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有氟环唑和苯醚甲环唑的高效杀菌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8424阅读:6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含有氟环唑和苯醚甲环唑的高效杀菌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药复配领域,涉及一种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尤其是一种以氟环唑和苯醚甲环唑为主要活性成分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施用化学药剂是防治植物真菌病害的最为有效的手段。但长期连续高剂量地施用单一的化学杀菌剂,容易造成药剂的残留、环境污染以及耐抗药性真菌发展等问题。合理的化学杀菌剂复配或混配具有扩大杀菌谱,提高防治效果、延长施药适期、减少用药量、降低药害、减少残留、延缓真菌耐药性和抗药性的发生与发展等积极特点,杀菌剂复配或混配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开发新品杀菌剂价格不断攀升,而相比之下,开发与研究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复配与混配具有投资少、研制周期短而受到国内外重视,纷纷加大开发研制力度。氟环唑(2RS,3RS)-l-[3-(2-氯苯基)-2,3-环氧-2-(4-氟苯基)丙基]-l氢-l,2,4-三唑本品属于三唑类杀菌剂,作用机理为抑制病菌麦角甾醇的合成,阻碍病菌细胞壁的形成,并且氟环唑分子对一种真菌酶(14-dencthylase)有强力亲和性,可提高作物的凡丁质酶活性,导致真菌吸器的收縮,抑制病菌侵入,与目前已知的杀菌剂相比,能更有效抑制病菌原真菌。对一系列禾谷类作物如立枯病、白粉病、眼纹病等十多种病害,具有良好的防治作用,并能防治糖用甜菜、花生、油菜、草坪、咖啡、水稻及果树等病害,但因价格昂贵,并未得到很好的推广和应用。苯醚甲环唑:顺,反-3-氯-4-[4-甲基-2-(lH-l,2,4-三唑-l-基甲基)-l,3-二氧戊烷_2-基]苯基4-氯苯基醚
背景技术
:苯醚甲环唑是甾醇脱甲基化抑制剂,具有良好的内吸性。杀菌谱广,叶面处理或种子处理可提高作物的产量和保证品质。对子囊菌纲、担子菌纲和包括链格孢属、壳二孢属、尾孢霉属、剌盘孢属、球痤菌属、茎点霉属、柱隔孢属、壳针孢属、黑星菌属在内的半知病菌,白粉菌科、锈菌目及某些种传病原菌有持久的保护和治疗作用。对葡萄炭疽病、白腐病效果也很好。但因单剂的大量重复使用,病菌的抗性逐渐产生并增强。
发明内容本发明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个适用范围广、成本低、效果好的含有氟环唑和苯醚甲环唑的杀菌组合物。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该杀菌组合物的用途。—种杀菌组合物,它含有氟环唑和苯醚甲环唑,其中氟环唑和苯醚甲环唑的重量比为0.150:0.160。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中氟环唑和苯醚甲环唑的较优重量比为130:140。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中有效成分占制剂的重量比为270%。所述的杀菌组合物,氟环唑和苯醚甲环唑与助剂、载体等加工成农药上允许的任意一种剂型。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可加工成的剂型是乳油、悬浮剂、水乳剂、微乳剂、微胶囊剂、可湿性粉剂和水分散粒剂。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在防治禾谷类和果树、瓜类、蔬菜等的多种病害方面的应用。