啶虫脒与吡蚜酮杀虫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4643阅读:161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啶虫脒与吡蚜酮杀虫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啶虫脒(下文称为有效成分I)和吡蚜酮(下文称为有效成分II)为有效成分的二元杀虫组合物,其制剂可用于防治农业害虫,其中特别是棉蚜。

背景技术
作为有效成分I的啶虫脒(acetamiprid)为第二代新烟碱类杀虫剂,主要作用于昆虫神经结合部后膜,通过与乙酰胆碱受体结合使昆虫异常兴奋,全身痉挛、麻痹而死。不仅内吸性强,杀虫谱广、活性高而且作用速度快、持效期长。对拟除虫菊酯类、有机磷类、氨基甲酸酯类产生抗性的害虫亦有效。可用于防治同翅目害虫如蚜虫、飞虱、粉虱、蚧、叶蝉等,鳞翅目害虫如小菜蛾、潜叶蝇、小食心虫等,鞘翅目害虫天牛等,蓟马目害虫蓟马等。对大多数作物特别是蔬菜如甘蓝、白菜、萝卜、黄瓜、西瓜、茄子、辣椒等,果树如苹果、柑橘、梨、桃、葡萄、草莓等,茶,马铃薯,烟草等,在推荐剂量下对作物安全、无药害,对蜜蜂等野生动物影响小。
作为有效成分II的吡蚜酮(pymetrozine)属于三嗪酮类,作用机理独特,与已知的杀虫剂作用机理均不相同,与现有杀虫剂无交互抗性。推荐剂量下对作物、环境安全,无药害。
二种有效成分的混合配比是I∶II=1∶10至1∶50,优选为1∶10至1∶30,例如更优选的配比为1∶10、1∶30的组合物。
该两单剂混配,增效显著。经过查新,国内外尚未见该混剂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以啶虫脒与吡蚜酮为有效成分的杀虫混剂。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所述该混剂的制备方法。
该杀虫组合物包括有效成分质量分数为啶虫脒1%~5%,吡蚜酮10%~50%,优选啶虫脒1%~2%,吡蚜酮10%~30%。
有效成分I和II组成的混合物一般以制剂使用。该组合物可加工成水剂、悬浮剂、可湿性粉剂等剂型。施用该组合物的优选方法是叶面喷施,通常施药量是30~90g a.i./ha。
制剂用已知的方式制备,通常是将有效成分与表面活性剂、溶剂或固体载体充分混合或研磨。水剂通常是将有效成分用酸化剂酸化,再加入助剂及水,充分搅拌均匀。
杀虫组合物通常包括11%~51%的有效成分I和II,6%~15%表面活性剂,34%~83%固体填料或液体助剂。
适合的靶标作物特别是小麦、玉米、高粱等粮食作物,棉花、麻类、大豆、花生等经济作物,番茄、茄子、辣椒、莴苣、芹菜、甘蓝、菜豆、蚕豆、豇豆、豌豆等蔬菜作物,黄瓜、南瓜、西瓜等葫芦科作物,烟草、马铃薯等茄科作物,苹果、柑橘、梨、桃、葡萄、草莓等果树作物,菊花、石竹等花卉植物。
适合的害虫除棉蚜外,还有小麦蚜虫、菜蚜、瓜蚜、柑桔蚜虫、苹果绵蚜、其他果树上的蚜虫、大豆蚜虫等等。
适合的表面活性剂是烷基苯磺酸盐,木质素磺酸盐,烷基萘磺酸盐,石油磺酸钠,脂肪醇硫酸盐,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硫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萘磺酸甲醛缩合物,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脂肪酸聚氧乙烯酯,植物油环氧乙烷加成物及衍生物等,优选的为OP系列、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拉开粉、NNO、纸浆废液等具有良好的乳化、分散和润湿性能的非离子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适合用于可湿性粉剂的固体载体是膨润土、凹凸棒土、高岭土、蒙脱土、硅藻土、陶土、白炭黑、滑石粉、粘土等。
适合的酸化剂有盐酸、硫酸、磺酸、乳酸、柠檬酸、乙酸、甲酸等有机酸和无机酸。
实施例 本发明用下列实施例进行说明,但不限制本发明。
制剂实施例111%水剂 啶虫脒 1% 吡蚜酮 10% 盐酸 20% OP-108% 自来水 至100% 有效成分用酸化剂酸化,加入表面活性剂与自来水,充分混合配制成水剂,可对水稀释成任何所需浓度的水溶液。
制剂实施例222%悬浮剂 啶虫脒 2% 吡蚜酮 20% 聚乙烯醇 10% NNO 2% OP-105% 水 至100% 将有效成分与辅助剂充分混合,在搅拌机中用3~5mm玻璃珠充分研磨,配成悬浮剂。可对水稀释成任何所需浓度的悬浮液。
