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鲆与缢蛏池塘混养方法

文档序号:369395阅读:45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牙鲆与缢蛏池塘混养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海产品养殖方法,尤其是一种无需肥水处理、保持水质稳定、促进牙鲆与缢蛏生长的牙鲆与缢蛏池塘混养方法。
背景技术
:牙鲆为冷温性底层海水鱼类,在我国俗称牙片、偏口、比目鱼,其肉质细嫩鲜美、营养丰富,是名贵的海产鱼类,也是重要的海水增养殖鱼类之一。传统的养殖方法是海水池塘单养,喂食海边野生小杂鱼,包括沙丁鱼、鍉鱼、瑕虎鱼、玉筋鱼等,但是所产生的残饵、粪便极易污染水质,导致牙辨罹患病变,生长发育缓慢且成活率低。縊蛏为滩涂中埋栖型贝类,它肉味鲜美,营养丰富,除鲜食外还可制成蛏干、蛏油等,是人们喜爱的海产食品。目前的养殖方法是利用虾池进行单养,需定期进行人工施肥等肥水措施,不但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且还会出现水质过痩的问题,使缢蛏生长缓慢。
发明内容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无需肥水处理、保持水质稳定、促进牙鲆与缢蛏生长的牙鲆与缢蛏池塘混养方法。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牙鲆与缢蛏池塘混养方法,其特征在于a.海水水温升至15'C时,向海水池塘内投放牙鲆及縊蛏苗种;b.牙鲆苗种规格是10300g/个,密度25尾/平方米;缢蛏苗种规格是O.l0.3g/个,密度60~90个/平方米;C.向海水池塘中投喂牙鲆用饵料;d.每15天换水一次,每次换水2050cm。所述海水池塘底部最好是垄沟结构,垄的高度是45~55m,垄的上表面积占海水池塘总面积的30~40%。本发明是将牙鲆与縊蛏在海水池塘中进行混养,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海水池塘中的残饵、饵料鱼中的汁水以及牙鲆的粪便均能起到肥水的作用,无需进行施肥等措施就满足了缢蛏的生长需要,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2.缢蛏可食用海水中的小型浮游植物、悬浮及沉入水底的有机碎屑,使底质中的有机物含量减少,底质及水质的污染程度降低,保持水质稳定;通过缢蛏掘足的埋栖运动和水管的进出水运动,可以增强鱼池底泥水界面的氧气通量,促进底泥中有机物的氧化和无机盐的释放,提高氮、磷的利用率;为牙鲆及缢蛏均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提高了牙鲆的存活率、牙鲆及縊蛏的单位产量,牙鲆平均产量为56.83千克/亩,缢蛏平均产量为481.89千克/亩。-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海水池塘底部垄沟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l:a.按照牙鲆常规养殖方式,向海水池塘中灌入海水,当海水水温升至15'C时,向海水池塘内投放牙鲆及缢蛏苗种;b.牙鲆苗种规格是10300g/个,密度25尾/平方米;缢蛏苗种规格是O.l0.3g/个,密度6090个/平方米;c.向海水池塘中投喂牙鲆用饵料,即投喂传统养殖饵料,如野生小杂鱼,包括沙丁鱼、鲲鱼、瑕虎鱼、玉筋鱼等;d.每15天换水一次,每次换水2050cm。实施例2:养殖方式等同实施例1,只是海水池塘底部最好是如图1所示的垄沟结构,垄1与沟2之间的高度是4555m,垄的上表面积占海水池塘总面积的3040M。这样既增大了缢蛏的摄食面积,更利于缢蛏生长,而且还便于缢蛏的收获。因缢蛏先于牙鲆成熟,收获缢蛏时需将海水池塘中的部分海水排出,海水池塘中的牙軤可暂居在垄沟之间的海水中,而不必将牙軤捞出,既节省劳力又减少因捕捞对牙鲆带来的伤害。垄的横截面可以是上小下大的梯形,使垄更加结实,防止坍塌。从5月5日9月29日,在三个海水池塘中将牙鲆与缢蛏混养,历时147天,结果如下表<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5</column></row><table>结果表明本发明实施例可使牙鲆成活率、牙鲆及縊蛏的产量有所提高。权利要求1.一种牙鲆与缢蛏池塘混养方法,其特征在于a.海水水温升至15℃时,向海水池塘内投放牙鲆及缢蛏苗种;b.牙鲆苗种规格是10~300g/个,密度2~5尾/平方米;缢蛏苗种规格是0.1~0.3g/个,密度60~90个/平方米;c.向海水池塘中投喂牙鲆用饵料;d.每15天换水一次,每次换水20~50c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牙鲆鱼与缢蛏池塘混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海水池塘底部是垄沟结构,垄与沟之间的高度是45~55m,垄的上表面积占海水池塘总面积的30~40%。全文摘要本发明公开一种牙鲆与缢蛏池塘混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海水水温升至15℃时,向海水池塘内投放牙鲆及缢蛏苗种;牙鲆苗种规格是10~300g/个,密度2~5尾/平方米;缢蛏苗种规格是0.1~0.3g/个,密度60~90个/平方米;向海水池塘中投喂牙鲆用饵料;每15天换水一次,每次换水20~50cm。无需肥水处理、省时省力、保持水质稳定、可明显促进牙鲆与缢蛏生长,提高牙鲆与缢蛏的单位产量。文档编号A01K61/00GK101331857SQ20081001234公开日2008年12月31日申请日期2008年7月17日优先权日2008年7月17日发明者吴立新,姜志强,辉张,伟王,杉高申请人:大连水产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