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旱地育秧苗的覆膜方法

文档序号:328642阅读:74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旱地育秧苗的覆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旱地育秧苗的覆膜方法,属农业栽培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覆膜是现代作物栽培中一个常用的技术手段,其常用的方法是将塑料薄 膜覆盖在栽培作物的耕地上。通过覆膜,可以减轻土壤的水分蒸发量和热量 的散失,起到保温、保水、提前季节、增加产量、提高效益的作用。现有的覆膜方式主要有两种,即拱架覆盖法和平铺覆盖法。平铺覆盖法能够保持厢面水分,早期的晴天升温幅度大,夜间降温幅度 大,阴雨天时膜内温度与外界相差较小, 一般覆膜高度为秧苗高度。由于塑 膜是靠秧苗叶片生长顶起来的,遇着降水,容易在膜表形成高低不平的"小 水坑",增加了秧苗承受的压力;同时,塑膜与叶片直接接触,遇着变化的 天气,如晴天、低温、寒潮等,与膜直接接触的叶片容易遭受伤害,如灼伤 或冻伤。平铺覆盖法的播种密度与秧苗素质呈负相关,播种密度不能过大, 且对秧苗的保护空间小,故而对秧苗的早期保护时期较短,适用范围有限。拱架覆膜法的保护空间大,膜内的升温效应好,能使早期秧苗生长较长 时间,如早稻秧苗叶龄可达到5叶以上。由于秧苗叶片与塑膜间有一定的距离, 因而受高温、低湿等的影响也相对较轻。由于覆膜升温后秧厢里的水分会由 液态变成气态上升至塑膜的内表面,其内表面为弧形,凝聚在内表面的水滴 会随着弧形的内表面产生重新分布。弧顶近于平面区间的冷凝水就回滴返回 厢面,而两边弧面的水滴则因附壁作用而流向两侧。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水分 的二次分布,位于膜顶弧面的水滴返回使其下面的厢面达到基本平衡;而位 于两侧的水滴则由于其附壁作用而主要流向两侧厢的边缘,最后流向厢边的 沟里,使厢面蒸发上来的水分未能充分返回,从而导致厢面在水分的二次分 布中形成了一个局部干旱的区域。这一局部干旱区域在种子发芽至幼苗生长的早期影响是很大的,它会降低种子萌发率和幼苗的生长势,导致种子早期生长的不一致,从而增加管理的困难。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旱地育秧苗的 覆膜方法,以达到增强保温效果,延长对秧苗的保护期,保证厢面水分充足 均匀,有利于秧苗生长的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的。(1) 、在旱地苗床施肥、浇水、播种、覆土之后,将平铺膜(2)平覆于 厢面,平铺膜的厚度应小于等于O. 008mm,并将平铺膜四周用土块压严压实。(2) 、将长度为200cm--220cm的拱条(3)在厢的两边插入厢边的土中, 插入土中的深度为10cm--15cm,使其呈自然园弧拱形,拱条的间距为60cm 一80cm,形成拱架。(3) 、在拱架上覆上拱架膜(1),在秧厢的两端各加覆一条竹条,使两 端的塑膜处于两层竹条之中,拱架膜的厚度应大于等于0.014 mm,覆膜后周 边用土块压严压实。(4) 、待80%以上的种子出土或水稻立针后,将平铺膜揭去。 本发明与现有的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 在早春低温时期应用,可以很好地解决秧厢表土层的水分不足问题, 使种子得以充足的水分供应,M面水分十分均匀,且表层土壤的含水量近乎 于饱和,水分效应明显。2、 本方法是平铺覆膜与拱架覆膜两种方法的有机组合,两层膜和中间的 空气层构成一个良好的保温结构,其地面的平铺覆膜为内层,中间的空气层 导热率很低,成为保温层,外面的拱架膜为外层,担负着保护层的责任。这 种复合结构有着良好的保温效果。当早春的冷空气来临时,由于有着两层膜 加上中间保温层一空气层的缓冲作用,其温度下降的幅度明显减缓;而当冷 空气后的晴天来临时,又因空气层的缓冲作用其厢面的温度不会立刻骤升。这种变化较缓、而总体温度较高的厢面气温对早春作物的生长是十分有益的。