具有增效作用的杀菌剂组合物是采取以下措施实现的组合物中含有氟环唑和苯醚甲环唑两种活性组分,其中氟环唑和苯醚甲环唑的重量比为O.150:0.160,较优重量比为130:l40,组合物的有效成分加入助剂和填料可加工成为乳油、水乳剂、悬浮剂、微胶囊剂、可湿性粉剂和水分散粒剂。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如下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之一,所述的杀虫组合物为乳油制剂,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氟环唑0.150%苯醚甲环唑0.160%常规乳化剂1030%常规溶剂2050%常规增效剂15%该乳油制剂的具体生产步骤为先将氟环唑、苯醚甲环唑加入溶剂中完全溶解后再加入乳化剂、增效剂搅拌均匀后成均一透明的油状液体,灌装,即制得本发明所述的含有氟环唑和苯醚甲环唑的杀菌组合物的乳油制剂。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之二,所述的杀菌组合物为水乳剂,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氟环唑0.150%苯醚甲环唑0.160%乳化剂330%溶剂515%稳定剂215%防冻剂15%消泡剂0.18%增稠剂0.22%水余量该水乳剂的具体生产步骤为首先将原药氟环唑和苯醚甲环唑、溶剂和乳化剂、助溶剂加在一起,使溶解成均匀的油相;将部分水,抗冻剂,抗微生物剂等其他的农药助剂混合在一起成均匀的水相;在反应釜中高速搅拌的同时将油相加入水相,缓缓加水直至达到转相点,开启剪切机进行高速剪切,并加入剩余的水,剪切约半小时,形成水包油型的水乳剂。即制得含有氟环唑和苯醚甲环唑的杀菌组合物的水乳剂。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之三,所述的杀菌组合物为悬浮剂,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氟环唑0.150%苯醚甲环唑0.160%分散剂520%防冻剂15%增稠剂0.12%消泡剂0.10.8%水余量该悬浮剂的具体生产步骤为先将其他助剂混合,经高速剪切混合均匀,加入氟环唑和苯醚甲环唑,在磨球机中磨球23小时,使粒直径均在5mm以下,制得本发明所述的含有氟环唑和苯醚甲环唑的杀菌组合物的悬浮剂制剂。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之四,所述的杀菌组合物为微胶囊剂,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氟环唑0.150%苯醚甲环唑0.160%尿素520%甲醛520%乳化分散剂520%防冻剂15%增稠剂0.12%消泡齐U0.10.8%水余量5在装有搅拌装置的三口烧瓶中加入尿素和甲醛(物质的量比约为1:1.52.0),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节溶液的pH值到89左右,然后升温至7080°C,反应得到稳定的脲醛树脂预聚体。取一定量的氟环唑与苯醚甲环唑的原药溶于环己烷中,并在溶液中加入乳化分散剂,伴随剧烈搅拌,配成以含乳化分散剂的水溶液为水相的0/W型稳定乳液。将上述的脲醛树脂预聚体加入乳液中,调节PH值,在酸催化条件下发生聚合反应,使油相物质被包裹起来,形成微胶囊颗粒。缓慢升温,固化,温度控制在4050°C,固化时间lh。选择加入适量的助剂,即可得稳定的微囊悬浮剂。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之五,所述的杀菌组合物为可湿性粉剂,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氟环唑苯醚甲环唑分散剂润湿剂填料0.150%0.160%320%310%1070%该杀菌组合物可湿性粉剂具体加工步骤为按上述配方将氟环唑和苯醚甲环唑以及分散剂、润湿剂和填料混合,在搅拌釜中均匀搅拌,经气流粉碎机后在混合均匀,即可制成本发明组合物的可湿性粉剂。