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竹蛏人工育苗方法

文档序号:182486阅读:12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大竹蛏人工育苗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大竹蛏(Solen grandisDunker)人工育苗技术。
大竹蛏为珍贵海产贝类,目前市场价仅次于鲍鱼,约为扇贝价的20倍。大竹蛏个体大,长达14cm,重达100克。其特点是壳薄、可食部分大,占90%以上。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大竹蛏可做汤,可热炒,也可凉调,深受国内外客商欢迎。大竹蛏在我国从辽宁到海南均有分布,但产量不多。在日照市,一年前在浅海发现了大竹蛏的资源,现已进行繁殖保护的工作。鉴于大竹蛏产量不多,经济价值很高,以浮游植物为食,食物链短,几乎无需饵料费用,所以进行大竹蛏的人工繁殖及增养殖技术研究,向市场提供更多的大竹蛏商品,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本发明的技术要点是通过常年调查和取样解剖,查明了其在当地的繁殖季节,故能获得批量的受精卵,进而获得健康的幼虫进行培育;获卵采取物理、化学刺激或自然排放;亲贝的强化培育,使其埋栖在洁净的沙中;浮游幼虫的培育采取低光照和充气,以金藻为开口饵料,并使用抗菌素和活力增强剂ATP,定时倒池选优;当壳顶幼虫发育到眼点幼虫,长出足能行匍匐活动时,将幼虫移入事先准备好的铺有细沙层的二层底附苗水槽中,上部加水,底部排水,进行埋栖稚贝的水久性培育。
下面分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大竹蛏繁殖季节的调查研究因为在国内、外尚无大竹蛏繁殖生物学的信息,本发明全年每月定时在海区调查取样,进行解剖,观察其生殖腺的发育状况。在生殖腺发育高峰期,则每月增加取样解剖的次数,以避免错过自然成熟获卵的机会。已查明大竹蛏在日照沿海的繁殖期为五一六月间。
二、大竹蛏亲贝的暂养培育从海区釆捕的大竹蛏亲贝,经阴干流水刺激未获产时,要放入铺有15cm沙的水池中,定时投饵、换水、控制光照、进行强化培育,使其育肥促熟。亲贝放到水中,在沙层上,会很快钻入沙中营埋栖生活,保持其自然生态,可延长存活时间。如果少数不能自动钻入沙中,则应捞除,防止死亡、变质,污染水质。培育用沙采用中等粒径,不必过筛,但需淘洗干净,并经过消毒。
三、采卵方法大竹蛏采卵,在繁殖高峰期,可把收集的亲贝经吐沙洗涤后,直接采卵。也可以经过阴干4小时,流水1小时刺激后再采卵。第三种方法是,经刺激未获产,则把亲贝放在有沙层的消过毒的池水中蓄养,正常投饵、换水、促熟亲贝生殖腺,让其自然排放。当D形幼虫形成时,再以300目筛绢网将D形幼虫拖网,移到另外的水槽中进行培育。大竹蛏排放,多在晚10时许发生。
四、浮游幼虫的培育从担轮幼虫发育到D形幼虫后,要及时筛选出来,专门培育。培育密度10个/ml以内。开口饵料为金藻,两天后加投扁藻。微量充气、换水,光照在1001ux以内。在水中施放EDTA络合重金属,交替施用青霉素和氯霉素控制细菌滋生。当幼体活力不强时,使用活力增强剂三磷酸腺苷(ATP)。海水盐度为28‰左右。水温25℃左右。培育用水需经沉淀和严格沙滤。浮游期每隔两天倒池一次。直到眼点幼虫。
五、附着后稚贝的培育眼点幼虫长出足,既能行浮游运动,又可附着池底,用足做匍匐爬行运动,此时即将幼虫全部移入事先准备好的铺有细沙层的二层底附苗水槽中继续培育。本发明的二层底附苗水槽分两种形式其一是自己设计的“快装二层底埋栖水产动物饲育装置”。其二是在水泥池中支起多孔水泥板或渗漏板建造的二层底附苗池。这两种形式的二层底附苗池,在沙层达到一定厚度时均可做沙滤池使用。在二层底附苗水槽中,幼虫从浮游到匍匐,再从匍匐到埋栖,由于水从沙层上面加入,再从其底部排出,沙层经常得到冲洗,不会形成沙层死水而使沙层变黑,使稚贝无法生活。所以该种二层底附苗水槽可以作埋栖生物的永久性养殖水槽。
当大竹蛏稚贝钻入沙中行埋栖生活后,光照逐渐从1001ux以下提高到3000-50001ux,换水量逐渐加大到每天3-5个全量。本发明同时使用这两种形式的二层底附苗水槽,培育成功了平均壳长10.4mm的大竹蛏苗种50万个。
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如2。



图1是快装二层底附苗水槽的正视剖面图。
