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理紫茎泽兰入侵及控制其蔓延的方法

文档序号:380900阅读:5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理紫茎泽兰入侵及控制其蔓延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治外来植物物种入侵和蔓延的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治理紫茎泽兰入侵及控制其蔓延的方法。
背景技术
紫茎泽兰原产中美洲,为菊科多年生灌木,株高达100cm左右,茎直立,基部多分枝而呈丛生状。紫茎泽兰喜光,但有一定的耐荫能力;喜湿,但耐旱能力极强,能在多种环境下旺盛生长。目前包括我国大陆和台湾省在内的30多个国家与地区已经遭受其入侵危害。紫茎泽兰的枝叶对人和牲畜有明显的毒性,人吸入带刺冠毛的种子会引起腹泻、气喘、鼻腔糜烂流浓等病征;牲畜误食或吸入带刺冠毛的种子会导致肺炎等多种疾病,降低经济价值、失去使役功能,甚至导致死亡。马受害尤其严重,在云南省重灾地区已经出现了因紫茎泽兰入侵导致马匹死光的“无马县”。
在我国西南地区四季温差不大,秋冬为干旱季节。在秋冬干旱季节里,一年生的草本植物枯死,多年生的植物和树木也常常落叶休眠,但紫茎泽兰却能够在旱季继续旺盛生长,这为紫茎泽兰的疯狂入侵和蔓延提供了适宜的生态环境。一旦入侵,紫茎泽兰就会迅速的生长,很快占据空间优势(紫茎泽兰在疏林下高度通常在80-150cm之间),排挤原有植物,成为林下灌草层的单优物种,使森林生态系统丧失了天然更新的能力,并导致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的严重丧失。此外,由于紫茎泽兰叶有着牛羊等牲畜不喜欢的特殊气味,即使在紫茎泽兰尚未成为优势物种的情况下,牛、羊、马等家畜选择性地啃食当地其他本土植物,客观上也起到了加速本土植物萎缩甚至绝迹的效果,从而有助于增强紫茎泽兰的竞争优势。
在我国南部,林冠层盖度在70%以下的疏林地是紫茎泽兰入侵的主要生态系统类型之一。中国科学院植物所2003年在我国南部云南、广西、贵州等地考察紫茎泽兰入侵状况时发现在川滇杞木(Alnus ferdinandi-coburgii)与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林冠层盖度多为30%-60%的疏林地、川滇杞木与核桃(Juglans regia)林冠层盖度为30%-50%的疏林地、次生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林冠层盖度为50%-70%的疏林地等林冠层盖度在70%以下的疏林地几乎完全为紫茎泽兰所覆盖。在这些紫茎泽兰覆盖区,仅发现那些比较高大的灌木,如黄瑞香(Daphne sp.)、密蒙花(Buddleja officinalis)和金丝梅(Hypericum patulum),及喜阴湿草本植物齿萼凤仙花(Impatiens dicentra)、掌裂叶秋海棠(Begonia pedatifida)、竹叶子(Strepolirion volubile)、鸭跖草(Commelinacommunis)、蜜蜂花(Melissa axillaris)等有零星分布。
紫茎泽兰结实量极大,平均每株结实20-100万粒;种子极轻,千粒重仅有0.04-0.045克,并带有冠毛,极易随风长距离传播。尽管目前国内外在抵抗和治理紫茎泽兰入侵方面已付诸了巨大的努力,但是迄今仍没有行之有效的方法(杨蓉西.危害严重的外来入侵植物——紫茎泽兰.生物学通报,2003,38(1),20-21)。在我国南部很多治理后的土地上,紫茎泽兰又再次入侵,浪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但仍然难以抵抗和治理紫茎泽兰的疯狂入侵。在我国西南部的云南、贵州、广西、四川、重庆、湖北、西藏等省区先后有分布的报道,特别是在云南、贵州、广西和四川危害严重,而且目前仍以每年约60公里的速度向内地扩张(杨蓉西.危害严重的外来人侵植物——紫茎泽兰.生物学通报,2003,38(1),20-21)。寻找能有效地控制有害植物紫茎泽兰入侵和危害的新技术迫在眉睫。
