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式蟹笼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9923阅读:50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折叠式蟹笼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以捕捞蟹的工具——折叠式蟹笼。
背景技术
目前,由于我国海洋渔业资源的衰退,主要经济鱼类日趋减少,而捕蟹作业已日趋发展,但在传统的作业中,蟹笼是固定、圆柱状,渔船在出海作业中为了增加产量,需要携带数千甚至上万只蟹笼,但由于堆放体积过大、过高,给渔船的安全带来了隐患,常有发生渔船毁人亡的恶性事故;也见有折叠式蟹笼的专利申请,往往在圆柱状基础上,对上圈与下圈的支撑结构上采用活动连接等方式进行折叠,此种结构一方面削弱了支撑件的强度,另外结构也复杂,且海水腐蚀生锈后,很难操作;此外,从捕捞蟹来说,圆柱状也不够理想。为此,有进一步改进之必要,以满足既能携带更多的蟹笼,又能安全生产之目的。

发明内容
根据上述现有蟹笼或其它折叠式蟹笼所存在的弊端,本实用新型设有一中心杆,在中心杆上连接若干个 形的支撑框架,分别套在中心杆上,上下用螺母固定,在支撑架之间用绳索连接,在外面设有网衣,使蟹笼在张开时成为多边形结构,在支撑架相遇处设有搭扣固定而成,显然,本实用新型改变了原来上下有框架圆柱状的结构,而结构简单、易折叠、易恢复原状,且对捕捞有利,因而具有应用和实用性。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法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如图所示,中心杆1两端设有螺纹,在螺纹的一端设有限位螺母8,支撑架2成 形框架,在前端设有连接环3,在每个支撑架之间设有张紧绳4,在上下左右设有网衣7,在左右网衣设置有3个蟹洞9,在中心杆1的上、下端设有固定螺母5,在第一个支撑架与最后一个支撑架相遇处设有搭扣6所组成。在装置时,将带有连接环3的支撑架分别套在中心杆1的限位螺母8上。支撑架有5-8根。上面用固定螺母5拧紧,在每个支撑架之间用张紧绳4相连接,在上下左右设有网衣7,在第一个支撑架与最后一个框架相遇处用搭扣6固定,即可进行作业。当出海或返港时,只需松开搭扣6,支撑架就绕着中心杆1合拢重叠,从而完成折叠方式。显然,本实用新型不仅结构简单,将传统的圆柱状改为多边状,以适应捕捞对象的特点,而且操作方便,实现了既能多携带蟹笼,又能安全生产的要求,因而具有使用和推广价值。
权利要求1.一种多边形折叠式蟹笼,其特征在于中心杆[1]上套有成 形的支撑架[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蟹笼,其特征在于在支撑架[2]前端设有连接环[3]。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折叠式蟹笼,其特征在于在支撑架[2]之间设有张紧绳[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蟹笼,其特征在于支撑架[2]有5--8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蟹笼,其特征在于前后两支撑架[2]相遇处,设有搭扣[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蟹笼,其特征在于中心杆[1]上设有螺纹,并由限位螺母[8]和固定螺母[5]将连接环[3]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蟹笼,其特征在于在框架[2]的上下左右设有网衣[7],网衣的左右设置3个蟹洞[9]。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专门捕捞蟹的折叠式蟹笼。它由二端设有螺纹的中心杆(1),在中心杆(1)上设有限位螺母(8),支撑架(2)成“匚”形框架,在它的前端设有连接环(3),并分别套在中心杆(1)上,上下用固定螺母(5)拧紧,在支撑架(2)之间设有张紧绳(4),在上下左右设有网衣(7),在两支撑架相遇处设有搭扣(6)所组成。(见附图)在需折叠时,只要将搭扣(6)松开,就可将蟹笼折叠。无疑,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为多边形结构,可满足捕捞要求、宜推广应用。
文档编号A01K69/00GK2520663SQ0220
公开日2002年11月20日 申请日期2002年2月5日 优先权日2002年2月5日
发明者张元信 申请人:张元信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