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污染无冬眠生态环保立体快速养蝎及繁育方法

文档序号:381874阅读:63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无污染无冬眠生态环保立体快速养蝎及繁育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人工养蝎业,尤指一种无污染无冬眠生态环保立体快速养蝎及繁育方法。
蝎子,是我国传统的名贵中药材,它具有祛风、止痉、通络、解毒等功能,《目草纲目》和《中药大辞典》对蝎子的药用功能作了详细的论述,是人民医疗保健不可缺少的高档药材,它不仅药用价值高,而且还有很高的食用价值,近几年来,香港,深训和广州一些宾馆饭店用蝎子作成的名菜,很受消费者及外宾的双迎,蝎子经油炸以后,味美可口,食之有解毒、祛风等功效,现代医学还发现人工提取的蝎毒,是良好的抗癌药物,价值高昂,比黄金贵十倍,所以,蝎子的药用价值越来越引起医学及各界的关注。
目前,市场上医药用蝎子和饭店、宾馆食用蝎子为人工采集野生蝎子,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蝎子的需求量会逐年增加,据权威报刊报导,蝎子目前市场供不应求,国家医药部门统计,数十年后仍趋紧缺,近几年来,由于农药危害,工业污染及人工捕捉,致使蝎子这一宝贵的药用昆虫濒临绝种,为了满足医药需求和人们食用需要,只能采取人工养殖,本发明人现已经总结出一套完整的人工养蝎方法。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无污染无冬眠生态环保立体快速养蝎及繁育方法,该方法依据蝎子的生活习性,提出一种人工养殖蝎子及繁育的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一种无污染无冬眠生态环保立体快速养蝎及繁育方法,包括室外常温养殖、室外横温养殖、室内养殖、成蝎的饲养及管理、雌雄蝎的交配、全蝎的养殖与母仔离、仔蝎的管理与饲养、全蝎的干制,其方法如下养殖蝎窝构筑方法室外常温养殖向阳、避风、排水的场地,挖出有污染的土,再填入陈墙土和深层无污染的土掺匀、整平、踏买,在场内周围用水泥或塑料布修筑一圈宽0.5米、深0.17米的水池,在场地内修筑蝎窝,要用长0.36米、厚0.3米,土坯建成宽为0.36米的墙式蝎窝,土坯平板一层层地垒起,留有6平方厘米的饲料台,层与层之间用高1.5公分的木条均匀地间隔2公分排列,蝎墙应建成两墙为一组,两墙之间相距0.67米,形成了一个槽池,槽池内填满能用手捏成团的湿土,墙的顶部设有防雨设施;成蝎的饲养及管理饲料的投喂及供水晚上7-8点投喂食料,蝎子食多种软体昆虫,如蚊子、苍蝇、蝇蛹、蚯蚓、蚂蚱、蟋蟀、黄粉虫以及农作物上的各种害虫,相差三个龄期以上的蝎子不能混养在一个窝内,根据一条成蝎一次能吃四只苍蝇或一条黄粉虫可6天不食,3天投喂一次即可;蝎子的喂水要用海绵块或玉米蕊洗干净再吸含一定量的干净水放在菜盘或塑料布上,放在蝎池内供蝎子吮吸饮水,要用一些瓦块放在盘子周围,蝎窝的温度在20℃左右时,3天冲洗更换一次海绵或玉米蕊,蝎窝温度在25℃以上时,2天更换冲洗一次,蝎窝温度在15℃停止供水,尤其是在30℃左右高温时不能缺水,在夏季可用西瓜皮或苹果、梨代替,但必须天天更换;温度的控制蝎子生长、发育、交配、繁殖的最佳温度是31℃至35℃,生长、发育、交配的适应温度是25℃-35℃;蝎子在空气相对湿度70%-90%的环境里生长,蝎子适应的最佳湿度为80%;蜗窝以及周围环境的管理蝎窝内投喂所剩的残食,以及管理不善而死亡的蝎子都要及时清理干净,在一定时间内翻动窝内瓦块或砖块,蝎子避光、风、生石灰、水、农药,门窝周围喷洒5比1的水酒混合液;雌雄蝎的交配蝎子的交配青、壮年蝎按1比3或1比2的公母比例混合饲合饲养,在蝎子公母交配期间一定要喂好,喂饱,保证有足够的饮水,养蝎室应有甲乙两处,每年将甲乙两处新产出的公母进行对换;全蜗的养殖与母仔离全蜗的繁殖在室温饲