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斑楔天牛的人工养殖方法

文档序号:179204阅读:7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眉斑楔天牛的人工养殖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眉斑楔天牛的人工养殖方法领域。
背景技术
天牛是林木、园林绿化树木及果树的一类重要害虫,目前世界已知约4000属3.5万种以上,我国估计超过3000种。虽然天牛种类繁多,但由于天牛幼期生活的隐蔽性、大多数种类生活周期很长,一般每年仅发生一代,甚至2-3年才发生一代,人工饲养难度很大,迄今为止,能够成功通过人工室内饲养的天牛种类极少,亦未有能够在室内人工规模化繁殖天牛的报道。在中国专利“双条杉天牛的规模化繁育和在害虫生物防治中的应用”(专利号02125397.8)中报道从野外采集成虫,经冷藏保存后,于翌年繁育双条杉天牛幼虫用于饲养肿腿蜂(Scleroderma sp.)、蒲螨(Pymeotes sp.)等寄生性生物天敌,但该方法一年仅能繁殖一代天牛,繁殖效率低,无法在室内周年繁殖。
眉斑楔天牛Glenea cantor,又名眉斑并脊天牛,属鞘翅目,天牛科,沟胫天牛亚科,并脊天牛属。该天牛在国外分布于越南、菲律宾、老挝,国内分布于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海南、香港等省区,是木棉树的一种重要害虫。生物防治是天牛综合防治的最有效措施之一,目前大规模释放管氏肿腿蜂Scleroderma guani是天牛生物防治效果好、效率高的一种防治方法,但由于其中间寄主为玉米螟、黄粉虫等非天牛种类,利群退化问题无法解决;花绒坚甲Dastarcus longulus、川硬皮肿腿蜂Scleroderma sichuanensis等虽然对天牛有较好的自然控制作用,但因无法进行人工大规模繁殖,难于解决天牛寄生性天敌的中间寄主问题。还由于没有人能提供大量天牛用于室内药效试验或毒力测定,也无法研究和生产出可大规模应用于天牛防治的高效农药。
同时,由于昆虫虫体具有蛋白质含量高、氨基酸种类齐全、微量元素丰富、含多种生物活性物质等特点,且昆虫生物量超过其它生物总量的10倍之多,是一项潜力巨大的可更新的自然资源,利用昆虫生产新型的营养保健食品、药品,已展现出了广泛的发展前景,但由于自然界中采集困难,人工繁殖不易,尚难以作为美食走上餐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人工大规模养殖眉斑楔天牛的方法。
本发明以如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用木棉小枝条饲养市售成虫或采集野外成虫,在成虫进入产卵期时,放入木棉枝条供成虫产卵;成虫产下卵后,将卵粒连同树枝皮层切下并集中培养,在幼虫孵化初期,将幼虫接入培养幼虫的木棉枝条培养至成虫羽化出木;根据不同需要分离、采集幼龄、中龄或老龄幼虫或蛹;幼虫化蛹后,若需羽化为成虫,则继续让其在蛹室内停留至咬孔出蛹室;成虫羽化出木后即可用新鲜的木棉枝条或叶片单独或集中饲养。
用本发明的方法规模养殖天牛,每年能够繁殖4个世代,在人工控温下全年均可以繁殖。既可满足试验研究、昆虫膳食需要,还可制作色彩鲜艳、体型优美、极具观赏价值的工艺品。


图1是眉斑楔天牛各虫态特征及生活史图具体实施方式