制剂实施例331%可湿性粉剂 啶虫脒 1% 吡蚜酮 30%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5% 纸浆废液 5% 滑石粉 至100% 啶虫脒和吡蚜酮与助剂、填料经气流粉碎机粉碎,再在混合釜中充分混合即可配成可湿性粉剂。可对水稀释成任何所需浓度的悬浮液。
生物测定实施例1 室内毒力测定方法采用FAO(1980)推荐的叶片浸渍法。先对供试药剂进行初测,在其基础上按倍比关系稀释成5个梯度浓度,将带蚜的棉苗在药液中浸渍5s后取出,立即用滤纸吸去多余的药液,用毛笔剔除有翅蚜和若蚜,保持大小一致的无翅成蚜,数清棉叶上的蚜虫数,然后放到温室里正常培养。每个浓度3个重复,以二甲基亚砜水溶液为对照。24h后检查死蚜数,检查时用毛笔拨动虫体,试虫完全不动为死亡,对照死亡率大于10%为无效试验,所得死亡率用Abbott公式求出校正死亡率。然后以药剂浓度的对数值为自变量x,以校正死亡率的机率值为因变量Y,以最小二乘法求出毒力回归方程(Y=A+Bx)、致死中浓度LC50和LC90,及相关系数(R)。
增效试验方法按孙云沛的共毒系数法进行。按下例公式计算混配药剂的共毒系数


混剂理论毒力指数=A毒力指数×A的比例+B毒力指数×B的比例
混剂的CTC大于100为增效作用,大于120为显著增效;100左右为相加作用;小于100为拮抗作用。
根据啶虫脒与吡蚜酮的LC50,确定的啶虫脒与吡蚜酮的配比为1∶30、1∶20、1∶10、1∶5、1∶2.5等5个配比。混配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见表1。
表1 啶虫脒与吡蚜酮混配室内毒力测定结果 从表1可见,啶虫脒与吡蚜酮配比为1∶10和1∶30时,混剂的共毒系数高达300以上,其增效作用相当显著,而其他几个配比基本上为相加作用。故选择的配比啶虫脒∶吡蚜酮为1∶10或1∶30。
生物测定实施例2 田间药效试验共设6个处理供试药剂为11%啶·吡水剂(AS)20、30、40g/亩,对照药剂25%吡蚜酮WP 20g/亩、3%啶虫脒EC 20g/亩,及空白对照。重复4次,共24个处理。于棉蚜发生高峰期全棉株均匀喷雾。
每处理小区随机取5点,每点标定10株棉苗,施药前调查虫口基数,施药后1d、3d、7d各调查1次,分别记载残留活虫数,计算虫口减退率及校正防效,并对试验结果进行方差分析。同时调查供试作物有无药害症状。确定药剂的安全性。
从试验结果(见表2)可以看出,药后第一天防效最好的是11%啶·吡AS(40g/亩),防效为93.20%,其次为3%啶虫脒EC,防效为91.53%,防效较差的是25%吡蚜酮WP,仅为33.10%,供试药剂3个处理明显高于对照药剂25%吡蚜酮WP。从表3可见,药后3d、7d的防效差异不显著,防效为97.86%~99.79%。表明吡蚜酮的药效较缓慢,与啶虫脒混配,可以显著提高其速效性。
试验期间观察,棉花无任何药害症状,试验药剂对棉花安全。
表2 11%啶虫脒·吡蚜酮As田间试验结果(药后1d) 山东 2005.8 注表中数据为4次重复平均值。
表3 11%啶虫脒·吡蚜酮AS田间试验结果(药后3d和7d) 山东 2005.8 注表中数据为4次重复平均值。
权利要求
1.一种杀虫组合物,其中的有效成分为啶虫脒(有效成分I)和吡蚜酮(有效成分II),I∶II的重量比为1∶10至1∶50。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杀虫组合物,其中I∶II的重量比为1∶10至1∶30。
3.一种防治害虫的方法,其中将根据权利要求1的杀虫组合物以30~90g a.i./ha喷施于作物上来防治农业害虫。
4.根据权利要求3的方法,其中防治作物为棉花害虫。
5.根据权利要求3的方法,其中防治对象为棉蚜。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有效成分为啶虫脒(有效成分I)和吡蚜酮(有效成分II)的二元杀虫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其中I∶II的重量比为1∶10至1∶30时对棉蚜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其制剂可用于防治农业害虫,其中特别是棉蚜。
文档编号A01N43/64GK1965653SQ20051011534
公开日2007年5月23日 申请日期2005年11月16日 优先权日2005年11月16日
发明者陈福良, 曹坳程, 石伶俐, 王一杰, 李欢欢, 邬腊梅 申请人: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