阔叶风景林幼树的截干培育方法

文档序号:328714阅读:5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阔叶风景林幼树的截干培育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树木的截干培育方法,尤其是一种阔叶风景幼树提高质量和价值的截干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木本植物栽培上,鲜有用截干方法。
树木造林中,少数树种有采用截干方法的,如泡桐和檫树造林,可把地上部分全部截去。为的是减少苗木水分蒸发,提高栽种成活率。
茶树台刈,也把地上部分剪除,为的是使老树更新复壮,形成新植株。其对象是老龄茶树。
本人发明专利申请号2004100182699《一种苦丁茶苗木培育方法》,有剪干内容。该专利是指将圃地苗木1/3梢部剪去,以促进苗木平衡生长。
果树栽培中,有时在整形时要进行截干,这是为了塑造矮干形树冠,并非把原有树冠全部截掉。
部分阔叶风景林幼树,在大苗移植和造林中,由于种种原因,导致大苗超期培育,幼树未老先衰,密度过大,生长停滞,质量下降等问题。
在阔叶风景树的大苗移栽或造林栽植中,由于种种原因,导致超期培育、树冠郁闭、密度偏大,幼树年龄虽只5~10年,但却未老先衰、质量下降,影响出圃栽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针对部分阔叶风景林幼树,在大苗移植和造林中,由于种种原因,导致大苗超期培育,幼树未老先衰,密度过大,生长停滞,质量下降等问题,提供一种阔叶风景林幼树的截干培育方法,以改善幼树光照环境,促进形成新树冠,恢复青春活力,加快生长速度,提高幼树质量。为此,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阔叶风景林幼树的截干培育方法,其特征是对5~10年生阔叶风景林幼树进行截干截去主干上部及其树冠,保留主干高度150~300cm。
所述的阔叶风景林幼树的截干培育方法,其特征是该风景林幼树截干后,在当年萌芽时,留养3~5个萌条,多余萌芽予以抹除。
所述的阔叶风景林幼树的截干培育方法,其特征是截干季节,落叶阔叶树种在树木休眠期,常绿阔叶树种在春季树液流动、刚萌芽之时。
所述的阔叶风景林幼树的截干培育方法,其特征是截口用塑料薄膜等包扎。
所述的阔叶风景林幼树的截干培育方法,其特征是截干当年要施重肥1~2次,加强培育管理工作。
所述的阔叶风景林幼树的截干培育方法,其特征是留养的3~5个萌条在截口下方。
本发明之截干培育方法,是阔叶风景林幼树的一种特有的截干培育方法,与以往截干方法有明显不同1.截干年龄不同本专利的风景林幼树截干年龄为5~10年;其他树木在这个年龄段不搞截干,仅限于2龄以下的幼年苗木;2.截干时间不同本专利之截干是在林地或圃地培育期间,一般树木截干则在造林栽种之时;3.截干宗旨不同本专利之截干目的在于改善林地透光环境,恢复幼林的青春活力,变无用之林为有用之树。其他树木的截干目的多为提高造林成活率或促进苗木平衡生长。
本发明专利——一种阔叶风景林幼树的截干培育方法,有如下优点1.能使未老先衰的幼林,恢复青春活力,呈现生机;2.幼林光照充足,生长旺盛,胸径年生长量增加16~31%;3.幼林植株可在原地持续生长,又宜于疏植移栽;4.造林成活率比对照提高21~43%。
阔叶风景林5~10年生幼树,由于未及时抚育和疏植,密度偏大,枝条细弱,呈郁闭状态;绿叶层薄且移向树干顶部,叶面积系数和树冠采光系数趋近于1,光合作用功能差;幼林未老先衰,生长停滞。常识告诉我们光合作用对植物生长和产量起着决定作用。在植物生长过程中,90~95%的干物质来自光合作用,只有5~10%是从土壤中吸收来的养分构成的。实施截干技术后,幼林树冠被全部截除,只留下幼树树干,就处于全日照的环境下,使截口以下萌芽迅速成长,形成为新树冠。经过1~2年培育管理,树冠采光系数即可达到3左右。从而大大提高了幼林的光合作用光能利用效率,有力地促进幼林快速成长。


