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旋耕撒播联合播种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5845阅读:68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小麦旋耕撒播联合播种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旋耕或播种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小麦播种机均为开沟条播,播种带窄,出苗集中,苗与苗 之间争夺养分,而两陇之间的土壤营养和水分不能被充分利用。而且 现有的播种机作业前,需要先用旋耕、整地机进行耕整后,再进行播 种,拖拉机需要两次进地,才能够完成作业,能耗高、成本大、作业 效率低。普通的小麦撒播机具比较简易,将籽粒在旋耕前撒于地表, 待旋耕时籽粒随土壤翻动埋于地下,籽粒水平分布较均匀,但垂直分 布较差,部分籽粒或露出地表或埋得过深而不能发芽;部分籽粒覆土 过浅虽能出苗,但易受冻害或干旱死亡而不能越冬;造成种子浪费和 水肥苗期损失,此播种方式不能够保证每亩实际有效播种量和发芽 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小麦旋耕撒播联合播种机,结构独 特、合理,旋耕、撒播作业可一次完成,省工省时,节省能源,提高 效率,降低成本,土壤营养、水分及肥料利用率高,基本上可以实现 均匀撒播,尤其是可使播深一致,能够较有效地保证籽粒发芽深度要 求,为籽粒提供了较好的发芽环境,节约种子,大大提高了种子的发 芽率,提高小麦的生长质量和总产量。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技术方案是 一种小麦旋耕撒播联合播种机, 包括机架及悬挂架、齿轮箱、旋耕机构、排种装置及其输种管,其特 征在于输种管有2个或2个以上,横向间隔排列,在输种管的下方均连 有土层下种子横向均撒装置,土层下种子横向均撒装置下端的出种口 位于土层以下要求的深度,土层下种子横向均撒装置设于旋耕刀轴的 后面。
所述的土层下种子横向均撒装置的较佳结构为具有盒式种子横 向均散外罩,盒式种子横向均散外罩的上端设有落种管,落种管的下 端设有种子侧分杆,盒式种子横向均散外罩下端位于土层下,盒式种子横向均散外罩中具有匀种柱及种子下滑斜板。
土层下种子横向均撒装置也可为其他形式结构,如或无下滑斜板 直接下落式结构、振动筛罩结构等。匀种柱可为圆柱、三角柱等结构。
所述的匀种柱为3排或3排以上为佳,上排比下排各少1 3个小柱 为佳;各种子下滑斜板连为一体式为佳,或为分体式。
所述的旋耕机构的刀轴的前面设有排肥装置为佳,设有2个或2个 以上的输肥管,在输肥管的下方均设有肥料均撒装置。肥料均撒装置 可将肥料侧分打散,使肥料水平掉落分布均匀为佳;使肥料均匀撒落 于旋耕刀轴的前面,经旋耕使肥料与土壤混合更均匀。并设有播肥量 可调机构为佳。
所述的肥料均撒装置的较佳结构为撒肥罩为扁喇叭形,撒肥罩 中分布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分流块,分流块呈倒V形,撒肥罩下面设 有斜向导肥板,外罩壁可代替该斜向导肥板。肥料均撒装置也可为其 他结构,如筛式撒肥箱等结构。
所述的小麦旋耕施肥撒播联合播种机,设有土层下种子横向均撒 装置上、下可调机构。可根据土壤种类、土壤含水率以及地表覆盖物 密度的不同进行调整,以使籽粒与土壤充分接触,并保证播种深度。
所述的小麦旋耕施肥撒播联合播种机的两侧设有起埂犁为佳。可 将两侧土壤 堆砌成埂,减少人工起埂作业,该犁可根据需要进行装卸。
为进一步保证所需的埋土量,并更均匀地埋好种子,保证一定深 度,并形成一定的撒种空间,所述的旋耕机构的刀轴和土层下种子横 向均撒装置之间设有上分土板为佳。无分土板时,土可从土层下种子 横向均撒装置的上部(输种管之间)通过,埋好种子;或用其它机构 送土埋种;但以设上分土板为好。
为使播种覆土量更加均匀平整、 一致,所述的土层下种子横向均 撒装置的后上方设有拨土轮为佳。
为了进一步保证种子可靠发芽,所述的拨土轮的后方设有镇压棍 为佳。从而在上分土板和拨土轮的联合作用下,在已撒播的种子上面 均匀覆土并经镇压轮镇压。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是克服了现有技术之不足,结构独特、 合理,旋耕、撒播作业可一次完成,省工省时,节省能源,提高效率, 土壤营养、水分及肥料利用率高,基本上可以实现均匀撒播,尤其是 可使播深一致,能够较有效地保证籽粒发芽深度要求,为籽粒提供了较好的发芽环境,节约种子,大大提高了种子的发芽率,提高了小麦
