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藻饵料营养强化剂配方及其制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3749阅读:4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微藻饵料营养强化剂配方及其制法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海产动物人工育苗营养强化剂领域,具体涉及用于海水仔稚鱼、幼稚虾和稚贝人工育苗中,强化轮虫和卤虫无节幼体,给海水仔稚鱼、幼稚虾和稚贝提供开口动物饵料,并有效控制大菱鲆等鲆鲽类白化症发生的一种微藻饵料营养强化剂配方及其制法。
背景技术
动物产品是人类主要的蛋白源,而水产品为更有利于人类健康的食品。水产品中特别是富含高不饱和脂肪酸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简称DHA)的海产品更受到人们的青睐。
但随着过度的捕捞、环境污染,自然资源逐步枯竭,无疑海产品产量的增加将主要依靠人工养殖。
我国对海水鱼前期营养生理研究较少,主要参考国外研究文献资料。目前已知海水鱼仔稚鱼阶段营养需求除应有的各种氨基酸,特别十种必需氨基酸,以及各种脂肪酸,维生素,微量元素外,对高不饱和脂肪酸,特别ω3高不饱和脂肪酸要求高,如二十碳五烯酸(EPA),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等。
有报道,使用仅含微量的DHA、EPA的普通饵料,稚鱼的成活率仅为20%左右;使用DHA量缺,DHA<EPA的强化饵料,稚鱼的存活率仅为48%;而使用高DHA含量的强化饵料,海水稚鱼的存活率可达62%左右。
而海水鱼在仔稚鱼阶段的开口饵料只能使用大小为200~300μm的微小动物轮虫以及接下来稍大的卤虫无节幼体(大小为300~500μm)。这两种动物其营养价值太低,导致仔稚鱼阶段大量死亡,育苗成活率很低。为此不少国家均已开发出各种营养强化剂,主要着重增加高不饱和脂肪酸,特别DHA的含量。绝大部分强化剂使用的是鱼油制品,因为这是已知多种油脂中唯一含有DHA的脂肪,而其中的DHA最初来源于海洋微藻,通过食物链逐级传递至鱼体内。由于轮虫和卤虫无节幼体只能摄食10μm大小的饵料,其他营养成分(如多种氨基酸,各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很难进行强化。所以一般强化剂中,皆使用鱼油的各种乳化制剂,但是存在ω3高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不足的缺陷。
国内类似产品主要有商品“50DE”等,均是鱼油乳化制品。鱼油制品是国内强化剂中DHA的主要来源,不仅DHA含量低,且易于氧化。例如,用于大菱鲆人工育苗,其白化率大都在50%以上。
国外类似产品中,有日本生产的营养强化剂如“イカ肝油”,理研株式会社生产的卵磷脂,商品名为“アクアテン”等,是目前国内大量使用的产品。其主要成分DHA也源于鱼油,鱼肝,鱼卵等,只是乳化技术比国内强,但功效仍不理想。
另有美国产品“Algemac3050”、“Algemac2000”,该产品的ω3高不饱和脂肪酸,源于其所含的单一的裂壶藻,因为成分单一,其营养不够全面、均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突破现有技术中强化剂中DHA主要来源于鱼油的局限,研究开发一种微藻饵料营养强化剂配方及其制法,不仅提高ω3高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而且还强化海水鱼早期阶段其他需求的营养成分。
本发明依靠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施其发明目的研究开发一种微藻饵料营养强化剂,其特征是所述的营养强化剂,是由含不同营养成分的多种微藻复合而成,其粒径范围5~20μm;所述的营养组合物为下述重量比例的组分裂壶藻40~65%,花生四烯酸10~25%,钝顶螺旋藻10~25%,雨生红球藻5~10%和冠氏隐甲藻5~10%。
上述的营养组合物也可以为下述重量比例的组分裂壶藻45~50%,花生四烯酸10~20%,钝顶螺旋藻10~15%,雨生红球藻5~8%和冠氏隐甲藻5~7%。
上述的营养组合物还可以为下述重量比例的组分裂壶藻50%,花生四烯酸20%,钝顶螺旋藻15%,雨生红球藻10%和冠氏隐甲藻5%。
上述的微藻饵料营养强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1)营养组合物的各组分分别粉碎后按配比混合均匀或按配比混合均匀后粉碎;(2)成品化验检测、称重、包装。
本发明的优点是(1)本发明提供的营养组合物主要是多种饵料微藻的组合物,除含有大量的DHA,又添加了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简称AA or ARA,其化学名称為5,8,11,14-二十碳四烯酸)。多种营养成分全面均衡,配比合理,适用于各种海水鱼人工育苗强化轮虫和卤虫无节幼体。是兼顾饲喂动物的消化生理和营养生理,可满足仔稚鱼、幼稚虾和稚贝的开口饲料营养生理和该阶段的营养需求。
