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3124阅读:4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钓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钓竿,具体地说,涉及可安装垂钓用线轴的线轴座的形状。
背景技术
安装有垂钓用线轴而使用的钓竿,一般具有可安装垂钓用线轴的线轴座。图7是表示以往的钓竿的线轴座部分的结构。
如该图所示,线轴座1具有护罩部2和沿箭头3的方向与其接近/离开的护罩构件4。也就是说,该线轴座1是所谓螺旋式的。护罩构件4具有螺母5。螺母5与形成于钓竿上的螺纹部6啮合。
因此,当螺母5旋转时,护罩构件4相对护罩部2接近/离开。线轴的脚部7是配置于护罩部2与护罩构件4之间的状态,当旋转螺母5时,护罩构件4向护罩部2侧移动,线轴的脚部7被夹入于两者之间。由此,垂钓用线轴被安装、固定于钓竿上。
在这样以往的线轴座1的结构中,垂钓用线轴的脚部7沿钓竿的长度方向(上述箭头3的方向)被护罩部2与护罩构件4夹入。因此,线轴的脚部7在上述方向被牢固地固定,但对于横方向(图7中与纸面垂直的方向)虽然不至于产生晃动等的程度,但不能牢固地固定。因此,例如对于将大型的鱼作为目标的钓竿等,为了垂钓人对大鱼进行有安心感的格斗,垂钓用线轴在上述横方向有必要比以往更牢固地进行固定。
又,在碰到鱼时,通常,垂钓人用手握持线轴座部分格斗。因此,线轴座部分的形状最好与垂钓人的手吻合。尤其对于将大型的鱼作为目标的钓竿,该要求就更重要。
发明的概要本发明是以这样的背景而作成的,本发明的第1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与垂钓人的手吻合、对强硬的格斗予以辅助的钓竿。又,本发明的第2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牢固地固定垂钓用线轴并能座付强硬的格斗的钓竿。
(1)为了达到上述第1个目的,本发明的钓竿,为安装线轴而具有保持垂钓用线轴的脚部的线轴座,其特征在于,上述线轴座具有收容、保持上述脚部的前端部或后端部的任一方侧的第1护罩部;能相对第1护罩部接近/离开、通过向第1护罩部接近而能将上述脚部的前端部或后端部的任何另一方侧收容、保持的第2护罩部;将由第1护罩部和第2护罩部所保持的上述脚部的侧面部分予以遮盖而配置的裙部。
采用该结构,垂钓用线轴的脚部被配置在线轴座上。在将该脚部的前端部或后端部的任一方侧被保持于第1护罩部上的状态下,第2护罩部接近第1护罩部。由此,上述脚部的前端部或后端部的任何另一方侧由第2护罩部保持。也就是说,垂钓用线轴的脚部的前端部及后端部由第1护罩部和第2护罩部固定。此时,垂钓用线轴的脚部的侧面部分,由于被裙部遮盖,故在线轴座与垂钓用线轴的脚部之间不产生间隙。
也就是说,垂钓用线轴的脚部形成通常的T字状,由于形成为该T字状的脚部的两端部(上述前端部及后端部)被固定,所以,假如在无裙部的状态下,线轴座与上述T字状的脚部的外缘部分之间产生间隙(空间)。但是,通过将上述裙部配置在上述脚部的侧面部分,该裙部就能起到封闭上述间隙(空间)的盖子的作用。
因此,在垂钓人把持钓竿的场合(通常,把持线轴座部分),将线轴座部分整体与上述裙部一起把持,由于上述间隙(空间)被封闭,故垂钓人的手就一边沿上述裙部的外面抵接一边握持钓竿。由此,垂钓人的手与钓竿吻合。
(2)又,为了达到上述第2个目的,本发明的钓竿的特征在于,上述裙部具有所需的可挠性。
采用该结构,如上所述垂钓人在把持钓竿时,上述裙部变形而与上述脚部的侧面部分抵接。因此,上述脚部在横方向(与前后方向交叉的方向)也被固定。
(3)又,为了达到上述第2个目的,上述裙部也可以配置成与上述脚部的侧面部分抵接的状态。
采用该结构,在将垂钓用线轴安装在线轴座上后的状态下,由于裙部与垂钓用线轴的脚部的侧面部分抵接,故上述脚部在横方向(与前后方向交叉的方向)也被该裙部固定。
(4)此外,上述裙部也可以与上述第1护罩部或第2护罩部连续地形成。在该结构中,在构成线轴座时,裙部与线轴座一起被形成一体。
又,在上述裙部上,也可以形成向外方弯曲的弯曲面。在该结构中,垂钓人在把持钓竿时,垂钓人的手沿该弯曲面抵接。因此,垂钓人的手进一步与钓竿吻合。
