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曼泵浦合成器,PCOM
1)PCOM拉曼泵浦合成器
1.With 1 545/1 555 nm PCOM as the component,the double-edged wavelength interrogation technology for FBG pressure sensor was studied.以1545/1555 nm的拉曼泵浦合成器(PCOM)为边缘解调器件,对光纤光栅压力传感器中双边缘解调技术的有关内容进行研究,文中对所定义的波长调制函数、波长灵敏度等物理量进行了相应的理论分析和实验测试,给出了单边缘解调与双边缘解调灵敏度曲线,得到当系统的波长解调范围为2 nm左右,压力范围为0~6 MPa时,双边缘解调的波长灵敏度是单边缘解调波长灵敏度的2~3倍的结论。
2)fiber Raman amplifier using multi-wavelength pumps多泵浦光纤拉曼放大器
英文短句/例句

1.Study and Realization of Multi-Pumped Fiber Raman Amplifiers;多泵浦光纤拉曼放大器的研究和实现
2.The Study on gain maximization of Raman fiber amplifiers;多波长泵浦拉曼光纤放大器增益最大化研究
3.Study on Pumps Scheme of Broadband Fiber Raman Amplifiers;宽带光纤拉曼放大器泵浦配置的研究
4.Optimization of Gain Flatness Properties of Broadband Fiber Raman Amplifiers多泵浦宽带光纤拉曼放大器增益平坦的优化设计
5.Analysis of Gain Characteristics for Multiwavelength Backward-Pumped Fiber Raman Amplifiers多波长后向泵浦拉曼放大器增益特性分析
6.Study on Raman Fiber Amplifiers and Multiwavelength Raman Fiber Lasers;拉曼光纤放大器及多波长拉曼光纤激光器的研究
7.Polarization Rotation of Pump Light in Raman Fiber Amplifier with Attenuation考虑损耗时拉曼放大泵浦光的偏振效应
8.Design for Drive Source of Laser Diode Pumped Erbium Doped Fiber Amplifier;掺铒光纤放大器泵浦激光器驱动电源的设计
9.High power fiber lasers for fiber Raman amplifiers are reviewed.综述用于光纤拉曼放大器的高功率光纤激光器。
10.Measurement of phase noise in strong pumped fiber amplifier强泵浦条件下光纤放大器相位噪声的测量
11.Dual-Pump Fiber-optic Parametric Amplifier with Periodic Dispersion Compensation带有周期色散补偿的双泵浦光纤参量放大器
12.Characteristic Analysis on Erbium-doped Fiber Amplifications Pumped with CW and Pulse Light Sources连续泵浦与脉冲泵浦掺铒光纤光放大特性分析
13.Simulation and Optimization of Distributed Fiber Raman Amplifiers;分布式光纤拉曼放大器的模拟及优化
14.Study on Group-Velocity Dispersion in Raman Fiber Amplifier;拉曼光纤放大器中的群速度色散研究
15.Generation Mechanism of Comb-Like Waves in Multi-Longitudinal Mode Laser Diode-Pumped Raman Fiber Amplifier多纵模半导体激光抽运的拉曼光纤放大器中梳状波产生机理研究
16.Theoretical and Experimental Studies of Cladding Pumping Er~(3+)/Yb~(3+) Co-doped Fiber Laser and Amplifier;Er~(3+)/Yb~(3+)共掺包层泵浦光纤激光器和放大器的理论和实验研究
17.Experimental and Theoretical Studies for Fiber Lasers Based on Erbium-doped Fiber and Fiber Raman Amplification;基于掺铒光纤和光纤拉曼放大机理的光纤激光器实验与理论研究
18.Theoretical Study on Raman Amplifier and Optical Parameter Amplifier Based on Photonic Crystal Fiber;基于光子晶体光纤的拉曼放大器及光学参量放大器的理论研究
相关短句/例句

fiber Raman amplifier using multi-wavelength pumps多泵浦光纤拉曼放大器
3)modulated Raman pump调制拉曼泵浦
1.In this paper, a new method of dark soliton transmission control by means of modulated Raman pump is presented.一种新的暗孤子传输控制方法,调制拉曼泵浦被用来控制暗孤子的传输。
4)distributed multi-pump Raman amplifier分布式多泵浦拉曼放大器
1.The SAA-PA can effectively solve multimodal optimization in the distributed multi-pump Raman amplifier (DMRA).该优化方法可以有效地解决多目标的优化问题,特别适用于拥有多个局部最优值的分布式多泵浦拉曼放大器(DMRA)的优化问题。
5)MW-FRA多波长后向泵浦拉曼放大器
6)pump combiner泵浦合波器
1.In this paper, new applications of fiber coupler in contemporary optical fiber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 summarized, including all-wave coupler, Interleaver, pump combiner and all optical switch with nonlinear.综述了熔锥型光纤耦合器在光通信中的最新应用,包括全波耦合器、Interleaver、泵浦合波器及非线性全光开关,说明了熔锥技术的重要性及其活力。
延伸阅读

