枸杞采摘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2598阅读:43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枸杞采摘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采摘枸杞的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从枸杞树上采摘枸杞的枸杞采摘器。
背景技术
全国枸杞种植面积已达到180万亩以上,多年来一直依靠人工采摘。枸杞属于无限花序,一年中多次开花结果,需要进行多次采摘,因此采摘枸杞要耗费巨大的劳动力。近年来随着枸杞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采摘枸杞劳动力出现短缺,采摘费用不断上涨,使得枸杞种植成本大幅增长,因此枸杞生产中急需枸杞采摘机械来降低采摘成本。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独特、重量轻、操作简单、采摘效率高的从枸杞树上采摘枸杞的枸杞采摘器。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方式实现一种枸杞采摘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壳体,壳体的一端依次配合有把手和电源插头,另一端依次配合有滑块、振动叉压板和振动叉,上述壳体内安装有导轨,上述滑块安装在导轨内,滑块与壳体内设有的滚轮和偏心轮连接,偏心轮与一电机连接,电机通过固定件和堵头固定在上述把手内;所述振动叉是由主杆和主杆上固定的相互平行的支杆组装而成;所述把手上设有开关,所述壳体为圆柱体。本实用新型有如下效果1)结构独特、成熟果实正常脱落,青果、花和叶则安然无损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置它包括一壳体,壳体的一端依次配合有把手和电源插头,另一端依次配合有滑块、振动叉压板和振动叉,上述壳体内安装有导轨,上述滑块安装在导轨内,滑块与壳体内设有的滚轮和偏心轮连接,偏心轮与一电机连接,电机通过固定件和堵头固定在上述把手内,使用时将采摘器的振动叉插入枸杞果枝,按开关接通电源,手柄内的直流电动机开始转动,通过偏心轮将旋转运动转化为往复运动,偏心轮通过振动叉板带动振动叉进行往复运动,振动叉给枝条一个瞬间作用力,使成熟果实、青果、花和叶同时产生惯性。因为成熟果实质量相对较大,产生的惯性力比青果、花、叶大,加上成熟果实与果萼结合力远远低于青果、花和叶与枝条的结合力,所以在惯性力的作用下成熟果实正常脱落,青果、花和叶则安然无损,从而实现机械采摘。2)重量轻、操作简单、采摘效率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置,振动叉是由两根钢丝弯曲固定而成,导轨是由聚四氟乙烯材料制成,滑块是由铝合金材料制成,壳体的外罩是由黑色橡胶制成,把手是由铝合金材料制成,整个采摘器的重量只有610g,方便携带和操作; 操作十分简单,只需将振动叉插入枝条,按动开关1 2s即可将枝条上的果实振落,不会对果实造成损伤,也不会使青果、花、叶片脱落;采摘效率高,每小时可采摘枸杞鲜果IOKg以上。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枸杞采摘器,如图1和2所示它包括一壳体4,壳体4的一端依次配合有把手6和电源插头7,另一端依次配合有滑块3、振动叉压板2和振动叉1,上述壳体4内安装有导轨8,上述滑块3安装在导轨8内,滑块3与壳体4内设有的滚轮9和偏心轮10连接, 偏心轮10与一电机11连接,电机11通过固定件12和堵头13固定在上述把手6内。上述振动叉1是由主杆和主杆上固定的相互平行的支杆组装而成。所述把手6上设有开关5,所述壳体4为圆柱体。振动叉1通过振动叉压板2与滑块3连接,滑块3安装在导轨8内,能够在导轨8 内进行往复运动,滑块3与滚轮9和偏心轮10连接,偏心轮10与电机11连接,电机11通过固定件12和堵头13固定在把手6内。使用该装置时,用手拿着把手6,将振动叉1垂直插入结有枸杞果实的枸杞枝条, 按住开关5接通电源,电机11开始转动,带动偏心轮10转动,偏心轮10通过滚轮9带动滑块3在导轨8内做往复运动,导轨8带动振动叉压板2和振动叉1做往复运动,振动叉1的高速往复运动引起枸杞枝条振动,枸杞枝条上的果实由于重力和惯性的作用而脱落,从而实现了枸杞果实的采摘。
权利要求1.一种枸杞采摘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壳体,壳体的一端依次配合有把手 (6)和电源插头(7),另一端依次配合有滑块(3)、振动叉压板⑵和振动叉(1),上述壳体 ⑷内安装有导轨(8),上述滑块(3)安装在导轨⑶内,滑块(3)与壳体⑷内设有的滚轮(9)和偏心轮(10)连接,偏心轮(10)与一电机(11)连接,电机(11)通过固定件(12) 和堵头(13)固定在上述把手(6)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枸杞采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叉(1)是由主杆和主杆上固定的相互平行的支杆组装而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枸杞采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6)上设有开关(5),所述壳体(4)为圆柱体。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采摘枸杞的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从枸杞树上采摘枸杞的枸杞采摘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壳体,壳体的一端依次配合有把手和电源插头,另一端依次配合有滑块、振动叉压板和振动叉,上述壳体内安装有导轨,上述滑块安装在导轨内,滑块与壳体内设有的滚轮和偏心轮连接,偏心轮与一电机连接,电机通过固定件和堵头固定在上述把手内;本实用新型结构独特、重量轻、操作简单、采摘效率高。
文档编号A01D46/26GK201947674SQ201020520858

公开日2011年8月31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9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9日
发明者何军, 安巍, 宋春喜, 曹有龙, 石志刚, 赵永峰, 雷泽民 申请人:曹有龙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