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的插植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6064阅读:25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改进的插植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插秧机上使用的 插植臂。
技术背景
插秧装置在1分钟内有300 400转的高速运动,如果润滑不充分 的话,插植杆密封套将对插植叉杆的推出动作起到极大的阻碍作用。 而传统的插植臂仅在插植叉杆和插植杆内套的接触面上添加有润滑 剂,在工作过程中,润滑剂容易从插植杆密封套上被挤带出来,产生 润滑不足的现象,使插植杆密封套的阻力增大,插植叉杆易产生动作 不良,甚至出现插植叉杆密封套插入部脱落的情况;另外,还容易发 生断油推出,插植叉杆在往复动作时会发生泥水从插植叉杆密封套部 引进去,插植杆内套以及插植叉杆密封套唇部产生摩擦,影响产品寿 命
实用新型内容
-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 种改进的插植臂,它可以减少润滑剂的使用,提高产品使用的耐久性, 保证产品正常稳定地工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包括有一插植臂体,插植臂体内设有插植杆内套,插植杆内套下端设有插植叉密封套,上端设有缓冲垫, 插植杆内套中部与插植叉杆配合,插植叉杆的上端与压出臂前端相 连,压出臂中部与弹簧配合,所述的插植杆内套外端的插植臂体上设 有返回油腔,返回油腔的两端分别与插植杆内套的上下两端相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返回油腔的存在,使得插植杆内套 下端和插植叉杆密封套间挤压进去的润滑剂可以顺利回到插植杆内 套内部,避免润滑油漏出,从而减少润滑剂的使用,提高产品使用的 耐久性,保证产品正常稳定地工作。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实用 新型的保护范围。
见附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插植臂包括有一插植臂体10,插植
臂体10内设有插植杆内套20,插植杆内套20下端设有插植叉密封 套30,上端设有缓冲垫40,插植杆内套20中部与插植叉杆50配合, 插植叉杆50的上端与压出臂60前端相连,压出臂60中部与弹簧70 配合。另外,插植杆内套20外端的插植臂体10上设有返回油腔80, 返回油腔80的两端分别与插植杆内套20的上下两端相通,这样,即 使润滑油从插植叉杆密封套30间挤压进去,由于插植叉杆密封套30 上已没有负压力,润滑油不会漏出,从而减少润滑剂的使用,提高插 植臂使用的耐久性,保证插秧机正常稳定地工作。
权利要求1. 一种改进的插植臂,它包括有一插植臂体(10),插植臂体(10)内设有插植杆内套(20),插植杆内套(20)下端设有插植叉密封套(30),上端设有缓冲垫(40),插植杆内套(20)中部与插植叉杆(50)配合,插植叉杆(50)的上端与压出臂(60)前端相连,压出臂(60)中部与弹簧(70)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插植杆内套(20)外端的插植臂体(10)上设有返回油腔(80),返回油腔(80)的两端分别与插植杆内套(20)的上下两端相通。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机械技术领域,它公开了一种改进的插植臂。该插植臂包括有一插植臂体,插植臂体内设有插植杆内套,插植杆内套下端设有插植叉密封套,上端设有缓冲垫,插植杆内套中部与插植叉杆配合,插植叉杆的上端与压出臂前端相连,压出臂中部与弹簧配合,所述的插植杆内套外端的插植臂体上设有返回油腔,返回油腔的两端分别与插植杆内套的上下两端相通。返回油腔的存在,使得插植杆内套下端和插植叉杆密封套间挤压进去的润滑剂可以顺利回到插植杆内套内部,避免润滑油漏出,从而减少润滑剂的使用,提高产品使用的耐久性,保证产品正常稳定地工作。
文档编号A01C11/02GK201222865SQ20082011518
公开日2009年4月22日 申请日期2008年5月19日 优先权日2008年5月19日
发明者徐岳平, 涂宗良 申请人:徐岳平;涂宗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