养条件下,公母混养两个月后,隔离母蝎,自然温度下饲养,六月上旬把母蝎隔离,精心饲养,产前一定要喂足、喂饱,供足饮水,蝎窝用废扑克牌或硬纸片卷成直径2公分、长10公分的小筒,用纸封严一端后立体粘叠成梯形制成放入蝎窝内,或用和有麦秸的泥做成长0.36米,宽0.3米、厚7公分的混坯在上面依次排列钻满直径2公分,深6公分的小洞,然后晒干制成;若饲养数量较少时,可在罐头瓶内放入临产母蝎3只左右,等母蝎生产,仔蝎脱离母背后依次将母蝎捉出,再把仔蝎收集一块放入仔蝎窝内统一管理饲养;隔离仔蜗A)人工隔离生产后已经无伏背仔蝎的母喝,挑出精心喂养十天左右再放入公蝎窝内混合交配,等自动脱离母背仔蝎达到一定数量时,轻轻地将粘叠的纸筒泥坯从窝内取出,然后逐个把筒内或沿内的母蝎用镊子捉出,若有伏背仔蝎的母蝎,要注意用镊子夹其根部或钳夹根部,放入清理过的产仔窝内,把母蝎捉完后,将纸筒或泥坯倒扣在仔蝎窝上,一边拍打或一边用小毛刷轻轻的将仔蝎刷出;隔离仔蝎窝内的仔蝎时,可以多用些报纸捏成团,让仔蝎后取出,反复几次,或用镊子和小勺分别将仔蝎取出;B)半自动隔离建产仔窝时,要在其底部周围多留一些高0.5公分,长10公分的小缝,再在产房周围建一圈低于产房25公分的小蝎池,小蝎池的周围要用宽10厘米的玻璃或塑料布粘贴防护,使小蝎从产仔窝的小缝中爬进蝎池中;仔蝎的管理与饲养温湿度的控制温度必须保持在26℃以上,35℃左右最好,空气相对湿度应控制在80%左右;仔蝎的饲养小黄粉虫、无茵苍蝇、小蟋蟀都是仔蝎的优质饲料,若这些饲料不足时,可用羊奶,牛奶兑少量白糖用开水冲拌喂蝎,用鲜奶或奶粉喂仔蝎时,海绵或玉米蕊要勤洗勤换;投喂昆虫类饲料时,要根据蝎子的大小,大蝎喂大虫,小蝎喂小虫,投喂饲料的多少要保持剩而有余,残死的虫或死亡的仔蝎都要及时挑出,随着仔蝎的增大,要减少仔蝎的密度;全蝎的干制制干方法将长到5-6厘米的蝎子放入清水池内,待呛死后淘净泥土,将蝎子捞到锅内,锅中水以淹没蝎尸,每市斤蝎加4两盐放入锅内用大火煮沸,煮时慢慢搅动蝎尸和锅内的水,使盐水溶化,蝎尸均匀煮透,待蝎尸抽清明显出现,蝎身僵直时即可捞起放在通风干燥处阴干即成药材,用纱窗网将蝎尸罩住,清水蝎的干制方法与以上盐水干制法一样,只是在煮制时按3公斤水加0.1公斤盐,盐水蝎1公斤水加0.15公斤盐;全蝎的提毒化学法是将蝎尾的毒腺切下捣碎,用生物盐水抽出,加入咸式醋酸铝除去蛋白质,加入稀硫酸脱酸后,再加入无水酒精醚的混合液,则沉淀出强毒的白色蝎毒盐酸盐;物理法提取蝎毒,用药理生理实验多用仪,使用连续感应电刺激档,调至频率128Hz,电压6-10V,用一电极夹住蝎的一个触肢,一个金属镊夹在蝎尾的第二节处,用50毫升的小杯收集尾刺所排出的毒液。
改用室外恒温养殖,建成长4米,高2米的半地下室温室,挖深1米,再在边沿垒1米的墙,并留下通风口,温室的顶部用数层塑料布盖上,火炉与室内地面平行,在中间留下行走及管理的空间,靠着两侧的壁建成立体蝎池,蝎池的底部要填7公分厚的(陈墙与深层无污染)土,混合踏实,在离蝎池内壁3公分的中央用瓦块或土块垒成不规则的假山。
改用室内养殖,由室内温度分常温养殖和恒温养殖两种方式,盆养光滑的塑料盆,其底部垫土7公分,底部垫土的温度以能使手捏成圆团,垫土要踏买、滚平,瓦片在盆子中央垒起假山状。
室内养殖改为箱养,长、宽、高不超过60厘米的木箱,箱子的前一个面留下,在这个面的下部装订0.28米的木板,上部敞开,底部垫土的湿度以能使手捏成圆团,垫土要踏买、滚平,周围装订10公分的玻璃或沾胶塑料布贴。
室内养殖改为池养,蝎窝可用砖块土坯砌成长100厘米、宽60厘米,高30厘米的池子,池子外面用麻秆或麦秸的泥抹光封严,里面勾缝时可在砖与砖之间留一些空隙,在离池壁15公分的地方垒起蝎窝,池边口上端装上10公分的玻璃。
室内养殖改为圈养养殖面用砖砌三层高,里面用土垫实、滚平,也就是整个养殖场地内要垫10公分厚的土,要在边沿周围建一水深7公分、水面宽15公分的水槽,可用20公分高的玻璃横立周围一圈,玻璃的接口处要用塑料充沾贴,圈养的场地所靠墙壁要在其边沿上部2米高的上端用塑料充沾贴,圈养场内可用砖或土坯垒起宽度约0.67-1米的砖墙,砖墙之间形成一距离,垒砖墙时可用细土衬垫,挖一个坑将火炉放入坑内。
