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烧栗子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5100阅读:28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爆烧栗子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爆烧栗子器具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爆烧栗子机。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爆烧栗子器具,大多为炒栗子锅,或转筒式炒栗子机,但均 为需要加海砂并添加糖稀、油等增亮剂,海砂长期不清洗,糖稀经高温灼烧焦糊后会产生大 量有害身体健康的物质。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存在食品安全和工作效率低的技 术问题,提供一种新型爆烧栗子机,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爆烧栗子机,包括固定支架、外壳和转筒,外壳和 转筒之间设有滚动轴承,转筒的一端设有传动轴,另一端设有栗子进出料门,所述外壳与固 定支架的上端为活动固定轴连接;其要点是所述转筒的传动轴上设有转轮,转轮上设有传 动带,所述传动带与电机的传动轮连接;所述外壳的下面设有燃气灶;所述电机通过导线 与控制器连接;所述栗子进出料门的一侧设有排气管,排气管上设有控制开关。为了便于掀动外壳和转筒,使爆烧熟的栗子出筒,所述外壳的一端设有把手。为了便于观察和掌握爆烧熟栗子的温度和压力,所述外壳上设有温度表和压力 表。本实用新型由电机带动转筒滚动,先把转筒加热到140°C,然后倒入栗子,关紧进 料口和排汽阀,栗子在筒内受热快速产生蒸汽压,大约12分钟即可出锅,出锅时先打开排 汽阀放气汽,再打开出料口倒料,省时省力;另外,改燃煤爆烧栗子为燃气爆烧栗子,不但火 力燃烧均勻,而且节能环保。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食品安全和工作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中1、把手 2、温度表 3、压力表 4、外壳 5、转筒 6、固定轴 7、燃气灶 8、滚动轴承9、栗子进出料门10、固定支架11、电机12、传动带13、传动轴14、转 轮15、控制器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附图,本实用新型它包括固定支架10、外壳4和转筒5,外壳 4和转筒5之间设有滚动轴承8,转筒5的一端设有传动轴13,另一端设有栗子进出料门9, 外壳4与固定支架10的上端为活动固定轴6连接;转筒5的传动轴13上设有转轮14,转轮 14上设有传动带12,传动带12与电机11的传动轮连接;外壳4的下面设有燃气灶7 ;电机 通过导线与控制器15连接;外壳4的一端设有把手1 ;外壳4上设有温度表2和压力表3 ; 所述栗子进出料门的一侧设有排气管,排气管上设有控制开关。
权利要求1.一种爆烧栗子机,包括固定支架、外壳和转筒,外壳和转筒之间设有滚动轴承,转筒 的一端设有传动轴,另一端设有栗子进出料门,所述外壳与固定支架的上端为活动固定轴 连接;其特征是所述转筒的传动轴上设有转轮,转轮上设有传动带,所述传动带与电机的传 动轮连接;所述外壳的下面设有燃气灶;所述电机通过导线与控制器连接;所述栗子进出 料门的一侧设有排气管,排气管上设有控制开关。
2.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爆烧栗子机,其特征是所述外壳的一端设有把手。
3.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爆烧栗子机,其特征是所述外壳上设有温度表和压力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爆烧栗子机,包括固定支架、外壳和转筒,外壳和转筒之间设有滚动轴承,转筒的一端设有传动轴,另一端设有栗子进出料门,外壳与固定支架的上端为活动固定轴连接;转筒的传动轴上设有转轮,转轮上设有传动带,传动带与电机的传动轮连接;外壳的下面设有燃气灶;电机通过导线与控制器连接;栗子进出料门的一侧设有排气管,排气管上设有控制开关。本实用新型由电机带动转筒滚动,省时、省力;另外,改燃煤爆烧栗子为燃气爆烧栗子,火力燃烧均匀、节能环保。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食品安全和工作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文档编号A23N12/10GK201894174SQ20102061664
公开日2011年7月13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19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19日
发明者王彦波, 田园, 赵景云, 陈思 申请人:陈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