塔拉曼卡山脉-拉阿米斯泰德保护区英文名称:talamanca range-la amistad reserves国家:哥斯达黎加 巴拿马所属洲:北美洲编号:746747-001相关联接:[[1]]1983年哥斯达黎加塔拉曼卡山脉及拉阿米斯塔德保护区根据自然遗产遴选标准n(i)(ii)(iii)(iv)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1990年扩展范围到巴拿马。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独特的塔拉曼卡山脉-拉阿米斯泰德保护区位于美洲中部,第四纪冰川在这里留下了痕迹,北美和南美的动植物在这里杂居,杂植,热带雨林覆盖了保护区大部分面积。四个不同的印第安部落生活在这片土地上,他们从哥斯达黎加和巴拿马的密切合作中获利。简介:联结哥斯达黎加和巴拿马的塔拉曼卡-科迪勒拉并行山脉是一方宝地,方圆80多万公顷,内有一系列的自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拉阿米斯塔德国家公园位于哥斯达黎加南部的卡塔戈省和巴拿马北部的奇里基省、博卡斯德尔托罗省交界处。总面积5654平方千米,是美洲最大的热带雨林自然保护区。早在1.2万年前,这片热带雨林中就已经有人类生活。现在大约还有1万名印第安人生活在保护区内,过着原始的生活。这里地形复杂,为动植物的生存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哥斯达黎加的12个生物区中,在这里有8个。这里还有中美洲罕见的冰川湖、高山湿地。茂密的热带雨林气候高温而潮湿,密密麻麻地生长着羊齿、苔藓、兰科植物和芋类。这里还生活着中美洲全部种类的猫科动物以及南美洲的动物大食蚁兽。还有吼猴、红蜘蛛猴、浣熊和松鼠以及50种以上的蜂鸟。野毒蛙科的蛙类,外表极为美丽,但它们美丽的表皮能分泌出一种毒素,遇到敌害时用以保护自己(见附图)。塔拉曼卡-科迪勒拉山脉的顶峰在哥斯达黎加和巴拿马之间,海拔几近4000米。按照布里布里和卡贝卡尔印第安人的一则古老传说,山脉形成的那片庞大台地,就是西布神决定建造家园并播下将来能繁衍生息人类的玉米种子的地方。按照这一传说,创世就发生在苏拉温的拉里河源头,西布神曾在那儿组织过盛大的庆祝活动,把大量可可豆散发给曾帮助过他的每一个人。庆祝活动结束时,他把小伊里略即大地神带上前来,以便她能把她那肥沃多产的婚纱长裙铺满岩石,世界由之开始变绿。然后,西布神在要求他的小鸟当晚为他歌唱之后沉入了梦乡。另一方面,科学则告诉我们,这一座山脉崛起在大约3000万年之前,地壳构造运动和火山爆发所产生的巨大压力造成了上新世期间的地层上升,这种上升最终填平了当时曾把南北美洲分隔开来的大洋盆地,而且在大约700万年前就已呈现出目前的形状。就这样,一小窄条陆地(在太平洋和大西洋之间的宽度仅为150多公里)产生了,并在两块生物特性不同的大陆之间形成了一座名副其实的“桥”。当地特有之物种丰富多样,可以归因于来自两个不同地域的动植物群的这种遗传趋同。其他因素则包括该地区的地理位置及其地形地貌和气候的多样性。大西洋和太平洋近在咫尺,缓解了热带气候的酷暑难熬。但海拔高度的变化(从海平面到科迪勒拉山脉最高峰3820米的奇里波山)意味着气候表现出巨大的温差(从最高的25℃到最低的-9℃)。由于这些气候特点以及土壤的肥沃富饶,该地区呈现出五彩缤纷的地形地貌,构成了许多不同的生态环境。在热带一级可以发现的极为潮湿的雨林中,有种种复杂多样的植物群,其中包括一棵棵茂密的大树,树上爬满了那种可以长得像人体那般粗壮的藤本植物。动物群也同样地五花八门,应有尽有,包括各种蛇、鹿、猫科动物、吸血蝠及其他蝙蝠、僧帽猴和吼猴、树蛙、树獭和食蚁兽。这里还有名目极为繁多的鸟类和蝶类,它们的色彩使这一令人难以捉摸的环境变得甚至比威弗雷多·拉姆或杜阿尼埃·卢梭所想象的丛林还要绚丽多彩。在3000米以上的地方,森林消失,代之而起的是一片被称为“paromo”(高山草甸)的潮湿而不宜于人类居住的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