(2)本发明配料中的雨生红球藻含有大量天然虾青素(astaxanthin),是强抗氧化剂,能提高饲喂动物的免疫力和存活,对于养殖的水产品,在防治疾病方面有突出的功用,有助于降低鱼类死亡率,并提高繁殖率。增加动物产品的营养价值和外观色泽;对提高育苗成活率和幼体生长率,特别是在鲆鲽类人工育苗中还有一个白化病发生的危险。其中大菱鲆尤易发生白化病,这是普遍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产品对大菱鲆人工育苗中降低白化率有显著效果。经试用,效果显著,例如用于大菱鲆育苗时,其发生的白化率,由现有技术的59.6%降至6.9%,即预防、治疗效率约可提高90%;预防、治疗效率遥遥领先,是目前国内最有效的控制大菱鲆白化病的营养强化剂。
(3)本发明的微藻复合物,粒径范围为5~20μm,非常适合轮虫类和卤虫类摄食。本品还可以制成微囊化形式,有效成份不易氧化,投入水中不污染水质。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1试制一种微藻饵料营养强化剂,由含不同营养成分的多种微藻按重量比例复合而成裂壶藻60%,微囊型花生四烯酸15%,螺旋藻10%,雨生红球藻10%和冠氏隐甲藻5%。
所使用的裂壶藻(Schizochytrium sp)是美国Martek公司生产,6480 Dobbin Road Columbia,Maryland 21045;所使用的花生四烯酸是微粉或微包囊型的,其粒径8~12μm;市售商品,商品名称商品名AquaGrow ARA,生产商,美国ABN(Advanced BioNutrition),公司,美国,马里兰州,哥伦比亚,MD21045;所使用的螺旋藻是钝顶螺旋藻(Spirulina Platensis)国内生产的商品,经我们破碎成10μm的微粒。
所使用的雨生红球藻(Haematococcus pluvialis),市售商品,商品名NatuRose,美国Cyanotech公司生产,美国夏威夷koma岛;所使用的冠氏隐甲藻(Crypthecodinium sp)是美国Martek公司生产,6480 Dobbin RoadColumbia.Maryland 21045。
雨生红球藻富含天然虾青素(Astaxanthin natural source,化学名称3,3′-二羟基-4,4′-二酮基-β胡萝卜素),目前已知雨生红球藻体中astaxanthin占其细胞中类胡萝卜素总量的90%以上;天然虾青素是一种优质、高效、安全的着色剂和天然抗氧化剂,能提高动物的免疫力、存活率和繁殖率,增加动物产品的营养价值和外观色泽。
螺旋藻的蛋白质含最高达60~70%,螺旋藻中维生素及矿物质含量极为丰富,包括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B12、维生素E、维生素K等,并含锌、铁、钾、钙、镁、磷、硒、碘等微量元素;本发明合理组合了多种微藻类制成的饵料营养强化剂,使本产品含有17种氨基酸,其中包含海水鱼的10种必需氨基酸,以及海水鱼所必须的高不饱和脂肪酸,特别ω3系列高不饱和脂肪酸(二十二碳六烯酸),以及虾青素,磷脂,类胡萝卜素,蓝藻类,维生素、微量元素和磷脂等。特别适用于各种海水鱼人工育苗强化轮虫和卤虫无节幼体。
经营养强化的轮虫和卤虫无节幼体投喂仔稚鱼,鱼苗的成活率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本次制备了100kg微藻饵料营养强化剂,各组分的具体用量是裂壶藻60kg花生四烯酸15kg,钝顶螺旋藻10kg,雨生红球藻10kg和冠氏隐甲藻5kg。
各组分分别粉碎至5~20μm后按配比混合均匀;(2)成品化验检测、称重、包装。
本发明的制品达到如下技术指标项 目指 标粗蛋白(%)≥17.2粗脂肪(%)≥37.6
水分(%) ≤3.2DHA(%) ≥15.6花生四烯酸(%)≥0.48虾青素(‰)≥1.66经试用于大菱鲆人工育苗,成活率可达65.7%,较现有技术有大幅度提高;而白化症的发生率减少为≤6.9%,上述指标均优于现有技术的结果。
实施例2试制的微藻饵料营养强化剂,由含不同营养成分的多种微藻按重量比例复合而成裂壶藻65%,微粉型花生四烯酸15%,钝顶螺旋藻10%,雨生红球藻10%和冠氏隐甲藻5%。
各组分按配比混合均匀后粉碎至5~15μm;经试用于大菱鲆人工育苗,成活率为68.4%,白化症发生率减少为≤5.3%;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3微藻饵料营养强化剂重量比例的配比为裂壶藻40%,微囊型花生四烯酸20%,钝顶螺旋藻25%,雨生红球藻10%和冠氏隐甲藻5%。
各组分分别粉碎至≤10~20μm后按配比混合均匀;经试用于大菱鲆人工育苗,成活率为69.1%,白化症发生率减少为≤5.7%;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4微藻饵料营养强化剂的重量比例为裂壶藻50%,微粉型花生四烯酸20%,钝顶螺旋藻15%,雨生红球藻10%和冠氏隐甲藻5%。
