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光节能温室大棚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6715阅读:33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日光节能温室大棚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种植植物的温室大棚。
背景技术
现有温室大棚由于其结构设计不够科学合理,致使棚内空间狭窄、透光面积小,透 光量少,结果造成低矮憋闷、空气流通量少、温度偏低,既不利于人在其中工作,更不利于植 物生长,而且需消耗大量煤炭来提高室内温度,浪费能源。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间大、透光量大的日光节能温室大棚。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这种日光节能温室大棚,包括外墙、内墙、檩子、 椽子、立柱、弧形棚架、苇席、后坡保温层、透明塑料棚布,透明塑料棚布顶部与地平面的坡 度倾角为15° 21°,透明塑料棚布中部与地平面的坡度倾角为28° 32°,透明塑料棚 布底部与地平面的坡度倾角为48° 55°。由于采取了上述技术方案,故本实用新型透明塑料棚布顶部与地平面的坡度倾角 比现有的15°以下的坡度倾角增大,利于雪向下滑落,不再积存于塑料棚布上。中部坡度和 底部坡度较现有35°以上及60°以上的坡度减小,以增大透明塑料棚布的面积,增加透光 量,提高室内温度,达到节能功效。同时,还提高了室内空间高度,增大了室内面积,从而敞 亮通畅,利于工作,利于植物生长。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内部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框架平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
图1和图2所示,这种日光节能温室大棚,包括外墙1、内墙2、檩子3、 椽子4、立柱5、弧形棚架6、苇席13、后坡保温层14、透明塑料棚布7,透明塑料棚布7顶部与 地平面的坡度倾角8为15° 21°,透明塑料棚布7中部与地平面的坡度倾角9为28° 32°,透明塑料棚布7底部与地平面的坡度倾角10为48° 55°。实施例2,如实施例1所述的日光节能温室大棚,透明塑料棚布7顶部与地平平面 的坡度倾角8为20°,透明塑料棚布7中部与地平面的坡度倾角9为30°,透明塑料棚布 7底部与地平面的坡度倾角10为50°,大棚床面11低于地平面12。实施例3,如实施例1或2所述的日光节能温室大棚,弧形棚架6的顶端下弯将透 明塑料棚布7的顶端卡设于椽子4上,后坡保温层14由苇席13、麦草、泥土构筑,其顶部设 遮光保温卷帘15。
权利要求一种日光节能温室大棚,包括外墙(1)、内墙(2)、檩子(3)、椽子(4)、立柱(5)、弧形棚架(6)、苇席(13)、后坡保温层(14)、透明塑料棚布(7),其特征在于透明塑料棚布(7)顶部与地平面的坡度倾角(8)为15°~21°,透明塑料棚布(7)中部与地平面的坡度倾角(9)为28°~32°,透明塑料棚布(7)底部与地平面的坡度倾角(10)为48°~5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日光节能温室大棚,其特征在于透明塑料棚布(7)顶部与 地平面的坡度倾角(8)为20°,透明塑料棚布(7)中部与地平面的坡度倾角(9)为30°,透 明塑料棚布(7)底部与地平面的坡度倾角(10)为50°,大棚床面(11)低于地平面(12)。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日光节能温室大棚,其特征在于弧形棚架(6)的顶端 下弯将透明塑料棚布(7)的顶端卡设于椽子(4)上,后坡保温层(14)由苇席(13)、麦草、泥 土构筑,其顶部设遮光保温卷帘(15)。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日光节能温室大棚。这种大棚,透明塑料棚布(7)顶部与地平面的坡度倾角(8)为15°~21°,透明塑料棚布(7)中部与地平面的坡度倾角(9)为28°~32°,透明塑料棚布(7)底部与地平面的坡度倾角(10)为48°~55°。本实用新型透明塑料棚布顶部与地平面的坡度倾角比现有的15°以下的坡度倾角增大,利于雪向下滑落,不再积存于塑料棚布上。中部坡度和底部坡度较现有35°以上及60°以上的坡度减小,以增大透明塑料棚布的面积,增加透光量,提高室内温度,达到节能功效。同时,还提高了室内空间高度,增大了室内面积,从而敞亮通畅,利于工作,利于植物生长。
文档编号A01G9/14GK201617048SQ2010201291
公开日2010年11月3日 申请日期2010年2月12日 优先权日2010年2月12日
发明者郜雪荣, 金希堂, 金德刚, 马彦永 申请人:马彦永;金希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