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矛盾科学新领域优势的开发与利用的发明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521阅读:25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然矛盾科学新领域优势的开发与利用的发明的制作方法
自然界的生命都是在矛盾中产生、在矛盾中发展的。在一定程度上,事物的矛盾性越强,生命力就越强,没有矛盾性就没有生命力。这是一个自然存在的客观规律,以前没有被人们充分认识和普遍应用,使许多自然资源没有发挥出其显著的优势效益,严重制约了生产的发展和生产力的解放,现在让我们来揭示这个规律的奥秘,并为充分发挥矛盾性客观规律优势而发明出“矛盾的活力(动力)”、“矛盾的高催势和跌宕势”、“矛盾的电位性”、“矛盾的量变性”、“矛盾的内因与外因的相关性”……等一系列特定技术特征的开发利用项目,形成一套完整的自然矛盾运动的整体科学体系,广泛造福于人类。
第一项喷灌栽培水稻,增强根系活力,提高产量为了消除水田淹水浸灌栽培因水分处于饱和、静止状态,矛盾性不强,而造成禾苗出现的黄软根、黑臭根、缩蔸根等病态根对禾苗生长、发育的制约和影响,增加土壤氧气、增强土壤水分的矛盾性活力,确保根系能正常延伸生长和具有强劲的吸收活力,促使禾苗旺盛生长,快速形成高产、超高产的丰产苗架,大幅度提高产量。我们就改水田淹水浸灌栽培为旱田喷灌湿润栽培。即将水田干拆成旱土性质,采用喷灌措施,使土壤只保持湿润状态,不留水渍,这样由于增强了土壤水分不饱和程序的矛盾性活力,给根系提供了一个供氧足、土壤矛盾性强的环境条件,使禾苗的根系扎得深、走得远、布得宽,在不需施肥和杀虫的情况下,单产能达千斤以上。同时,喷灌栽培由于增强了根系活力,只要采取留蔸割穗法收割和用适度盐水淋蔸促发分蘖的措施,就能使禾苗保持长青不死,确保禾苗不断分蘖、连续抽穗、接连黄熟,全年只需播一次种,就能收2-3茬以上的稻谷(即利用晚稻营养生长期时间多收了1-2茬分蘖稻),年亩产可达三千斤以上。若在旱土上栽培,为防止因临时挖土、临时种植而造成的因土壤虚松、气体包涵、电位不齐、土压和肥压不高,而致使禾苗因电位紊杂而产生虚脱不实、空秕率高的现象。可采取在冬季前提前翻耕的整地措施,其增产效果能与稻田“冬垡”同样高产。如本人去年在旱土上采取提前整地和用喷灌栽培的杂交稻,在未施肥和未杀虫的情况下,每蔸分蘖苗就达四十根以上,每穗壮谷数达130-150粒,空秕率只有20%左右,其长势、长相和产量都明显高于水田栽培的三分之一以上;又如栽培在水田里的禾苗,凡是长在田塍边(即泥面高于水面)通氧条件好的禾苗,每蔸都要比长在田中间(即泥面低于水面)通氧条件差的禾苗要大三分之一左右;再如从晒谷坪里被雨水冲到黄土中的谷子,在有机质非常缺乏、胡敏酸(一种对种核发芽非常需要的物质)极其稀少的情况下,却能发芽长出禾苗来,并在不肥的地方不需施肥,就能长得又青又壮,比水田里又单又弱的禾苗要强壮得多,并很少发生病虫害。可见喷灌栽培的优势是水田栽培所无法达到的。俗话说“雨露滋润禾苗壮”,人们常用清水淋谷芽、麦芽、豆芽能快速、茁壮生长,映证的就是这个道理。
