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配杀菌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5336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复配杀菌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杀菌组合物,尤其是一种含有啶酰菌胺的复配杀菌组合物。

背景技术
白粉病是一类非常重要的病害,在黄瓜、小麦、葡萄、花卉等作物上时有发生,造成重大损失。据文献报道白粉病对三唑类药剂已经出现了抗性,急需新的防治白粉病杀菌剂。
啶酰菌胺,英文通用名boscalid,化学名称2-氯-N-(4′-氯联苯-2-基)烟酰胺,是德国巴斯夫公司开发的新型烟酰胺类杀菌剂,杀菌谱广,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可用于防治白粉病。主要通过抑制线粒体琥珀酸脱氢酶,阻碍三羧酸循环,干扰细胞的分裂和生长。可抑制孢子萌发、菌丝生长和孢子母细胞形成。与其它杀菌剂无交互抗性。啶酰菌胺是防治作物白粉病的新型高效药剂,但单独使用成本高并有产生抗性的风险。
有鉴于此,开发含有效成分啶酰菌胺的增效组合物来进行白粉病的防治和抗性治理具有相当的必要性和实际应用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合农业上使用的,对白粉病有出色防治效果的安全、高效杀菌组合物。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发明人进行了大量的生物测定筛选,意外的发现啶酰菌胺与乙嘧酚磺酸酯或乙嘧酚以一定比例复配,对白粉病增效明显。
乙嘧酚(ETHIRMOL)和乙嘧酚磺酸酯(BUPIRIMATE),均为腺嘌呤核苷脱氨酶抑制剂,是内吸性杀菌剂,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可被植物根、茎、叶迅速吸收,并在植物体内运转到各个部位,故耐雨水冲刷。
在上述发现的基础上,经过对组合物进行联合作用的定量分析,形成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即本发明组合物的特征在于以啶酰菌胺为一种有效成分、以乙嘧酚磺酸酯或乙嘧酚为另一有效成分,啶酰菌胺与乙嘧酚磺酸酯或乙嘧酚的质量比例为50∶1-1∶50,较好的比例为20∶1-1∶20。
本发明组合物可以用已知的方法制备成适合农业使用的剂型,包括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悬浮剂、乳油、微乳剂、水乳剂,制剂中有效成分的总含量为5%-80%。
本发明的组合物中使用的辅助剂包括分散剂、润湿剂、防冻剂等及其它有益于有效成分在贮存和使用中稳定以及药效发挥的已知物质,都是农药制剂中常用或允许使用的各种成分,并无特别限定,具体成分和用量根据配方要求通过简单试验确定。
本发明所描述的组合物可以成品制剂形式提供,即组合物中各物质已经混合,组合物的成分也可以以单剂形式提供,使用前直接在桶或罐中直接混合,然后稀释至所需的浓度。
本发明的杀菌组合物主要用于蔬菜、小麦、果树、花卉等作物的病害防治,尤其是防治白粉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产生的有益效果为(1)与单剂相比,该杀菌组合物对白粉病增效作用明显,提高了防治效果;(2)因药效提高,田间用药量大幅减少,降低了农药残留和环境污染,生产和使用成本下降;(3)杀菌组合物中有效成分的作用机制互不相同,降低了对白粉病菌的单一选择压力,有利于避免白粉病抗性产生和延缓白粉病抗药性的产生速度。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本发明用以下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但本发明绝非限于这些例子。
