锄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4222阅读:185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锄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业劳动工具,尤其是涉及一种农田除草和 松土用的锄头。
技术背景
锄头是我国用于农田除草和松土的传统劳动工具,现阶段我国设 计的锄头一般包括锄柄和锄刀,锄柄的前端与锄刀相连。其中,锄刀 为上窄下宽的长条形。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这种锄头存在两个明显缺 点1、容易粘泥,在使用几下后需进行清泥处理;2、质量较大,不 够灵活轻巧。因此,生产上需要设计制作一种不粘泥的轻巧锄头,以 有效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点,设计一种质量较轻,使 用过程中不粘泥,且价格较为低廉的锄头,从而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进行设计 一种锄头,包括锄柄和锄刀。锄柄设计为" "型,其中,锄柄长度 的2/3-3/4设计为实心的圆柱形结构,与之相连的另1/4-1/3设计 为空心的圆锥形结构。其特征在于,锄柄的前端连接有锄架,在锄架 上固定有锄刀。
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锄架设计为拱形结构,拱形结构的顶端与锄 柄的前端相连接,锄柄与锄架的夹角为60° -110° 。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锄刀为上窄下宽的梯形结构,活动固定于锄 架的下端。
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锄刀设计为片状结构,采用轻质不锈钢制作。
釆用上述技术方案,锄柄与拱形结构的锄架相连,锄架的下端活 动固定有锄刀,使锄柄与锄刀之间形成较大的空间,能有效减少锄刀
与泥土的接触面积,不仅不粘泥,而且使质量下降15%以上,制作成
本降低20%以上,是目前设计较为理想的锄头。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好地表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以下结合附图作进一步的 说明。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锄柄1、锄刀3。锄柄1设计为"~ " 型,其前端2/3-3/4,最好是2/3制作成实心的圆柱形结构,与之 相连的另1/4-1/3,最好是1/3设计成空心的圆锥形结构。锄柄1 的前端与锄架2相连。
锄架2设计为拱形结构,拱形结构的顶端与锄柄1的前端相连, 锄架2与锄柄1的夹角为60° -110° ,最好是70° -85° 。锄架2 的下端活动固定有锄刀3。
锄刀3为上窄下宽的梯形结构,呈片状,采用轻质不锈钢制作。
权利要求1、一种锄头,包括锄柄与锄刀,锄柄长度的2/3-3/4设计为实心的圆柱形结构,与之相连的另1/4-1/3制作成空心的圆锥形结构,其特征在于锄柄的前端连接有锄架,锄架的下端固定有锄刀。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锄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锄架设计为拱 形结构,拱形结构的顶端与锄柄的前端相连接,锄架与锄柄的夹角为 60° -110。。
3、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锄头,其特征在于锄刀为上窄下宽的 梯形结构,活动固定于锄架的下端。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锄头,其特征还在于锄刀设计为片状 结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业劳动工具,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农田除草和松土的锄头,包括锄柄和锄刀,锄柄设计为“~”型,其特征是锄柄的前端连接有拱形结构的锄架,在锄架上固定有梯形结构的锄刀。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锄柄与拱形结构的锄架相连,锄架的下端活动固定有锄刀,使锄柄与锄刀之间形成较大的空间,能有效减少锄刀与泥土的接触面积,不仅不粘泥,而且使锄头的质量下降15%以上,制作成本降低20%以上,使用效果较为理想。
文档编号A01B1/08GK201226644SQ200820066440
公开日2009年4月29日 申请日期2008年4月11日 优先权日2008年4月11日
发明者成 余 申请人:成 余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