眉斑楔天牛的形态特征[成虫]雄虫体长11-14.1mm。体较瘦小,体被覆乳白或乳黄色绒毛;头顶中央有一细长纵斑,伸至额区与额中区的大黑斑相接;复眼上叶之后各有一条较短阔纵黑斑;额区前缘还另有一较大黑斑;触角黑色,11节;前胸背板长宽近相等,具两排黑斑,两横斑间有一前宽后窄的黑短纵斑;每腹节腹面两侧各有一个黑横斑;小盾片舌状黑色,后缘灰白;鞘翅黄褐色,有均匀刻点,端区有两个黑斑,被灰白色绒毛,肩区略红褐,肩角褐色,肩下各有一隆脊线,鞘翅端部毛斑灰白色,包围最后一个黑斑,鞘翅肩部较宽,向端部逐渐减窄,端部外侧有一刺状突起;前、中足腿节,胫节淡黄褐色;后足黑色,跗节腹面黄褐色。腹部第五节腹板尖细,后缘略突出。
雌虫体长13.9-15.2mm,触角仅略超过鞘翅末端;腹部第五节腹板较宽,中央具一黑色纵沟,后缘宽平。其余同雄性。
橄榄形,长径2.28-2.50mm,短径0.91-1.16mm,初产时为乳白色,壳软,后逐渐变硬,临孵化时,卵的一端出现黑点。
老熟幼虫体长17~26mm,前胸背板宽4~5mm。体长圆筒形,向后渐狭。体色橙黄色。头颅扁,长方形,长胜于宽,侧缘平行;前胸背板横宽,前缘、侧缘及中区散生细毛,前区光滑,后区密布褐色粗颗粒,在侧沟之间排列呈“凸”字形,颗粒分布较均匀,往后颗粒渐细小;无足。腹部背泡突显著突起,背面具2横沟,腹面具1横沟,背面中沟明显,无瘤突,散布褐色小刺粒;气门小,狭椭圆形;肛门三裂,近“T”形。
裸蛹,长13-18.4mm,前胸宽5-5.7mm,体为橙黄色,纺锤形。头部略弯向前胸腹面。头顶浅凹陷,隐约可见中央纵沟,表面光滑,近触角基部处有刚毛两支;触角着生于头顶外前方,丝状,向后弯紧贴身体两侧,在腹部基部向下弯,至鞘翅中后部折向前方,弯至前足基部;胸足各节清晰,弯曲向后贴于身体腹侧方,腿节,胫节略扁平,后足腿节端部伸到第6腹节;两对翅芽折向腹侧面,盖住后足基半部。腹部可扭动;第1~6腹节较横宽,第7腹节明显长于其它各腹节;1-7腹节各有一对气门。
生物学特性(一)年生活史经室内系统继代饲养,眉斑楔天牛在中国广西南宁一年可完成4代的发育,各代发生情况见表1。
表1 眉斑楔天牛年产生活史 表中代号○为蛹;+为成虫;·为卵;-为幼虫(二)越冬情况野外调查发现,眉斑楔天牛在广西南宁主要以最后一代老龄幼虫在木棉受害枝条或主干的木质部内过冬,部分3、4龄幼虫亦可在韧皮部内过冬,且在气温回暖时仍可取食。室内25℃下饲养发现,该虫周年均可繁殖,无滞育越冬现象。室外调查结果见表2。
表2 眉斑楔天牛越冬情况调查2004年

主要习性1.成虫习性(1)羽化及出木成虫在蛹室中羽化时,先是头胸部顶破蛹壳,继而虫体不断伸缩扭动,最后在足的协助下将蛹壳蜕出。刚羽化的成虫体色较淡,体壁柔软,后颜色逐渐加深,体壁也逐渐硬化。成虫羽化后在蛹室内滞留时间长短取决于环境温度,在25℃下滞留期最长10d,最短4d,平均为5.97±1.11d,在15℃下最长滞留期可达21d。成虫出木时,多数另咬一羽化孔爬出,少数咬破原蛀入孔而出。出孔后,成虫即可迅速地爬行、飞翔到树冠寻找食物。雄性成虫一般较雌性成虫提早出木2-3d。
(2)食性成虫出木后需要一段时间补充营养才能使性腺发育成熟。成虫对木棉各器官的取食有一定选择性(见表3),取食量顺序依次为叶柄>叶中脉>叶片>枝梢韧皮部,不取食已枯死的树叶或树枝皮层。
表3 眉斑楔天牛成虫补充营养对木棉各器官的选择

(3)活动规律成虫具弱趋光性和假死习性,在室内有趋向光源的行为,受惊扰会假死坠地,约10多秒后再活动逃逸。