图1截干之前的阔叶风景林幼树。
图2截干之后的阔叶风景林幼树。
图中1-树冠,2-截干处,3-树干。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一对香樟(C.camphora)10年生幼林的截干培育。
1.幼树概况 香樟移植苗,10年生,面积1亩,200株。平均树高5米,胸径7.5cm。郁闭度0.9,枝下高3.5米。
2.截干 于4月上旬,香樟萌芽时,截去树干上部暨树冠,保留树干高度3米。截口用塑料薄膜封包。
3.萌条留养 于截干后当年秋天,每株截干树保留健壮萌条3~5个,多余的予以剪除。
4.施肥 截干当年要施重肥,分2次施入;第2年施肥1次。
5.培育管理 同一般香樟幼林。
本实施例经截干后连续培育二年,胸径粗比对照增加16%,新梢高度比对照增30.5%;造林成活率比对照1(未截干造林)高43%,比对照2(未经培育的截干造林)高出21%。
实施例二白玉兰(M.denudata)5龄移植实生幼树截干培育。
1.概况 白玉兰5年生实生移植幼树,面积1亩,1000株。平均高度3.1米,根颈3cm,郁闭度0.85,,枝下高2.1米。
2.截干 于是12月,白玉兰休眠期间,截去上部树干暨树冠,保留主干高度1.8米。截口用塑料布包扎封口。
3.萌条留养 于截干后当年6月份,每株保留健壮萌条3个,多余的予以剪去。
4.施肥 同实施例一。
5.培育管理 同普通白玉兰幼林。
该白玉兰幼树林,截干后并经二年培育,用于移栽造林。其时胸径比对照增加17%,高度比对照增28%;造林成活率比对照1(未截干造林)提高41%,比对照2(未经培育的截干造林)高出23%。
注释1.树冠受光面积 树冠外围(表面)接受阳光照射的面积。
2.树冠采光系数 树冠受光面积与土地面积的比值。可用如下公式表示R=As/al其中R-为树冠采光系数,As-树冠受光面积,al-土地面积。
权利要求
1.阔叶风景林幼树的截干培育方法,其特征是对5~10年生阔叶风景林幼树进行截干截去主干上部及其树冠,保留主干高度150~300c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阔叶风景林幼树的截干培育方法,其特征是该风景林幼树截干后,在当年萌芽时,留养3~5个萌条,多余萌芽予以抹除。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阔叶风景林幼树的截干培育方法,其特征是截干季节,落叶阔叶树种在树木休眠期,常绿阔叶树种在春季树液流动、刚萌芽之时。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阔叶风景林幼树的截干培育方法,其特征是截口用塑料薄膜等包扎。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阔叶风景林幼树的截干培育方法,其特征是截干当年要施重肥1~2次,加强培育管理工作。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阔叶风景林幼树的截干培育方法,其特征是留养的3~5个萌条在截口下方。
全文摘要
阔叶风景林幼树的截干培育方法。在阔叶风景树的大苗移栽或造林栽植中,由于种种原因,导致超期培育、树冠郁闭、密度偏大,幼树年龄虽只5~10年,但却未老先衰、质量下降,影响出圃栽植。为此采用截干技术,每株幼树皆截(锯)去旧有树冠,保留树干高度150~300cm;并于当年秋天或次年春季,在截口下方留养3~5个萌条,再经过1~2年培育。该项技术措施,从根本上改善幼树光照条件,有利于形成新树冠,使幼树迅速恢复青春活力,一改原有面貌。经过截干培育的幼树,生长速度大大加快,造林成活率显著提高。
文档编号A01G7/00GK101049075SQ200710068459
公开日2007年10月10日 申请日期2007年5月9日 优先权日2007年5月9日
发明者杜宏彬 申请人:杜宏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