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台湾桤木优良无性系穗条产量的处理方法

文档序号:386629阅读:33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提高台湾桤木优良无性系穗条产量的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提高桤木优良无性系穗条产量的处理方法,特 别是涉及 一 种提高台湾桤木优良无性系采穗圃穗条产量的处理 方法。
背景技术
台湾桤木(Alnus formosana)为乔木,在原产地树高达30 m以上,胸径40cm,树皮暗灰褐色,枝条紫褐色,无毛,具条 棱,小枝疏被短柔毛,芽具柄,卵形,具两枚芽鳞。叶椭圆形 至矩圆披针形,较少卵状矩圆形,长6cm 12cm,宽2cm 5cm, 顶端渐尖或锐尖,基部圆形或宽楔形,边缘具不规则的细锯齿, 两面均近无毛,有时下面的脉腋间具稀疏的髻毛,侧脉6对 7 对;叶柄细瘦,长1.2cm 2.2cm,沿沟槽密被褐色短柔毛。花 期10月,雄花序3枚 5枚并生,长约8cm,苞鳞无毛,果序1 枚 6枚,排成总状,椭圆形,长1. 5cm 2. 5cm,总梗长约1.5cm, 序梗长3mm 5mm,均较粗壮,果苞长3mm 4mm。小坚果倒卵形, 长2mm 3mm,具厚纸质的翅,翅宽为果的1 / 4 1 / 3 。
台湾桤木原产地分布较为广泛,从低海拔到海拔3000m均有 自然分布,北纬21° 50' 25° 15',东经120° 122° 。台 湾桤木原产地气候温暖湿润,降雨充足,年均温10. 6'C 22. 5 °C ,极端最低温一7.6。C, 土壤为山地黄壤、黄棕壤和棕壤,中 性偏酸性土壤。台湾桤木常生于溪边、河谷、荒地,有时成纯 林,喜光,喜湿且耐湿,耐瘠薄,并具一定的耐干旱能力。在 台湾高海拔地区,台湾桤木是最重要的先锋造林树种。
上世纪80年代,台湾桤木开展引种到我国大陆栽培,表现 优良,随着桤木制浆造纸的迅猛发展,市场对台湾桤木无性系 良种苗木的需求越来越大,但就提高台湾桤木优良无性系穗条 产量的技术目前国内外均未见报导。
本发明的申请人开展了桤木(Alnus cremastogyne Burk )采
穗圃无性系树体管理试验,通过对桤木无性系采穗圃无性系植 株定干高度、枝条修剪强度等试验研究,认为桤木无性系植株 的嫩枝总芽数与无性系植株定干高度及枝条修剪强度等密切相
关,桤木无性系植株定干高度以90cm为宜,且无性系枝条宜采 用轻短截,这样既可提高无性系植株嫩枝总芽数,又扩大树冠, 增强树势,保证采穗圃插穗的高产稳产,同时,对桤木采穗圃 无性系植株病虫害进行了研究,对桤木叶甲等食叶、蛀干害虫, 采用氧化乐果、速灭杀丁等杀虫药剂来进行了防治,对煤污病 等病害,采用代森锰锌、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等杀菌剂进行了 防治,收到了十分理想的效果。
本发明的申请人开展了桤木(A1, cr,stogyne Burk)无 性系植株不同处理对嫩枝芽数的影响,采用嫩枝扦插是提高桤 木无性系育苗成苗率的有效途径,建立桤木无性系采穗圃,有 利于提高无性系的繁殖系数和成苗率,研究桤木无性系植株嫩 枝芽数的变化,通过其变化确定其嫩枝插穗产量即产穗率的变 化,用以指导桤木无性系采穗圃的科学管理,以提高无性系植 株的穗条产量。桤木无性系特性与其嫩枝芽数密切相关,但无 性系植株栽植密度对嫩枝芽数也有较大影响。单株嫩枝芽数随 营养面积的变化而变化,采穗圃无性系植株栽植密度宜为1 m X2 m。桤木无性系植株定干高度试验表明以定干90 cm高效 果最佳,适度对无性系植株枝条进行修剪是提高单株嫩枝芽数 的有效措施之一,不同修剪强度其对单株嫩枝芽数的影响不同, 通过对无性系植株枝条进行修剪,可以增加枝条数量,从而提 高单株嫩枝芽数,枝条修剪强度以轻、中短截效果最佳。桤木 虽是固氮树种,但其幼龄阶段固氮能力相对较弱,桤木对土壤 氮素要求较高,施氮肥能显著促进桤木无性系植株生长,增加 枝条长度和枝条数量,降低木质化程度,提高单株嫩枝芽数, 施肥量以每株施尿素0. 2kg为宜。
周小玲(湖南省林业科学院科技委常务副主任、研究员)等 对桤木(Alnus cremastogyne Burk)、台湾桤木 (Alnus formosana) 4年生幼林的主要光合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 明(1)两种桤木的光合作用日变化有单峰与双峰曲线两种类型, 四川桤木光合作用日变化在6月、9月净光合速率呈双峰曲线 型,4月和10月、ll月净光合速率呈单峰曲线型;台湾桤木净
光合速率日变化在4月、6月、10月和11月呈双峰曲线型,而9 月份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单峰曲线型.一年中以6月份的净光合 速率峰值最高,分别达18.68和23.51umol/m2.s,10月或11月 最低.(2)两种桤木光照强度日变化始终成单峰曲线,只是峰值 出现的时间不同,在4月、6月和9月,光照强度峰值在中午 12:00 13:00出现,IO月光照强度以中午12:00最高,ll月 13:00最高; 一年中,光照强度峰值6月份最高(l 800 ii mol/m2. s) , 11月份的最小,仅1 260 u mo 1/m2. s 。
目前,台湾桤木造林发展迅速,其无性系苗木供不应求, 提高台湾桤木优良无性系穗条产量的生产技术开发迫在眉睫。 本发明的申请人对提高台湾桤木优良无性系穗条产量的技术进 行了深入系统研究,发现了其特殊的变化规律,提出了提高台 湾桤木优良无性系穗条产量的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提高台湾桤木优
无性系穗条产量的处理方法,以降低台湾桤木优良无性系生
成本,满足市场对其苗木的需求,为台湾桤木优良无性系苗
规模化繁殖和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提咼台湾桤木优良无
系穗条产量的处理方法,采用如下步骤
(1) 、栽植密度5000 10000株/hm2;
(2) 、主杆定干高度30 100厘米;
(3) 、侧枝修剪强度剪除侧枝长度的25 35%;
(4) 、 土壤调理ph值为6 7,低于6以下时,用石灰进 行调理,施肥,单株施量为500 1000g;
(5) 杂草及灌木控制采用人工拔除或用刀砍除杂灌木,
控制高度在20厘米以下。
上述步骤(1)中所述的栽植密度至少5000株/hm2。 上述步骤(1)中所述的具体栽植密度根据立地条件而定。 本发明具有易于实现、操作方便、成本低、穗条产量高等 特点,属国内首创。是提高台湾桤木优良无性系穗条产量的关 键技术。该技术能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广阔 的推广应用前景。
具体实施例方式
通过下面给出的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可以进 一 步清楚地理 解本发明,但下述实施例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1:
在立地条件好的地方,建立台湾桤木优良无性系采穗圃时
(1) 栽植密度5000株/hm2;
(2) 主杆定干高度30厘米;
(3) 侧枝修剪强度剪除侧枝长度的25%;
(4) 土壤调理ph值为6 7,低于6以下时,用石灰进行
调理,施肥,单株施量为500g;
(5) 杂草及灌木控制采用人工拔除或用刀砍除杂灌木,
控制高度在20厘米以下。 实施例2:
在立地条件一般的地方,建立台湾桤木优良无性系采穗圃