实施例发明人在2000年5月到7月间,在日照沿海采捕大竹蛏亲贝,进行了亲贝的强化培育,采卵及人工育苗方法的研究,获得成功。到7月22日验收,育成了平均壳长10.4mm的大竹蛏苗种50万个。6月5日,到海区采捕亲贝76个,晚间经过阴干4小时,流水1小时刺激后移入产卵池中,于晚10时获产。雄贝先产,排放出的精子呈烟雾状。随后雌贝也开始排放,卵子呈粉末状。每只大竹蛏的排放时间约持续10分钟。卵子的直径90u左右。精子的尾部很长,约为头部的20多倍。排放结束,捞出亲贝,洗卵两次。在24-25℃的水温下,经10多小时于6月6日晚9时许,发育到D形幼虫。D形幼虫的壳长120u左右。从D形幼虫中用300目拖网选优300万个移入1m3的圆形玻璃钢水槽中进行培育,密度为5-6个/ml。培育用水经过两次沉淀沙滤,并在水中加5-10PPMEDTA络合重金属。加入1PPM青霉素或氯霉素交替使用,控制细菌的滋生。海水比重1.017-1.020;水温23.5-28.8℃(自然水温);PH8-8.4;浮游期光照1001ux以下;以散气石微量充气。开口饵料用金藻,投喂密度为1-1.5万细胞/ml。两天后加投扁藻,密度为0.3万细胞/ml;金藻密度提高到2万细胞/ml。经过5-6天的培养,到6月12日,幼虫壳长达到230u左右,在足的基部出现眼点,足不时伸出壳外,有时在底部作匍匐爬行,此时即把眼点幼虫90万个移入事先准备好的铺有细沙的二层底附苗水槽中继续培育。该发明的二层底水槽有两种形式。其一为圆形玻璃钢水槽,称为“快装二层底埋栖水产动物饲育装置”,使用面积1m2的两个。其二为面积5m2的水泥池5个。二层底附苗水槽由于在沙层下面向外换水,沙层经常得到冲冼,不会形成沙层死水,使沙层变黑,从而使稚贝无法生活。所以该二层底附苗水槽可以作埋栖水产动物的永久性养殖水槽。眼点幼虫移入二层底附苗水槽后,幼虫逐渐由浮游到匍匐,由匍匐到埋栖。此时,光照由1001ux以下逐渐提高到3000-50001ux,换水量逐渐加大到每天3-5个全量。
到6月24日,稚贝壳长已长到5mm,存活70万个。继续培养到7月22日,经专家验收计量,“总计育苗面积27m2,育成平均壳长10.4mm的大竹蛏苗种49.95万个,最大个体11mm,观察栖息生长正常,活力强,符合做继续养殖试验之用”。
权利要求
1.一种大竹蛏的人工育苗方法,包括适时采捕亲贝,亲贝的强化培育和人工刺激排放、受精及洗卵孵化、浮游幼虫培育以及埋栖稚贝的永久性培育。在培育中使用药物和活力增强剂。其特征在于(1)所说的适时采捕亲贝,是定期在海区调查取样解剖观察,必要时做人工受精试验,首先确定了大竹蛏在日照地区的繁殖盛期为五一六月期间,在此期间采捕亲贝,可获得较好的采卵效果。(2)所说的强化培育亲贝和刺激排放,是把从海区捕来的亲贝,经阴干4小时后,再加流水刺激1小时移入水池,促其产卵。如果不获产,则把亲贝移入铺有沙层的水池中,使亲贝埋栖生活,人工控光、投饵、换水,进行强化培育催肥促熟。(3)所说的受精及洗卵孵化,是在亲贝排放精子和卵子后,把亲贝移出,轻搅动,卵子即受精。受精卵沉淀池底,利用虹吸法把悬浮于水中的大量精子和悬浮的卵子排出去。排出后,再加新水,搅动,而后使质量好的受精卵再沉淀,把沉降慢的卵子和精子再次排出池外。而后加水、搅拌或加以微量充气,使受精卵悬浮立体孵化,一直到达D形幼虫。此过程在水中加入1PPM青霉素,控制细菌滋生。(4)所说的浮游幼虫培育,是在发育到D形幼虫后,及时利用300筛绢拖网,把健康的D形幼虫从上层选优拖出,移到准备好的培育水槽中,控光、投饵、换水,使用药物,微量充气加以培育。并在培育中隔两天倒池消毒,并从中进一步进行选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埋栖稚贝的永久性培育,其特征在于把开始转入匍匐活动的眼点幼虫转移到铺有一层细沙的二层底附苗水槽中进行稚贝的永久性培育。(1)本发明的二层底附苗水槽的形式,一为所谓的“快装二层底埋栖水产动物饲育装置”,系一种圆形玻璃钢水槽。如图,在多孔塑料板5和细筛网4上铺有沙层2,稚贝3在沙层2中生活。废水从排水管6中溢出。该水槽用完后,可以灵活拆卸搬动。(2)本发明的二层底附苗水槽的第二种形式是建造的水泥池结构,在水泥池中支起多孔水泥板,或能渗漏的水泥板、木板及塑料板等,在板上铺两层80目以上的筛网,筛网上铺5cm左右的细沙。眼点幼虫移入沙层上的水体中,变态后即钻入沙中营埋栖生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培育中使用药物和活力增强剂,其特点是在D形幼虫培育中除定期使用青霉素和氯霉素控制细菌外,当发现幼虫活力不强时,尚在培育水体施加1PPM三磷酸腺苷(ATP)。这种生物能量物质,可以提高幼虫的活力,没有危害。
全文摘要
一种大竹蛏(Solen grandis Dunker)的人工育苗方法,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大竹蛏苗种的埋栖培育技术。它是将大竹蛏在当地资源及繁殖生物学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查明其繁殖盛期;采捕亲贝,进行人工催产;获卵后经洗卵,孵化出D形幼虫,从中选优进行培育;以严格沉淀、沙滤的海水,使用药物络合重金属,抑制细菌滋生,以生物能量提高幼虫的活力,投饵、换水,控制光照,为幼虫培育创造较佳条件;幼虫培育分两个阶段:浮游期倒池消毒,进行选优。附着进入埋栖期,在二层底附苗水槽的沙中进行永久性的培育。
文档编号A01K61/00GK1336108SQ0011124
公开日2002年2月20日 申请日期2000年7月31日 优先权日2000年7月31日
发明者牟乃海, 侯和要 申请人:山东省日照市水产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