又,上述裙部的第2护罩部侧的部分的形状也可以向内侧平滑地弯曲,以在上述第2护罩部接近第1护罩部时,一边与第2护罩部的内面接触一边进入该第2护罩部内。
在该结构中,在使第2护罩部向第1护罩部侧移动时,裙部向内侧(即,在垂钓用线轴的脚部的侧面侧)变形。由此,上述脚部的侧面部分被牢固地固定,该脚部在横方向(与前后方向交叉的方向)被牢固地固定。
(5)如此采用本发明,垂钓人在把持钓竿时,使垂钓人的手沿着裙部,垂钓人就能可靠地把持钓竿。又,由于该裙部在横方向也能固定垂钓用线轴的脚部,故垂钓用线轴被牢固地固定在钓竿上。因此,垂钓人的手不会滑动,从而能与大鱼进行强硬的格斗。
附图的简单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形态的钓竿的侧视图。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形态的钓竿的线轴座部分的放大主视图。
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形态的钓竿的线轴座部分的局部剖视的放大主视图。
图4是本发明一实施形态的钓竿的线轴座部分的放大俯视图。
图5是本发明一实施形态的第1变形例的钓竿的主要部分俯视图。
图6是本发明一实施形态的第2变形例的钓竿的主要部分俯视图。
图7是表示以往的钓竿的线轴座部分的结构的主要部分放大图。
发明的实施形态以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形态。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形态的钓竿的侧视图。本实施形态的钓竿10是所谓摇出式的钓竿。钓竿10由第1节11至第4节14的各元件构成。第1节11相对第2节12可伸缩。同样,第2节12及第3节13分别相对第3节13及第14节14可伸缩。又,在
图1中,为了清楚地图示第4节14部分,故钓竿10被图示成不是全部被伸长的状态而是第1节11-第3节13被局部伸长的状态。
构成钓竿10的各节11-14形成为细长棒状。各节11-14例如由碳素纤维形成为筒状等、以公知的要领来制造。在本实施形态中,钓竿10是所谓的内导向式的钓竿。因此,在第4节14中形成有钓线导入部15,钓线(未图示)从该钓线导入孔15向钓竿10内部导入,而从前端部16导出。
第4节14安装着垂钓用线轴(以下,简称为“线轴”)。因此,在第4节14上设有线轴座17。在该钓竿10中,线轴座17与第4节14形成一体。可是,也可以是与第4节14分开地构成线轴座,并将其安装在第4节14上的结构。
本实施形态的线轴座17是所谓的螺旋式的。也就是说,该线轴座17具有护罩构件20(第2护罩部),通过后述那样地移动护罩构件20,从而将线轴的脚部24夹入固定(参照图3)。
而且,作为本实施形态的特征,是该线轴座17具有裙部S这一点,利用该裙部S,线轴的前后方向(钓竿10的长度方向)及左右方向(钓竿的径向)被牢固地固定。又,垂钓人在握持钓竿10时,就能获得优良的吻合感。以下,详细地说明线轴座17的结构。
图2-图4是分别表示线轴座17部分的放大主视图、局部剖面放大主视图及放大俯视图,利用这些各附图详细表示线轴座17的结构。又,在图3中,用双点划线表示轴线的脚部24。
线轴座17具有①载放线轴的脚部24用的载放面部18;②与载放面部18的左端(各图中是左侧、且钓竿10的前端侧)连续地形成的护罩部19(第1护罩部);③设于载放面部18的右端(各图中是右侧、且钓竿10的基端侧)的护罩构件20;④形成围住护罩部19及载放面部18状态的上述裙部S。
在本实施形态中,如前所述,由于线轴座17与第4节14一起被形成一体,故这些裙部S、载放面部18及护罩19与第4节连续地形成一体。
载放面部18通过将第4节14的中间部分形成平坦部而构成。线轴的脚部24构成与该载放面部18抵接的状态(参照图3)。又,在本实施形态中,虽然将载放面部18作成平面的结构,但也可以将载放面部的中央部作成凹的形状。即使是那样的形状,也能如后述那样,能可靠地将线轴的脚部24载放保持于载放面部18的两端部分。