将不同的农药有效成分组合进行复配,是目前解决农药单剂应用过程中一些问题的一种有效和快捷的方式。不同的农药有效成分混合后,通常表现出三种作用类型,即相加作用、增效作用和拮抗作用,但具体为何种作用,无法预测,只有通过大量试验才能知道。复配增效很好的配方,能提高实际防治效果,降低农药的使用量,有助于延缓抗性的产生,是抗性治理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发明组合物以啶酰菌胺和乙嘧酚磺酸酯或乙嘧酚为有效成分,它们之间组合对白粉病具有明显的协同增效作用,而不仅仅是两种药剂作用的简单相加,具体用以下生物测定实例加以说明。
生物测定实例啶酰菌胺与乙嘧酚磺酸酯或乙嘧酚复配对黄瓜白粉病的盆栽毒力测定 试验对象黄瓜白粉病(Erysiphe cichoracearum DC.) 本试验采用盆栽法。播种感黄瓜白粉病品种(特早四号),盆栽苗生长至2片真叶期,编号备用。在预备试验的基础上,根据药剂活性,设置5-7个系列质量浓度。将药液均匀喷施于叶面至全部润湿,待药液自然风干备用。每处理4盆,并设只含溶剂和表面活性剂而不含有效成分的处理作空白对照。药后24h,喷雾接种白粉病孢子悬浮液。孢子悬浮液的配制过程如下取长满白粉病菌黄瓜叶片,用加有少量吐温-80的纯净水,洗下上面的新鲜孢子,制成浓度为1×105个/mL孢子悬浮液。在温室中培养7d后,记载每株黄瓜苗叶片上的病斑面积并分级,统计后计算病情指数和防治效果。
黄瓜白粉病分级标准如下 0级无病; 1级孢子堆面积占整片叶面积的5%以下; 3级孢子堆面积占整片叶面积的6%-10%; 5级孢子堆面积占整片叶面积的11%-20%; 7级孢子堆面积占整片叶面积的21%-50%; 9级孢子堆面积占整片叶面积的50%以上。
药效计算方法
防治效果换算成几率值(y),药液浓度(μg/ml)转换成对数值(x),以最小二乘法计算毒力方程和抑制中浓度EC50,依孙云沛法计算药剂的毒力指数及共毒系数(CTC)。
实测毒力指数(ATI)=(标准药剂EC50/供试药剂EC50)×100 理论毒力指数(TTI)=A药剂毒力指数×混剂中A的百分含量+B药剂毒力指数×混剂中B的百分含量 共毒系数(CTC)=[混剂实测毒力指数(ATI)/混剂理论毒力指数(TTI)]×100 当CTC≤80,则组合物表现为拮抗作用,当80<CTC<120,则组合物表现为相加作用,当CTC≥120,则组合物表现为增效作用。
毒力测定结果参见表1、2 表1啶酰菌胺与乙嘧酚磺酸酯的系列配比对黄瓜白粉病的盆栽试验测定结果 试验结果表明,啶酰菌胺与乙嘧酚磺酸酯复配防治黄瓜白粉病,配比在50∶1-1∶50之间时,共毒系数都在135.5以上,具有增效作用;配比在20∶1-1∶20之间时,共毒系数均高于183.5,增效作用更明显。
表2啶酰菌胺与乙嘧酚的系列配比对黄瓜白粉病的盆栽试验测定结果 试验结果表明,啶酰菌胺与乙嘧酚复配防治黄瓜白粉病,配比在50∶1-1∶50之间时,共毒系数都在131.5以上,具有增效作用;配比在20∶1-1∶20之间时,共毒系数均高于182.7,增效作用更明显。
本发明杀菌组合物可以用已知的方法制备成适合农业使用的可湿性粉剂、悬浮剂、水分散粒剂、乳油、水乳剂、微乳剂。以下用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配方中百分比均为质量百分比。活性成分本申请文件中指啶酰菌胺与乙嘧酚磺酸酯或乙嘧酚,以下不再赘述。
一、乳油加工及应用实例 将活性成分、其它辅助剂按配方的比例依次加入混合釜中,搅拌均匀,制得乳油。
实施例110.2%啶酰菌胺·乙嘧酚磺酸酯乳油 啶酰菌胺10%,乙嘧酚磺酸酯0.2%,N-甲基吡咯烷酮10%,农乳1601# 5%,农乳500# 5%,二甲苯补足至100%。
该实施例应用于防治草莓白粉病。将10.2%啶酰菌胺·乙嘧酚磺酸酯乳油按400倍(啶酰菌胺有效浓度为250μg/ml,乙嘧酚磺酸酯有效浓度为5μg/ml)加水稀释喷雾,药后7天和15天的防治效果分别为94.8%、92.2%。15%啶酰菌胺悬浮剂按500倍(啶酰菌胺有效浓度为300μg/ml)和10%乙嘧酚磺酸酯乳油按1000倍(有效浓度为100μg/ml),以同样方法使用,药后7天和15天的防效分别为86.1%、85.5%和73.4%、71.8%。啶酰菌胺与乙嘧酚磺酸酯复配后增效作用明显,对草莓白粉病的防效明显好于单剂。