第二项“倒路层式”垦复油茶,确保年年硕果累累为了防止象油茶全垦时那样因将土壤全部挖松、翻虚后,打乱了土壤结构,导致土壤电位不齐、肥气包桨、矛盾性静止,使油茶生活力减弱,往往几年都不结果。同时因肥水被灌淡,土压、肥压不高,茶树因脱肥而大量落花、落果的现象产生。可采取“倒路层”式的垦复措施,即将每蔸油茶的土壤只挖半边,留下另一半边不挖,然后将垦挖的这半边土壤取出,倒在未挖的那半边土面上,并整成背东向西或依坡势便于排水为宜的一行行与渠沟形土坑相间的“倒路层”式土垅,让每蔸油茶定立在“倒路层”的半坡之中,这样既有利于土壤动态矛盾跌宕势的产生,又有利于土沟积聚落叶、积蓄肥水。同时,土沟和土坡的阴、阳温差效应增大,土壤气候改良,可酿成油茶树势强壮生长的优越土壤条件,能确保油茶年年硕果累累,籽黑油足,产量成倍翻番。如我地有一段因修渠道而开挖成“倒路层”式的茶山(后因渠道改道),使得该段油茶年年大果丰坠、盈压枝头,与旁边未开挖的因矛盾性静止而长年不结果和因土壤温饱而大量掉落黄籽的油茶相比,有着非常明显的优势区别。
第三项“壕峻式”植树造林,快速绿化荒山为了打破“龟背形”荒山秃岭因土壤矛盾性被扯平了而成为千年静止的不毛之地的状况和人们平常在平坡上植树出现的“年年栽树年年死,年年造林不见林”的绿化失败局面,可将平缓的山坡开挖出一条条壕沟来,并将土堆在壕口边上呈高耸突兀、参差不齐的“峻山”形式,将树种在土堆或壕墈的半腰上,这样利用陡峭、挺峻的壕墈产生的土壤动态矛盾跌宕势和土壤动态矛盾高催势(如说明书附


图1所示),来促使树木快速生长,就能使树木旺长不死,很快使荒山长出葱茏苍翠的参天大树来。如本人曾两年在平地上试种过几十颗树苗,结果都陆续死了。而另外插在土墈上几根树枝却成活长成大树了,可见土壤矛盾性作用是多么重要啊;又如铁路、公路边快速长大的高筒大树就与附近荒山平岭上老死不长的朽木残株有着截然不同的长势长相,这就是因为路沟或路墈产生的动态矛盾跌宕势活力,才促使树木快速长大的;又如村庄院落周围因兴土壕沟垒墈而很快长大的四旁绿树或开沟围园而爆发生长的荆刺藜菀,也是因为壕沟垒墈而打破了土壤矛盾的死板静止状态,改善了土壤矛盾条件才爆发出其旺盛的生长势头的;再如在大森林中,越是陡峭的崇山峻岭,森林就越茂密葱郁;越是险峻的悬崖峭壁,树木就越笔直挺拔。这些都是陡坡、陡墈产生的动态矛盾跌宕势,促发了树木生长的激励机制,才焕发出其强盛的生机活力的。
第四项用土壤矛盾高催势和跌宕势改造“小老树”为了改善平面土壤栽培因矛盾性静止而造成僵苗难发的“窘况”局面,采取在作物厢面上再散撒些土块、坷垃或堆一些高耸突兀的土堆、肥堆等措施,这样就能产生一种动态矛盾高催势;而在作物蔸旁挖壕沟,这样就能产生一种动态矛盾跌宕势。这都创造出有利于作物生长、发育的土壤矛盾活性条件。就可促使作物旺盛生长、高产丰收。如在小麦厢面上撤土压苗,能利用高催势旺长高产;又如为克服在庭院平地上种树难成活和千年古樟老死不长及“小老树”长年不开花不结果的弊端,可采取在树兜旁的土壤里壕沟、切墈或整成高低不平的跌宕势形状,就能使树木易活、快长或繁花怒果,高产丰收。
