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墒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9469阅读:2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了墒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耕种辅助器械,尤其是一种用于各种旋播机或旋耕机的了墒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农村耕地按照村内的人口分配给各家各户进行耕种,有些耕地面积 较大,同时有多户进行耕种,而耕地中无明显分界线,只在耕种时通过人工使用铁锹或人工 使用犁进行地界的划分,人工划分地界的缺点是费力费时,需要大量的时间和劳动力去划 分地界,且由于人工划分地界时,可能不能划分的整齐合理,有时需要重复多次进行地界划 分,甚至会弓I起村民之间的冲突。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人工划分地界费力费时,不整齐合理的缺陷,而 提供一种了墒犁。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了墒犁,包括机架,机架上部设有播种装置,前部设有旋耕装置,后部设有镇压轮 装置,另外还包括农用犁,其特征在于机架一侧的支撑梁端部与一个犁腿相连接,犁腿下 端与所述的农用犁连接。在上述的主要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可以增加以下进一步完善的技术方案支撑梁前端设有连接套,连接套上设有套筒与犁腿配合连接。所述的连接套与支撑梁的对应端设有铰链座与支撑梁前端配合连接。所述的铰链 座即是将槽钢上与开口对应的侧面上去除一部分材料形成一对对称的双耳结构,双耳上设 有连接孔。所述的犁腿上设有一组调节孔,在套筒上设有相对应的连接孔,犁腿装在套筒内 由螺栓连接。所述的套筒为矩形状套筒。所述的犁腿为矩形状犁腿。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农机进行农业作业时,进入划界区域,直接使用本装置 划界,使整个农业作业形成自动化生产,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了劳动力和劳动时间;由于 采用本装置划界,使界限整齐合理,减少了村民之间的冲突;可以通过调节农用犁的高度, 使界限深浅可调,满足客户要求。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了墒犁,包括机架1,机架1上部设有播种装置2,播种装 置包括播种箱、播种管、排种轮;前部设有旋耕装置,旋耕装置包括刀座、旋耕轴、弯刀;后 部设有镇压轮装置3,镇压轮装置包括镇压轮、传动轴、传动链轮等,机架1 一侧的支撑梁Ia 端部与连接套4连接,连接套包括一个矩形套筒4b以及矩形套管侧面连接的铰链座4a,所 述的铰链座4a设有两个连接孔与支撑梁上相应的两个连接孔配合通过螺栓或销轴连接, 套筒内套装一根矩形犁腿5,犁腿5上均勻设有四个连接孔与套筒上相应的连接孔配合通 过螺栓或销轴连接,犁腿5的下端与农用犁6连接。使用时,可将支撑梁与连接套通过两个螺栓固定连接,并把犁腿与农用犁的高度 调节到一定位置,然后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农业作业时,就可直接使用,不用时,可将支撑 梁与连接套连接处通过一个螺栓形成铰接结构,并把整个装置旋转放置在支撑梁上即可。
权利要求了墒犁,包括机架(1),机架上部设有播种装置(2),前部设有旋耕装置,后部设有镇压轮装置(3),另外还包括农用犁(6),其特征在于机架(1)一侧的支撑梁(1a)端部与一个犁腿(5)相连接,犁腿(5)下端与所述的农用犁(6)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了墒犁,其特征在于支撑梁(Ia)前端设有连接套(4),连接 套(4)上设有套筒(4b)与犁腿配合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了墒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套(4)与支撑梁的对应端 设有铰链座(4a)与支撑梁(Ia)前端配合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了墒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犁腿(5)上设有一组调节孔,在 套筒(4b)上设有相应的连接孔,犁腿装在套筒内由螺栓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了墒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套筒(4b)为矩形状套筒。
6.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了墒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犁腿(5)为矩形状犁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了墒犁,包括机架(1),机架上部设有播种装置(2),前部设有旋耕装置,后部设有镇压轮装置(3),另外还包括农用犁(6),其特征在于机架(1)一侧的支撑梁(1a)端部与一个犁腿(5)相连接,犁腿(5)下端与所述的农用犁(6)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农机进行农业作业时,进入划界区域,直接使用本装置划界,使整个农业作业形成自动化生产,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了劳动力和劳动时间;由于采用本装置划界,使界限整齐合理,减少了村民之间的冲突;可以通过调节农用犁的高度,使界限深浅可调,满足客户要求。
文档编号A01B49/04GK201766821SQ2010202182
公开日2011年3月23日 申请日期2010年5月31日 优先权日2010年5月31日
发明者邓衍夫 申请人:邓衍夫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