转特性的研究
12.Whenever particles interact, they can cause one another to flip.每当粒子交互作用时,可能会导致对方翻转。
13.Synthesis & Phase Transfer of Monodisperse Fe_3O_4 Nanoparticles;单分散Fe_3O_4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其相转移
14.In this case, a charged particle has a simple cyclotron gyration.在这种情况下,带电粒子有一个简单的回旋回转。
15.The Contribution of the Single Particle Orbit to the Rotation of Inertia in Band ~(171)Yb[521]1/2;~(171)Yb[521]1/2带单粒子轨道对转动惯量的贡献
16.Single-Photon Frequency Up-Conversion Detection and Its Quantum Feature;单光子频率上转换探测及其量子特性研究
17.The degree of mixing and the rate of approach to uniformity will depend on the frequency of turnover of solids.混合的程度和达到均匀混合的速度,将由固体颗粒在单位时间内翻转的次数来决定。
18.High Efficient Single-photon Detection by Frequency Up-conversion;基于非线性频率上转换的红外单光子探测
相关短句/例句

single event upset rate单粒子翻转率
1.Feasibility of prediction for single event upset rate based on 252Cf experimental results in space orbits was analyzed.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应用锎源实验结果预估空间轨道单粒子翻转率的可行性。
2.Through compare with differential energy spectrum method and figure of merit method,the latter is chosen to estimate the single event upset rate under different altitude and different inclination.为了分析单粒子事件对卫星光通信系统造成的影响,需要预估器件的单粒子翻转率
3)single event upset单粒子翻转
1.Microscopic analysis about the single event upset induced by 10~20MeV neutrons;10~20MeV中子引起单粒子翻转的微分析(英文)
2.Calculation of the energy thresholdin the pulsed laser simulation of single event upset;单粒子翻转脉冲激光模拟的能量阈值的计算
3.Analysis of Single Event Upset in CMOS SRAMs;CMOS SRAM单粒子翻转效应的解析分析
4)single event upset(SEU)单粒子翻转
1.Single event upset(SEU)induced by cosmic ray in electronic devices seriously imperils the safety of spacecraft.单粒子翻转对应用在航天领域的电子设备的可靠性具有重大的影响。
5)SEU单粒子翻转
1.The thesis proposes a solution to single event upset (SEU) in radiation environment of space, the solution will be a fault-tolerant subsystem composed by dual embedded 486 microprocessors based on single board.针对空间辐射环境中比较容易发生的单粒子翻转事件 ,提出一种低成本的商用器件解决方案———单板双机嵌入式容错子系统。
2.The Critical charge of PDSOI CMOS SRAM cell is the key to interpreting SEU characteristics.PDSOI CMOS SRAM单元的临界电荷(Critical Charge)是判断SRAM单元发生单粒子翻转效应的依据。
3.Based on SEU,SET mitigation techniques,an improved D flip flop which can be used for SEE mitigation was proposed.在对抗单粒子效应技术研究的基础上,构造了一种改进型的抗单粒子翻转和单粒子瞬变的主从型边沿D触发器。
6)single event upset effects单粒子翻转效应
1.Experimental study on heavy ions single event upset effects in 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ies;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重离子单粒子翻转效应实验研究
延伸阅读