:,所述的杀菌组合物为水分散粒剂,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之;氟环唑0.150%苯醚甲环唑0.160%分散剂320%润湿剂310%崩解剂25%填料1070%该杀菌组合物水分散粒剂具体加工步骤为按上述配方将氟环唑、苯醚甲环唑和分散剂、润湿剂、崩解剂以及填料混合均匀,用超微气流粉碎机粉碎,经捏合,然后加入流化床造粒干燥机中进行造粒、干燥、筛分后经取样分析,制得本发明所述的含有氟环唑和苯醚甲环唑的杀菌组合物的水分散粒剂。所述的常规乳化剂选自十二烷基苯磺酸钙与脂肪酸聚氧乙烯醚、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磺基琥珀酸酯、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壬基酚聚氧乙烯醚、蓖麻油聚氧乙烯醚、脂肪酸聚氧乙烯基酯、聚氧乙烯脂肪醇醚中的任一种或一种以上以任意比例组成的混合物。所述常规溶剂为二甲苯或生物柴油、甲苯、柴油、甲醇、乙醇、正丁醇、异丙醇、松节油、溶剂油、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亚砜、水等溶剂中的任一种或一种以上以任意比例组成的混合溶剂。所述常规增效剂是指具有增强药剂渗透力,润湿扩展能力,击倒害虫速度,提高农药的耐雨水冲刷力,从而提高农药杀虫、杀菌效果的一类安全、环保、无毒、无残留的新型助剂,可选自有机硅农药增效剂ZC-650或有机硅农药渗透剂扩展剂Agrowet810c、农用有机硅农药增效剂Silwet408、氮酮中的任一种。所述的分散剂选自聚羧酸盐、木质素磺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縮合物硫酸盐、烷基苯磺酸钙盐、萘磺酸甲醛縮合物钠盐、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脂肪胺聚氧乙烯醚、脂肪酸聚氧乙烯酯、甘油脂肪酸酯聚氧乙烯醚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湿润剂选白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钙、拉开粉BX.、润湿渗透剂F、烷基萘磺酸盐、聚氧乙烯三苯乙烯苯基磷酸盐、皂角粉、蚕沙、无患子粉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崩解剂选自膨润土、尿素、硫酸铵、氯化铝、柠檬酸、丁二酸、碳酸氢钠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增稠剂选自黄原胶、羟甲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甲基纤维素、硅酸铝镁、聚乙烯醇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稳定剂选自柠檬酸钠、间苯二酚中的一种。所述的抗冻剂选自乙二醇、丙二醇、丙三醇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消泡剂选自硅油、硅酮类化合物、C1Q—2。饱和脂肪酸类化合物、C8—1Q脂肪醇类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乳化分散剂包括润湿齐U、分散齐IJ、稳定齐IJ、增稠剂、消泡剂和防冻剂等。所述的填料选自高岭土、硅藻土、膨润土、凹凸棒土、白炭黑、淀粉、轻质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多种。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本发明所涉及的两种化合物结构,经试验证明,相互混配不会产生抵触,可协同增效,减少用药量,降低成本。而且氟环唑和苯醚甲环唑的复配尚未有报道。2、对已产生抗性的病原菌仍有很高的药效,可延缓抗药性的产生。3、降低了农药使用量,增强了对环境的友好性。4、降低了农药使用量,也降低了用药成本,增强了该配方的市场竞争力。具体实施例制剂实施例1:氟环唑O.lg,苯醚甲环唑60g,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磺基琥珀酸酯15g,有机硅2g,二甲苯余量,按照上述乳油加工办法制得60.1%氟环唑苯醚甲环唑乳油制剂。