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蝎子的生活习性告诉我们,养殖蝎子不受条件好坏和场地的限制,农村可养,城市、集镇室内或室外一年四季都可以饲养,且成本低、收益大,技术简单,农村农民,城市退体工人,待业青年以及在职职工业余时间都可饲养,工艺简单,设备简单,易学易会。
本发明下面将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首先介绍全蝎的生活习性全蝎的生活环境蝎子喜暗、怕光、怕水、怕生石灰、怕噪疸,适宜在温和、干燥、阴暗、安静和空气湿润的环境里生长,自然界中蝎子生活在避风,向阳的地崖缝隙,山石下边,陈墙旧房及沟坎的壁缝之中,在这些缝隙中蝎子根据自身条件的需要和天气的变比不断地变化位置,如天气干旱或天气变冷时,蝎子就钻入缝隙深处吸取土壤中的水分来补充自身所需和入蜇冬眠,降雨过多或空气沉闷时,蝎子就爬出缝隙或到缝隙边沿活动。
全蝎的饮食习性蝎子喜食多种软体昆虫,如蚊子、苍蝇、蝇蛹、蚯蚓、蚂蚱、蟋蟀以及农作物上的各种害虫,蝎子食量很小,而且很耐饥饿,一只食饱的蝎子在温度、湿度相适应的条件下,司活一年也不至饿死,可见蝎子的生命力何等顽强。
蝎子对水份的需求主要是通过食多种昆虫,吸收土壤中的水份,吸收空气中的水份等方式。
全蜗的活动规律蝎子喜群居,尤其冬眠时,蝎窝可多达数目甚至上千只蝎子聚集在一起,当温度升到15℃时开始复苏活动,20℃以上捕食活跃,30℃至38℃生长、发育、交配、繁殖最快,温度降到0℃以上开始冬眠,5℃-7℃适合蝎子冬眠。
蝎子有日伏夜出的主活习性,捕食、饮水,交配都是在夜晚7点至凌晨1点进行,少数可活动到凌晨2点,一只蝎子吃饮一次可管7天左右,所以一般蝎子大约是七天出来捕食一次,母蝎繁殖需要一个安静的地方,等十天以后仔蝎丛母背上下来,母蝎才开始外出捕食,初产后的母蝎,食量较大,可连续三天捕食。
在自然环境里蝎子每年只繁殖一次,若人工加温饲养一年可繁殖2-3次,能大大地提高养蝎的经济效益。
养殖蝎窝构筑方法室外常温养殖选一块向阳、避风、利于排水的场地,挖出有污染的土,再填入陈墙土和深层无污染的土掺匀、整平、踏买,在场内周围用水泥或塑料布修筑一圈宽0.5米、深0.17米的水池以防止蝎子外逃和壁虎、老鼠、鸡等天敌的侵害,根据场地的大小,在场地内修筑蝎窝,为了防止蝎子冻死,要用长0.36米、厚0,3米左右,宽度不限的土坯建成宽为0.36米,长度,高度不限但易管理的墙式蝎窝,建墙时一律将土坯平板一层层地垒起,垒时要注意留有6平方厘米的饲料台,饲料台的密度以墙的横切面的大小来分布,层与层之间用高1.5公分的木条均匀地间隔2公分排列,这样就能给蝎子造成很多深0.36米、宽2公分的蝎窝,蝎墙应建成两墙为一组,两墙之间相距0.67米,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槽池,为使蝎窝保温、保湿,槽池内要填满能用手捏成团的湿土,墙的顶部要有防雨设施。
室外恒温养殖一般建成长4米,高2米的半地下室温室,选择好场地后要挖深1米,再在边沿垒1米的墙,并留下通风口,必要时通风,温室的顶部用数层塑料布盖上即可,加温的方式有炕火加温和炉火加温两种,用炉火加温要先在挖好的池内建好火炉,用炉火加温要在养殖室内挖坑使炉子基本与室内地面平行,这样可以减少室内的上下温度差,建蝎池时要在中间留下行走及管理的空间,靠着两侧的壁建成立体蝎池,蝎池的大小不超过0.62平方米为宜,蝎池的底部要填7公分厚的(陈墙与深层无污染)土,混合踏实,在离蝎池内壁3公分的中央用瓦块或土块垒成不规则的假山,供蝎活动,栖息。
室内养殖室内养殖可分常温养殖和恒温养殖两种方式,无论哪种方式养都可以根据规模大小及自己条件采用盆养、缸养、池养,以及室内圈养。
盆养选用光滑的塑料盆先在其底部垫土7公分,土的温度以能使手捏成圆团为宜,垫土要踏买后、再用石头滚平以防黄粉虫钻入土内,然后用瓦片在盆子中央垒起假山状,供蝎子活动,为了便于管理和有效地利用空间,可做成多层框架,将盆子放在架上饲养。
