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果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442阅读:25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摘果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摘果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适合在小面积果树种植者推广使用的摘果器。
背景技术
因人的身高有限,果农在摘果时须爬上果树,这样不仅费时费力,而且极易折损树枝,将花芽碰掉,对果树来年挂果和果树的成长有极大损害,还因人一次上树摘果盛装有限,往往一棵树须往返多次才能摘完,并且上树摘果不够安全,果农容易受到伤害。目前,市场上出售的摘果机不仅造价高,而且结构复杂,不适合在小面积果树种植地区推广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造价低且适合在小面积果树种植地区推广使用的摘果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摘果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摘果杆1和固定在摘果杆1上端的摘果圈2,摘果圈2圈边固定连接有圆桶形果袋3,果袋3底部设有接果口4。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制造成本低,可提高摘果速度而不会损伤果树,减少劳动强度,省时省力,适合在小面积果树种植地区推广使用。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一种摘果器,它包括一根摘果杆1和一个固定在摘果杆1上端的摘果圈2,摘果圈2圈边固定连接有一个圆桶形果袋3,果袋3底部设有圆形接果口4。所述果袋3中部与摘果杆1中部之间设有防止果袋3四处漂移的连接绳5,果袋3底部靠近接果口4位置设有便于接果的连接绳6;所述摘果圈2为圆形,其直径为8~9cm,摘果杆1长度为70~90cm。
权利要求1.一种摘果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摘果杆(1)和固定在摘果杆(1)上端的摘果圈(2),摘果圈(2)圈边固定连接有圆桶形果袋(3),果袋(3)底部设有接果口(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摘果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果袋(3)中部与摘果杆(1)中部之间设有连接绳(5),果袋(3)底部靠近接果口(4)位置设有便于接果的连接绳(6)。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摘果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摘果圈(2)为圆形,其直径为8~9cm,摘果杆(1)长度为70~90c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摘果器,它包括摘果杆和固定在摘果杆上端的摘果圈,摘果圈圈边固定连接有圆桶形果袋,果袋底部设有接果口。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制造成本低,可提高摘果速度而不会损伤果树,减少劳动强度,省时省力,适合在小面积果树种植地区推广使用。
文档编号A01D46/00GK2850241SQ200520105839

公开日2006年12月27日 申请日期2005年12月7日 优先权日2005年12月7日
发明者李阎亮 申请人:李阎亮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