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老芽冬季栽培方法

文档序号:383582阅读:27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刺老芽冬季栽培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刺老芽栽培的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刺老芽冬季栽 培的方法。
技术背景目前,刺老芽冬季栽培主要采用水生法,把扎好捆的刺老芽枝条茎 头朝上坐,在装水的容器或水床里生长。然而,上述方法存在明显的缺 点,萌芽率不高或者虽能够萌芽,但刺老芽长的细长。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栽培 方法简单,萌芽率高的刺老芽冬季栽培方法。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釆用的技术方案是a、 日光温室大棚建立规格为长50—60米,宽6. 5 — 8米,顶部 为斜坡状,北面和东西两面为墙,顶部和南面为塑料薄膜棚,在东西两 侧墙体上开有通风口,东西两側的墙高为2米;b、 地热栽培温床构造在日光温室大棚内构造地热栽培温床,规 格为床宽1.2米,作业道宽0.5米,南北纵向,靠北墙留0.8厘米东西 通道,按尺寸在床基上先向下挖40厘米深,踩平、压实,在上面铺上 一根二个循环六分聚乙烯地热管与锅炉连通,在聚乙烯地热管上盖25 厘米厚土,剩下15厘米留作床基,用红砖立砖和水泥把床基框上;c、 石棉扦插基质装填选用没有杂质的石棉,剪成碎状,在床基 内装填15厘米,用木板压实待用;d、 刺老芽枝条采集、切段在11一12月份采集刺老芽枝条,选择 1.5厘米以上的顶端枝条,长50—60厘米,50根捆成一捆,堆放在阴 凉背风处,在上面盖上遮荫物浇水保湿,也可马上扦插,扦插前,先把 刺老芽枝条切成段,每段大约为15厘米,有两段带一侧芽芽苞, 一段 带有顶端芽苞,切段时,从芽苞上1.5厘米处呈45。角沿背面向下切, 切出来的枝段两头都是斜茬,便于扦插;e、 刺老芽枝段扦插扦插时要一根挨一根,每平方米扦插800—850 根,扦插深度为枝段的2/3,方向为芽苞朝南,带有顶端芽苞的技段要
保持直立,扦插后立即浇一遍透水;f、 扦插枝段药液处理用多菌灵800—1000倍液,百菌清1000— 1200倍液对到一起,在扦插枝段上全面喷雾,用量每平方米300—350 亳升药液,然后立即扣上拱棚,棚高距枝段顶部35—40厘米;g、 刺老芽栽培管理及时向聚乙烯地热管道送循环热水,要求温 床下面土壤温度9一irC,棚内湿度控制在90%—95%,棚内白天温度控 制在15—20'C之间,棚内夜间温度要求在8—1(TC以上,每天上午打开 拱棚1一2小时通风,每隔一天用清水浇一次;h、 刺老芽采收刺老芽栽培40—45天,芽高15—20厘米时为采 收期,40—50个芽可收1公斤,每平方米约收13—15公斤,收后绑捆 包装。本发明的优点是该发明冬季栽培刺老芽只要精细管理,就能像春天一样萌芽生长, 不仅生长好还不得任何病虫害,纯野生味,栽培40—45天,芽高能长 到20厘米左右,直径达到l厘米以上,呈翠绿颜色,本发明具有很好 的巿场前景和经济效益,利用冬季栽培刺老芽,能解决农民农闲,还能 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对建设新农林起到积极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1、a、 日光温室大棚建立规格为长50米,宽6.5米,顶部为斜坡状, 北面和东西两面为墙,顶部和南面为塑料薄膜棚,在东西两侧墙体上开 有通风口,东西两側的墙高为2米;b、 地热栽培温床构造在曰光温室大棚内构造地热栽培温床,规 格为床宽1.2米,作业道宽0.5米,南北纵向,靠北墙留0.8厘米东西 通道,按尺寸在床基上先向下挖40厘米深,踩平、压实,在上面铺上 一根二个循环六分聚乙烯地热管与锅炉连通,在聚乙烯地热管上盖25 厘米厚土,剩下15厘米留作床基,用红砖立砖和水泥把床基框上;c、 石棉扦插基质装填选用没有杂质的石棉,剪成碎状,在床基 内装填15厘米,用木板压实待用;d、 刺老芽技条采集、切段在ll月份采集刺老芽枝条,选择1.5
厘米以上的顶端技条,长50厘米,50根捆成一捆,堆放在阴凉背风处, 在上面盖上遮荫物浇水保湿,也可马上扦插,扦插前,先把刺老芽枝条 切成段,每段大约为15厘米,有两段带一侧芽芽苞, 一段带有顶端芽 苞,切段时,从芽苞上1.5厘米处呈45。角沿背面向下切,切出来的枝 段两头都是斜茬,便于扦插;e、 刺老芽枝段扦插扦插时要一根挨一根,每平方米扦插800根, 扦插深度为枝段的2/3,方向为芽苞朝南,带有顶端芽苞的枝段要保持 直立,扦插后立即浇一遍透水;f、 扦插枝段药液处理用多菌灵800倍液,百菌清1000倍液对到 一起,在扦插枝段上全面喷雾,用量每平方米300亳升药液,然后立即 扣上拱棚,棚高距枝段顶部35厘米;g、 刺老芽栽培管理及时向聚乙烯地热管道送循环热水,要求温 床下面土壤温度9t:,棚内湿度控制在90%,棚内白天温度控制在15°C 之间,棚内夜间温度要求在8'C以上,每天上午打开拱棚l小时通风, 每隔一天用清水浇一次;h、 刺老芽采收刺老芽栽培40天,芽高15厘米时为采收期,40 个芽可收l公斤,每平方米约收13公斤,收后绑捆包装。