箱养可做成长、宽、高不超过60厘米的木箱,箱子的前一个面留下,在这个面的下部装订0.28米的木板,上部敞开,用作观察,管理蝎子,箱内垫土要求参盆养,垫土后一定要将敞口部分的周围装订10公分的玻璃或沾胶塑料布贴一圈防止蝎子外逃,采用箱养可将箱子三层码起来,立体养殖。
池养池养是目前养殖户最常用的方式,它具有投资少,易管理等优点,蝎窝可用砖块土坯砌成长100厘米、宽60厘米,高30厘米的池子,池子外面和有麻秆或麦秸的泥抹光封严,里面勾缝时可在砖与砖之间留一些空隙以加大蝎窝的使用面积,在离池壁15公分的地方垒起蝎窝,池边口上端装上10公分的玻璃;若养殖的数量大或场地有限,可把池口留在前面,一层一层地加高,建成立体蝎池,但在前面口的内侧必须装10公分的破玻璃塑料布防护带,以防蝎子逃跑。
圈养根据室内条件留下过道,炉火等其它占地面,把养殖面用砖砌三层高,里面用土垫实、滚平,也就是整个养殖场地内要垫10公分厚的土,底面处理好以后,要在边沿周围建一水深7公分、水面宽14公分的水槽,可用20公分高的玻璃横立周围一圈,玻璃的接口处要用塑料充沾贴,圈养的场地所靠墙壁要在其边沿上部2米高的上端用塑料充沾贴,防止蝎子外逃,圈养场内可用砖或土坯自然地垒起若干个长度不限,宽度约0,67-1米的砖墙供蝎子活动、休息,砖墙之间相距以人能通过,管理方便为宜,垒砖墙时可用细土衬垫,使其平稳、牢固,若在室内恒温养殖,只需在温度低于25℃时开始加温或用暖气加温,用炉火加温,最好挖一个坑将火炉放入坑内,这样利用室内温度均衡。
成蝎的饲养及管理饲料的投喂及供水根据蝎子昼伏夜出的活动规律,晚上7-8点投喂食料最为合适,相差三个龄期以上的蝎子不能混养在一个窝内,以免大蝎食小蝎,根据一条成蝎一次能吃四只苍蝇或一条黄粉虫可6天不食,3天投喂一次即可,投喂的数量要根据蝎子的多少决定,总之要保持蝎窝内饲料略有剩余最好,要注意饲料不能过多或太少,投喂饲料过多,蝎子不能及时地吃掉黄粉虫或苍蝇,黄粉虫或苍蝇若长时间吃不到食物就会饿死,这样就会污染蝎窝,投食太少,蝎子在饥饿时无食可吃就会自相咬杀,弱肉强食,造成损失。
蝎子的喂水一般不直接供给,要用海绵块或玉米蕊洗干净再吸含一定量的干净水放在菜盘或塑料布上,放在蝎池内供蝎子吮吸饮水,菜盘或塑料布过高蝎子无法饮水,要用一些瓦块在盘子周围使蝎子通过瓦块爬入盘或塑料布上,蝎窝的温度在20℃左右时,3天冲洗更换一次海绵或玉米蕊,蝎窝温度在25℃以上时,2天更换冲洗一次,蝎窝温度在15℃停止供水,水在蝎子正常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所以在人工养蝎时要保证足够的饮水,尤其是在30℃左右高温时不能缺水,否则会影响蝎子的生命,在夏季可用西瓜皮或苹果、梨代替,但必须天天更换。
温湿度的控制蝎子生长、发育、交配、繁殖的最佳温度是31℃至35℃,生长、发育、交配的适应温度是25℃-35℃,温度达不到30℃,蝎子一般不会繁殖,根据蝎子对温度的需求,若采用恒温饲养要尽可能使温室温度保待在30℃左右,若温度长期超过38℃时要开门,开窗通风降温,防止蝎子受高温而致死。
蝎子对湿度的适应性较强,它可以在空气相对湿度70%-90%的环境里生长,蝎子适应的最佳湿度为80%,70%以下为偏低湿度,蝎子若长期处于低湿环境内将会出现干枯病,甚至死亡,所以要经常观测蝎窝湿度,发现湿度偏低可采用向蝎窝底部洒水或在炉子上烧开水蒸发水蒸气增加湿度,90%以上为偏高湿度,若长期处于高湿条件下则会出现大肚病而死亡,为了减少高湿引起蝎子死亡,要开门、开窗降湿,若湿度过大则可增加火炉降湿或把蝎子提出,放入湿度适宜的蝎窝内。
蜗窝以及周围环境的管理蝎窝内投喂所剩的残食,以及管理不善而死亡的蝎子都要及时清理干净,否则会污染蝎窝,引起疾病,若蝎窝通风条件不好,经常出现高温、高湿,要在一定时间内翻动窝内瓦块或砖块,以免蝎子窝内滋生蝎螨,蝎子生性怕光、怕风、怕生石灰、怕水、怕农药,掌握了这些习性,建蝎窝时就要注意阴暗、避光,若遇蝎窝周围有喷洒农药或呛人的生石灰,要紧闭门窝并在周围喷洒5比1的水酒混合液,蝎怕水,所以不能直接喂水,给蝎窝洒水尽量不要洒在蝎子身上。