的生长质量和总产量;使用方便、灵活,作业成本低,效果显著,是 对现有技术的一个突破;拖拉机一次进地还可以完成施肥、旋耕、撒 播、起埂全部作业;播种机的后端添加了压辊,可将播种后的地表覆 土压紧,从而为籽粒提供较好的发芽环境,提高发芽率;播种机两侧 的起埂犁可将两侧土壤堆砌成埂,可减少人工起埂作业,降低劳动强 度。
以下结合实施例及附图作进一步详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 限定。

图l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3是图1中件号9种子横向均撒装置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A向视图5是图1中件号13肥料均撒装置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 图4中,各标号含义为l悬挂架,2齿轮箱,3排肥装置, 31输肥管,4排种装置,41输种管,5机架,6镇压辊,7平台,8拨土 轮,9土层下种子横向均撒装置,91盒式种子横向均散外罩,92种子 下滑斜板,IO上分土板,ll旋耕机构,12起埂犁,13肥料均撒装置, 14落种管,15侧分杆,16分散盘,17匀种柱,18撒肥罩,181斜向导 肥板,19分流块。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 图5:该小麦旋耕撒播联合播种机,包括机架5及悬挂
架l、齿轮箱2、旋耕机构ll、排种装置4 (含种子箱及排种器及传动 机构,同现有技术)及其输种管41,输种管41有4个,横向间隔排列, 在输种管41的下方均连有土层下种子横向均撒装置9 (连接在落种管 14的下端),土层下种子横向均撒装置9设于旋耕机构11的刀轴的后 面。土层下种子横向均撒装置9的结构为具有盒式种子横向均散外 罩91,盒式种子横向均散外罩91的上端设有落种管14,落种管14的下 端设有种子侧分杆15 (可以是圆柱或棱柱形等形状),盒式种子横向 均散外罩91下端的出种口位于土层以下要求的深度(应最后保证种子 的合理埋土深度),盒式种子横向均散外罩91中具有匀种柱17及种子 下滑斜板92。匀种柱17为3排,上排比下排各少l个小柱,各种子下滑
6斜板92连为一体式。旋耕机构11的刀轴的上方设有排肥装置3 (含肥 料箱及排肥器及传动机构,同现有技术),设有2个或2个以上的输肥 管31,在输肥管31的下方、旋耕机构11的前方均设有肥料均撒装置B。 肥料均撒装置13的结构为撒肥罩18为扁喇叭形,撒肥罩18中分布有 三个分流块19,分流块19呈倒V形,撒肥罩18下面设有斜向导肥板 181。设有土层下种子横向均撒装置9上、下可调机构(图中未示)。 小麦旋耕施肥撒播联合播种机的两侧设有起埂犁12,可根据需要进行 安装和拆卸。旋耕机构11的刀轴的和土层下种子横向均撒装置9之间 设有上分土板IO。 土层下种子横向均撒装置9的后上方设有拨土轮8。 拨土轮8的后方设有镇压棍6。
悬挂架1与拖拉机通过销轴连接,旋耕刀轴11的轴线与拖拉机 的前进方向垂直,动力由拖拉机后输出轴通过万向节传递至齿轮箱2, 齿轮箱2的下方与旋耕刀轴11相连,齿轮箱2后上方的排肥装置3 和排种装置4通过侧板安装在机架5上,机架5两侧带有起埂犁12, 排肥装置3通过输肥管31与肥料均撒装置13相连,排种装置4通过 输种管41与土层下种子横向均撒装置9相连,土层下种子横向均撒 装置9的前、后方分别为上分土板10和拨土轮8,平台7和镇压辊6 安装在机具的后方。
工作时,小麦旋耕施肥撒播起埂联合播种机,悬挂于拖拉机后方, 拖拉机后动力输出轴通过万向节带动齿轮箱转动,齿轮箱将动力传递 给旋耕机刀轴,进行土壤的旋耕,此时随着拖拉机的前进,镇压轮开 始转动,从而带动排肥装置和排种装置开始工作。肥料撒落至旋耕机 的前方,由旋耕机将肥料旋入土中;种子横向均撒装置至于旋耕机后 方,种子均匀撒播在地表后,上分土板将旋耕过的部分土壤导送致拨 土轮处,土壤在拨土轮的拨送下,将籽粒完全均匀覆盖,镇压轮将土 壤压实,使籽粒充分与土壤接触。从而实现施肥、旋耕、撒播、压实、 起埂等功能。经试用,效果很好。本机结构简单,调整方便,使用可 靠,是一种独特的联合高效小麦撒播机具。