(1) 栽植密度10000株/hm2;
(2) 主杆定干高度100厘米;
(3) 侧枝修剪强度剪除侧枝长度的35%;
(4 ) 土壤调理ph值为6 7 ,低于6以下时,用石灰进行
调理,施肥,单株施量为1000g;
(5)杂草及灌木控制采用人工拔除或用刀砍除杂灌木,
控制高度在20厘米以下。 实施例3:
在立地条件 一 般的地方,建立台湾桤木优良无性系采穗圃

(1) 栽植密度8000株/hm2;
(2) 主杆定干高度60厘米;
(3) 侧枝修剪强度剪除侧枝长度的30%;
(4 ) 土壤调理ph值为6 7 ,低于6以下时,用石灰进行
调理,施肥,单株施量为700g;
(5)杂草及灌木控制采用人工拔除或用刀砍除杂灌木, 控制高度在20厘米以下。
权利要求
1、一种提高台湾桤木优良无性系穗条产量的处理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1)、栽植密度5000~10000株/hm2;(2)、主杆定干高度30~100厘米;(3)、侧枝修剪强度剪除侧枝长度的25~35%;(4)、土壤调理ph值为6~7,施肥,单株施量为500~1000g;(5)、杂草及灌木控制采用人工拔除或用刀砍除杂灌木,控制高度在20厘米以下。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台湾桤木优良无性系穗条产量的处理方法,其特征是上述步骤(4)中,土壤ph值低于6以下时,用石灰进行调理。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台湾桤木优良无性系穗条产量的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无性系栽植密度5000~10000株/hm<sup>2</sup>;(2)主杆定干高度30~100厘米;(3)侧枝修剪强度剪除侧枝长度的25~35%;(4)土壤调理pH值为6~7,pH值低于6以下时,用石灰进行调理。施肥,单株施量为500~1000g;(5)杂草及灌木控制采用人工拔除或用刀砍除杂灌木,控制高度在20厘米以下。这不仅可以提高台湾桤木优良无性系穗条产量而且还可提高穗条扦插生根率,为台湾桤木优良无性系苗木规模化繁殖提供了技术保障,促进台湾桤木产业化的大发展。
文档编号A01G1/00GK101194564SQ20071019267
公开日2008年6月11日 申请日期2007年12月20日 优先权日2007年12月20日
发明者吴际友, 廖德志, 王旭军, 勇 程 申请人:湖南省林业科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