雌雄蝎的辨认与交配公蝎腹部异瘦,背部隆起,直观看背部窄而瘦长,尾巴粗长,钳夹脚须和尾巴略有黄色呈亮光,钳夹第一节粗壮。
母蝎体形较公蝎肥大,背部宽平,直观看背部园而肥大,尾巴较公蝎细短,钳、脚须和尾巴细有褐色无光亮,脚须粗短,钳夹第一节细小。
蝎子的交配温度在25℃左右时,空怀和产仔后的母蝎均都发情,此时要挑选个体大而健壮,捕食灵活而产仔率高的青、壮年蝎按1比3或1比2的公母比例混合饲合饲养让其交配,交配时,公母选好配偶后,首先要挑情,相互钳夹拉曳,公蝎表现出急度兴奋情绪,尾部并不断摆动,当到达一定的兴奋高潮双双爬到暗处,此时,双双便会越扭越近,公蝎便射一与地平线成一定角度的射精棒,母蝎便会自动将生殖器压向射精棒的顶端,射精、受精瞬间完成,因为受精时母蝎有刺痛感,交配完毕后情绪极度狂暴,公蝎逃避不及就会有被咬伤、咬死的危险,这可能是因它们本来就是冷血动物的缘故吧!在蝎子公母交配期间一定要喂好、喂饱,保证有足够的饮水,以保证生产量大质优,否则将会影响蝎子的产量和质量。
为了保持种蝎不退化,每家的养蝎室应有甲乙两处,每年将甲乙两处新产出的公母进行对换,以免近亲繁殖。
全蜗的养殖与母仔离全蜗的繁殖在室温饲养条件下,公母混养两个月后,隔离母蝎,自然温度下饲养,六月上旬把母蝎隔离,精心饲养,为防止母蝎生产后残食仔蝎,保证顺利生产,产前一定要喂足、喂饱、供足饮水,使其有足够的精神,母蝎生产时需要隐蔽、安静、无干扰、舒适的地方,所以产仔窝内要尽可能地多造些缝隙,如用废扑克牌或硬纸片卷成直径2公分、长10公分的小筒,用纸封严一端后立体粘叠成梯形放入蝎窝内,或用混有麦秸的泥做成长0.36米、宽0.3米、厚7公分的混坯在上面依次排列钻满直径2公分,深6公分的小洞,然后晒干,等母蝎产仔后放入窝内,供母蝎栖息产仔。
若饲养数量较少时,可在罐头瓶内放入临产母蝎3只左右,等母蝎生产,仔蝎脱离母背后依次将母蝎捉出,再把仔蝎收集一块放入仔蝎窝内统一管理饲养。
母蝎繁殖时要寻找好隐蔽的地方,等情绪稳定后开始全身用力,外包卵黄的仔蝎依次从孕蝎的生殖孔中排出,初生的仔蝎在数分钟内均都能破卵而出,并在母蝎的帮助下很有顺序的尾向内,头向外依附在母蝎背上,因各自的体质,生产时的情绪,环境等有所不同,母蝎生产时的时间不一样,所以一定要保持产仔母蝎的一个安静的环境,仔蝎靠从母蝎体内所带的卵黄素供应营养,伏在母蝎背上生长、发育,7天左右脱一次皮,蜕皮后仔蝎明显长大并变为桔红色,继续在母背上伏5天左右、自动脱离母蝎开始独立生活。
隔离仔蝎在隔离仔蝎之前,首先要把仔蝎窝建好,因仔蝎小又喜欢钻边角小缝,所以不论用池养或箱养,一定要注意好防护,一般条件下,盆养小蝎比较好管理,无论采用哪种方式,同样要在其底部垫土7公分左右,并擂实,再在中间用瓦块、土块或砖块垒好窝,母仔隔离的办法有两种。
A)人工隔离每天晚上观查,若有生产后已经不伏背仔蝎的母蝎(产后的母蝎明显比待产的母蝎肚子瘦扁),要及时地挑出,精心喂养十天左右再放入公蝎窝内混合交配,等自动脱离母背仔蝎达到一定数量时,轻轻地将粘叠的纸筒泥坯从窝内取出,然后逐个把筒内或沿内的母蝎用镊子捉出,若有伏背仔蝎的母蝎,要注意用镊子夹其根部或钳夹根部(以免摆动幅度大跌落仔蝎),放入清理过的产仔窝内,把母蝎捉完后,将纸筒或泥坯倒扣在仔蝎窝上,一边拍打或一边用小毛刷轻轻的将仔蝎刷出。
隔离仔蝎窝内的仔蝎时,可以多用些报纸捏成团,让仔蝎钻入后取出,反复几次,或用镊子和小勺分别将仔蝎刷出。
B)半自动隔离建产仔窝时,要在其底部周围多留一些高0.5公分,长10公分的小缝,再在产房周围建一圈低于产房25公分的小蝎池,小蝎池的周围要用宽10厘米的玻璃或塑料布粘贴防护,使小蝎从产仔窝的小缝中爬进蝎池中而不至于逃走。
仔蝎的管理与饲养温湿度的控制仔蝎的温湿度的要求比较严格,温度必须保持在26℃以上,35℃左右最好,若低于26℃则影响仔蝎成活率及正常发育,空气相对湿度应控制在80%左右,过高或过低都会使仔蝎蜕不下皮而死亡。
仔蝎的饲养小黄粉虫、无茵苍蝇、小蟋蟀等都是仔蝎的优质饲料,若这些饲料不足时,可用羊奶,牛奶(奶粉也可以)兑少量白糖用开水冲拌喂蝎,用鲜奶或奶粉喂仔蝎时,先将海绵或玉米蕊要勤洗勤换,防止变质。