制剂实施例2:氟环唑5g,苯醚甲环唑50g,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磺基琥珀酸酯15g,有机硅2g,二甲苯余量,按照上述乳油加工办法制得55%氟环唑苯醚甲环唑乳油制剂。制剂实施例3:氟环唑15g,苯醚甲环唑35g,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磺基琥珀酸酯15g,有机硅2g,二甲苯余量,按照上述乳油加工办法制得50%氟环唑苯醚甲环唑乳油制剂。制剂实施例4:氟环唑25g,苯醚甲环唑20g,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磺基琥珀酸酯35g,有机硅2g,二甲苯余量,按照上述乳油加工办法制得45%氟环唑苯醚甲环唑乳油制剂。制剂实施例5:氟环唑40g,苯醚甲环唑10g,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磺基琥珀酸酯10g,有机硅2g,二甲苯余量,按照上述乳油加工办法制得50%氟环唑苯醚甲环唑乳油制剂。制剂实施例6:氟环唑50g,苯醚甲环唑0.lg,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磺基琥珀酸酯10g,有机硅2g,二甲苯余量,按照上述乳油加工办法制得50.1%氟环唑苯醚甲环唑乳油制剂。制剂实施例7:氟环唑O.lg,苯醚甲环唑60g,木质素磺酸盐15g,柠檬酸钠0.5g,黄原胶0.3g,乙二醇lg,苯甲酸钠0.6g,硅油0.5g,水余量。按照上述悬浮剂制备方法制得60.1%氟环唑苯醚甲环唑悬浮剂。制剂实施例8:氟环唑5g,苯醚甲环唑50g,木质素磺酸盐10g,柠檬酸钠0.5g,黄原胶0.3g,乙二醇lg,苯甲酸钠0.6g,硅油0.5g,水余量。按照上述悬浮剂制备方法制得55%氟环唑苯醚甲环唑悬浮剂。制剂实施例9:氟环唑15g,苯醚甲环唑35g,木质素磺酸盐7g,柠檬酸钠0.5g,黄原胶0.3g,乙二醇lg,苯甲酸钠0.6g,硅油0.5g,水余量。按照上述悬浮剂制备方法制得50%氟环唑苯醚甲环唑悬浮剂。制剂实施例10:氟环唑25g,苯醚甲环唑20g,木质素磺酸盐7g,柠檬酸钠0.5g,黄原胶0.3g,乙二醇lg,苯甲酸钠0.6g,硅油0.5g,水余量。按照上述悬浮剂制备方法制得45%氟环唑苯醚甲环唑悬浮剂。制剂实施例ll:氟环唑40g,苯醚甲环唑10g,木质素磺酸盐10g,柠檬酸钠0.5g,黄原胶0.3g,乙二醇lg,苯甲酸钠0.6g,硅油0.5g,水余量。按照上述悬浮剂制备方法制得50%氟环唑苯醚甲环唑悬浮剂。制剂实施例12:氟环唑50g,苯醚甲环唑0.lg,木质素磺酸盐lOg,柠檬酸钠O.5g,黄原胶0.3g,乙二醇lg,苯甲酸钠0.6g,硅油0.5g,水余量。按照上述悬浮剂制备方法制得50.1%氟环唑苯醚甲环唑悬浮剂。制剂实施例13:氟环唑O.lg,苯醚甲环唑60g,壬基酚聚氧乙烯醚8g,正丁醇lOg,柠檬酸钠O.5g,乙二醇lg,硅油0.5g,黄原胶0.3g,苯甲酸钠0.6g,水余量。按照上述水乳剂制备方法制得60.1%氟环唑苯醚甲环唑水乳剂。制剂实施例14:氟环唑5g,苯醚甲环唑50g,壬基酚聚氧乙烯醚5g,正丁醇8g,柠檬酸钠0.5g,乙二醇lg,硅油0.5g,黄原胶0.3g,苯甲酸钠0.6g,水余量。按照上述水乳剂制备方法制得55%氟环唑苯醚甲环唑水乳剂。制剂实施例15:氟环唑15g,苯醚甲环唑35g,壬基酚聚氧乙烯醚5g,正丁醇8g,柠檬酸钠0.5g,乙二醇lg,硅油0.5g,黄原胶0.3g,苯甲酸钠0.6g,水余量。按照上述水乳剂制备方法制得50%氟环唑苯醚甲环唑水乳剂。制剂实施例16:氟环唑25g,苯醚甲环唑20g,壬基酚聚氧乙烯醚5g,正丁醇8g,柠檬酸钠0.5g,乙二醇lg,硅油0.5g,黄原胶0.3g,苯甲酸钠0.6g,水余量。按照上述水乳剂制备方法制得45%氟环唑苯醚甲环唑水乳剂。制剂实施例17:氟环唑40g,苯醚甲环唑10g,壬基酚聚氧乙烯醚5g,正丁醇8g,柠檬酸钠0.5g,乙二醇lg,硅油0.5g,黄原胶0.3g,苯甲酸钠0.6g,水余量。按照上述水乳剂制备方法制得50%氟环唑苯醚甲环唑水乳剂。