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水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方法

文档序号:184688阅读:37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引水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林业与农业领域为植物供水的装置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尤其涉及一种引水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人们征服自然与改造自然的能力在逐步提高。在征服自然与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人们对自然环境造成了很大的破坏。现在人们已经认识到了这个严重的问题,在我国的西部干旱地区年降水量不足100mm,而蒸发量却在1500mm以上。这些地区植树造林成活率与保存率都很低,这就造成植树年年搞,就是不见林的现象。这些干旱地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地表的干土层约为1~2米厚,浇水后几天就已经蒸发干。尤其是夏天地面的温度高,地下的湿度蒸发快,从而对苗木的成活率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同样在农业生产中也存在上述的问题。
现在有一种技术是利用高吸水性树脂放入苗木的根部,高吸水性树脂将水吸至苗木根部周围,因高吸水性树脂在无外来的水源(如雨水或浇水)时,反而会从植物的根部吸水,造成树苗枯死与土壤的板结。另一种方法是滴水渗灌技术,使用效果较好,但是此方法存在一个致命的缺点就是水的有效利用率仅为15%~20%,大部份的蒸发掉了。同时此方法还存在一次性投入成本大,维护繁琐不适合造林使用,因树林成活后树根与地下水脉相连就无需再为其浇水。
这就要求有一种无需外来水源的补充,成本低,使用方便、无需维护的技术方法。在植树造林中应用,提高苗木的成活率与保存率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满足上述要求,无需外来水源的补充,成本低,使用方便、无需维护的引水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引水体,其特征在于由外筒与吸水材料组成;所述的吸水材料填于外筒的内腔中。
所述的外筒材料为塑料薄膜。
所述的吸水材料为经筛选的土壤颗粒或泥浆。
所述的塑料薄膜为可降解塑料薄膜、聚乙烯薄膜、聚氯乙烯薄膜或聚碳酸酯薄膜。
所述筛选的土壤颗粒或泥浆中的土壤颗粒的粒度小于0.025毫米。
一种所述引水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A、将塑料薄膜制成筒状的外筒,也可以采用直接吹制出筒状的塑料薄膜作为外筒;B、将土壤筛选出粒度小于0.025毫米的土壤颗粒,或者制作出所含土壤颗粒粒度小于0.025毫米的泥浆;C、将步骤B筛选出的土壤颗粒或泥浆装入步骤A制成的外筒中,可以将加好土壤颗粒或泥的外筒两端封口备用。
上述的步骤B的泥浆的制作方法包括B1、取现场的土壤加入适量的水混合成粗泥浆;B2、将粗泥浆加入离心分离机中筛选出土壤颗粒粒度小于0.025毫米的泥浆。
一种所述引水体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D、在挖好的树坑底部向下打垂直孔至地下潮湿层;E、选取与垂直孔深度相符的引水体,打开外筒两端封口后装入垂直孔中;F、在树坑植入苗木,浇足一次水。上述的步骤E还可以为选取与垂直孔深度相符的外筒,装入垂直孔中;然后将筛选出的土壤颗粒或泥浆装入外筒中。
上述的步骤E还包括将引水体放入管状安装工具中;打开外筒两端封口,然后将放入引水体的管状安装工具放入垂直孔中;最后拨出管状安装工具。
由以上方案可知一种引水体,由外筒及其内部的吸水材料组成;所述的外筒为可降解塑料薄膜;所述的吸水材料为土壤颗粒或泥浆,土壤颗粒或泥浆中土壤颗粒的粒度小于0.025毫米。制备方法是,将筛选好的颗粒装入外筒中。应用方法是在挖好的树坑底部向下打垂直孔至地下潮湿层;在垂直孔中装入引水体;植入苗木,浇足一次水。就完成了植树的工作,当所浇入的第一次的水份蒸发完后,由于引水体中的吸水材料采用的粒度小于0.025毫米的土壤颗粒或泥浆,会产生毛细作用,地下潮湿层的水份会不断地向上渗透到苗木根部,给苗木供水,保证苗木成活。


图1为本发明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本发明所述的引水体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由外筒6及其内部的吸水材料5组成;所述的外筒6为塑料薄膜,一般应采用可降解塑料薄膜。也可以采用聚乙烯薄膜、聚氯乙烯薄膜或聚碳酸酯薄膜。所述的吸水材料5为经筛选的土壤颗粒或泥浆。为了保证使用的效果要求筛选的土壤颗粒或泥浆中土壤颗粒的粒度小于0.025毫米。
这种引水体的制备方法包括A、将塑料薄膜制成筒状的外筒6;为了简化工艺,也可以采用直接吹制出筒状的塑料薄膜作为外筒6;B、制作吸水材料如采用土壤颗粒则将现场的土壤筛选出粒度小于0.025毫米的颗粒,备用;如采用泥浆其制作过程如下B1、取现场的土壤加入适量的水混合成粗泥浆;B2、将粗泥浆加入离心分离机中筛选出土壤颗粒粒度小于0.025毫米的泥浆,备用。
C、将步骤B筛选出的土壤颗粒或泥浆装入步骤A制成的外筒6中;如不是立即使用可以将加好土壤颗粒或泥浆的外筒6两端封口,备用。
这种引水体的应用方法包括D、在挖好的树坑3底部向下打垂直孔至地下潮湿层7;一般要求垂直孔伸入潮湿层五十至八十厘米;E、选取与垂直孔深度相符的引水体打开外筒两端封口后装入垂直孔中;这里的引水体的长度一定大于干土层4的厚度,具体的尺寸应与垂直孔的深度相等。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一般要采用一种管状的安装工具,安装步骤为将引水体放入管状安装工具中;打开外筒两端封口,然后将放入引水体的管状安装工具放入垂直孔中;最后拨出管状安装工具。这种方法,可以非常方便地完成引水体的安放。同时因外筒6的强度不是很高,这种方法也避免了损坏外筒6而无法实现毛细作用。