物种替代是控制和治理外来植物入侵的重要措施之一,其原理是利用生态安全性高的物种占据入侵种的生态位,控制和排挤外来种的生长,从而达到抵御和治理外来植物入侵的目的。但是目前我国所使用的替代植物种类几乎都是从国外引进的,很多事实已经说明这样的替代存在着新的外来物种入侵的威胁,其防治效果也受到了普遍的置疑,是不可取的治理方法。例如,最近国内有人建议采用一种引进的外来禾本科狼尾草属的杂交种皇竹草(Pennisetum purpureum×P.typhoideum)来替代紫茎泽兰(张正文,张雪尽.贵州畜牧兽医,2003,27,4-5),但皇竹草作为替代植物具有以下的危险和缺点不容忽略1.外来植物禾本科狼尾草属的杂交种皇竹草的一些种类已被一些国家列为入侵种,一旦蔓延开来,皇竹草无疑将是我国西部内陆地区的“大米草”。更为严重的是,皇竹草在秋冬季节(旱季)的枯草期是重大的火灾隐患,一旦失火其后果将不堪设想;2.疏林地是紫茎泽兰入侵的主要生态系统类型之一,但喜光的皇竹草在疏林下难以生长,更不能形成替代物种所需要的替代优势;3.在秋冬旱季的枯草期间生长是紫茎泽兰能够疯狂入侵的自身优势,但皇竹草和其他植物一样也会在秋冬旱季期间枯死,因而在这个期间皇竹草对紫茎泽兰的生长没有任何抑制作用;4.即使皇竹草能够在一些较为稀疏的林下生长,但这种可高达4-6m、根茎可在60cm的土层内形成盘根错节的外来植物,在替代控制紫茎泽兰入侵的同时,也将会对森林的发育与更新造成不良影响,甚至会带来比紫茎泽兰危害更大的生态灾难。
绞股蓝属(Gynostemma)隶属于葫芦科,为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喜阴湿环境,在自然界界主要分布在林下,特别是有一定的光照条件和水分较好的疏林地最为常见,其生长特性是具有茎干细长瘦弱而叶面积大、生长快并始终位于它所攀援的植物之上、在我国亚热带南部秋冬旱季不枯死,叶能保留等特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理紫茎泽兰入侵及控制其蔓延的方法。
本发明所提供的治理紫茎泽兰入侵及控制其蔓延的方法,是在疏林生态系统中种植绞股蓝属植物。
常用绞股蓝属植物有绞股蓝(G.pennaphylla),光叶绞股蓝(G.laxum)、毛绞股蓝(G.pubescens)、缅甸绞股蓝(G.burmanicum),大果绞股蓝(G.burmanicum var.molle),单叶绞股蓝(G.simplicifolium),心果绞股蓝(G.cardiospermum),疏花绞股蓝(G.laxiflorum)和长梗绞股蓝(G.longipes)等。
有三种种植方法引进绞股蓝1)扦插绞股蓝根茎或藤蔓按20-60×30-80cm的株行距扦插绞股蓝根茎或藤蔓;2)移栽幼苗将绞股蓝苗按30-60cm×50-80cm的株行距进行移栽;3)播种种子直接以20-60cm×30-80cm的株行距播种绞股蓝种子。
为了保证所引进绞股蓝植物的成活率,种植时间为每年的3-11月;优选为每年的4-8月雨季。
为了快速发挥绞股蓝植物的生态优势,在紫茎泽兰占灌木层绝对优势的疏林生态系统中种植绞股蓝前需先用除草剂清除紫茎泽兰。而在紫茎泽兰不占灌木层绝对优势和刚刚出现幼苗的疏林区,可以直接引入绞股蓝。
常用除草剂有灭草烟、草甘瞵或百草枯等,优选为草甘膦。
为了保证除草剂的清除效果,在紫茎泽兰生长旺季的3-12月为清除紫茎泽兰的有效时间,每年4-8月的清除效果最佳。
绞股蓝的幼苗藤蔓长度未达到50cm和没有分枝时,适时进行人工清除由于残余而萌发出土且生长迅速的紫茎泽兰、禁止人和牲畜践踏,对较短时间发挥绞股蓝的顺利生长并占据空间优势很重要。