第五项确保土壤电位整齐的高产栽培为了防止传统栽培中的临时犁田、耙田插秧和临时挖土、打凼种植时,因将土壤结构打乱了,土壤分子排列紊乱无序、电位不齐、矛盾性不强,作物静止难发,常产生僵苗翻秋现象和土壤因被挖松、翻虚后,土壤中气体包涵、土压、肥压不高,常导致作物虚苗不实而大量落花落果或空秕率过高的现象产生,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可采取在农闲或冬季提前翻耕的“晒垡”措施,就能使土壤结构趋于定性或稳定,使土壤分子排列正常有序、电位整齐、气息通畅、矛盾性增强,作物就能旺盛生长,并能很快形成丰产苗架。同时,由于土压、肥压的增高,作物能扎实壮籽,产量和品质都能得到显著提高。如我处有一丘因秋季收晚稻后挖席草种时而翻耕过的稻田,当经过冬季干燥、晒垡、风化后,第二年春季种的早稻苗势特别兴旺,亩产达千斤以上。与附近亩产只有六、七百斤的冬泡田翻秋僵苗禾相比,有着非常显著的区别;又如我本人前年冬季挖的土,到去年春季种的瓜,结果一蔸竟结了十个大冬瓜,最大的一个达一百多斤重。而另外几蔸当年挖土种的冬瓜,却因土壤虚松、电位不齐而大量落花、落蒂和死瓜,结果平均一蔸结不到一个瓜,可见土壤电位优势是多么显著啊。
第六项杂种间栽,提高结实率和座果率作物雌、雄花的授粉,实际上就是阴、阳(正、反)两方面矛盾性的结合。因雌、雄花粉激素之间的矛盾性,是启动子房和胚珠(即种子原胚)生命活动(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矛盾性原动力。如我们在作虫媒花、风媒花和人工授粉试验时,只需用几粒、十几粒花粉,就能将一个瓜内或果实内几十粒、几百粒、甚至上千粒种子原胚全部启动生长、发育成种子。而当用大量花粉去授粉时,因花粉数量饱和、矛盾性静止,反而使授粉不能成功。所以,雌、雄花激素之间的矛盾性越大、受精成功率就越高,反之就越低。因此,我们将不同品种进行杂种间栽,就是利用两种不同品种特性之间的矛盾性,来提高杂交授粉成功率的。特别是对自花授粉结实率和座果率不高的作物进行异花授粉,就能显著增加产量。如我们在种植无籽西瓜时,因无籽西瓜(三倍体品系)的雌花胚珠和雄花花粉都高度退化不孕,根本不能受精,所以自花授粉完全不结瓜。而与普通有籽西瓜(二倍体品系)间种共栽后,由有籽西瓜杂交,靠花粉的激素作用,刺激无籽西瓜果实的膨大,就能结出特别甜的无籽西瓜来。又如梨树在单一品种栽培时难以挂果,而采取不同梨树品种混栽的方式栽培,则能促使受精挂果,增加产量。同时杂种间栽还能克服单一品种栽培上的“孤蔸难发,寡苗易僵,虚长不实,虫淫病凶”等一系列矛盾性不强的弊端。
第七项“犁坑式”式优化土壤结构,确保庄稼丰收为了打破“低滞粘重、通气不良”的土壤状况,可将土壤翻耕成犁坑状。使其凹凸不平的土壤形状,既能产生强劲的动态矛盾跌宕势,又能经风化后,使土壤分子排列结构正常有序、电位整齐、性质优化稳定。并能尽快沉淀混浊杂秽,使气息畅通,矛盾性增强。可促使作物繁茂生长,高产优质。如凡开犁沟的地方,草籽总长得成蓬成簇、粗壮繁茂,而未开犁沟的地方,草籽却又弱又细,有些甚至板死静止不长。
第八项应用矛盾性量变规律,提高农药及药物效果在防治病虫害上,为了提高农药对害虫的杀灭效果,除需满足农药对病虫害的致死量外,还必须尽量提高农药分子的浓度效果。因事物一般矛盾性量变强度(如酒精浓度、桨洗衣服的洗涤剂浓度等)以75%时作用力最大,作用性最强,效果最佳。而浓度太低或太高都是难以杀死害虫的。如当浓度在100%时,药液处于饱和僵止状况,分子受到约束而失去了反应能力,反而杀不死害虫,还易造成作物的药害(因药物争夺植物水分,灼伤茎、叶)。因此我们要杜绝用100%的原药去作超低容量的喷雾;而药液浓度太低时,农药分子被冲淡,抑酶性不强,就难以凑效,也杀不死害虫,还会使害虫产生抗药性,导致防治更加困难,危害更加猖獗。