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香菇培养料和香菇生产方法

文档序号:351006阅读:55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香菇培养料和香菇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用菌生产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使用柠条生产的香菇培养料以及 使用柠条生产香菇的方法。
背景技术
柠条是西北地区干旱、荒漠和瘠薄地区恢复生态建设的重要植物资源,是豆科落 叶灌木植物,富含多种矿物质、粗蛋白和粗纤维。其生物学特性是3-5年平茬一次,平茬后 能萌生更多新枝条而且生长速度快,所以在这一时间内,柠条平茬间隔时间越短,生物量越 大,防风固沙的生态作用越显著,否则将老化枯死。宁南山区恢复生态建设中柠条的成林面 积非常广大。柠条这一特殊物种,具有一定的生理特性,植株生长6 8年后,便出现衰老、 生长缓慢和枯枝现象,随之病虫害侵蚀严重。此时应及时进行平茬复壮,否则就会有自然枯 死的危险。平茬复壮,可隔年、隔带轮换平茬[2]。以平茬上限5年计算,按一亩柠条林产干 枝0. 5吨计算,每年就有数以千万吨的柠条老枝需要处理。怎样合理转化这些丰富的生物 资源净化我们的生存环境,是建设生态新农村的重要课题。柠条整株含粗纤维38. 6 % -45. 5 %,粗蛋白质8. 3 % -10. 6 %、粗脂肪 3.0% -4.0%、钙1.25% _1.75%、磷0. 74% -0. 85%,是生产香菇的一类资源,开发柠条资 源,经济效益非常明显。但是,利用柠条生产香菇培养料和香菇生产的工艺方法在当前还是一片空白。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需要改进完善,填补空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使用柠条生产的香 菇培养料以及使用上述培养料生产香菇的工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本发明首先提供一种香菇培养料,其中,包括柠条枝粉重量百分比70% -85%, 麸皮重量百分比10% _25%、石膏粉重量百分比_5%、营养素重量百分比0. 2% -1% ; 加水将上述混合物含水量调节在0. 5-0. 59之间。所述的培养料,其中,柠条枝粉重量百分比81%、麸皮重量百分比18.8%、石膏粉 重量百分比1%、营养素重量百分比0. 2% ;加水将上述混合物含水量调节在0. 55。所述的培养料,其中,所述柠条枝粉的粒径在2mm-10mm之间。所述的培养料,其中,所述柠条枝粉的粒径在3-5mm之间所述的培养料,其中,所述营养素为0. 15%&KH2P04*0.05%MgS04。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使用柠条进行香菇生产的方法,其中,包括以下步骤A1、干燥步骤,将柠条进行干燥处理;A2、破碎步骤,将柠条进行破碎处理;A3、调配步骤,加入辅料调配培养料;
A4、装袋灭菌步骤,将所述培养料装入培养料袋,并灭菌;A5、接种培养步骤,待所述培养料袋冷却后将菌种接种入所述培养料袋;A6、发菌步骤,将接种后的培养料袋移入发菌室进行发菌。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步骤A1中,所述干燥处理方法为自然风干;或者晒干;或 者采用电力干燥设备干燥。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步骤A2中,所述破碎处理采用粉碎机将柠条枝加工成粒 径2mm-10mm的颗粒。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步骤A3中,所述辅料为麸皮、石膏粉、营养素和水。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步骤A4、A5和A6具体执行以下操作使用17X33cm的 塑料袋作为培养料袋,采用装袋机或手工将所述培养料装入所述培养料袋,在所述培养料 袋口加套环并插入带盖的塑料棒,采用高压或常压灭菌灶灭菌,灭完菌后冷却;采用在无菌 的接种室内流水线快速接种,接种时先取出塑料棒,在孔内放入一小块菌种,再在孔口放入 一大块菌种,盖上无菌的无棉盖,接完种后移入发菌室进行发菌;在发菌过程中经常通风换 气。采用上述方案,本发明通过将柠条干燥、粉碎,配和适当比例的麸皮、石膏粉、营养 素等价格低廉,简单易得的材料,将柠条加工成为一种香菇培养料,并利用其生产香菇,柠 条经过香菇菌丝体的酶解与转化作用,菌渣中菌体蛋白增加,大分子有机物被分解,所以菌 渣中的营养价值提高而有毒物质降低,适口性改善,牛喜欢采食,饲用价值显著提高。通过 食用菌生产提高柠条饲用价值在使柠条加工增值的同时也为我区发展畜牧业开辟了新的 饲料来源,尤其牛的育肥方面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图1是本发明香菇生产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香菇培养料的配方,包括将干燥后的柠条粉碎得到柠条枝 粉,柠条枝粉的重量百分比70% _85%、麸皮重量百分比10% _25%、石膏粉重量百分比 1% _5%、营养素重量百分比0. 2% -1% ;加水将上述混合物含水量调节在0. 5-0. 6之间。优选的,上述的培养料,柠条枝粉重量百分比为81%、麸皮重量百分比为1 8.8%、石膏粉重量百分比为1%、营养素重量百分比为0.2% ;加水将上述物料的含水量调 节到0. 55。优选的,上述粉碎后的柠条枝粉的粒径范围在2mm-10mm之间,进一步的,所述柠 条枝粉的粒径在3-5mm之间。优选的,上述述营养素选用0. 15%的KH2P04和0. 05%的MgS04。实施例2一种使用柠条进行香菇生产的方法,如图1所示,其包括以下步骤A1、干燥步骤,将柠条进行干燥处理;A2、破碎步骤,将柠条进行破碎处理;A3、调