成虫主要在白天活动,活动高峰分别在10:00和16:00。不同时段活动有不同目的,上午9-11时和下午14-16时雌成虫以产卵为主,下午16时到18时以寻找配偶及交配为主。取食活动在各时间段均可进行。
(4)交配雌虫出木后第2天即可交配,但以3-6d接受交配较多;雄虫一般在出木后4d开始交配,以7d后交配较多。雄虫主动寻找、追逐、并迅速冲向雌虫,交配抱合姿式为背负式,在25℃下一般一次交配时间2.5~3h,最长达7h;多在14时到19时进行。雌雄虫均可行多次交配,但一般一天只交配一次。短时交配后所产下的卵均不能孵化。初次交配的雌虫因其生殖系统尚未发育成熟,仍需继续进行补充营养。
(5)产卵与孵化在25℃下,雌虫出木后10d即可产卵,但以12d后较多。产卵期最长达87d,平均为49.46±16.16d。在自然条件下,成虫通常在长势较弱的树上产卵;当在树干或树枝上找到合适的产卵部位时,一般用上颚在皮层上咬“一”字形长约6~10mm与枝干垂直的刻槽,然后将产卵器插入刻槽的韧皮部内,把卵产在刻槽中部附近,产完卵后用腹末将分泌出来的粘稠液体涂抹在刻槽上。产完一粒卵后则另外寻找新的产卵场所,通常一个刻槽仅产一粒卵,极少情况下会出现一个刻槽产3-4粒卵。每头雌虫产卵量平均127.3粒。
卵的历期随环境温度不同而发生变化,在20℃下卵的平均历期为10.92±1.58d,而在25℃下,卵的历期平均仅为5.13±0.61d。
(6)成虫耐饥力成虫的耐饥力与性别及有无供水、温湿度等条件因素有关。在25℃、相对湿度75~80%下,不供水时,雄性成虫最长可存活5d,一般为2.46d,而在供水状态下,雄虫存活时间平均为5.29d。雌虫由于体内脂肪含量较丰富,耐饥能力明显较雄性强,在相同条件下,不供水时平均4.71d,供水时最长存活时间平均6.93d(见表4)。
表4 眉斑楔天牛成虫耐饥力 (25℃,相对湿度75~80%)

2.幼虫习性幼虫孵化后,即在韧皮部钻蛀取食,在食料不足时有相互残杀行为。幼虫共5龄,在25℃下幼虫平均历期41d。幼虫蛀道不规则,仅在孵化初期有细小排屑孔。随着幼虫不断长大,或受害树内幼虫数量大时,往往将韧皮部取食一空,仅留下与木质部分离的硬皮壳,两者间充满粪屑。老熟幼虫要化蛹时向木质部钻蛀,先横后向下钻蛀构筑蛹室,蛹室长椭圆形,上端的蛀道以木丝堵塞,蛹室长2.7-2.9cm,宽0.6-0.8cm。各个蛹室互不相连。
由于成虫喜在衰弱树或枝条上产卵,因而,树体上的幼虫密度常很高,一般一根直径约4cm的衰弱树枝上幼虫就有几头到10多头不等,导致树冠下侧的很多枝条、甚至整树枯死。
3.蛹老熟幼虫构筑蛹室后的初期,体仍较长,腹节长而明显,除头部外,体呈橙黄色。随着活动力渐弱直至不动,虫体明显缩短,体节细密,体软,成为预蛹。预蛹继续发育则腹部变细,稍向前收缩,体内器官与表皮出现间隙,蛹体器官逐渐显现。临化蛹时,头部由前口式变为下口式,胸部膨大,化蛹时,虫蜕沿胸部背线开裂,头胸部首先从裂口处脱出,继之腹部不断伸缩扭动,最后蛹体全部脱出;蛹由初期的乳白色变为橙黄色。蛹静伏约7d后,复眼最先变色,由淡棕色—→棕色—→黑色,变色区由最初的线状到整个复眼。翅芽、触角、上颚、足的变色顺序同复眼,但时间稍滞后。在25℃下蛹平均历期11d。
(四)成虫对寄主的选择室内寄主范围选择试验结果表明,成虫补充营养对植物的种类有明显的选择性。参试南方植物种类有12种,该天牛仅取食其中的木棉、蚬木、扁桃和芒果等4个树种,其余各树种均未见成虫取食。其取食量顺序为木棉>砚木>扁桃>芒果。见表5。