在实际使用中,兑水后的农药虽不可能达到最佳浓度标准,但必须要达到有效浓度范围,才能杀死害虫,即对含乳化剂(为满足有效浓度而添加的辅助剂)的农药,可按说明书或根据湿度情况适当增加使用浓度;而对未含乳化剂的水剂农药,则必须添加一定剂量的、能凑高浓度的、并能增强农药杀灭效果的添加剂(如乳化剂、洗衣粉、其他农药、食盐等),来加浓凑效,才能杀死害虫。否则,除大大加大农药的使用量外,若浓度不高,未形成“高静”性,是杀不死害虫的。另外,对目前市场上西药药品的有效成份普遍只有20-30%左右,即使加倍服用,也由于矛盾性不强,不但治不好病,而且还会使病情顽固而留下病根,甚至产生抗药性使病情恶化而死亡。如社会上屡屡发生因打针、服药而致人死亡的情况。因此,为了确保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对西药的有效成份必须提高到75%左右,才能达到药到病除的效果(如附图2)。
第九项改变矛盾性外因条件,攻克“艾兹病”顽症因外因是矛盾变化的条件,内因是矛盾变化的根据,只要改变病毒赖以生存、繁衍的外因条件,就能抑制、破坏和消灭病毒,治愈疾病。在对艾兹病(我国医史上俗称月痨病)的治疗上,只要对该病产生的低烧发热的皮肤烧灼感症状采用性质相反的微寒性药物去破坏这种病毒生存的环境条件,就能很快使病毒消除,使病情得以治愈(而其他任何性味的药物都是无法起到这种作用的)。同时,在用药时必须掌握在病毒大量复制繁殖的病情暴发期服用才能生效,而在病毒潜伏(即未发病时),是难以发挥作用的。(这犹如虫卵在未孵化处于休眠状态,对环境条件不敏感,对药物抵抗力强,是难以杀死的,而到了孵化幼虫的繁育时期,对药物最敏感,才容易被杀死。)如本人经过广泛探索发明的以下几种微寒性药物对艾兹病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即青葙子15g,银柴胡7g,常山(酒炒)7g,白蔹7g,孩儿参23g,苍耳草23g,蜂子7g,服用此药一付后,皮肤烧灼感消失,小便由浓烈的牛臊气混浊热淋变成清晰无臊气的正常尿液,肌肤由血枯青燥形变为红润健康形。服用三付后,疗效巩固,身体康复,永不复发。
第十项用矛盾性免疫浓度病毒防治“非典”病毒病因病毒的致病浓度以75%为最强,50-60%使病情处于维持状态,30-50%使病情处于免疫退化状况,10-20%处于被彻底消除阶段。所以,我们只要将“非典”病毒稀释成30-50%的免疫溶液,然后制成保湿免疫口罩或免疫针剂,这样可以从呼吸道进行预防免疫或直接注射到“非典”病人的体内,就能使病情“引退”“下台”,产生免疫效果,使病人安然脱险,迅速痊愈。同样,利用这种原理,也可对被毒蛇咬伤病人注射稀释了的蛇毒,使病人免疫脱险、安然无恙地痊愈(即对刚被毒蛇咬伤的病人,因毒液还未扩散,可迅速用清水冲洗伤口,稀释毒液,把蛇毒降到免疫浓度后,就能安然无事。而对被咬伤已久,毒液扩散、蛇毒攻身的病人,则必须用同种蛇毒稀释成免疫针剂注射到病人体内,或用原蛇头的毒牙保湿敷病人伤口,甚至用水冲淡重咬,进行“退水”免疫消毒,就能使病人脱离危险,迅速痊愈)。
