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杠杆式拔棉梗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128阅读:78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杠杆式拔棉梗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业手动工具,具体地指一种拔除棉梗的手动工具。
背景技术
棉田中的棉花摘完以后,棉株及梗大多需要人们用手拔除,由于棉梗粗壮,根系发达,拔棉株需弯腰用手扯住棉梗住上拉,以带出根系,这样长时间弯腰用力,劳动强度大,不但腰酸背痛且劳动效率也不高。也有干脆用镰刀割去棉株,再挖除棉株的根部,这样劳动强度仍然很大,也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省力的拔出棉梗的工具。它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不用弯腰操作就可带根拔出整个棉株。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杠杆式拔棉梗器,包括有一杆件,杆件的一端是握手,另一端是顶头,在靠近顶头部位的杆件上固定有其开口朝向握手一端的楔形勾。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杆件上固定的楔形勾有两个,它们径向对称地固定在杆件靠近顶头部位的侧壁上。
楔形勾上的开口内侧制成锯齿状或刀口状。
在杆件顶头端部平行于楔形勾固定有横杆或板。
杆件上的楔形勾固定在距离顶头端部200毫米的位置。
杆件上的楔形勾固定在距离顶头端部横杆或板外侧壁200毫米的位置。
杆件和横杆或板采用铁管或木材或工程塑料制成,楔形勾采用铁或不锈钢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一是所设计在杆件上的楔形勾可以牢牢地卡住棉梗,以杆件的顶头一端为支点支于地上,人们不需弯腰只需握住杆件的握手一端,像使用撬杠一样轻轻往上一提,棉梗就被扯出地面,既方便省力,劳动效率也大大提高。二是结构十分简单,携带方便,制作方便,成本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若没有横杆6时,在离杆件1上顶头3端部约200毫米处固定有楔形勾2。楔形勾2的开口4朝向杆件1的握手5,其楔形勾2的开口4平面与杆件1的轴线呈稍小角度的夹角也可,楔形勾2上开口4部位的两内侧边呈锯齿状,便于卡夹住棉梗。楔形勾2上开口4的两内侧边也可制成刀口状。如图所示,在杆件1上的楔形勾2可以是两个,它们径向对称地固定在靠近顶头3部位的侧壁上。也可以在顶头3端部平行于楔形勾2的开口4平面固定横杆6或板,使杆件1的顶头3与土地的接触由点扩大成面,以避免杆件1的顶头3部位在卡提棉梗时陷入泥土中。这时楔形勾2就固定在由横杆6或板的外侧壁(即横杆6或板的最下方)朝上方约200毫米处的杆件1侧壁上。
杆件1和横杆6或板可采用铁管或木材或工程塑料制成,楔形勾2可采用铁或不锈钢制成。杆件1和横杆6或板采用铁管制作时,楔形勾2可直接焊接在杆件1上,杆件1和横杆6或板也采用焊接固定。杆件1和横杆6或板采用木材或工程塑料制作时,杆件1和横杆6或板可用榫头或铁钉连接固定,楔形勾2可用螺钉固定在杆件1上,也可在楔形勾2的外侧壁上制作固定卡之类的固定件,将其固定在杆件1上。在杆件1上的握手5部位可做成便于握持的扶手状,如伞把的形状,更便于向上扯拔棉梗。整根杆件1的长短可依据人的高度及使用顺手的情况而定。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将杆件1上的顶头3一端支于地上,同时用带锯齿的楔形勾2卡住棉梗,握住杆件1的握手5一端轻轻往上一提,棉梗就被扯出地面。
权利要求1.一种杠杆式拔棉梗器,包括有一杆件(1),其特征在于杆件(1)的一端是握手(5),另一端是顶头(3),在靠近顶头(3)部位的杆件(1)上固定有其开口朝向握手(5)一端的楔形勾(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杠杆式拔棉梗器,其特征在于杆件(1)上固定的楔形勾(2)有两个,它们径向对称地固定在杆件(1)靠近顶头(3)部位的侧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杠杆式拔棉梗器,其特征在于楔形勾(2)上的开口(4)内侧制成锯齿状或刀口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杠杆式拔棉梗器,其特征在于在杆件(1)顶头(3)端部平行于楔形勾(2)固定有横杆(6)或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杠杆式拔棉梗器,其特征在于杆件(1)上的楔形勾(2)固定在距离顶头(3)端部200毫米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杠杆式拔棉梗器,其特征在于杆件(1)上的楔形勾(2)固定在距离顶头(3)端部横杆(6)或板外侧壁200毫米的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杠杆式拔棉梗器,其特征在于杆件(1)和横杆(6)或板采用铁管或木材或工程塑料制成,楔形勾(2)采用铁或不锈钢制成。
专利摘要一种杠杆式拔棉梗器,包括有一杆件,在靠近顶头3部位的杆件1上固定有其开口朝向握手5一端的楔形勾2。所设计在杆件1上带锯齿的楔形勾2可以牢牢地卡住棉梗,以杆件1上的顶头3一端为支点支于地上,人们不需弯腰只需握住杆件1上的握手5一端轻轻往上一提,棉梗就被扯出地面,省力省时,方便快捷。
文档编号A01B43/00GK2800724SQ2005200960
公开日2006年8月2日 申请日期2005年4月19日 优先权日2005年4月19日
发明者刘继涛 申请人:刘继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