表5 眉斑楔天牛成虫补充营养对植物种类的选择 经分别用木棉和砚木枝叶饲养成对新出孔的成虫,结果表明,以木棉饲养的成虫其取食、交配、产卵、寿命等行为均正常,寿命均大于1个月。而以砚木饲养的成虫则无交配、产卵等行为出现,其平均寿命仅7.8d。表明木棉是最适合眉斑楔天牛生长发育的食料,虽然成虫有时能够取食蚬木或在木棉枝叶缺少时可取食扁桃等植物,但对成虫的发育影响很大。
四、养殖技术1.养殖设施(1)饲养室 面积视饲养规模而定,一般15-20m2,门窗应安装有不锈钢质纱窗,并安装一台排风扇作通风用,如条件许可还可安装一台1.5匹冷暖空调设备。
(2)饲养架 120×50×160cm3木架或铁架若干个,每个架子分3层,空隙约45-48cm,以能放入幼虫饲养箱为宜。
(3)幼虫饲养箱 数量依规模而定,规格50×40×45cm3,四周及底面均为玻璃或有机玻璃,其中一端较其它各边略高出0.2cm,另备一块65×55cm2玻璃作盖。
(4)卵孵化管 孵化管为一般带塑料盖的玻璃管,直径1.5-2cm,塑料盖要用大头针扎出3-5个小孔,以利透气。
(5)成虫饲养笼 规格50×60×50cm3,两端及底部安装有不锈钢质纱网,其中一端装20×20cm2小纱门一个,上侧和两侧为玻璃板。箱的底部纱网之下装一小抽屉,以便清除虫粪。
(6)成虫饲养瓶 一般为直径10cm,高12cm的玻璃瓶,盖子为不锈钢质,并扎直径约0.2-0.3cm小孔若干个供透气用。
由于眉斑楔天牛的抗病能力很强,至今未见到有病原菌感染致死现象,所用各种饲养器具不需专门进行杀菌处理。
2.虫源的准备该种天牛种苗可买入或到野外采集。采集方法是将木棉树冠下被天牛为害并已干枯、虫粪较为新鲜的虫枝采回,截成长约40cm小段竖放于幼虫饲养箱内,每个养虫箱放约10条,喷少许清水,盖上玻璃盖,转到25℃下培养约20d,即有成虫羽化出来,并爬行在养虫箱上侧的玻璃板上。选择体重在0.2g以上的雌性个体和体重在0.1g以上的雄性个体分别置于养虫瓶内,用木棉小枝条饲养备用。
3.成虫的饲养成虫的饲养可分群体饲养和单雌饲养。
(1)群体饲养为多雌雄个体混合饲养,优点是有利于保持遗传的稳定性,避免多世代养殖后出现种质退化问题。方法将采集到的成虫饲养于成虫饲养笼内,每笼约放虫15-20对,用木棉新鲜枝条及少量叶片饲养,每1-2d更换饲料一次。湿度过低时应往笼内喷少许清水,一般情况下不用喷水。
(2)单雌饲养为将雌虫与雄虫配对,交配后将雌虫单独饲养,优点是可获得更多的虫卵。方法将雌虫单独饲养于养虫瓶内,放入雄虫一头,交配结束后将雄虫取出,用长约2cm,直径约1.5-2cm的木棉新鲜枝条饲养,每2d更换饲料一次。当成虫进入产卵期时再放入雄虫再交配一次,交配结束后将雄虫取出,饲料改为直径1cm左右的木棉枝条,并放入着卵枝条,以供采集卵粒。
3.卵的收集和培养(1)大笼采卵与培养成虫一般在出木后10-20d开始产卵。当成虫进入产卵期时,放入直径大于3cm、长约40cm的木棉枝条供产卵。24h后取出着卵枝条,用单面刀片将虫卵连同枝条皮层切下。方法是先在产卵刻槽上下各1cm处切下至木质部,再从卵刻槽的两侧各切一刀,两刀口间距约1.2cm,然后用螺丝刀将带卵皮层挑下,即得2×1.2cm的带卵皮层。将切下的带卵皮层集中放入卵孵化管内,每管放带卵皮层8-10块,盖上盖子,集中平放在托盘上,标明产卵日期,放于培养架上培养。旧枝条仍可续用1-2次。因成虫不太喜欢在新鲜的枝条上产卵,故采卵时应将枝条放置在室温下2d后再给雌虫产卵。
(2)养虫瓶采卵与培养在成虫进入产卵期时,在养虫瓶内放入长10cm,直径3-4cm枝条供成虫产卵,其他操作同前。