第十一项发明增强胃矛盾性动力(活力)的特效胃药人们患胃溃疡、胃癌等胃病主要是由于胃的内部矛盾性动力衰竭,引起气血障碍,造成胃的局部经脉静止,导致毒素和瘀气的产生,引起胃的局部溃疡或病灶的形成而产生的。而现在市场上一般胃药只能起表面消炎和中和胃酸等暂时缓解或麻痹镇痛作用,不能恢复胃的内部矛盾性动力使其静止经脉的气血正常运行,因而只治标不治本是难以治愈胃病的。长期以来许多严重胃病患者只能靠开刀刮去胃中产生毒素和瘀气的“静止”经脉部分(即一般较严重的病人要刮去胃的一半至三分之二,特别严重的病人甚至要将整个胃都全部刮掉)才能缓解病情的严重危机。但手术后往往存在复发率高、术后存活期不长的弱点。因此要想安全、彻底根除胃病,只有找到一种既能消除病灶、又能恢复胃的内部矛盾性动力来恢复其静止经脉气血运行的正常功能,从而从“源头”上去杜绝毒素的产生来从根本上去消除毒素和瘀气的危害的特效胃药。
为了寻找这种特效胃药,本人从一九八七年患胃溃疡时起,就结合治疗情况进行了大量的实践研究和大胆的探索尝试,在经过十一年的大量寻书书问药的理论探讨和广验民间秘方、试用各种验方,甚至是突破危险药品的禁界和剧毒药品的常规使用范围去冒着危险地尝百草、吃百药、验百方,在差不多把《本草纲目》和《中药学》上等上千种药物都尝到了的广泛实践后,最后工夫不负苦心人,在花费了自己的全部经济收入后才终于发明了一种特效胃药,不但治好我原吃了十一年的中西药未好,且已严重到了胃出血和并发十二脂肠溃疡,每天吃两副中药都难保不痛的、医生说非开刀不可的严重胃病。而且随后,我还让一些亲戚朋友也用此药治好了他们多年都无可奈何的胃病。就这样,我的这个发明宣告了胃肠病无特效药的历史的结束,将占整个人类15-20%的胃病患者从病痛的折磨和死亡的威胁中摆脱出来了,并使医院永远丢掉了刮胃的手术刀子,使胃病彻底告别了不治的时代,为祖国的医药宝库增添了一朵绚丽的奇葩,为人类的健康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该药的主要功效中和腐酸、止血止痛、收敛创疡面、消炎生肌、疏通经脉、畅顺气血、化瘀消毒、清除病灶、增进中气,且药效迅速,一吃止痛、立杆见影、药到病消、疗效坚固、抗逆力强,服后不怕任何恶劣环境的刺激和剧烈运动的颠簸,并能抵御一切生、冷、辛、辣、酒、烟等忌违食物的刺激和灼胃的翻病。一经服用,确保安全,长期使用保健身体,无任何副作用和不适反映及不良后果的产生。
该药的防治对象主要对胃溃疡、胃炎、胃癌、十二脂肠溃疡和胃满、胃胀、返酸水、消化不良、肠炎等溃疡性和病灶性胃肠病有显著的效果。此外,对饱食症、食滞、胸闷、瘀积、醉酒、腹泄等身体不适都有较好的疗效。
该药的用法与用量该药为植物性水煮浸出液的浓缩膏,只需开水溶化或烧开煮沸即可服用。成人每日3克,儿童1-1.5克,一日三次或随痛随服,也可作饮茶随渴随喝。一个疗程五天,一般三个疗程痊愈,久服不限,可作保健药长期服用。
该药的生产方法该药生产方法简单易行,即将原料药用粉碎机研碎成便于溶化的细小颗粒即成,以3克为一小包包装,15-30包为一盒,可批量生产。
生产该药的经济效益该药成本低廉,原料药仅为0.20元十克,成品药售价达1.00元十克,利润为500%,即成品价为原料费的五倍。若每天生产该药1千千克,可获纯利90000元,经济效益非常可观。
