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道效应,corridor effect
1)corridor effect廊道效应
1.about corridor effect are reviewed.选取南京轨道交通沿线土地利用状态作为研究对象,针对南京轨道交通建设的发展背景和特点,通过GIS和RS技术,建立南京市中心城区的土地利用、交通等综合数据库,运用“廊道效应”方法,研究轨道交通沿线的土地利用分异情况,探讨轨道交通建设对城市土地利用空间分异的潜在影响。
2.Taking the light rail transit of Shanghai Peral Line as an example,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corridor effects of rail transportation on urban land using, and builds a space model by integrating the RS data and GIS spatial database of Shanghai.城市轨道交通通过廊道效应对沿线的城市土地利用产生影响,不同性质的用地因此出现了不同的空间分异特征。
3.The corridor effect concept is examined in the urban landscape structure.根据廊道效应原理,提出:北京在迈向国际大都市发展过程中,应抓住目前修建高速公路、轻轨铁路和地铁干线的有利时机,将传统分散集团式向星状分散集团式城市景观转化,即城市建成区沿主要交通干线象海星的触角式向外扩展,在这些轴线上通过绿地的分割作用产生一系列间断的分散集团、飞地、子城或卫星城,在各星状长轴之间形成插入市中心的楔状绿地,构成人工廊道与自然廊道相间分布、有机分散的景观格局。
英文短句/例句

1.Corridor Effects of the Urban Transport Artery on Land Use --A Case Study of the Guangzhou Avenue;城市交通干道对土地利用的廊道效应研究——以广州大道为例
2.The Relationship of Corridors Effect and the Constructed Region Landscape--A Case Study of the Central Area of Guangzhou人工廊道效应与城市建成区景观演变的关系——以广州中心城区为例
3.The Corridor Effects of Rail Transporation on Urban Land Using;轨道交通的廊道效应与城市土地利用分析——以上海市轨道通明珠线(一期)为例
4.Spatial Changes and Corridor Effects of Landscape Pattern After Earthquake--A Case Study on Taoguan Area of Wenchuan County5·12震后灾区景观格局空间变化及其廊道效应——以汶川县桃关地区为例
5.Experimental Study of Cooling Effect in Underground Tunnel of Hydropower Station;水电站坝体廊道引风降温效应模型实验
6.Study of Heat Transfer Performance in Dam Tunnel and Network Nodes Simple Analysis of Ventilation Tunnel in Jing Hong Hydropower Station;坝体廊道换热效果研究及景洪水电站通风廊道网络节点法初探
7.The application of the corridor in the residence construction of the urban fringe;廊道在城市边缘区住区建设中的应用
8.3D visualizational method of reinforcement in the gallery of arch dam and its application拱坝廊道三维配筋可视化方法及应用
9.A long enclosed passage, such as a hallway or corridor.走廊,长廊长的封闭过道,例如走廊或回廊
10.Ecological Responses Along the Road Corridor in the Arid & Semi-Arid Regions of Northwest China;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公路廊道生态响应研究
11.Application of 3D Visualizational Simulation Techniques in the Corridor of Arch Dams Based on CAD基于CAD的拱坝廊道三维仿真技术的应用
12.Urban heat island effect under different meteorological conditions over Langfang,Hebei province不同气象条件下廊坊城市热岛效应变化特征
13.Characteristics of the Diurnal Variation of Urban Heat Island in Langfang City廊坊市城市热岛效应的昼夜变化特征分析
14.A Research on Water Saving of Different maturity Cotton Varieties河西走廊植棉区棉花不同熟性的抗旱节水效应
15.A corridor or passageway in a building.过道,走廊一个建筑物中的过道或走廊
16.Study of Heat Transfer Performance in Hydropower Dam Tunnel Based on Ventilation Network Analysis;预测地下水电站坝体廊道温降的通道单元数学模型及应用
17.Study on the Purification Effects of River Corridor and Lakeside Zone of Jianhu Wetland on the Municipal Domestic Sewage剑湖湿地入湖河流廊道及湖滨带对城镇生活污水净化效果的研究
18.channeling effect and blocking effect沟道效应和阻塞效应
相关短句/例句

corridor effects廊道效应
1.Firstly,the mechanisms of the corridor effects of the urban transport artery on land use are discussed.城市交通干道对沿线土地利用存在廊道效应
3)corridors effect人工廊道效应
1.Based on the data of the maps of the central area and GIS,choosing the area of the external circle highway in Guangzhou as a case study area,the paper studi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rridors effect and the urban landscape in the central area.以广州环城高速包括的区域作为研究对象,基于1966、1979、1988、1999、2002、2005年中心城区地图数据和GIS技术,研究人工廊道效应与城市建成区景观演变的关系。
4)dam tunnel heat transfer capability analysis坝体廊道换热效应分析
5)whispering gallery effect耳语廊效应
6)corridor[英]['k?r?d?:(r)][美]['k?r?'d?r]廊道
1.Study on Hydrophytes-corridor Decontaminating Wastewater with Experimentation;水生植物廊道净化污水的试验研究
2.Research Development and Main Method of the Corridor;廊道研究进展与主要研究方法
3.The application of the corridor in the residence construction of the urban fringe;廊道在城市边缘区住区建设中的应用
延伸阅读