在绞股蓝扦插或播种后幼苗生长初期的1-2月的时间内,针对绞股蓝幼苗较弱的特点,经常清除幼苗周围的杂草以防止杂草过分茂密对绞股蓝幼苗发育所造成的不良影响,当绞股蓝幼苗藤蔓长度达50cm并开始分枝时,可任其与其他植物共存。此外,在绞股蓝尚未发挥作用的阶段.其他与生态系统管理无关的人为活动如砍伐、挖药、砍柴、挖药、开山取土取石、打猎等,都需要严格限制,特别是放牧活动。由于绞股蓝是牛羊喜食的牧草之一,放牧不仅对绞股蓝有很大的被过量取食的压力,取食时的拔扯和践踏也将对绞股蓝的成活和生长造成不良影响。所以,放牧对绞股蓝替代紫茎泽兰进行治理的影响是致命的.在种植绞股蓝植株后,林下放牧始终要坚决禁止。
紫茎泽兰能够疯狂入侵我国是因为其种子极轻并带有冠毛,可以随风长距离传播;并且其幼苗能在我国秋冬旱季,即其他原有植物大部分枯死时的枯草期仍然能够生长,并迅速占据空间优势。但其生物学及生态学缺陷是耐阴性有限。本发明发明人在云南、贵州、广西等我国的西南部地区调查时发现当上层植被覆盖度到达80%时,紫茎泽兰的生长不良;当上层植被覆盖度达到90%以上时,原有的紫茎泽兰萎缩,没有发现新的紫茎泽兰幼苗出现。
本发明针对紫茎泽兰的生物学及生态学特点,从我国土著物种中筛选出绞股蓝作为紫茎泽兰的替代物种,不存在生态安全方面的问题;当绞股蓝长到50cm并开始分枝后,完全能够在自然条件下与紫茎泽兰抗争,并能迅速占据空间优势,在林下的灌木层之上形成几乎是100%的覆盖,可以达到在疏林地中永久性地、有效地抵抗和治理紫茎泽兰入侵的目的;所用植物绞股蓝还是一种中药材,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是实现紫茎泽兰重灾区经济快速恢复的一条有效途径。
本发明利用绞股蓝的生长优势来抑制和排挤紫茎泽兰的繁殖和生长,提高疏林生态系统自身抵抗紫茎泽兰入侵的能力,效果明显,生态安全性高,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价值。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1、采用扦插绞股蓝(G.pennaphylla)种植技术控制紫茎泽兰1、物种替代前的疏林处理技术在林冠层盖度在70%以下在紫茎泽兰已经占灌木层绝对优势的疏林地中,在紫茎泽兰的生长旺季(5月到11月)以高效低毒除草剂草甘膦水溶液(41%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加水稀释到60-120倍)对疏林里的紫茎泽兰进行喷施,待紫茎泽兰全部枯死后(需要15-20天)将其清除。在喷施除草剂时注意将一些属于本土的原有植物尽可能地都保留下来。
2、扦插绞股蓝根茎在经过清除紫茎泽兰的疏林下,在5月雨季按20cm×30cm的株行距挖穴,穴的深度和直径均为18-20cm,挖好后用地表腐殖土将穴填满,然后将绞股蓝根茎及藤蔓插条插入腐殖土中,并保证最上面的一个芽位于土外,围绕露出的插条适当踏实穴中新填入的土壤,然后将底层土粉碎覆于下凹的穴口,使其与地表保持平整。植株成活率可达95%以上,1周后即可生根发芽,1个月开始蔓性生长,3-5个月可覆盖地表75%左右,便可有效地抑制紫茎泽兰幼苗的补充和定居,而对林下原有的喜阴植物和200cm以上高大灌木和比较耐荫的乔木树种幼苗的生长发育影响不大。
扦插种植需要经过一个生长季节后,绞股蓝即可在疏林下形成适宜的保护层,既对其他林下植物影响不大,又对紫茎泽兰的再度入侵以及残余植株产生很好的抑制作用。紫茎泽兰在疏林地中的空间占有率由未种植绞股蓝的对比样地的100%,降低到2.2-1.1%,新生长的紫茎泽兰个体平均高度由对比样地的平均高度高达37.3cm,减低到6.5-5.2cm。经过2个生长季节后,紫茎泽兰在上述绞股蓝替代治理的疏林下的空间占有率仅有1.1-0.5%,且普遍生长发育不良。
实施例2、采用播种绞股蓝(G.pennaphylla)种子的种植技术控制紫茎泽兰在8月份绞股蓝种子开始成熟,即果实表面蓝黑色时分批采收成熟果实或整个果实,置于阴凉通风处阴干备用。种植前将饱满成熟种子用30-45℃的温水浸泡4-8小时,种子吸水膨胀后捞出晾干种子表面水分,再将其浸泡于500倍的硫酸铜或高锰酸钾溶液中2-4小时灭菌。捞出晾干种皮上的水分,即可播种。