实施例2、a、 日光温室大棚建立规格为长60米,宽8米,顶部为斜坡状, 北面和东西两面为墙,顶部和南面为塑料薄膜棚,在东西两侧墙体上开 有通风口,东西两侧的墙高为2米;b、 地热栽培温床构造在曰光温室大棚内构造地热栽培温床,规 格为床宽1.2米,作业道宽0.5米,南北纵向,靠北墙留0.8厘米东西 通道,按尺寸在床基上先向下挖40厘米深,踩平、压实,在上面铺上 一根二个循环六分聚乙烯地热管与锅炉连通,在聚乙烯地热管上盖25 厘米厚土,剩下15厘米留作床基,用红砖立砖和水泥把床基框上;c、 石棉扦插基质装填选用没有杂质的石棉,剪成碎状,在床基 内装填15厘米,用木板压实待用;d、 刺老芽枝条采集、切段在12月份釆集刺老芽枝条,选择1.5 厘米以上的顶端枝条,长60厘米,50根捆成一捆,堆放在阴凉背风处, 在上面盖上遮荫物浇水保湿,也可马上扦插,扦插前,先把刺老芽枝 切成段,每段大约为15厘米,有两段带一侧芽芽苞, 一段带有顶端芽 苞,切段时,从芽苞上1.5厘米处呈45°角沿背面向下切,切出来的枝段两头都是斜茬,便于扦插;e、 刺老芽枝段扦插扦插时要一根挨一根,每平方米扦插850根, 扦插深度为枝段的2/3,方向为芽苞朝南,带有顶端芽苞的技段要保持 直立,扦插后立即浇一遍透水;f、 扦插枝段药液处理用多菌灵1000倍液,百菌清1200倍液对 到一起,在扦插枝段上全面喷雾,用量每平方米350亳升药液,然后立 即扣上拱棚,棚高距枝段顶部40厘米;g、 刺老芽栽培管理及时向聚乙烯地热管道送循环热水,要求温 床下面土壤温度irC,棚内湿度控制在95%,棚内白天温度控制在20x:之间,棚内夜间温度要求在ioic以上,每天上午打开拱棚2小时通风,每隔一天用清水浇一次;h、 刺老芽采收刺老芽栽培45天,芽高20厘米时为采收期,50 个芽可收l公斤,每平方米约收15公斤,收后绑捆包装。
权利要求
1. 一种刺老芽冬季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a、日光温室大棚建立规格为长50-60米,宽6.5-8米,顶部为斜坡状,北面和东西两面为墙,顶部和南面为塑料薄膜棚,在东西两侧墙体上开有通风口,东西两侧的墙高为2米;b、地热栽培温床构造在日光温室大棚内构造地热栽培温床,规格为床宽1.2米,作业道宽0.5米,南北纵向,靠北墙留0.8厘米东西通道,按尺寸在床基上先向下挖40厘米深,踩平、压实,在上面铺上一根二个循环六分聚乙烯地热管与锅炉连通,在聚乙烯地热管上盖25厘米厚土,剩下15厘米留作床基,用红砖立砖和水泥把床基框上;c、石棉扦插基质装填选用没有杂质的石棉,剪成碎状,在床基内装填15厘米,用木板压实待用;d、刺老芽枝条采集、切段在11-12月份采集刺老芽枝条,选择1.5厘米以上的顶端枝条,长50-60厘米,50根捆成一捆,堆放在阴凉背风处,在上面盖上遮荫物浇水保湿,也可马上扦插,扦插前,先把刺老芽枝条切成段,每段大约为15厘米,有两段带一侧芽芽苞,一段带有顶端芽苞,切段时,从芽苞上1.5厘米处呈45°角沿背面向下切,切出来的枝段两头都是斜茬,便于扦插;e、刺老芽枝段扦插扦插时要一根挨一根,每平方米扦插800-850根,扦插深度为枝段的2/3,方向为芽苞朝南,带有顶端芽苞的枝段要保持直立,扦插后立即浇一遍透水;f、扦插枝段药液处理用多菌灵800-1000倍液,百菌清1000-1200倍液对到一起,在扦插枝段上全面喷雾,用量每平方米300-350毫升药液,然后立即扣上拱棚,棚高距枝段顶部35-40厘米;g、刺老芽栽培管理及时向聚乙烯地热管道送循环热水,要求温床下面土壤温度9-11℃,棚内湿度控制在90%-95%,棚内白天温度控制在15-20℃之间,棚内夜间温度要求在8-10℃以上,每天上午打开拱棚1-2小时通风,每隔一天用清水浇一次;h、刺老芽采收刺老芽栽培40-45天,芽高15-20厘米时为采收期,40-50个芽可收1公斤,每平方米约收13-15公斤,收后绑捆包装。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刺老芽冬季栽培方法,它的工艺过程是a.日光温室大棚建立,b.地热栽培温床构造,c.石棉扦插基质装填,d.刺老芽枝条采集、切段,e.刺老芽枝段扦插f.扦插枝段药液处理,g.刺老芽栽培管理,h.刺老芽采收。该发明冬季栽培刺老芽只要精细管理,就能像春天一样萌芽生长,不仅生长好还不得任何病虫害,纯野生味,栽培40-45天,芽高能长到20厘米左右,直径达到1厘米以上,呈翠绿颜色,本发明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和经济效益,不仅春季收获季节供不应求,冬季更难以品尝到新鲜的刺老芽,利用冬季栽培刺老芽,能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对建设新农林起到积极作用。
文档编号A01H4/00GK101209029SQ20061015119
公开日2008年7月2日 申请日期2006年12月25日 优先权日2006年12月25日
发明者王德堂 申请人:王德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