护罩部19形成与第4节14连续并围住载放面部18的左端部分的状态。因此,由于存在护罩部19,在该护罩部19与载放面部18之间形成空间22,在该空间22中可插入轴线的脚部24的一端部25。又,隔成该空间22的护罩部19的内面23,形成为如图3所示的倾斜面,通过将脚部24的一端部25插入于空间22中,上述内面23与该一端部25抵接,能可靠地保持该一端部25。
护罩构件20具有护罩本体26和螺母构件27,该螺母构件27旋入于第4节14上。螺母构件27相对护罩本体26成为转动自如,故可避免两者一起旋转。也就是说,在第4节14上沿长度方向(规定方向)形成有阳螺纹28,在螺母构件27的内面上形成有阴螺纹(未图示)。而且,该阳螺纹28和阴螺纹互相啮合,通过使螺母构件27旋转,护罩本体26就能与螺母构件27一起向箭头29的方向(第4节14的长度方向)移动。
护罩本体26形成筒状,嵌入于第4节14的外侧。护罩本体26的上部向上方弯曲,在护罩构件26与上述载放面部18之间形成有空间30(参照图3)。在该空间30中可插入线轴的脚部24的另一端部31(参照图3)。又,划分该空间30的护罩本体26的内面,与上述的护罩部19的内面23同样地形成倾斜面,通过插入脚部24的另一端部31,该另一端部31与该内面抵接,能可靠地保持该另一端部31。
裙部S具有配置在上述载放面部18的两侧上的一对侧壁部32、33和连接它们的连接部34。如前所述,该裙部S由于与线轴座17一起形成一体,故这些侧壁部32、33及连接部34连续地形成一体,裙部S的外形形状构成为线轴座17的外形形状。
上述侧壁部32、33被构成左右对称的形状。该侧壁部32、33形成遮覆线轴的脚部24的侧面部分的状态。也就是说,侧壁部32、33与护罩部19连续地向上方竖立,且向护罩构件20侧延设。而且,该侧壁部32、33被上述连接部34连接,能确保裙部S整体具有一定的刚性。又,在本实施形态中,由于使侧壁部32、33(裙部S)与护罩部19连续地形成,故进一步提高裙部S整体的刚性。但是,侧壁部32、33也能作成与护罩部19分别的构件的结构。在该场合,侧壁部32、33也能设在护罩构件20侧。
又,上述侧壁部32、33的外面35,如图4所示形成为向钓竿10的外侧突出的弯曲面。由此,线轴座17的外形尺寸变大,垂钓人在握持钓竿10时(即,在把持线轴座17部分时)就容易把握。
采用本实施形态,如下地安装线轴。
首先,垂钓人从图2的状态将螺母构件27向松开的方向旋转,使护罩构件20整体向图中右侧移动。由此,可确保安装线轴用的足够的空间。
接着,如图3所示,垂钓人将线轴的脚部24的一端部25插入护罩部19的空间22内,在该状态下使螺母构件27向拧紧的方向旋转。由此,护罩构件20向图中左侧移动。通过进一步拧紧螺母构件20,护罩构件20与护罩部19接近,在两者间脚部24被可靠地紧固。
这时,由于设有上述裙部S,故线轴的脚部24的侧面部分被遮盖。由此,在线轴座17与线轴的脚部24之间不会产生间隙(空间)。若详述,由于线轴的脚部24形成通常的如图所示的T字状,假如作成设有裙部S,在脚部24固定于线轴座17上时,在脚部24的一端部25和另一端部31的上方形成上述间隙(空间)。
也就是说,在线轴座17的载放面部18与T字状的脚部的外缘部分之间产生上述空间。而且,由于形成该空间,垂钓人在握持钓竿10时,手指就被配置在上述T字状的脚部24的柱部分24a的两侧、握持脚部24的一端部25及另一端部31的上面。其结果,就缺少握持钓竿10时的吻合感。
然而,由于在本实施形态中设有裙部S,该裙部S起着封闭上述间隙(空间)的盖子的作用。因此,在垂钓人把持钓竿10的场合(通常为把持线轴座17部分的情况),就将线轴座部分17整体与裙部S一起进行把持,而由于上述间隙被封闭着,故垂钓人的手沿裙部S的外缘(侧壁部32、33的外周35)一边抵接一边握持钓竿。其结果,由于垂钓人的手与钓竿10吻合而能可靠地进行把持,故能防止手的滑动等而能与大型的鱼进行强硬的格斗。
尤其,在本实施形态中,如前所述由于裙部S的外面(上述侧壁部32、33的外面35)成为弯曲面,线轴座17的外形尺寸被扩大,垂钓人在把持钓竿10时垂钓人的手就沿该弯曲面35地抵接。其结果,具有垂钓人的手进一步与钓竿10吻合的优点。
又,还可使上述裙部S具有所需的可挠性。尤其,对于侧壁部32、33部分,在垂钓人握持线轴座17部分时,利用其握力使该侧壁部32、33向内侧挠曲而能使裙部S具有与线轴的脚部24抵接的可挠性。