二、微乳剂加工及应用实例 将活性成分、溶剂、助溶剂、乳化剂加在一起,使溶解成均匀油相;将水溶性组分和水混合制得水相;在高速搅拌下,将油相与水相混合,制得微乳剂。
实施例25%啶酰菌胺·乙嘧酚磺酸酯微乳剂 啶酰菌胺2.5%,乙嘧酚磺酸酯2.5%,N-甲基吡咯烷10%,异丙醇10%,农乳500# 5%,农乳1601# 5%,水补足至100%。
该实施例应用于防治葡萄白粉病。将5%啶酰菌胺·乙嘧酚磺酸酯微乳剂按250倍(啶酰菌胺有效浓度为100μg/ml,乙嘧酚磺酸酯有效浓度为100μg/ml)加水稀释喷雾,药后7天和15天的防治效果分别为95.7%、93.2%。20%啶酰菌胺悬浮剂按1000倍(有效浓度为200μg/ml)和10%乙嘧酚磺酸酯乳油按1000倍(有效浓度为200μg/ml),以同样方法使用,药后7天和15天的防效分别为86.4%、84.3%和82.4%、80.3%。啶酰菌胺与乙嘧酚磺酸酯复配后增效作用明显,对葡萄白粉病的防效明显好于单剂。
三、水乳剂加工及应用实例 将活性成分、溶剂、乳化剂加在一起,使溶解成均匀油相;将油相加入水中,在高速搅拌下,将油相与水混合,制得水乳剂。
实施例325%啶酰菌胺·乙嘧酚磺酸酯水乳剂 啶酰菌胺10%,乙嘧酚磺酸酯15%,N-甲基吡咯烷酮10%,十二烷基苯磺酸钙5%,农乳600#5%,水补足至100%。
该实施例应用于节瓜白粉病。将25%啶酰菌胺·乙嘧酚磺酸酯水乳剂按1000倍(啶酰菌胺有效浓度为100μg/ml,乙嘧酚磺酸酯有效浓度为150μg/ml)加水稀释喷雾,药后7天和15天的防治效果分别为96.9%、95.8%。25%啶酰菌胺悬浮剂按1000倍(有效浓度为250μg/ml)和25%乙嘧酚磺酸酯乳油按1000倍(有效浓度为250μg/ml),以同样方法使用,药后7天和15天的防效分别为88.7%、86.7%和87.3%、84.3%。啶酰菌胺与乙嘧酚磺酸酯复配后增效作用明显,对节瓜白粉病的防效明显好于单剂。
四、悬浮剂加工及应用实例 将活性成分、各种助剂、载体和水等各组分按配方的比例混合均匀,经研磨和/或高速剪切后得到悬浮剂。
实施例430%啶酰菌胺·乙嘧酚悬浮剂 啶酰菌胺5%,乙嘧酚25%,甲基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10%,硅酸铝镁1%,白炭黑1%,乙二醇4%,水补足至100%。
该实施例应用于防治黄瓜白粉病。将30%啶酰菌胺·乙嘧酚悬浮剂按1500倍(啶酰菌胺有效浓度为33.33μg/ml,乙嘧酚有效浓度为166.67μg/ml)加水稀释喷雾,药后7天和15天的防治效果分别为95.3%、94.2%。10%啶酰菌胺悬浮剂按1000倍(有效浓度为100μg/ml)和20%乙嘧酚悬浮剂按1000倍(有效浓度为200μg/ml),以同样方法使用,药后7天和15天的防效分别为73.9%、70.5%和82.4%、78.5%。啶酰菌胺与乙嘧酚复配后增效作用明显,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效明显好于单剂。
实施例525%啶酰菌胺·乙嘧酚悬浮剂 啶酰菌胺20%,乙嘧酚5%,甲基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10%,黄原胶1%,膨润土1%,丙三醇4%,水补足至100%。
该实施例应用于防治菊花白粉病。将25%啶酰菌胺·乙嘧酚悬浮剂按1000倍(啶酰菌胺有效浓度为200μg/ml,乙嘧酚有效浓度为50μg/ml)加水稀释喷雾,药后7天和15天的防治效果分别为94.8%、92.3%。25%啶酰菌胺可湿性粉剂按1000倍(有效浓度为250μg/ml)和15%乙嘧酚悬浮剂按1000倍(有效浓度为150μg/ml),以同样方法使用,药后7天和15天的防效分别为87.9%、85.2%和78.4%、74.4%。啶酰菌胺与乙嘧酚复配后增效作用明显,对菊花白粉病的防效明显好于单剂。