4.幼虫的转接25℃下,孵化管内的卵经4-5d后开始孵化,当发现皮层表面有少量木梢排出时,说明皮层内的卵已孵化,且部分进入2龄,应抓紧接种幼虫。
预先准备好长约40cm,直径在4cm以上的木棉枝条,在室内放置2-3d后备用。接种幼虫时,用螺丝刀在树枝的皮层上扎开约3cm的切口,将带有幼虫的皮层插入切口内,皮层插入方向应与树枝的皮层方向一致。之后再在距前一切口约5cm处切开另一切口接种幼虫,各切口间呈品字形排列。整个枝条接完幼虫后,将带虫枝条放置于幼虫培养箱内培养,盖上玻璃板,每隔2-3d往箱内喷少许清水保湿,直至成虫羽化出木。
5.虫体的分离与采集(1)低龄幼虫的分离与采集如试验需要低龄幼虫如1、2龄幼虫,可将带卵皮层放入卵孵化管内培养7-8d,剥开皮层,将幼虫取出,即可得到1龄幼虫,如在第10-12天剥取可获得2龄幼虫。
(2)中龄幼虫的分离与采集中龄幼虫如3、4龄幼虫,在幼虫接种到木棉枝条约20-25d后,将枝条的皮层剥开,即可选取适合需要的幼虫,不合适的幼虫还可让其留在枝条继续培养。
(3)老龄幼虫及蛹的分离与采集已接种幼虫的枝条经培养32-38天后即进入老龄幼虫阶段,并已蛀入木质部,随后即进入化蛹、羽化阶段。分离老龄幼虫时,可将枝条取出,剥下皮层,查检枝条木质部表面的幼虫蛀入孔,蛀入孔一般呈椭圆形,直径约5mm,蛹室一般位于蛀入孔的上侧或下侧约2cm处,深约0.5~0.9cm,用刀在距蛀入孔约4cm处劈开即可取出幼虫或蛹;亦可用刀直接纵向劈开枝条,劈开时一般会从蛹室处裂开,很容易发现幼虫或蛹。
(4)成虫的采集幼虫化蛹后,25℃下约经8-10d后羽化为成虫,成虫继续在蛹室内停留5-6d即咬羽化孔出来。在成虫出木期,可利用其假死习性和趋上性,在饲养箱的向光处适当移动玻璃板,露出约2cm宽的小缝,在缝口处套上一纱网袋,即可将成虫采集于网袋内。因成虫羽化出木后很快需要补充营养,因此,可用新鲜的木棉枝条或叶片饲养采集下来的成虫。
权利要求
1.一种眉斑楔天牛的人工养殖方法,其特征是用木棉小枝条饲养市售成虫或采集野外成虫,在成虫进入产卵期时,放入木棉枝条供成虫产卵;成虫产下卵后,将卵粒连同树枝皮层切下并集中培养,在幼虫孵化初期,将幼虫接入培养幼虫的木棉枝条培养至成虫羽化出木;根据不同需要分离、采集幼龄、中龄或老龄幼虫或蛹;幼虫化蛹后,若需羽化为成虫,则继续让其在蛹室内停留至咬孔出蛹室;成虫羽化出木后即可用新鲜的木棉枝条或叶片单独或集中饲养。
全文摘要
一种眉斑楔天牛的人工养殖方法,用木棉小枝条饲养市售成虫或采集野外成虫,在成虫进入产卵期时,放入木棉枝条供成虫产卵;成虫产下卵后,将卵粒连同树枝皮层切下并集中培养,在幼虫孵化初期,将幼虫接入培养幼虫的木棉枝条培养至成虫羽化出木;根据不同需要分离、采集幼龄、中龄或老龄幼虫或蛹;幼虫化蛹后,若需羽化为成虫,则继续让其在蛹室内停留至咬孔出蛹室;成虫羽化出木后即可用新鲜的木棉枝条或叶片单独或集中饲养。用本发明的方法规模养殖天牛,每年能够繁殖4个世代,在人工控温下全年均可以繁殖,既可用于繁殖天牛寄生性天敌昆虫,也可供农药筛选试验研究、昆虫膳食需要,还可制作色彩鲜艳、体型优美、极具观赏价值的工艺品。
文档编号A01K67/00GK1806538SQ20061001827
公开日2006年7月26日 申请日期2006年1月20日 优先权日2006年1月20日
发明者陆温, 韦绥概, 覃爱枝 申请人:广西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