由于裙部S具有这样的可挠性,在垂钓人把持钓竿10时,侧壁部32、33就能从左右两侧支承线轴的脚部24。因此,上述脚部24利用线轴座17的护罩部19及护罩构件20在前后方向被可靠地固定,并且利用侧壁部32、33在横方向也被可靠地固定。其结果,线轴被牢固地固定在钓竿10上,垂钓人对于与大鱼的强硬格斗也能安心地座付。
接着,说明上述实施形态的变形例。
图5是上述实施形态的第1变形例的钓竿40的主要部分俯视图,详细表示线轴座17部分的结构。
该变形例与上述实施形态的不同点在于,裙部S的侧壁部32、33形成为始终与安装在线轴座17上的线轴的脚部的侧面部分抵接的状态。具体地说,如图所示,侧壁部32、33形成向内侧(线轴座17的载放面部18侧)突出的状态。又,关于其他的结构,是与上述实施形态相同的。
通过将裙部S作成这样的形状,在将线轴安装于线轴座17的状态下。又,关于其他的结构,是与上述实施形态相同的。
通过将裙部S作成这样的形状,在将线轴安装于轴线座17的状态下,裙部S与线轴的脚部的侧面部分抵接。因此,线轴的脚部在横方向上也能被可靠地固定。这时,通过适当设定侧壁部32、33的形状(例如向内侧突出的尺寸等),在安装线轴后的状态下,侧壁部32、33向外侧弹性变形,利用作为其反力的夹紧力,能良好地保持线轴的脚部。
又,图6是上述实施形态的第2变形例的钓竿50的主要部分俯视图,详细表示线轴座17部分的结构。
该变形例与上述实施形态的不同点在于,裙部S的侧壁部32、33形成始终与安装在线轴座17上的线轴的脚部的侧面部分抵接的状态,以及侧壁部32、33的后端侧(护罩构件20侧)被平滑地弯曲成细径的状态、以在护罩构件20向护罩部19侧移动时使侧壁32、33的后端部分插入护罩构件20的内部。又,对于其他的结构,是与上述实施形态相同的。
在该变形例中,也与上述第1实施例同样,侧壁部32、33始终与安装在线轴座17上的轴线的脚部的侧面部分抵接。因此,具体地说,如图所示,侧壁部32、33向内侧突出的状态,且侧壁部32、33如前述那样进一步向后端侧平滑地弯曲。
另一方面,护罩构件20在横方向也被弯曲,即使在横方向也形成有空间51。也就是说,在上述实施形态中,如图3所示,仅在护罩构件20的上部向上方弯曲而在与载放面部18之间形成空间30,而在本变形例中,护罩构件20的侧部也向外方弯曲,由此,在线轴座17的侧方部分上也形成空间51。
而且,在该空间51内插入有侧壁部32、33的后端部分。并且,在该变形例中,在将该侧壁部32、33插入空间51时,侧壁部32、33的外面35成为与护罩构件20的内面接触的状态。即,通过使护罩构件20向护罩部19侧移动,利用护罩构件20的推压使侧壁部32、33变形而呈向内侧收紧的状态。
因此,采用本变形例,在线轴被安装在线轴座17上时,裙部S的侧壁部32、33变形而向线轴的脚部的两侧面部分推压。由此,能可靠地将线轴的脚部固定。
又,在以上的各变形例中,当然也能实施上述实施形态中所示的设计变更(使裙部S具有可挠性等)。
又,在上述实施形态及变形例中,虽然线轴座17是螺旋式的,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也能应用滑动式的线轴座。又,裙部S的侧壁32、33虽然是与线轴座17的护罩部19连续地形成的结构,但裙部S也可以设于护罩构件20侧。
又,虽然钓竿10、40利用第1节11至第4节14的4个元件构成的,但不限于此,也可以利用更多的元件来构成。又,上述实施形态的钓竿10是所谓内导向式的,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以应用所谓外导向式的。此外,本发明不限于摇出式的钓竿,也可应用于凹窝连续式(日文インロ-継式)、并联连续式(日文並継式)的钓竿。
权利要求