沟道效应和阻塞效应  一束准直带电粒子同单晶相互作用,往往表现出强烈的方向效应,当入射方向接近某一主晶轴或主晶面时,核反应、内壳X 射线激发和大角度卢瑟福散射等(统称近距相互作用)产额大大减少,粒子射程明显增加,这就是沟道效应。阻塞效应是以晶体点阵位置作为发射点,某方向出射的带电粒子几率强烈地依赖于出射方向同晶轴的夹角的效应。    理论  1965年,丹麦物理学家J.K.林哈特对沟道效应作了全面的理论解释。他把晶轴看成一根连续均匀分布的带电体,并用一个连续势描写。当带电粒子入射方向同晶轴的夹角小于某一临界角嗞c时(图1),由于轴上原子同入射粒子发生一系列"温和"的碰撞,对入射粒子产生一种导向作用,使粒子沿晶轴方向振荡前进;当入射方向夹角大于嗞c时,入射粒子同晶体相互作用与粒子同无定形材料作用一样。嗞c的表达式如下:  其中C 是常数,嗞1是林哈特特征角,Z1、Z2 分别代表入射粒子和晶体原子的原子序数, d 为晶轴方向的点阵原子间距,E 为入射粒子能量,e 为电子电荷,屏蔽距离,ao是玻尔半径。夹角小于 嗞c 的入射粒子因受库仑排斥势作用不能进入图1打斜线的区域,可称该区为禁戒区,空白区为沟道区。只要点阵原子位移小于a,或杂质原子处于禁戒区,沟道入射粒子就不能同它发生近距相互作用。    阻塞效应包含两类物理过程,点阵原子核衰变而发射带电粒子的过程和晶体中核反应或大角度卢瑟福散射等引起的带电粒子出射的过程。由于第二类过程的碰撞参量比原子热振动振幅要小几个数量级,可以把上述两类过程等同处理。若不考虑粒子慢化过程,阻塞效应与相同能量的粒子、相同的晶体和晶轴方向的沟道效应完全等同,相互是倒易关系。同样也存在临界角嗞c,出射带电粒子的方向与某主晶轴或晶面夹角大于嗞c时,粒子出射如同从无定形材料中出射一样。若出射角小于嗞c时,由于晶轴原子带电粒子强烈排斥,很快地使出射角大于嗞c。如果用一个探测器测量出射粒子时就会发现,在嗞c范围内出射粒子的几率大大减少。一般讲,阻塞效应不一定要求入射束是带电粒子,也不需要严格的准直。但对决定核反冲方向的实验(如核能级寿命测量)则必须考虑准直。    应用  沟道效应的特性为晶体杂质定位和点阵损伤分布测量提供了有力的工具。由图2可知,<01>方向入射粒子能"看到"标号为"×"、"□"的原子;<11>方向入射的只能"看到""×"的原子;而随机方向入射的则可"看到"所有的原子。这样就可以从"×"不同入射方向所引起的近距相互作用产额比知道"·"原子处于替位,"×"和"□"原子处于隙位(对基质原子来说"×"和"□"为位移原子)。所以,沟道效应定位法是最直观的几何定位法。当然,这仅是一种示意的解释,在具体工作中,必须考虑下列因素。    ① 要挑选一个最合适的近距相互作用,既能明显区分基质和杂质的贡献,又要尽量减少分析束本身带来的影响。一般大角度卢瑟福散射适用于轻基质中重杂质的研究;核反应适用于重基质中轻杂质的研究;而带电粒子导致X 射线发射可用于中等原子序数杂质的研究。    ② 要考虑退道的影响。沿沟道方向入射的粒子由于一系列前向小角散射,其运动方向能偏离原来方向。当同晶轴的夹角超过嗞c时,称之为"退道"。晶体表面第一层原子,表面无定形层、点阵热振动、点阵缺陷和位移原子等都会使退道加剧。这就要借助于各种退道模型估计退道对产额的贡献。    ③ 要考虑通量呈峰效应:前面讨论中是认为沟道空间中粒子的通量是均匀分布的。从蒙特-卡罗法计算,或从连续势近似计算可知理想晶体沟道区中入射粒子通量分布并非均匀,往往在沟道区中心通量密度达极大,这就是所谓通量呈峰效应。原则上讲,通量呈峰效应为区分位置仅差0.1~0.2┱的杂质原子分布提供了可能性。金属中氢、氦离子往往处于各种隙位,它们位置分布情况是反应堆物理中受重视的问题,通量呈峰效应为它提供了一种可能的研究途径。    目前,沟道效应还大量应用于固体表面研究。例如外延生长,退火性能,损伤吸收,表面合金化和抗腐、耐磨等方面。    阻塞效应从发现起就被用于测量复合核寿命和激发态寿命等,若核反应形成一个复合核,从晶体点阵位置反冲出来,反冲速度v一般在108~109cm/s。如果复合核的平均寿命为 τ,衰变时发射带电粒子,类似于沟道效应,把空间分为阻塞区和非阻塞区。只要 τ·<0.1┱(其中是垂直于晶轴的速度分量)将发生强烈的阻塞。τ·>0.1┱,则阻塞现象就减少。把瞬发事件(如弹性散射等)作为τ·≈0。比较两者的角分布就可得到复合核寿命,一般可测到10-16~10-18s数量级的寿命。这正是核物理重要的寿命区,而用其他方法是难以测到的。    目前已证实从正负电子到重离子;keV能区至相对论能区都存在沟道效应和阻塞效应。相对论能区的π±介子和质子的沟道效应是沟道技术的新发展,这时必须考虑相对论效应和量子效应。只要用相对论质量和速度取代原来的质量和速度,仍考虑整个原子键的作用,则林哈特经典处理方法仍然适用,当然临界角非常小,实验上要求用一块高质量晶体和一套位置灵敏气体漂移计数装置进行测量。这方面的进展不但发展了沟道效应,而且可以作为高能物理中的正负粒子鉴别器,测量基本粒子寿命并提供负粒子阻止本领的数据。电子通过沟道时,在周期场的作用下还会发射沟道辐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