制剂实施例18:氟环唑50g,苯醚甲环唑0.lg,壬基酚聚氧乙烯醚5g,正丁醇8g,柠檬酸钠0.5g,乙二醇lg,硅油0.5g,黄原胶0.3g,苯甲酸钠0.6g,水余量。按照上述水乳剂制备方法制得50.1%氟环唑苯醚甲环唑水乳剂。制剂实施例19:氟环唑O.lg,苯醚甲环唑60g,二甲基亚砜10g,脂肪酸聚氧乙烯醚5g,柠檬酸钠2g,有机硅助剂2g,水余量,按照上述微乳剂加工办法,制得60.1%氟环唑苯醚甲环唑微乳剂。制剂实施例20:氟环唑5g,苯醚甲环唑50g,二甲基亚砜8g,脂肪酸聚氧乙烯醚5g,柠檬酸钠2g,有机硅助剂2g,水余量,按照上述微乳剂加工办法,制得55%氟环唑苯醚甲环唑微乳剂。制剂实施例21:氟环唑15g,苯醚甲环唑35g,二甲基亚砜10g,脂肪酸聚氧乙烯醚5g,柠檬酸钠2g,有机硅助剂2g,水余量,按照上述微乳剂加工办法,制得50%氟环唑苯醚甲环唑微乳剂。制剂实施例22:氟环唑25g,苯醚甲环唑20g,二甲基亚砜10g,脂肪酸聚氧乙烯醚5g,柠檬酸钠2g,有机硅助剂2g,水余量,按照上述微乳剂加工办法,制得45%氟环唑苯醚甲环唑微乳剂。制剂实施例23:氟环唑40g,苯醚甲环唑10g,二甲基亚砜10g,脂肪酸聚氧乙烯醚5g,柠檬酸钠2g,有机硅助剂2g,水余量,按照上述微乳剂加工办法,制得50%氟环唑苯醚甲环唑微乳剂。制剂实施例24:氟环唑O.lg,苯醚甲环唑60g,,尿素8g,甲醛10g,木质素磺酸盐5g,十二烷基硫酸钠5g,乙二醇5g,黄原胶lg,硅油0.5g,水余量,按照上述微胶囊剂加工办法制得60.1%氟环唑苯醚甲环唑微胶囊剂。制剂实施例25:氟环唑5g,苯醚甲环唑50g,,尿素8g,甲醛10g,木质素磺酸盐5g,十二烷基硫酸钠5g,乙二醇5g,黄原胶lg,硅油0.5g,水余量,按照上述微胶囊剂加工办法制得55%氟环唑苯醚甲环唑微胶囊剂。[OMO]制剂实施例26:氟环唑15g,苯醚甲环唑35g,,尿素8g,甲醛10g,木质素磺酸盐5g,十二烷基硫酸钠5g,乙二醇5g,黄原胶lg,硅油0.5g,水余量,按照上述微胶囊剂加工办法制得50%氟环唑苯醚甲环唑微胶囊剂。制剂实施例27:氟环唑25g,苯醚甲环唑20g,,尿素8g,甲醛10g,木质素磺酸盐5g,十二烷基硫酸钠5g,乙二醇5g,黄原胶lg,硅油0.5g,水余量,按照上述微胶囊剂加工办法制得45%氟环唑苯醚甲环唑微胶囊剂。制剂实施例28:氟环唑40g,苯醚甲环唑10g,,尿素8g,甲醛10g,木质素磺酸盐5g,十二烷基硫酸钠5g,乙二醇5g,黄原胶lg,硅油0.5g,水余量,按照上述微胶囊剂加工办法制得50%氟环唑苯醚甲环唑微胶囊剂。[OMS]制剂实施例29:氟环唑O.lg,苯醚甲环唑60g,木质素磺酸盐10g,十二烷基苯磺酸钙5g,拉开粉BX3g,硅藻土余量,按照上述可湿性粉剂加工方法,制得60.1%氟环唑苯醚甲环唑可湿性粉剂。制剂实施例30:氟环唑5g,苯醚甲环唑50g,木质素磺酸盐6g,十二烷基苯磺酸f丐5g,硅藻土余量,按照上述可湿性粉剂加工方法,制得55%氟环唑苯醚甲环唑可湿性粉剂。制剂实施例31:氟环唑15g,苯醚甲环唑35g,木质素磺酸盐5g,十二烷基苯磺酸钙3g,拉开粉BX3g,硅藻土余量,按照上述可湿性粉剂加工方法,制得50X氟环唑苯醚甲环唑可湿性粉剂。制剂实施例32:氟环唑25g,苯醚甲环唑20g,木质素磺酸盐6g,十二烷基苯磺酸钙3g,拉开粉BX3g,硅藻土余量,按照上述可湿性粉剂加工方法,制得45X氟环唑苯醚甲环唑可湿性粉剂。制剂实施例33:氟环唑40g,苯醚甲环唑10g,木质素磺酸盐10g,十二烷基苯磺酸钙6g,拉开粉BX3g,硅藻土余量,按照上述可湿性粉剂加工方法,制得50X氟环唑苯醚甲环唑可湿性粉剂。制剂实施例34:氟环唑O.lg,苯醚甲环唑60g,木质素磺酸钠10g,十二烷基苯磺酸钙8g,尿素3g,膨润土余量,根据上述水分散粒剂加工方法,制得60.1%氟环唑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制剂实施例35:氟环唑5g,苯醚甲环唑50g,木质素磺酸钠8g,十二烷基苯磺酸*丐5g,尿素3g,膨润土余量,根据上述水分散粒剂加工方法,制得55%氟环唑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制剂实施例36:氟环唑15g,苯醚甲环唑35g,木质素磺酸钠5g,十二