投喂昆虫类饲料时,要根据蝎子的大小,大蝎喂大虫,小蝎喂小虫,投喂饲料的多少要保持剩而有余,残死的虫或因管理不善而死亡的仔蝎都要及时挑出,以免污染蝎窝,随着仔蝎的增大,要适当减少仔蝎的密度。
全蝎的寿命与蜕皮全蝎的寿命与温度、繁殖量有关,自然温度下繁殖率低的蝎子寿命达十几年,在温度高的人工饲养条件下,繁殖率高的蝎子寿命只有八、九年。
蜕皮是蝎子生长发育的需要,出于蝎子的体形不断长大,它的外壳就要随之蜕皮,蜕皮一次,长大一次,蜕一次皮叫龄。
从幼蝎到成蝎要经过六次蜕皮,蜕皮时不吃不动,处半休眠状态,自然温度饲养,每年只蜕皮两次,人工控温饲养,保持适宜温度,1-4龄前的仔蝎每30天左右蜕皮一次,5-6龄蝎60天左右蜕一次皮。
全蜗的病害与治疗杂交速生蝎子一般不会生病,如果管理不好会有个别蝎子发生小毛病,但好治,各种小药品在兽医部或一般小医院可买到。
1、黑肚病原因是吃了带病的小虫或死虫,环境污染或饮了变质的水而得此病,症状开始是蝎肚腹胀,活动减少或不活动,不吃食,直到腹部出现黑色腐烂溃疡,用手挤压可见黑污粘液水流出。
防治方法保持食物、饮水新鲜,发现蝎池有死饲料虫应取出,死蝎应丢弃,刚发病的蝎可干制出售,亦可将病蝎转移一池专治。
药物治疗①小苏打0.5克,长效磺胺1克,拌食物100克喂之。
②食母生1克,红霉素0.5克,拌食物500克喂之(此物应选用点心饼粉)。
2、蝎虱病病因是春季雨天湿度大,蝎窝过湿,螨茵繁殖快而潜伏在蝎体上寄主。
症状身体上出现黄褐色或红褐色小霉斑,逐渐向四周蔓延成片生长,蝎子停滞,活动减少,呆滞不食,死蝎和发霉食物、蝎窝土结块。
防治方法要保持蝎窝内干燥,若发此病,一定要转移全池蝎子,将此窝首先烘烧干或晒干,然后用2%的福尔马林或0.1%的高锰酸钾溶液喷洒蝎池。
药物治疗“ ①土霉素0.5克拌食物500克喂之。
②长效磺胺1-1.5克拌食物4克连喂一周左右即可治好。
3、拖尾病发病原因每年春季霉雨季节,空气湿度太大,加之蝎子体内脂肪大量积累所致,另外,其它季节蝎池内过于潮湿也会发生此病。
在同样管理的条件下,二龄蝎易得此病。
病状病蝎躯体光泽明亮,肢节肿大,肢体活动力低,尾部下拖,伏地很少动,口器呈红色似有粘液泌出。
防治方法梅雨季节不能漂雨蝎房内或使养蝎房内过湿,将蝎窝换上干土。
药物治疗①停喂食料5-7天。
②然后用大黄苏打3克,麸皮(炒香)50克,水60克拌匀喂之至痊愈。
全蝎的干制与出售全蝎长到5-6厘米即可出售了,出售季节一般以秋季11月为好,繁殖数量多者,当然全年均可采收。
制干方法将蝎子放入清水池内,待呛死后淘净泥土,将蝎子捞到锅内,锅中水以淹没蝎尸为宜,每市斤蝎加4两盐放入锅内用大火煮沸,煮时慢慢搅动蝎尸和锅内的水,使盐水溶化,蝎尸均匀煮透,待蝎尸抽清明显出现,蝎身僵直时即可捞起放在通风干燥处阴干即成药材,阴干过程中要用纱窗网将蝎尸罩住,防止苍蝇污染蝎身,还要防止蚂蚁群食蝎尸,阴干后不会再有腥气及苍蝇蚂蚁,清水蝎的干制方法与以上盐水干制法一样,只是在煮制时按3公斤水加0.1公斤盐,盐水蝎1公斤水加0.15公斤盐。
全蝎的提毒提毒的方法有二种即化学法和物理法,化学法是将蝎尾的毒腺切下捣碎,用生物盐水抽出,加入适量的咸式醋酸铝除去蛋白质,加入稀硫酸脱酸后,再加入无水酒精醚的混合液,则沉淀出强毒的白色蝎毒盐酸盐。
物理法提取蝎毒是采用一种人工制作的提毒器,蝎经刺激后用提毒器直接抽取毒腺的毒液,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它基本不伤害全蝎,提毒后仍然可以喂养,但操作比较麻烦,提取速度较慢。
具体操作方法用药理生理实验多用仪,使用连续感应电刺激档,调至频率128Hz,电压6-10V,用一电极夹住蝎的一个触肢,一个金属镊夹在蝎尾的第二节处,用50毫升的小杯收集尾刺所排出的毒液,收集的蝎毒要尽快真空干燥或冷冻干燥制成干毒。
如用该方法饲养一组种蝎300只,约占一立方米空间,一人可养殖20组,年收干蝎200公斤,价值二十万元,纯利润十五万元以上,如果提取蝎毒则效益更高,1000只蝎可取蝎毒1克,每公斤蝎毒(粗品)价值150万元,每年可提取六次,所以人工养殖蝎子具有深远的意义和广阔的发展前途。