1.一种钓竿,为了安装垂钓用线轴而具有保持垂钓用线轴的脚部的线轴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轴座具有收容、保持所述脚部的前端部或后端部的任一方侧的第1护罩部;可相对第1护罩部接近/离开的、通过向第1护罩部接近而收容、保持所述脚部的前端部或后端部的任何另一方侧的第2护罩部;将由第1护罩部和第2护罩部所保持在所述脚部的侧面部分予以遮盖而配置的裙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钓竿,其特征在于,所述裙部具有所需的可挠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钓竿,其特征在于,所述裙部被配置成与所述脚部的侧面部分抵接的状态。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钓竿,其特征在于,所述裙部被配置成与所述脚部的侧面部分抵接的状态。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钓竿,其特征在于,所述裙部与所述第1护罩部或第2护罩部连续地形成。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钓竿,其特征在于,所述裙部与所述第1护罩部或第2连续地形成。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钓竿,其特征在于,所述裙部与所述第1护罩部或第2护罩部连续地形成。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钓竿,其特征在于,所述裙部与所述第1护罩部或第2护罩部连续地形成。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钓竿,其特征在于,所述裙部具有向外方弯曲的弯曲面。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钓竿,其特征在于,所述裙部具有向外方弯曲的弯曲面。
11.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钓竿,其特征在于,所述裙部具有向外方弯曲的弯曲面。
12.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钓竿,其特征在于,所述裙部具有向外方弯曲的弯曲面。
13.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钓竿,其特征在于,所述裙部具有向外方弯曲的弯曲面。
14.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钓竿,其特征在于,所述裙部具有向外方弯曲的弯曲面。
15.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钓竿,其特征在于,所述裙部具有向外方弯曲的弯曲面。
16.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钓竿,其特征在于,所述裙部具有向外方弯曲的弯曲面。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钓竿,其特征在于,所述裙部的第2护罩部侧的部分向内侧平滑地弯曲成在所述第2护罩部接近第1护罩部时,一边与第2护罩部的内面接触一边进入该第2护罩部的内侧。
1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钓竿,其特征在于,所述裙部的第2护罩部侧的部分向内侧平滑地弯曲成在所述第2护罩部接近第1护罩部时,一边与第2护罩部的内面接触一边进入该第2护罩部的内侧。
1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钓竿,其特征在于,所述裙部的第2护罩部侧的部分向内侧平滑地弯曲成在所述第2护罩部接近第1护罩部时,一边与第2护罩部的内面接触一边进入该第2护罩部的内侧。
20.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钓竿,其特征在于,所述裙部的第2护罩部侧的部分向内侧平滑地弯曲成在所述第2护罩部接近第1护罩部时,一边与第2护罩部的内面接触一边进入该第2护罩部的内侧。
21.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钓竿,其特征在于,所述裙部的第2护罩部侧的部分向内侧平滑地弯曲成在所述第2护罩部接近第1护罩部时,一边与第2护罩部的内面接触一边进入该第2护罩部的内侧。