烷基苯磺酸f丐5g,尿素3g,膨润土余量,根据上述水分散粒剂加工方法,制得50%氟环唑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制剂实施例37:10氟环唑25g,苯醚甲环唑20g,木质素磺酸钠8g,十二烷基苯磺酸钙5g,尿素3g,膨润土余量,根据上述水分散粒剂加工方法,制得45%氟环唑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制剂实施例38:氟环唑50g,苯醚甲环唑0.lg,木质素磺酸钠10g,十二烷基苯磺酸钙3g,尿素3g,膨润土余量,根据上述水分散粒剂加工方法,制得50.1%氟环唑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生物实施例氟环唑与苯醚甲环唑不同配比联合毒力l材料与方法1.1材料与药剂混配设计试验药剂为90.5%氟环唑水分散粒剂、97.6%苯醚甲环唑可湿性粉剂。供试病原菌为香蕉尾孢菌(Cercosporamu-sae)。试按照氟环唑与苯醚甲环唑混配总有效成分含量设为30%氟环唑苯醚甲环唑按原药质量比设i:3、i:5、i:i、3:i、5:1,即7.5%+22.5%、5%+25%、15%+15%、22.5%+7.5%、25%+5%等5个比例进行混配。1.2试验设计分别称取适量苯醚甲环唑、氟环唑原药、5个氟环唑苯醚甲环唑混配组合,于预先加入3mL稀盐酸的灭菌三角瓶中充分振荡使其溶解,加入适量无菌水制成500iig/mL母液各50mL备用。在预备试验的基础上,将氟环唑苯醚甲环唑各混配组合及氟环唑、苯醚甲环唑各设5个浓度梯度,并以相同浓度的稀盐酸作空白对照,各处理重复4次。1.3增效作用测定采用菌丝体干重测定法,每处理重复4次,计算各处理的相对抑制率、毒力回归方程、ECs。,用Gisi等(1985年)方法进行增效测定法求出各处理的增效系数(SR),进行增效作用评价。数据见表l。表1不同配比的氟环唑苯醚甲环唑混剂对香蕉尾孢菌抑制毒力及增效作用<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1</column></row><table>2结果与分析氟环唑与苯醚甲环唑混配的各混剂增效系数除了1:3时小于1其它均大于1,但氟环唑苯醚甲环唑的i:1混配组合SR值最高为1.73,大于1.5,表现为协同增效作用,其余的3个混配组合SR值均小于1.5而大于l,表现为相加作用。3田间试验测水稻纹枯病、水稻稻曲病3.l试验方法3.1.l施药方法水稻纹枯病试验共施药两次,对照区喷等量清水。配药时,先用少量水将药剂充分溶解后,再加入适量水进行全株喷雾处理,均匀喷雾。喷药时均采用机动喷雾器,工作压力为2.02.3kg/cm2,喷头孔径1.2mm。小区喷液量按675升/公顷施用,以药液湿润叶片且枝条上药液不下滴为度。水稻稻曲病在水稻破口前57天施药1次,对照区喷等量清水。配药时,先用少量水将药剂充分溶解后,再加入适量水进行全株喷雾处理,均匀喷雾。喷药时均采用机动喷雾器,工作压力为2.02.3kg/cm2,喷头孔径1.2mm。小区喷液量按675升/公顷施用,以药液湿润叶片且枝条上药液不下滴为度。3.1.2调查方法水稻纹枯病根据水稻叶鞘和叶片为害症状程度分级,以株为单位,每小区对角线五点取样,每点调查相连5丛,共25丛,记录总株数、病株数和病级数,计算叶片发病率、病情指数,与对照病指比较,计算相对防效。病情分级标准0级全株无病;1级第四叶片及其以下各叶鞘、叶片发病(以剑叶为第一片叶);3级第三叶片及其以下各叶鞘、叶片发病;5级第二叶片及其以下各叶鞘、叶片发病;7级剑叶叶片及其以下各叶精、叶片发病;9级全株发病,提早枯死。水稻稻曲病1、病害调查方法每小区5点调查,每点查5簡病穗,共查25簡;2、水稻拷种调查方法每小区调查2篼的有效穗数、各穗长度、总粒、实粒、秕粒、病粒、每小区2个千粒重、每小区测量10蔸株高、每小区查2m2有效篼。3.1.3调查时间和次数水稻纹枯病共调查3次,分别于第1次施药前调查病情基数,第1次药后7天及第2次药后15天分别进行第2、3次调查。水稻稻曲病在水稻破口前57天施药1次,于施药后15和30天进行药效调查。