采用条播方式行距为30-80cm,沿山坡等高线开沟以防引起水土流失,沟宽10-12cm,深7-10cm,然后以表层腐殖土回填至地表平齐,适当踏实后低于地表2cm,以6-10cm的间距播种,覆以底层细碎土至与地表平整。播种量为8-10kg/hm2。为保证播后土壤的湿度,播种时间宜选择在5月份雨季开始时进行,播后20天就可出苗。
播种繁殖后约1.5个生长季节绞股蓝即可在疏林下形成适宜的保护层,既对其他林下植物影响不大,又对紫茎泽兰的再度入侵以及残余植株产生很好的抑制作用。
实施例3、采用播种绞股蓝(G.pennaphylla)种子的种植技术控制紫茎泽兰种子处理过程与实施例2相同.播种采用穴播方式株行距为40cm×50cm,挖穴播种,穴口直径15-20cm,深12-15cm,挖好后以表层腐殖土回填至穴口,适当踏实后每穴播4-5粒种子,再覆细碎底层土2-3cm于其上使其与地表保持平整。播种量为8-10kg/hm2。为保证播后土壤的湿度,播种时间宜选择在5月份雨季开始时进行,播后20天就可出苗。
实施例4、采用移栽绞股蓝(G.pennaphylla)幼苗的种植技术控制紫茎泽兰集中育苗有利于绞股蓝幼苗的早期管护和移栽后尽快发挥控制作用,使播种提前2-3个月。2月中旬至3月上旬结合温室大棚或盖草阳畦育苗。苗床整好后,将种子散播于苗床上,播种不宜过密,以培育壮苗和有利于起苗。播后盖土1-2cm,保持土壤湿润,苗期遮光30%-60%。当5月份雨季到来时苗高已达到10cm以上,真叶3-5片,此时以根部稍带土的方式起苗,按30×50cm的株行距移栽至事先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处理过的受紫茎泽兰入侵的疏林下,移栽措施与实施例1扦插绞股蓝根茎方式相同。
实施例5、采用扦插光叶绞股蓝(G.laxum)的种植技术控制紫茎泽兰以光叶绞股蓝(G.laxum)替代实施例1中的绞股蓝(G.pennaphylla),按60×80cm的株行距扦插光叶绞股蓝藤蔓,其余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
得到与实施例1相同的效果,紫茎泽兰在疏林中的空间占有率大幅降低。
实施例6、采用播种毛绞股蓝(G.pubescens)种子的种植技术控制紫茎泽兰以毛绞股蓝(G.pubescens)种子替代实施例2中的绞股蓝(G.pennaphylla)种子,按60×80cm的株行距进行播种,其余步骤与实施例2相同。
得到与实施例2相同的效果,紫茎泽兰在疏林中的空间占有率大幅降低。
实施例7、采用播种缅甸绞股蓝(G.burmanicum)种子的种植技术控制紫茎泽兰以缅甸绞股蓝(G.burmanicum)种子替代实施例3中的绞股蓝(G.pennaphylla)种子,按20×30cm的株行距进行播种,其余步骤与实施例3相同。
得到与实施例3相同的效果,紫茎泽兰在疏林中的空间占有率大幅降低。
实施例8、采用移栽大果绞股蓝(G.burmanicum var.molle)幼苗的种植技术控制紫茎泽兰以大果绞股蓝(G.burmanicum var.molle)替代实施例4中的绞股蓝(G.pennaphylla),按60×80cm的株行距移栽幼苗,其余步骤与实施例4相同。
得到与实施例4相同的效果,紫茎泽兰在疏林中的空间占有率大幅降低。
实施例9、采用移栽单叶绞股蓝(G.simplicifolium)幼苗的种植技术控制紫茎泽兰以单叶绞股蓝(G.simplicifolium)替代实施例4中的绞股蓝(G.pennaphylla),按50×70cm的株行距移栽幼苗,其余步骤与实施例4相同。
得到与实施例4相同的效果,紫茎泽兰在疏林中的空间占有率大幅降低。
实施例10、采用播种心果绞股蓝(G.cardiospermum)种子的种植技术控制紫茎泽兰以心果绞股蓝(G.cardiospermum)种子替代实施例3中的绞股蓝(G.pennaphylla)种子,按40×50cm的株行距进行播种,其余步骤与实施例3相同。
得到与实施例3相同的效果,紫茎泽兰在疏林中的空间占有率大幅降低。