权利要求
1.一种无污染无冬眠生态环保立体快速养蝎及繁育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室外常温养殖、室外横温养殖、室内养殖、成蝎的饲养及管理、雌雄蝎的交配、全蝎的养殖与母仔离、仔蝎的管理与饲养、全蝎的干制,其方法如下养殖蝎窝构筑方法室外常温养殖向阳、避风、排水的场地,挖出有污染的土,再填入陈墙土和深层无污染的土掺匀、整平、踏买,在场内周围用水泥或塑料布修筑一圈宽0.5米、深0.15米的水池,在场地内修筑蝎窝,要用长0.36米、厚0.3米,土坯建成宽为0.36米的墙式蝎窝,土坯平板一层层地垒起,留有6平方厘米的饲料台,层与层之间用高1.5公分的木条均匀地间隔2公分排列,蝎墙应建成两墙为一组,两墙之间相距0.67米,形成了一个槽池,槽池内填满能用手捏成团的湿土,墙的顶部设有防雨设施;成蝎的饲养及管理饲料的投喂及供水晚上7-8点投喂食料,蝎子食多种软体昆虫,如蚊子、苍蝇、蝇蛹、蚯蚓、蚂蚱、蟋蟀、黄粉虫以及农作物上的各种害虫,相差三个龄期以上的蝎子不能混养在一个窝内,根据一条成蝎一次能吃四只苍蝇或一条黄粉虫可6天不食,3天投喂一次即可;蝎子的喂水要用海绵块或玉米蕊洗干净再吸含一定量的干净水放在菜盘或塑料布上,放在蝎池内供蝎子吮吸饮水,要用一些瓦块放在盘子周围,蝎窝的温度在20℃左右时,3天冲洗更换一次海绵或玉米蕊,蝎窝温度在25℃以上时,2天更换冲洗一次,蝎窝温度在15℃停止供水,尤其是在30℃左右高温时不能缺水,在夏季可用西瓜皮或苹果、梨代替,但必须天天更换;温度的控制蝎子生长、发育、交配、繁殖的最佳温度是31℃至35℃,生长、发育、交配的适应温度是25℃-35℃;蝎子在空气相对湿度70%-90%的环境里生长,蝎子适应的最佳湿度为80%;蜗窝以及周围环境的管理蝎窝内投喂所剩的残食,以及管理不善而死亡的蝎子都要及时清理干净,在一定时间内翻动窝内瓦块或砖块,蝎子避光、风、生石灰、水、农药,门窝周围喷洒5比1的水酒混合液;雌雄蝎的交配蝎子的交配青、壮年蝎按1比3或1比2的公母比例混合饲合饲养,在蝎子公母交配期间一定要喂好,喂饱,保证有足够的饮水,养蝎室应有甲乙两处,每年将甲乙两处新产出的公母进行对换;全蜗的养殖与母仔离全蜗的繁殖在室温饲养条件下,公母混养两个月后,隔离母蝎,自然温度下饲养,六月上旬把母蝎隔离,精心饲养,产前一定要喂足、喂饱,供足饮水,蝎窝用废扑克牌或硬纸片卷成直径2公分、长10公分的小筒,用纸封严一端后立体粘叠成梯形制成放入蝎窝内,或用和有麦秸的泥做成长0.36米,宽0.3米、厚7公分的混坯在上面依次排列钻满直径2公分,深6公分的小洞,然后晒干制成;若饲养数量较少时,可在罐头瓶内放入临产母蝎3只左右,等母蝎生产,仔蝎脱离母背后依次将母蝎捉出,再把仔蝎收集一块放入仔蝎窝内统一管理饲养;隔离仔蜗A)人工隔离生产后已经无伏背仔蝎的母喝,挑出精心喂养十天左右再放入公蝎窝内混合交配,等自动脱离母背仔蝎达到一定数量时,轻轻地将粘叠的纸筒泥坯从窝内取出,然后逐个把筒内或沿内的母蝎用镊子捉出,若有伏背仔蝎的母蝎,要注意用镊子夹其根部或钳夹根部,放入清理过的产仔窝内,把母蝎捉完后,将纸筒或泥坯倒扣在仔蝎窝上,一边拍打或一边用小毛刷轻轻的将仔蝎刷出;隔离仔蝎窝内的仔蝎时,可以多用些报纸捏成团,让仔蝎后取出,反复几次,或用镊子和小勺分别将仔蝎取出;B)半自动隔离建产仔窝时,要在其底部周围多留一些高0.5公分,长10公分的小缝,再在产房周围建一圈低于产房25公分的小蝎池,小蝎池的周围要用宽10厘米的玻璃或塑料布粘贴防护,使小蝎从产仔窝的小缝中爬进蝎池中;仔蝎的管理与饲养温湿度的控制温度必须保持在26℃以上,35℃左右最好,空气相对湿度应控制在80%左右;仔蝎的饲养小黄粉虫、无茵苍蝇、小蟋蟀都是仔蝎的优质饲料,若这些饲料不足时,可用羊奶,牛奶兑少量白糖用开水冲拌喂蝎,用鲜奶或奶粉喂仔蝎时,海绵或玉米蕊要勤洗勤换;投喂昆虫类饲料时,要根据蝎子的大小,大蝎喂大虫,小蝎喂小虫,投喂饲料的多少要保持剩而有余,残死的虫或死亡的仔蝎都要及时挑出,随着仔蝎的增大,要减少仔蝎