3.1.4药效计算方法纹枯病计算公式病情指数=E(各级病叶数X相对级数值)/(调查总叶数X9)X100防治效果(%)=〔l-(空白对照区药前病情指数X处理区药后病情指数)/(空白对照区药后病情指数X处理区药前病情指数)〕X100稻曲病计算公式病穗率(%)=(病穗数+调查总穗数)X100<formula>formulaseeoriginaldocumentpage13</formula>3.1.5药害调查方法施药后连续7d目测药剂对作物无药害。3.2试验结果及分析3.2.1各处理防治水稻纹枯病的效果(见表2)表2各处理防治水稻纹枯病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3</column></row><table>由表2可知,30%氟环唑苯醚甲环唑以1:1的混配组合防治水稻纹枯病的效果显著,其防效优于30%苯醚甲环唑乳油,更优于12.5%氟环唑悬浮剂;具有很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其2次药后15其高浓度处理区的效果明显优于同样配比下的低浓度处理区,防效最高可达85%。同时,与单剂相比,其复配制剂有明显的增效作用。根据田间观察,在推荐剂量下各处理区水稻生长正常,无药害产生,对水稻是安全的。3.2.2各处理防治水稻稻曲病的效果(见表3)表3各处理防治水稻稻曲病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药剂<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4</column></row><table>由表3可知,30%氟环唑苯醚甲环唑以1:1的混配组合防治水稻稻曲病的效果显著,其防效优于30%苯醚甲环唑乳油,更优于12.5%氟环唑悬浮剂;其第2次药后30天调查,最高防效可达88%。同时,其复配制剂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在推荐剂量下使用对作物安全,适于推广示范。在水稻稻曲病发生初期,及时施药防治可取得理想效果。在使用时应与其他杀菌剂交替使用,以延缓病菌抗药性的产生。权利要求一种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含有氟环唑和苯醚甲环唑,其中氟环唑和苯醚甲环唑的重量比为0.1~50∶0.1~6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氟环唑与苯醚甲环唑的重量比为130:14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有效成分占制剂的重量百分比为27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菌组合物,氟环唑和苯醚甲环唑与助剂和助溶剂复配成农药上允许的任意一种剂型;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剂型是乳油、悬浮剂、水乳剂、微乳剂、微胶囊剂、可湿性粉剂和水分散粒剂;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在防治禾谷类和瓜、果、蔬菜上病害方面的应用。全文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组具有协同增效作用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组合物含有氟环唑和苯醚甲环唑两种主要活性成分以及其他助剂。其中氟环唑与苯醚甲环唑的重量比为0.1~50∶0.1~60,可应用于禾谷类和瓜、果、蔬菜等的多种病害。该组合物适用范围广,成本低、效果好,室内试验证明该组合物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并且在国内外未曾有关于氟环唑和苯醚甲环唑混配的报导,故提出该发明。文档编号A01N43/653GK101743972SQ20101000269公开日2010年6月23日申请日期2010年1月22日优先权日2010年1月22日发明者任玉英,冯涵丽,白复芹,赵国伟申请人:青岛奥迪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