4配步骤,加入辅料调配培养料;A4、装袋灭菌步骤,将所述培养料装入培养料袋,并灭菌; A5、接种培养步骤,待所述培养料袋冷却后将菌种接种入所述培养料袋;A6、发菌步骤,将接 种后的培养料袋移入发菌室进行发菌。优选的,步骤A1中,所述干燥处理方法为自然风干;或者晒干;或者采用电力干燥 设备干燥。优选的,步骤A2中,所述破碎处理采用粉碎机将柠条枝加工成粒径2mm-10mm的颗粒。优选的,步骤A3中,所述辅料为麸皮、石膏粉、营养素和水。优选的,步骤A4、A5和A6具体执行以下操作使用17X 33cm的塑料袋作为培养料 袋,采用装袋机或手工将所述培养料装入所述培养料袋,在所述培养料袋口加套环并插入 带盖的塑料棒,采用高压或常压灭菌灶灭菌,灭完菌后冷却;采用在无菌的接种室内流水线 快速接种,接种时先取出塑料棒,在孔内放入一小块菌种,再在孔口放入一大块菌种,小块 菌种通过取出塑料棒后的洞掉入料袋底部,大块菌种直径大于洞口直径留在料袋上部,这 样发菌时菌种在料袋的底部和上部同时生长,缩短了发菌时间;然后盖上无菌的无棉盖,接 完种后移入发菌室进行发菌;在发菌过程中经常通风换气。这样,采用上述方法,利用宁南山地特色生态植物-柠条生产香菇,既保护了林 木,又发展了香菇生产,给当地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发明可以利用当地 每年收割的大量的柠条资源,保护林木,发展当地特色经济,给当地群众带来大量的就业岗 位;一般情况下,一个菌棒可获得经济效益2-3元,每亩柠条可以获得收益300-500元。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 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一种香菇培养料,其特征在于,包括柠条枝粉重量百分比70%-85%、麸皮重量百分比10%-25%、石膏粉重量百分比1%-5%、营养素重量百分比0.2%-1%;加水将上述混合物含水量调节在0.5-0.59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养料,其特征在于,柠条枝粉重量百分比81%、麸皮重量百 分比18.8%、石膏粉重量百分比1%、营养素重量百分比0.2% ;加水将上述混合物含水量 调节在0. 5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养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柠条枝粉的粒径在2mm-10mm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培养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柠条枝粉的粒径在3mm-5mm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培养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营养素为0.15%的KH2P04 和 0. 05% 的 MgS04。
6.一种使用柠条进行香菇生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1、干燥步骤,将柠条进行干燥处理;A2、破碎步骤,将柠条进行破碎处理;A3、调配步骤,加入辅料调配培养料;A4、装袋灭菌步骤,将所述培养料装入培养料袋,并灭菌;A5、接种培养步骤,待所述培养料袋冷却后将菌种接种入所述培养料袋;A6、发菌步骤,将接种后的培养料袋移入发菌室进行发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1中,所述干燥处理方法为自然 风干;或者晒干;或者采用电力干燥设备干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2中,所述破碎处理采用粉碎机 将柠条枝加工成粒径2mm-10mm的颗粒。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3中,所述辅料为麸皮、石膏粉、 营养素和水。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4、A5和A6具体执行以下操 作使用17 X 33cm的塑料袋作为培养料袋,采用装袋机或手工将所述培养料装入所述培养 料袋,在所述培养料袋口加套环并插入带盖的塑料棒,采用高压或常压灭菌灶灭菌,灭完菌 后冷却;采用在无菌的接种室内流水线快速接种,接种时先取出塑料棒,在孔内放入一小块 菌种,再在孔口放入一大块菌种,盖上无菌的无棉盖,接完种后移入发菌室进行发菌;在发 菌过程中经常通风换气。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香菇培养料,包括柠条枝粉重量百分比70%-85%、麸皮重量百分比10%-25%、石膏粉重量百分比1%-5%、营养素重量百分比0.2%-1.0%;加水将上述混合物含水量调节在0.5-0.59之间;采用上述方案,通过将柠条干燥、粉碎,配和适当比例的麸皮、石膏粉、营养素等价格低廉,简单易得的材料,将柠条加工成为一种香菇培养料,并利用其生产香菇,既保护了林木,又发展了香菇生产,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文档编号C05G3/00GK101863701SQ20101017959
公开日2010年10月20日 申请日期2010年5月24日 优先权日2010年5月24日
发明者徐福利, 王渭玲, 赵世伟, 陈德育 申请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