的密度;全蝎的干制制干方法将长到5-6厘米的蝎子放入清水池内,待呛死后淘净泥土,将蝎子捞到锅内,锅中水以淹没蝎尸,每市斤蝎加4两盐放入锅内用大火煮沸,煮时慢慢搅动蝎尸和锅内的水,使盐水溶化,蝎尸均匀煮透,待蝎尸抽清明显出现,蝎身僵直时即可捞起放在通风干燥处阴干即成药材,用纱窗网将蝎尸罩住,清水蝎的干制方法与以上盐水干制法一样,只是在煮制时按3公斤水加0.1公斤盐,盐水蝎1公斤水加0.15公斤盐;全蝎的提毒化学法是将蝎尾的毒腺切下捣碎,用生物盐水抽出,加入咸式醋酸铝除去蛋白质,加入稀硫酸脱酸后,再加入无水酒精醚的混合液,则沉淀出强毒的白色蝎毒盐酸盐;物理法提取蝎毒,用药理生理实验多用仪,使用连续感应电刺激档,调至频率128Hz,电压6-10V,用一电极夹住蝎的一个触肢,一个金属镊夹在蝎尾的第二节处,用50毫升的小杯收集尾刺所排出的毒液。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污染无冬眠生态环保立体快速养蝎及繁育方法,其特征是改用室外恒温养殖,建成长4米,高2米的半地下室温室,挖深1米,再在边沿垒1米的墙,并留下通风口,温室的顶部用数层塑料布盖上,火炉与室内地面平行,在中间留下行走及管理的空间,靠着两侧的壁建成立体蝎池,蝎池的底部要填7公分厚的(陈墙与深层无污染)土,混合踏实,在离蝎池内壁3公分的中央用瓦块或土块垒成不规则的假山。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污染无冬眠生态环保立体快速养蝎及繁育方法,其特征是改用室内养殖,由室内温度分常温养殖和恒温养殖两种方式,盆养光滑的塑料盆,其底部垫土7公分,底部垫土的温度以能使手捏成圆团,垫土要踏买、滚平,瓦片在盆子中央垒起假山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无污染无冬眠生态环保立体快速养蝎及繁育方法,其特征是室内养殖改为箱养,长、宽、高不超过60厘米的木箱,箱子的前一个面留下,在这个面的下部装订0.68米的木板,上部敞开,底部垫土的湿度以能使手捏成圆团,垫土要踏买、滚平,周围装订10公分的玻璃或沾胶塑料布贴。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无污染无冬眠生态环保立体快速养蝎及繁育方法,其特征是室内养殖改为池养,蝎窝可用砖块土坯砌成长100厘米、宽60厘米,高30厘米的池子,池子外面用麻秆或麦秸的泥抹光封严,里面勾缝时可在砖与砖之间留一些空隙,在离池壁15公分的地方垒起蝎窝,池边口上端装上10公分的玻璃。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无污染无冬眠生态环保立体快速养蝎及繁育方法,其特征是室内养殖改为圈养养殖面用砖砌三层高,里面用土垫实、滚平,也就是整个养殖场地内要垫0.1米厚的土,要在边沿周围建一水深7公分、水面宽15公分的水槽,可用20公分高的玻璃横立周围一圈,玻璃的接口处要用塑料充沾贴,圈养的场地所靠墙壁要在其边沿上部2米高的上端用塑料充沾贴,圈养场内可用砖或土坯垒起宽度约0.6-1米的砖墙,砖墙之间形成一距离,垒砖墙时可用细土衬垫,挖一个坑将火炉放入坑内。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一种无污染无冬眠生态环保立体快速养蝎及繁育方法,该方法对蝎子实现成功的人工养殖及繁殖,包括室外常温养殖、室外横温养殖、室内养殖(包括盆养、箱养、池养、圈养)成蝎的饲养及管理、雌雄蝎的辨认与交配、全蝎的养殖与母仔离、仔蝎的管理与饲养、全蝎的寿命与蜕皮、全蝎的病害与治疗、全蝎的干制与出售,其方法简单易行、投资少、见效快、收效显著。
文档编号A01K67/00GK1353929SQ00132619
公开日2002年6月19日 申请日期2000年11月17日 优先权日2000年11月17日
发明者叶军 申请人:叶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