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论,Lu Xun
1)Lu Xun鲁迅论
1.Interpretation on "Lu Xun Theory" by Mao Zedong for 30 Years: Review,Reflection and Forward-looking毛泽东鲁迅论阐释30年:检视、反思与前瞻
英文短句/例句

1.Lu Xun in Korea --A Review of “On Lu Xun”by Lee Lu sa;鲁迅在朝鲜——读李陆史的《鲁迅论
2.Mao Zedong s Exposition of Lu Xun--In honor of the seventieth anniversary of Lu Xun s pass away;毛泽东论鲁迅——纪念鲁迅逝世七十周年
3.Analysis of Lu Xun as a Thinker对作为思想家的鲁迅的解读——读陈越著《鲁迅传论》
4.On Lu Xun s Theoretical Strongpoint of "to be a man"--His Query on Democracy and Science;试析鲁迅“立人”的理论支点——兼论鲁迅对民主科学的质疑
5.LU Xun,A Respectful and Quiet Onlooker--how does LU Xun participate in his "onlooker novels";鲁迅,一个“肃然不笑的看客”——浅论鲁迅在“看客小说”中的参与方式
6.A Culmination in Korean Lun Xun Studies:On The Collected Articles on Lu Xun;韩国鲁迅研究的集大成之作——评《韩国鲁迅研究论文集》
7.Portraying Lu Xun s Image in Memories:On Yi Shi Bao s Distinctive Recognition of Lu Xun after His Death;在回忆体验中塑造鲁迅——论《益世报》对逝后鲁迅的独特认知
8.The moon complex of Lu Xun s writing: a Discussion of the Lu Xun s implication of novels 《 The call 》,《 Paces back and forth 》 moon s;鲁迅笔下的月亮情结——试论鲁迅小说《呐喊》、《彷徨》中月亮的意蕴
9.On Lu Xun s Thoughts of Remoulding and Reestablishing Nationalism;略论鲁迅改造和重塑“国民性”的思想——纪念鲁迅先生逝世七十周年
10.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u Xun and Europe-America Literature--Including the Difference between Lu Xun and the Intellectuals fromBritian-America School;鲁迅与欧美文学的关系之我见——兼论鲁迅与“英美派”知识分子的不同
11.The Revenge Theme in Lu Xun s Literary Works--Discussing about"Mara","Intermediate Element"and"Backbone" under Lu Xun s Pen;鲁迅作品中的复仇主题新论——从鲁迅笔下“摩罗”、“中间物”、“脊梁”谈开去
12.On the inheritance of Lu Xun s spirit in Mo Yan s Wine Land;试论莫言《酒国》对鲁迅精神的继承——鲁迅传统在1990年代研究系列之一
13.On the Hope of Lu Xun for the Literary Critics--One of the Researches about Lu Xun's Views on Literature and Art Criticism论鲁迅对文艺批评家的希望——鲁迅的文艺批评观研究之一
14.Lu Xun’s Weijin Style and Zhang Taiyan--The Second Party on the Formation of Lu Xun’s Style for Thinking and Writing鲁迅的“魏晋文章”与章太炎——论鲁迅思维与文风的形成之二
15.Go into Lu Xun s world;走进鲁迅世界——深入鲁迅与跳出鲁迅
16.Lu Xun has his thesis, his historical perspective.鲁迅是有他的论点,他的历史眼光的。
17.This chapter dwells on the power of Lu Xun's essays.这一章详细论述鲁迅杂文的威力。
18.The Footmarks and Motives of a Translator: Luxun and His Translation盗火者的足迹与心迹——论鲁迅与翻译
相关短句/例句

Appraisal of Qu Yuan by Lu Xun鲁迅论屈原
3)Lu Xun s Exposition on ″Three Caos″鲁迅论"三曹"
4)ON THE TRAGEDY NOTIONS OF LU XUN论鲁迅的悲剧观
5)ON ANTI-WAR POEMS OF LUNXUN论鲁迅的反战诗
6)Qu Qiubai Comments on Lu Xun瞿秋白论鲁迅
延伸阅读

瞿秋白瞿秋白(1899~1935)中国共产党早期主要领导人。名懋淼,字秋白,后以字行。江苏常州人。生于破落仕宦之家。1917年9月考入北京政府外交部立俄文专修馆读书。五四运动中代表俄专参加北京学联,成为运动领导人之一。1920年春,加入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10月以《晨报》记者身分旅苏采访考察,是最早报道革命后苏联实况的新闻界先驱。1922年在莫斯科加入中国共产党。1923年1月回国后,主编《新青年》,参与编辑《前锋》、《向导》。1923年6月,参加中共三大,起草党纲。此后多年间,从事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和研究工作,为中国共产党早期思想理论建设作出开创性的贡献。 图片1924年1月,出席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参加大会宣言的起草,并任中央政治委员会委员,为推进国共合作、发动北伐战争和反对国民党右派进攻,作出了卓越贡献。1925年1月参加中共四大,当选为中央委员、中央局成员。6月,参与领导五卅运动。1927年2月,参与策划上海工人武装起义。4月,参加中共五大,在会上批评陈独秀右倾领导错误,担任政治局常委。8月7日,主持召开中共中央紧急会议,结束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统治,确定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会后主持中央工作。一度犯过“左”倾盲动错误,但他和党内同志一道,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为恢复党的战斗力和开辟革命新时期作出了重要贡献。1928年驻莫斯科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团长。1930年后回国主持中共六届三中全会,纠正了李立三“左”倾冒险主义错误。在1931年1月六届四中全会上,受到王明等人攻击,被解除中央领导职务。此后在上海参与领导左翼文化运动。致力于译介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从事文艺批评、杂文创作和文字改革研究,为建设中国的新文化作出了杰出的贡献。1934年2月到瑞金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教育人民委员。同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瞿秋白与何叔衡等奉命留在中央革命根据地工作。1935年被国民党军逮捕,在狱中不惧酷刑威逼,拒绝劝降收买,英勇就义。遗作编为《瞿秋白选集》1卷、《瞿秋白文集》14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