F、在树坑植入苗木1,在树坑3的水池2中浇足一次水,即可。
另外,在应用此发明所述的引水体时,还有一种更方便的方法,无需经过上述的步骤C,直接采用步骤D在挖好的树坑3底部向下打垂直孔至地下潮湿层7;在打孔后或打孔的同时选取与垂直孔深度相符的外筒,装入垂直孔中;然后将筛选出的土壤颗粒或泥浆装入外筒中。在树坑植入苗木1,在树坑3的水池2中浇足一次水,即可。
由于引水体中的吸水材料5所用的土壤颗粒或泥浆中土壤颗粒的粒度小于0.025毫米。土壤颗粒间有很细小的均匀间隙,会产生毛细作用。因引水体一直伸入地下潮湿层7,潮湿层7的水份会不断地向上渗透到苗木1根部,给苗木1供水,保证苗木1成活。
这样,当第一次所浇的水蒸发完后,引水体会通过毛细作用原理为苗木1源源不断地提供水份,保证成活率与保存率。
因本发明的引水体主要由可降解塑料薄膜与土壤颗粒组成,成本非常低,使用时也无需外来水源的补充,非常方便、无需维护。因可采用可降解塑料薄膜,当树木成活长大后,塑料薄膜可以自然降解不用取出,即环保又节约了人力资源。
这里的可降解聚塑料薄膜的原料为可降解聚乙烯;可降解聚乙烯的配料主要包括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低密度聚乙烯(LDPE)与低温热氧化剂,其组成的重量百分比为线性低密度聚乙烯 30%~90%;低密度聚乙烯 10%~70%;低温热氧化剂 1%~3%。
这里的低温热氧化剂由以下物质中的一种或多种按任意比例混合组成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乙酸丙酮合锰、乙酸丙酮合铁、乙酸丙酮合钴、乙酸丙酮合镍、二硫代胺基甲酸铁、油酸铁、亚油酸铁、四氢萘。
以上所述引水体的原料配比,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
与有代表性的具体实施方式
;而所述引水体的制备方法与应用方法方法仅为本发明较佳的方法;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引水体,其特征在于由外筒与吸水材料组成;所述的吸水材料填于外筒的内腔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水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筒材料为塑料薄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水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水材料为经筛选的土壤颗粒或泥浆。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引水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塑料薄膜为可降解塑料薄膜、聚乙烯薄膜、聚氯乙烯薄膜或聚碳酸酯薄膜。
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引水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筛选的土壤颗粒或泥浆中的土壤颗粒的粒度小于0.025毫米。
6.一种所述引水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A、将塑料薄膜制成筒状的外筒,也可以采用直接吹制出筒状的塑料薄膜作为外筒;B、将土壤筛选出粒度小于0.025毫米的土壤颗粒,或者制作出所含土壤颗粒粒度小于0.025毫米的泥浆;C、将步骤B筛选出的土壤颗粒或泥浆装入步骤A制成的外筒中,可以将加好土壤颗粒或泥的外筒两端封口备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引水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B的泥浆的制作方法包括B1、取现场的土壤加入适量的水混合成粗泥浆;B2、将粗泥浆加入离心分离机中筛选出土壤颗粒粒度小于0.025毫米的泥浆。
8.一种所述引水体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D、在挖好的树坑底部向下打垂直孔至地下潮湿层;E、选取与垂直孔深度相符的引水体,打开外筒两端封口后装入垂直孔中;F、在树坑植入苗木,浇足一次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引水体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E还可以为选取与垂直孔深度相符的外筒,装入垂直孔中;然后将筛选出的土壤颗粒或泥浆装入外筒中。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引水体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E还包括将引水体放入管状安装工具中;打开外筒两端封口,然后将放入引水体的管状安装工具放入垂直孔中;最后拨出管状安装工具。
全文摘要
一种引水体,由外筒及其内部的吸水材料组成;所述的外筒为塑料薄膜;所述的吸水材料为土壤颗粒或泥浆,土壤颗粒或泥浆中土壤颗粒的粒度小于0.025毫米。制备方法是,将筛选好的颗粒装入外筒中。应用方法是在挖好的树坑底部向下打垂直孔至地下潮湿层;在垂直孔中装入引水体;植入苗木,浇足一次水。就完成了植树的工作,当所浇入的第一次的水分蒸发完后,由于引水体中的吸水材料采用的粒度小于0.025毫米的土壤颗粒或泥浆,会产生毛细作用,地下潮湿层的水分会不断地向上渗透到苗木根部,给苗木供水,保证苗木成活。
文档编号A01G25/16GK1692708SQ20051000041
公开日2005年11月9日 申请日期2005年1月10日 优先权日2005年1月10日
发明者张增志 申请人: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