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捉蟑螂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759阅读:150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捕捉蟑螂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人类生活日用器具,是一种捕捉蟑螂的装置。
目前,捕杀蟑螂的办法很多,例如,采用杀虫剂等化学药品捕杀,这是一种广泛采用的方法,但杀虫剂等化学药品对人畜均有害,因此,用量及使用场所均受限制。另一种方法是采用表面敷涂有粘结物的塑料或纸板做成的陷井,但由于蟑螂之类有高度发达的嗅觉使之能避开这类捕捉装置,易降低捕捉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利用蟑螂喜欢钻洞、钻缝及爬向阴暗面的自然秉性设计一种不使用化学药品或粘结剂的、便于清洗的捕捉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一个中空的几何体,它由上顶面、下底板和侧壁围成,沿其中心轴线所做的截面都是底角为锐角的梯形。在上顶面有个带隔离圈的敝口,沿敝口周边向下伸展形成隔离圈,与上顶面垂直、与下底板的上表面不相连且距离不小于3.5cm,下底板是可以拆卸的,整个装置用不透明材料制成,且装置的内壁均为光滑面。
本实用新型是根据蟑螂的生活习性设计的。它是个由上顶面、下底板和侧壁围成的中空装置。沿其中心轴线所做的截面都是底角为锐角的梯形,且装置内壁均为光滑面。这就是说所有侧壁均向内倾斜,内倾的侧面和光滑的内壁有利于蟑螂从其外壁爬上顶部;而不利于蟑螂从侧面内壁向上爬逃出装置。上顶面带隔离圈的敝口是蟑螂进入本装置的唯一入口,沿敝口周边向下伸展的隔离圈与装置的上顶面垂直、与下底板的上表面不相连且距离不小于3.5cm,这样就可有效地防止蟑螂从装置内部逃出。本装置是用不透明材料制成的,便于形成阴暗区,由于侧壁内倾更加重了阴暗区的形成,有利于吸引蟑螂。下底板是可以拆卸的,便于清洗装置,使装置可多次使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容易实现,且使用中对人畜均无害,不污染环境,还可多次使用。它是适用于城乡家庭及公共场所消灭蟑螂的装置。
图1~4为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案外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角锥形装置的实施例。
图6为本实施例沿中心轴线所做A-A剖面图。
图7为本实施例沿中心轴线所做B-B剖面图。
下面以图5、图6、图7为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图5中所示装置由一个中空的角锥形体1和下底板2组成,下底板能容易地从装置上拆卸下来。中空角锥形体由上顶面8和四个等腰梯形侧面3、4、5、6围成,其底部为一中空短方柱体7。四个侧面3、4、5、6向内倾斜与下底面的夹角均为60锐角。上顶面8与下底板2平行,于上顶面8的中央有个方形敝口9,这是蟑螂进入本装置的唯一入口,沿方形敝口9的周边向下伸展有四块与上顶面垂直的隔离板10、11、12、13,四块隔离板围成一个隔离圈14,隔离圈14与下底板2的上表面16的距离为3.5cm。整个中空角锥形体1与下底板2分别用不透明改性聚笨乙烯塑料整体注塑而成,做成的内壁是光滑的。这样不透明材料使整个装置都是阴暗的,四个内倾的侧面又加重了阴暗区的形成。当蟑螂沿侧壁爬上顶面时就从装置的唯一入口--敝口9进入装置,内倾的侧面、光滑的内壁及与上顶面垂直且与下底板的上表面不相连的隔离圈均能防止蟑螂从装置内部逃脱。图中26为锁紧扣,它即可使下底板2与角锥体1紧密相接;又可使下底板较容易地拆卸下来,便于清洗装置。为加强捕捉效果,还可以在侧壁内表面上及下底板的上表面上涂沫或放置一些诱饵。
图6为角锥形捕捉蟑螂的装置沿中心轴线所做A-A剖面图。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所做的截面是底角为60°锐角的等腰梯形,沿敝口9周边向下伸展形成的隔离圈14与上顶面8垂直,它与下底板2的上表面16的距离为3.5cm。中空角锥体1的底部短方柱体7的内表面形成母口17以接纳下底板2的子口18,这使装置成一紧密整体。下底板2的下表面19上有一沿周边垂直向下伸展的加强筋20,还有4个中空的,垂直向下伸展的园柱形支承点21。
图7为角锥形捕捉蟑螂装置沿中心轴线所做B-B剖面图。
图中下底板2的下表面19上有三条平行于两锁紧扣边的加强筋22、23、24,它们的两端都与加强筋20相连,加强筋23位于下底板2的中心线处,22、24在23的两侧且到23的距离相等。在侧面4、6底边中央分别有一垂直向下伸展的锁紧扣25、26。在锁紧扣25、26的顶部有着相同的沿锁紧扣外表面向外突起的与锁紧扣本体等宽的半球体27、28,以便插入位于下底板2两侧与锁紧扣相对应的长方形接纳孔29、30,锁紧扣便于角锥形体1和下底板2之间的组装和拆卸。
权利要求
1.一种捕捉蟑螂的装置,它是由上顶面、下底板和侧壁围成的中空几何体,沿其中心轴线所做的截面都是底角为锐角的梯形,其特征在于(1)上顶面有个带隔离圈的敝口,(2)下底板是可拆卸的。
2.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隔离圈是沿敝口周边向下伸展形成的,它与上顶面垂直、与下底板的上表面不相连,且距离不小于3.5cm。
3.根据权利要求
1或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采用不透明材料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
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装置的内壁均为光滑面。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捕捉蟑螂的装置。本装置是利用蟑螂喜欢钻洞、钻缝及爬向阴暗面的天然秉性设计而成的。整个装置由上顶面、下底板和侧壁围成,上顶面上有个带隔离圈的敞口,下底板可以拆卸。它结构简单、容易实现,且使用中对人畜均无害,不污染环境,可以多次使用。是一种适用于城乡家庭及公共场所的捕捉蟑螂的装置。
文档编号A01M1/00GK87206828SQ87206828
公开日1988年1月13日 申请日期1987年4月21日
发明者马崇智 申请人:马崇智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