五、可湿性粉剂加工及应用实例 将活性成分、各种助剂及填料等按配方的比例充分混合,经超细粉碎机粉碎后,即得可湿性粉剂。
实施例630.6%啶酰菌胺·乙嘧酚磺酸酯可湿性粉剂 啶酰菌胺0.6%,乙嘧酚磺酸酯30%,十二烷基硫酸钠2%,木质素磺酸钠5%,萘磺酸盐3%,高岭土补足至100%。
该实施例应用于小麦白粉病。将30.6%啶酰菌胺·乙嘧酚磺酸酯按1500倍(啶酰菌胺有效浓度为4μg/ml,乙嘧酚磺酸酯有效浓度为200μg/ml)加水稀释喷雾,药后7天和15天的防治效果分别为90.1%、88.3%。10%啶酰菌胺悬浮剂按1000倍(有效浓度为100μg/ml)和25%乙嘧酚磺酸酯可湿性粉剂按1000倍(有效浓度为250μg/ml);以同样方法使用,药后7天和15天的防效分别为74.2%、71.5%和86.3%、84.5%。啶酰菌胺与乙嘧酚磺酸酯复配后增效作用明显,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效明显好于单剂。
六、水分散粒剂 将活性成分、分散剂、润湿剂和填料按配方的比例混合均匀,经气流粉碎成可湿性粉剂,再加入一定量的水混合挤压造料。经干燥筛分后得到水分散粒剂。
实施例780%啶酰菌胺·乙嘧酚水分散粒剂 啶酰菌胺60%,乙嘧酚20%,烷基萘磺酸钠2%,木质素磺酸钠1%,十二烷基硫酸钠2%,高岭土补足至100%。
该实施例应用于防治苹果白粉病。将80%啶酰菌胺·乙嘧酚水分散粒剂2500倍(啶酰菌胺有效浓度为240μg/ml,乙嘧酚有效浓度为80μg/ml)加水稀释喷雾,药后7天和15天的防治效果分别为98.3%、96.4%。3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按1000倍(有效浓度为300μg/ml),20%乙嘧酚悬浮剂按1000倍(有效浓度为200μg/ml),以同样方法使用,药后7天和15天的防效分别为88.2%、86.1%和84.6%、80.4%。啶酰菌胺与乙嘧酚复配后增效作用明显,对苹果白粉病的防效明显好于单剂。
权利要求
1、一种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有效成分为啶酰菌胺和乙嘧酚磺酸酯或乙嘧酚,质量比例为50∶1-1∶50。
2、根据权利要求1,其特征在于有效成分啶酰菌胺和乙嘧酚磺酸酯或乙嘧酚的质量比例为20∶1-1∶2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其特征在于有效成分在杀菌组合物中的总质量百分含量为5%-80%。
4、根据权利要求3,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菌组合物的剂型是乳油、微乳剂、水乳剂、可湿性粉剂、悬浮剂或水分散粒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应用于防治作物白粉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杀菌组合物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作物为蔬菜、小麦、果树、花卉等。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杀菌组合物,其有效成分为啶酰菌胺和乙嘧酚磺酸酯或乙嘧酚,两者的质量比例为50∶1-1∶50。啶酰菌胺和乙嘧酚磺酸酯或乙嘧酚复配后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用于蔬菜、小麦、果树、花卉等作物的白粉病防治。
文档编号A01N43/54GK101647442SQ20091016149
公开日2010年2月17日 申请日期2009年7月31日 优先权日2009年7月31日
发明者洪 张, 张承来, 曹明章, 刘胜召, 殷如龙, 张建明, 硕 刘 申请人:深圳诺普信农化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