单粒子与多粒子体系的相对论量子力学方程  将波粒二象性观念应用到相对论粒子体系所建立的描述粒子运动的方程。E.薛定谔曾利用这一观念,并和波动光学进行类比,得出著名的薛定谔方程:, (1)  其中t、r是时空坐标,啚是普朗克常数除以2π,H是哈密顿算符。薛定谔方程也可以通过正则对易关系所提供的规则来得出。例如非相对论粒子总能量是,   (2)  其中是粒子的动能,U(r,t)是粒子的位能。正则对易关系提供的规则就是进行如下的替换, (3)  并作用在波函数ψ(r,t)上。于是自式 (2)得出如式(1)的薛定谔方程。还可以将上述规则推广到相对论粒子体系。取相对论的自由粒子能量为   (4)  就得到粒子的相对论波动方程如下:  。   (5)  这个方程1926年由O.克莱因和W.戈登首先发表,一般称为克莱因-戈登方程(见场方程)。其实,早在薛定谔研究非相对论量子力学时,就已经得到这个方程,但他没有发表。此后,B.A.福克等人也在同一年得到了同一方程。但这一方程发表后不久,便引起争论,因为由这一方程将得到负值的几率密度。一直到量子场论发展起来以后,才澄清了这一问题,并确认它是描述零自旋粒子场的相对论量子力学方程。    相对论量子力学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进展,是找到了自旋的相对论波动方程,即1928年P.A.M.狄喇克为克服克莱因-戈登方程的负几率困难而引入的狄喇克方程。狄喇克的基本思想是:如果希望克服负几率困难,那么在几率密度的表示式中就必须避免引入对时间的偏导数,也就是相对论方程中的时间偏导不能高于一次。由于相对论的协变性,对空间的偏导也将限于一次。如果再要求波函数满足线性叠加原理,那么唯一的可能性就是时空对称的一次线性偏微分方程。此外,由于粒子还应该满足能量动量关系式(4),因而粒子的波函数也将满足克莱因-戈登方程(5)。正是在上述观念指引下,狄喇克导出了一个波函数有四个分量的相对论量子力学方程:, (6)  其中α、β是4×4的矩阵,一种可能的表示是  其中σ和I是2×2的泡利矩阵和单位矩阵。    狄喇克方程的一个重要成就是它能自动导出电子磁矩等于一个玻尔磁子。反之,如果采用同整数角动量相类比的办法,则电子磁矩只能等于半个玻尔磁子。这就解决了一个长期困扰的问题。狄喇克方程的另一成就是它能极好地解释氢原子能谱。此外,在解释多电子原子能谱方面也获得远比薛定谔方程更完善的结果。当然,狄喇克方程最重要的成就是它预言了反粒子以及为解释反粒子而引进了负能级海的概念,这导致了量子场论的建立。    曾经有一个时期认为狄喇克方程是惟一正确的相对论量子力学方程。随着量子场论的进展,终于发现其他相对论量子力学方程也都是有物理意义的。这就进一步促使人们去探索带有其他种自旋的粒子所满足的方程。质量为零、自旋为 媡的相对论量子力学方程是人们熟知的麦克斯韦方程组,只不过对麦克斯韦方程做出粒子解释要费事一点。特别是在坐标表象中光子波函数没有几率密度的概念。在麦克斯韦方程中要引进质量也没有原则性困难。高自旋粒子的相对论方程曾为V.巴格曼和E.P.维格纳所普遍地研究过。当自旋为时,就得到喇里塔-施温格方程。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对于自旋为媡的粒子,相对论量子力学的一个重要进展是杨振宁和R.L.密耳斯于1954年提出了非阿贝耳群的规范场方程。随着粒子物理学的进展,这类规范场方程已成为当前粒子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正被广泛地应用到电磁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以及强相互作用等领域。    以上所涉及的相对论量子力学方程仅限于描述一个粒子。两个以上的粒子或多粒子体系的相对论方程就要复杂得多。原因是:①两个以上粒子体系将能组合成任意高自旋体系,因而多粒子的量子力学方程必须实际上包含高自旋的巴格曼-维格纳方程;②多粒子量子力学方程不仅要考虑到粒子间相互作用,而且要考虑到粒子对真空所引起的极化效应,从而间接地影响到另一些粒子的行为。按照量子场论的观点,粒子是场的激发量子,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实质上是受量子条件的约束的场同场的相互作用,这就又必须考虑到真空中背景场所引起的间接作用。1951年,H.A.贝特和E.E.萨耳彼特利用R.P.费因曼的量子场论分析方法,克服了上述困难,提出了贝特-萨耳彼特方程,用以描述双粒子的相对论量子力学体系。几乎与此同时,M.盖耳-曼、F.E.骆以及J.S.施温格也分别用不同的方法得到了相同的方程。    以自旋是的正反粒子体系为例, 贝特-萨耳彼特方程的基本思想是:引进如下协变形式的波函数   (j=1,2,3,...), (7)  其中xi是各相应粒子的时空坐标,bj代表相应的束缚态,ψ(x1)、(x2)是自旋的场算子,而ⅹj(x1,x2)是4×4的矩阵函数,其相应的方程式可写为        ,   (8)  其中γ=-iβα,γ4=β,积分I代表各种不可约的费因曼图的总和。由式⑻可看出:①这是由狄喇克算子的乘积(这里一个左乘,一个右乘,而通常多粒子薛定谔方程的各个粒子的算子是相加的) 形成的微分积分方程;②粒子间的间隔x=x1-x2,既包括类空的情况又包括类时的情况。贝特-萨耳彼特方程的这两个特性使得它非常难于求解。通常求解的方法是将它取非相对论近似,还原为薛定谔方程,再用微扰理论处理。当然这就不能深入讨论相对论效应了。但是,贝特-萨耳彼特方程毕竟在理论上取得了巨大成功:①它是和量子场论相自洽并且是理论上严格的多粒子的相对论方程;②已证明,这一方程在计算弱耦合束缚态的量子场效应修正方面获得巨大成功,如氢原子、正电子原子,μ±e抋的原子等等。但由于贝特-萨耳彼特方程多出了一系列在理论上很难去掉的反常解和非物理解,造成了些原则性的困难,所以多粒子体系的相对论量子力学方程仍有待继续探讨。自1956年起,就有许多人继续寻找新的相对论方程,中国物理学工作者在这方面也作了有益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