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流刺网橄榄型防叠底纲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6265阅读:56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流刺网橄榄型防叠底纲绳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渔业渔具配件。
背景技术
渔业流剌网(流网)生产作业是常用的渔业捕捞生产方式,传统流网在化纤绳上 捆扎铅等重物用以作底纲和在上纲上捆扎浮子,使网具在水中张开以起到流网捕捞的作 用。现有流网的底纲在化纤绳上捆扎铅条等重物的缺陷是l.在流网的化纤绳上捆扎铅 铁条等重物时,化纤绳上捆扎铅条都留有一定距离,并且捆扎铅条处硬度比没捆扎铅条处 要硬,有硬度突变情形,容易自挂网和重叠,使网具有效面积大幅下降,直接经济成本大幅 度提高;2.底纲绳容易挂住岩石,无法滑出时使网具被挂住而丢失,网具和鱼货丢失也大 幅提高了渔业生产的成本,大量无法降解的丢失网具在海底演变成海洋生物的坟墓,这种 网具每丢弃一次就会在水底形成反复诱捕并使各种水生动物死亡,造成水系水生动物自然 体系大幅破坏,这种丢弃网具被人们称为水生动物的幽灵堡.也大幅度增加了海洋污染; 3.挂网和重叠,使重叠后的网目变小,而使捕捞对象改变,这样的流网增大了海底动物的损 伤与破坏;也大幅度提高了海洋污染和破坏了海洋生物生长环境。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需要针对现有技术存在流网容易挂网和重叠、网具易被挂住丢失而增 大了海底动物的损伤与破坏,影响生产效率和环保的问题,提供一种流剌网橄榄型防叠底 纲绳。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采用化纤编织绳,其特征是在编织绳上每隔一定距离有一 个由放长的编织绳股织成的橄榄形囊状编织体。双锥型沉子从放长的编织绳股之间形成的 空隙塞入囊状编织体内,编织绳上的囊状编织体包覆双锥型沉子即形成流剌网橄榄型防叠 底纲。 本实用新型的突出效果是装配的流网底纲基本排除了自挂网和重叠的发生,使流 网作业长度可以最大化,流网作业长度可以比普通网具提高20% _30%长度,而且流网作 业时,挂住复杂水系底部和自挂网机率减少90%,使流网被复杂水系底部如海底岩石等挂 住而丢失机率减至最低,这样减少了流网对水系底部植物的损伤与破坏;达到了捕捞效率 最大化,提高捕捞产量20 % -30 % ;平均降低捕捞能源生产成本25 % ,既大幅减低了网具丢 失的生产成本又保护了海洋环境,由此带来的大幅减少流网消耗而有效节约材料能源,以3 万吨流网聚酰胺材料消耗量全部推广应用计算,节约能源和网具材料相当可观,可获得良 好经济和社会效益。

图1是一种流剌网橄榄型防叠底纲绳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移出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采用化纤编织绳,编织绳上每隔一定距离织有一个由放长编织绳股1 织成的橄榄形囊状编织体2,双锥型沉子3从放长编织绳股之间形成的空隙塞入囊状编织 体内,双锥型沉子直径是长度的20-50%,相应安装双锥型沉子的囊状编织体直径是囊状编 织体长度的20-50% ,囊状编织体包覆双锥型沉子即可成为流剌网防叠底纲。
权利要求一种流刺网橄榄型防叠底纲绳,采用化纤编织绳,其特征是在编织绳上每隔一定距离有一个由放长编织绳股织成的橄榄形囊状编织体。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流剌网橄榄型防叠底纲绳,其特征是囊状编织体直径是 囊状编织体长度的20-50%。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流剌网橄榄型防叠底纲绳,其特征是编织绳上的囊 状编织体包覆双锥型沉子。
专利摘要一种流刺网橄榄型防叠底纲绳,涉及渔业渔具配件,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流刺网橄榄型防叠底纲绳,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采用化纤编织绳,其特征是在编织绳上每隔一定距离有一个由放长编织绳股织成的橄榄形囊状编织体。本实用新型用于流刺网底纲绳。
文档编号A01K75/06GK201546104SQ20092021459
公开日2010年8月11日 申请日期2009年11月30日 优先权日2009年11月30日
发明者马海有 申请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