22.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钓竿,其特征在于,所述裙部的第2护罩部侧的部分向内侧平滑地弯曲成在所述第2护罩部接近第1护罩部时,一边与第2护罩部的内面接触一边进入该第2护罩部的内侧。
23.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钓竿,其特征在于,所述裙部的第2护罩部侧的部分向内侧平滑地弯曲成在所述第2护罩部接近第1护罩部时,一边与第2护罩部的内面接触一边进入该第2护罩部的内侧。
24.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钓竿,其特征在于,所述裙部的第2护罩部侧的部分向内侧平滑地弯曲成在所述第2护罩部接近第1护罩部时,一边与第2护罩部的内面接触一边进入该第2护罩部的内侧。
25.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钓竿,其特征在于,所述裙部的第2护罩部侧的部分向内侧平滑地弯曲成在所述第2护罩部接近第1护罩部时,一边与第2护罩部的内面接触一边进入该第2护罩部的内侧。
26.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钓竿,其特征在于,所述裙部的第2护罩部侧的部分向内侧平滑地弯曲成在所述第2护罩部接近第1护罩部时,一边与第2护罩部的内面接触一边进入该第2护罩部的内侧。
27.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钓竿,其特征在于,所述裙部的第2护罩部侧的部分向内侧平滑地弯曲成在所述第2护罩部接近第1护罩部时,一边与第2护罩部的内面接触一边进入该第2护罩部的内侧。
28.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钓竿,其特征在于,所述裙部的第2护罩部侧的部分向内侧平滑地弯曲成在所述第2护罩部接近第1护罩部时,一边与第2护罩部的内面接触一边进入该第2护罩部的内侧。
29.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钓竿,其特征在于,所述裙部的第2护罩部侧的部分向内侧平滑地弯曲成在所述第2护罩部接近第1护罩部时,一边与第2护罩部的内面接触一边进入该第2护罩部的内侧。
30.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钓竿,其特征在于,所述裙部的第2护罩部侧的部分向内侧平滑地弯曲成在所述第2护罩部接近第1护罩部时,一边与第2护罩部的内面接触一边进入该第2护罩部的内侧。
31.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钓竿,其特征在于,所述裙部的第2护罩部侧的部分向内侧平滑地弯曲成在所述第2护罩部接近第1护罩部时,一边与第2护罩部的内面接触一边进入该第2护罩部的内侧。
32.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钓竿,其特征在于,所述裙部的第2护罩部侧的部分向内侧平滑地弯曲成在所述第2护罩部接近第1护罩部时,一边与第2护罩部的内面接触一边进入该第2护罩部的内侧。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钓竿,对保持线轴的线轴座的结构作了改进。线轴座具有裙部。在安装线轴时,裙部覆盖线轴的侧面部分、并与线轴的侧面部分抵接地进行支承,裙部具有所需的可挠性。采用本发明,钓竿可与手吻合并强有力地支援与大鱼格斗,能牢固地固定线轴,还能座付强硬的格斗。
文档编号A01K87/00GK1390448SQ0212283
公开日2003年1月15日 申请日期2002年6月7日 优先权日2001年6月7日
发明者松本圣比古 申请人:株式会社岛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