图1为一种旱地育秧苗的覆膜方法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旱地育秧苗的覆膜方法的覆膜结构示意图。 在图中,l.拱架膜、2.平铺膜、3.拱条。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本发明,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在旱地苗床上经整理、施肥、浇水、播种、覆土之后,将平铺膜 (2)平覆于厢面,其厚度应小于等于0.008mm,如果平铺膜有破损,可用比破损处略大的薄膜粘水贴上,其效果与好膜相似。此层薄膜的作用主要是盖 住水蒸气,保持膜下秧厢表层土壤各部分的水气压平衡,从而使其秧床的表 土层水分均匀,含水量较充足。平铺膜覆盖后要用土块将平铺膜四周压严压 实。(2) 、将长度为200cm—220cm的拱条(3)(如竹条等)在厢的两边插入 厢边的土中,插入土中的深度为IO cm--15cm,使其呈自然园弧拱形,拱条的 间距为60cm—80cm,形成拱架。(3) 、在拱架上覆上拱架膜(1),在秧厢的两端各加覆一条竹条,使两 端的塑膜处于两层竹条之中,因拱架上的塑料薄膜要担负抵御外力影响的作 用,不能太薄,其厚度一般应大于等于0.014 mm,覆膜要松紧适度,覆膜后 周边要用土块压严压实。(4) 、待80%以上的种子出土或水稻立针后,可将平铺膜揭去。平铺膜揭 去以后,秧苗就置于拱架膜的空间之下,此时就可以按照普通拱架膜育秧苗 的方法进行管理。据测试在北伟30N,海拔1100m处水稻旱育秧苗,早春4月1日9: OO检查, 在气温4 "C、小雨夹雪的天气下,单膜拱架的膜内气温为5.6 "C,而本发明 拱架膜下的平铺膜内为7.2 "C,这种保温效果可以使作物的安全播种期提前,也可使作物正常生长的季节延长。在水稻旱育秧技术的试验中,早春气温较低,因拱架膜的保水性能较差, 而平铺膜的早春保温效果较弱,从面使得早春时期的旱育秧种子出苗率较低。 这对价格较低的常规稻种影响还不是很人,而对于价格较高的杂交稻种就显 得问题比较突出了。因为,任何单一覆膜方式的杂交稻秧苗成秧率都只在50% 左右。这一问题制约了旱育秧技术的应用。采用了本发明的方法后,由于复 合双膜的温度、水分的双重效应,在其他技术措施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其秧苗的成秧率可以提高到85%以上,高的可达90%以上。这一技术可使得水稻旱 育秧技术迅速扩大应用,并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权利要求
1. 一种旱地育秧苗的覆膜方法,其特征在于(1)、在旱地苗床施肥、浇水、播种、覆土之后,将平铺膜(2)平覆于厢面,并将平铺膜四周用土块压严压实;(2)、将拱条(3)在厢的两边插入厢边的土中,使其呈自然园弧拱形,拱条的间距为60cm--80cm,形成拱架;(3)、在拱架上覆上拱架膜(1),在秧厢的两端各加覆一条竹条,使两端的塑膜处于两层竹条之中,覆膜后周边用土块压严压实;(4)、待80%以上的种子出土或水稻立针后,将平铺膜揭去。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旱地育秧苗的覆膜方法,其特征在于平 铺膜的厚度应小于等于O. 008腿。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旱地育秧苗的覆膜方法,其特征在于拱 条的长度为200cm—220cm,插入土中的深度为10cm—15cm。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旱地育秧苗的覆膜方法,其特征在于拱 架膜的厚度应大于等于O. 014 mm。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旱地育秧苗的覆膜方法,属农业栽培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在旱地苗床施肥、浇水、播种、覆土之后,将平铺膜(2)平覆于厢面,平铺膜的厚度应小于等于0.008mm,并将平铺膜四周用土块压严压实;将长度为200cm-220cm的拱条(3)在厢的两边插入厢边的土中,插入土中的深度为10cm-15cm,使其呈自然圆弧拱形,拱条的间距为60cm-80cm,形成拱架;在拱架上覆上拱架膜(1),其厚度应大于等于0.014mm,在秧厢的两端各加覆一条竹条,使两端的塑膜处于两层竹条之中,覆膜后周边用土块压严压实;待80%以上的种子出土或水稻立针后,将平铺膜揭去。在早春低温时期应用,可以很好地解决秧厢表土层的水分不足问题,使种子得以充足的水分供应,厢面水分十分均匀,保温效果好,温度变化较缓,对早春作物的生长是十分有益的。
文档编号A01G13/02GK101218880SQ20071006336
公开日2008年7月16日 申请日期2007年1月10日 优先权日2007年1月10日
发明者张似松, 西 扎, 曹凑贵, 曾庆国, 杨伟明, 婷 汪, 范邓鹏, 邢丹英, 郑锋晖, 雷昌云, 黄惠兰 申请人:长江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