创办该药生产企业的发展前景因胃病是一种常见的普发病,据历史资料统计,人类中有15-20%的人要得胃病(即全国约有2-2.6亿、全世界约有7.5-10亿的胃病患者),同时,从医院每天就诊的看病登记薄上的实际病例来看,胃病患者占整个病人数的40-45%,这就是说,每天上医院看病的人,有将近一半是胃病患者。因此,胃药市场十分广大,发展胃药生产的前景十分博大。如广东深圳的“三九胃泰”的胃药生产企业,在短短的十多年时间里就很快发展成为年产值达十亿元的特大型企业了。在此,值得一提的是;到迄今为止,全世界还没有一种真正的特效胃药的生产。胃病患者的病一般都被市场上那些被吹得神乎其神的而效果并不佳的“特效胃药”治得残不残,半不半地留下了经久不愈的时隐时痛的病根子,医院也对社会上越来越多的严重胃病患者在“无有效药可解危”的情况下,只得增设刮胃的手术室,来解广大严重胃病患者的“危急”。因此,胃病患者已积聚到了到处都有“遗患无穷”、“瞬间即噩”的严重状况了,他们人人都在盼望能一种好药来彻底根治他们的时好时坏的、不便工作和劳动的老病根了。因此,如果我们这种行之有效的真正的特效胃药一旦投产,将带给广大胃病患者是“华佗再世”般的“药到病除”的“福音”和“救星”了,自然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将是其他任何胃药所无可比拟的,其深受胃病患者欢迎的畅销路将会覆盖和占领整个中国及整个世界的胃药市场,预计其饱和需求量将达100亿元,因此,若创办一个年产值50亿元的这种特效胃药的生产企业是完全可行的。
该发明专利权的转让要求由于该发明的效果非常特效,且生产又非常简单。因此,该发明的转让权要求按产销的经济效益(即纯利)的15%提取专利费。
Uncacia gambier Roxb原料药简介Uncacia gambier Roxb原料药原产于北纬20°-25亚热带地区(即完全适合我地生长),是一种草科性植物,味苦、涩、平。具有良好的清热收湿、敛疮、止血、平酸抑菌、消气化癌的功效。含碱素、鞣质、 皮素成份。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喉杆菌、伤寒杆菌及常见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体外能杀死腹水癌细胞,水溶液对家免十二脂肠的蠕动有抑制作用,并能促进盲肠的逆蠕动,能止泻。
其他具体情况可来函咨询或届时当面洽谈。
权利要求
本人这次首创性地开创自然矛盾科学新领域的十一项新技术成果的发明,全面系统地揭示、运用了自然矛盾运动的主要客观规律(如矛盾的活力(动力)、矛盾的高催势和跌宕势、矛盾的电位性、矛盾的量变性、矛盾内因与外因的相关性等),为人类正确掌握自然矛盾科学理论作出了划时代性的新启元贡献和为社会的加速发展开创了一个新的发展里程碑。为此,本人特要求依照《专利法》给予知识产权上的保护。
全文摘要
为科学开发利用自然矛盾优势,本人发明的以下十一项矛盾性新技术,能显著增产、增效、增收1.喷灌栽培水稻,增强根系活力,提高产量,2.“倒路层”式垦复油茶,确保年年硕果累累,3.“壕峻”式植树造林,快速绿化荒山,4.用土壤矛盾高催势和跌宕势改造“小老树”,5.确保土壤电位整齐的高产栽培,6.杂种间栽,提高结实率和座果率,7.“犁坑”式优化土壤结构,确保庄稼丰收,8.应用矛盾性量变规律,提高药物效果,9.改变矛盾性外因条件,攻克“艾兹病”顽症,10.用矛盾性免疫病毒防治“非典”病毒病,11.发明增强胃矛盾性动力的特效胃药。
文档编号A01G23/00GK1579135SQ20041004428
公开日2005年2月16日 申请日期2004年5月18日 优先权日2004年5月18日
发明者周国华 申请人:周国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