各组分按配比混合均匀后粉碎至5~10μm;经试用于大菱鲆人工育苗,成活率为67.5%,白化症发生率减少为≤5.2%;其余同实施例2。
实施例5微藻饵料营养强化剂重量比例的配比为裂壶藻40%,微囊型花生四烯酸25%,钝顶螺旋藻20%,雨生红球藻8%和冠氏隐甲藻7%。
各组分分别粉碎至≤10~15μm后按配比混合均匀;经试用于大菱鲆人工育苗,成活率为66.6%,白化症发生率减少为≤5.1%;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6微藻饵料营养强化剂的重量比例为裂壶藻50%,微粉型花生四烯酸20%,钝顶螺旋藻10%,雨生红球藻10%和冠氏隐甲藻10%。
各组分按配比混合均匀后粉碎至5~10μm;经试用于大菱鲆人工育苗,成活率为65.9%,白化症发生率减少为≤5.55%;其余同实施例2。
实施例7微藻饵料营养强化剂重量比例的配比为裂壶藻40%,微囊型花生四烯酸25%,钝顶螺旋藻20%,雨生红球藻8%和冠氏隐甲藻7%。
各组分分别粉碎至≤10~15μm后按配比混合均匀;经试用于大菱鲆人工育苗,成活率为66.6%,白化症发生率减少为≤5.1%;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8微藻饵料营养强化剂的重量比例为裂壶藻55%,微粉型花生四烯酸20%,钝顶螺旋藻10%,雨生红球藻10%和冠氏隐甲藻5%。
各组分按配比混合均匀后粉碎至5~10μm;经试用于大菱鲆人工育苗,成活率为65.5%,白化症发生率减少为≤5.1%;其余同实施例2。
实施例9微藻饵料营养强化剂重量比例的配比为裂壶藻50%,微囊型花生四烯酸20%,钝顶螺旋藻10%,雨生红球藻10%和冠氏隐甲藻10%。
各组分分别粉碎至≤10~15μm后按配比混合均匀;经试用于大菱鲆人工育苗,成活率为64.8%,白化症发生率减少为≤5.0%;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10微藻饵料营养强化剂的重量比例为裂壶藻40%,微粉型花生四烯酸25%,钝顶螺旋藻15%,雨生红球藻10%和冠氏隐甲藻10%。
各组分按配比混合均匀后粉碎至5~10μm;经试用于大菱鲆人工育苗,成活率为63.9%,白化症发生率减少为≤4.9%;其余同实施例2。
实施例11微藻饵料营养强化剂重量比例的配比为裂壶藻50%,微囊型花生四烯酸20%,钝顶螺旋藻15%,雨生红球藻10%和冠氏隐甲藻5%。
各组分分别粉碎至≤10~15μm后按配比混合均匀;经试用于大菱鲆人工育苗,成活率为67.5%,白化症发生率减少为≤4.8%;其余同实施例1。
权利要求
1.一种微藻饵料营养强化剂,其特征是所述的营养强化剂,是由含不同营养成分的多种微藻复合而成,其粒径范围5~20μm;所述的营养组合物为下述重量比例的组分裂壶藻40~65%,花生四烯酸10~25%,钝顶螺旋藻10~25%,雨生红球藻5~10%和冠氏隐甲藻5~10%。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藻饵料营养强化剂,其特征是所述的营养强化剂,是由含不同营养成分的多种微藻复合而成,所述的营养组合物为下述重量比例的组分裂壶藻45~50%,花生四烯酸10~25%,钝顶螺旋藻10~15%,雨生红球藻5~8%和冠氏隐甲藻5~7%。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藻饵料营养强化剂,其特征是所述的营养强化剂,是由含不同营养成分的多种微藻复合而成,所述的营养组合物为下述重量比例的组分裂壶藻50%,花生四烯酸20%,钝顶螺旋藻15%,雨生红球藻10%和冠氏隐甲藻5%。
4.按照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微藻饵料营养强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1)营养组合物的各组分分别粉碎后按配比混合均匀或按配比混合均匀后粉碎;(2)成品化验检测、称重、包装。
全文摘要
本发明为海产动物人工育苗营养强化剂,涉及一种微藻饵料营养强化剂配方及其制法。由含不同营养成分的多种微藻复合而成,粒径范围5~20μm;重量比例是裂壶藻40~65%,ARA 10~25%,钝顶螺旋藻10~25%,雨生红球藻5~10%和冠氏隐甲藻5~10%。含有大量DHA,ARA和天然虾青素,能提高饲喂动物的免疫力和存活率;多种营养成分全面均衡,配比合理,适用于各种海水鱼人工育苗强化轮虫和卤虫无节幼体。兼顾了其消化和营养生理,可满足仔稚鱼、幼稚虾和稚贝的开口饲料需求。饲养大菱鲆成活率可达65.7%,较现有技术提高≥5~7%;并对大菱鲆人工育苗中降低白化率有显效,由现有技术的59.6%降至6.9%。
文档编号A23K1/16GK1653938SQ200510042140
公开日2005年8月17日 申请日期2005年3月9日 优先权日2005年3月9日
发明者袁三平, 王新成 申请人:青岛森淼实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