实施例11、采用扦插疏花绞股蓝(G.laxiflorum)的种植技术控制紫茎泽兰以疏花绞股蓝(G.laxiflorum)替代实施例1中的绞股蓝(G.pennaphylla),按40×70cm的株行距扦插光叶绞股蓝藤蔓,其余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
得到与实施例1相同的效果,紫茎泽兰在疏林中的空间占有率大幅降低。
实施例12、采用扦插长梗绞股蓝(G.longipes)的种植技术控制紫茎泽兰以长梗绞股蓝(G.longipes)替代实施例1中的绞股蓝(G.pennaphylla),按30×50cm的株行距扦插光叶绞股蓝藤蔓,其余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
得到与实施例1相同的效果,紫茎泽兰在疏林中的空间占有率大幅降低。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理紫茎泽兰入侵及控制其蔓延的方法,是在疏林生态系统中种植绞股蓝属植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绞股蓝属植物为绞股蓝、光叶绞股蓝、毛绞股蓝、缅甸绞股蓝、大果绞股蓝、心果绞股蓝、疏花绞股蓝或长梗绞股蓝。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为按20-60cm×30-80cm的株行距扦插绞股蓝根茎或藤蔓;或将绞股蓝苗按30-60cm×50-80cm的株行距进行移栽;或直接以20-60cm×30-80cm的株行距播种绞股蓝种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时间为每年的3-11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时间为每年的4-8月。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紫茎泽兰占灌木层绝对优势的疏林生态系统中种植前需先用除草剂清除紫茎泽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除草剂为灭草烟、草甘膦或百草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除草剂为草甘膦。
9.根据权利要求6或7或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除草剂清除紫茎泽兰的时间为每年的3-12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除草剂清除紫茎泽兰的时间为每年的4-8月。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理紫茎泽兰入侵及控制其蔓延的方法,目的是提供一种安全、高效、经济、适用的抵抗和治理紫茎泽兰的方法。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是在疏林生态系统中种植绞股蓝属植物。本发明针对紫茎泽兰的生物学及生态学特点,利用绞股蓝的生长优势来抑制和排挤紫茎泽兰的繁殖和生长,提高疏林生态系统自身抵抗紫茎泽兰入侵的能力,效果明显,生态安全性高;所用植物绞股蓝还是一种中药材,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是实现紫茎泽兰重灾区经济快速恢复的一条有效途径,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价值。
文档编号A01M21/00GK1582655SQ20041004809
公开日2005年2月23日 申请日期2004年6月15日 优先权日2004年6月15日
发明者高贤明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