权利要求1、一种小麦旋耕撒播联合播种机,包括机架(5)及悬挂架(1)、齿轮箱(2)、旋耕机构(11)、排种装置及其输种管(41),其特征在于输种管(41)有2个或2个以上,横向间隔排列,在输种管(41)的下方均连有土层下种子横向均撒装置(9),土层下种子横向均撒装置(9)下端的出种口位于土层以下要求的深度,土层下种子横向均撒装置(9)设于旋耕机构(11)的刀轴的后面。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小麦旋耕撒播联合播种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土层下种子横向均撒装置(9)的结构为具有盒式种子横向 均散外罩(91),盒式种子横向均散外罩(91)的上端设有落种管(14), 落种管(14)的下端设有种子侧分杆(15),盒式种子横向均散外罩(91)下端位于土层下,盒式种子横向均散外罩(91)中具有匀种柱 (17)及种子下滑斜板(92)。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小麦旋耕撒播联合播种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匀种柱(17)为3排或3排以上,上排比下排各少1 3个小柱, 各种子下滑斜板(92)连为一体式或为分体式。
4、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小麦旋耕撒播联合播种机,其特征在于 在旋耕机构(11)的刀轴的上方设有排肥装置(3),设有2个或2个以 上的输肥管(31),在输肥管(31)的下方、旋耕机构(11)的前方 均设有肥料均撒装置(13)。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小麦旋耕撒播联合播种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肥料均撒装置(13)的结构为撒肥罩(18)为扁喇叭形,撒 肥罩(18)中分布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分流块(19),分流块(19) 呈倒V形,撒肥罩(18)下面设有斜向导肥板(181)。
6、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小麦旋耕撒播联合播种机,其特征在于 设有土层下种子横向均撒装置(9)上、下可调机构。
7、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小麦旋耕撒播联合播种机,其特征在于 两侧设有起埂犁(12)。
8、 根据权利要求l、 2、 3、 4、 5、 6或7所述的小麦旋耕撒播联合 播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耕机构(11)的刀轴和土层下种子横向 均撒装置(9)之间设有上分土板(10)。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小麦旋耕撒播联合播种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土层下种子横向均撒装置(9)的后上方设有拨土轮(8)。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小麦旋耕撒播联合播种机,其特征在于拨土轮(8)的后方设有镇压棍(6)。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小麦旋耕撒播联合播种机,涉及农业旋耕或播种机械技术领域。包括机架及悬挂架、齿轮箱、旋耕机构、排种装置及其输种管,其特征在于输种管有2个或2个以上,横向间隔排列,在输种管的下方均连有土层下种子横向均撒装置,土层下种子横向均撒装置设于旋耕刀轴的后面。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是结构独特、合理,拖拉机一次进地可以完成施肥、旋耕、撒播、起埂、镇压等全部作业,省工省时,节省能源,提高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土壤营养、水分及肥料利用率高,基本上可以实现均匀撒播,且播深一致,能够保证籽粒发芽深度要求,为籽粒提供了较好的发芽环境,节约种子,大大提高了种子的发芽率,提高了小麦的生长质量和总产量。
文档编号A01B49/06GK201315738SQ2008201066
公开日2009年9月30日 申请日期2008年11月24日 优先权日2008年11月24日
发明者刘焕新, 吴海岩, 张彦奇, 张辉辰, 武秀芳, 江光华, 温长文, 王进朝, 范国昌, 谭俊敏, 陈志英, 高清海 申请人:河北省农业机械化研究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