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鼋的人工养殖方法

文档序号:115056阅读:119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鼋的人工养殖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产养殖技术方法,具体涉及一种鼋的人工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鼋(别称蓝团鱼、银鱼,绿团鱼、蓝团鱼、癞头鼋、鳖斑),脊索动物门CH0RDATA — 脊椎动物亚门Vertebrata —爬行纲REPTILIA —龟鳖目TESTUDINATA —潜颈龟亚目 Cryptodira —M禾斗 Trionychidae -^ ) Pelochelys ^ Pelochelys cantorii。電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素有“水上熊猫”之称,地理分布云南、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海南岛、广西。鼋,爬行动物,外形像龟,生活在水中,短尾,背甲暗绿色,近圆形,长有许多小疙瘩。淡水龟鳖类中体形最大的一种,体长为80 120厘米,体重约50 100千克左右,最大的超过100千克。鼋的药用价值,据宋、明两代著名药学家苏颂、李时珍验证,其柔软皮肤用黄酒浸泡后,可治恶疮、痔瘘、顽疥等症;其内脏可杀百虫、解药毒、续筋骨、治妇女血热;其脂肪可治恶疮;胆虽味苦有毒,但用生姜薄荷汁化服可治喉痹;鼋肉性甘平,有滋补作用, 主治湿邪,也治诸虫。鼋,栖息于江河、湖泊中,善于钻泥沙。以水生动物为食。行动迟缓,代谢低,耐饥能力很强,温度过高、过低均进行休眠。鼋栖息于水质澄清、流速较缓的江河或水库深处,不常迁移,喜欢栖息在水底.只有在其栖息地发生改变时,才会被迫迁移,并有结群现象。鼋是夜行性动物,常在晚上游到浅滩觅食螺、蚬、蛙、虾、鱼等动物,且食量极大,通常它能一次吃进相当于体重5 %的食物,然后半个月内可以不再进食。捕食时,鼋会潜伏于水域浅滩边, 将头缩入甲壳内,仅露出眼和喙,待猎物靠近时,发出致命攻击。鼋不仅能用肺呼吸,还能用皮肤,甚至咽喉吸氧,进行呼吸,正是这种特殊的生理功能确保了鼋在水底冬眠时不被淹死!每年11月鼋都会准时开始在水底冬眠,一直到翌年4月,长达半年之久,可谓“睡神”。 而在夏秋季节鼋会每隔一段时间浮出水面进行换气。近年来,由于江河污染、拦河筑坝及人为捕杀等因素,国内外的野生鼋已濒临灭绝,有数据显示目前全世界的鼋数量不足300只,其在地球上已生存1. 75亿年;在我国不足 200只,数量远不及熊猫(注全国野生大熊猫种群数量已达1590余只,人工圈养大熊猫种群数量达到161只)。主要生活在江浙两广等地,专家称“集中在极为偏僻的地区”。保护鼋已成为国际性问题,刻不容缓,否则将会灭绝。目前,国内外基本上找不到捕获的野生鼋,只有零星几只鼋被人们捕获后又放回大自然,极个别旅游景点采用玻璃水簇箱饲养野生鼋供游客观赏,但很快就出现死亡,主要是玻璃水簇箱不适合野生鼋的生存环境,更没有单位和个人开展鼋的人工养殖技术研究, 因此,在鼋的人工养殖技术方面的研究还是国内外空白。我们于2003年开始,经渔政部门同意,从渔民中收到捕获的4只野生鼋,放于池塘中进行人工养殖技术研究,模拟野生鼋的生存环境进行饲养,目的是探讨鼋的人工养殖技术措施、方法与效果,实践证明,效果是明显的,方法是可行的,值得大力推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鼋的人工养殖技术措施方法,此方法投资少、简单实用、效果明显、容易推广。为挽救鼋,保护鼋,发展鼋,更是挽救人类生存的环境作出应有贡献。本发明的鼋人工养殖技术措施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池塘选址, 一是水源充足,水质良好、空气清新、土壤无污染;二是周围环境状况优良,无工业污染、农药污染和生活污染;( 池塘设施,采用土池塘养殖,每口塘面积3 8亩,池底平坦,淤泥彡20CM,水深1.5 1.8米。鱼塘四周有1米高围墙,防止鼋外跑和外人进入。每口塘堆放一些沙,用于鼋的活动;C3)清塘消毒,鱼塘干池晒底后,在放种苗前用生石灰清塘消毒、调节水质;(4)水体监控,对养殖水域及其周围环境实施严格的控制措施,定期对养殖水域及其周围环境进行检测,( 品种选择,一是从渔民中收到捕获的野生鼋,选择健康无病的鼋种苗进行放养。二是选择健康无病的罗非鱼、鲢、鳙等种苗进行放养;(6)放养密度,由于从渔民中收到捕获的野生鼋放于池塘中罗非鱼、鲢、鳙的放养密度按常规进行,实行捕大留小;(7)饲养方式,野生鼋全部放于池塘中,与罗非鱼、鲢、鳙等混养,定期注换新水;(8)日常管理措施,实施无公害养殖,重点掌握水质调控、种苗选购、饲料使用、病害防治药物使用等关键环节。如定期监测养殖用水质,坚持做好《水产养殖生产记录》,正确使用渔用饲料、 饲料添加剂和水产养殖用药,注重保温越冬。


图1是本发明的鼋人工养殖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是对本发明的进一步说明,而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实施例1 一种鼋的人工养殖方法(1)池塘选址。一是水源充足,水质良好、空气清新、土壤无污染。二是周围环境状况优良,无工业污染、农药污染和生活污染。周边的农业以无公害蔬菜、花卉和无污染水产养殖等为主,完全符合无污染、无公害养殖要求。(2)池塘设施。采用土池塘养殖,每口塘面积3 8亩,池底平坦,淤泥彡20CM,水深1.5 1.8米。鱼塘四周有1米高围墙,防止鼋外跑和外人进入。每口塘堆放一些沙,用于鼋的活动。(3)清塘消毒。鱼塘干池晒底后,在放种苗前用生石灰清塘消毒、调节水质。(4)水体监控。设质量控制工作小组,负责质量安全监控。特别是对养殖水域及其周围环境实施严格的控制措施,质控小组人员须密切关注周围农田喷洒农药、水源、水质变化有否危害基地养殖生产,渔政、环保部门积极配合,一旦发现污染事故,及时采取补救处理措施,防止影响养殖基地生产。定期对养殖水域及其周围环境进行检测,本池塘的养殖用水水质符合《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NY5051-2001)的要求。(5)品种选择。①从渔民中收到捕获的野生鼋,选择健康无病的鼋种苗进行放养。 ②选择健康无病的罗非鱼、鲢、鳙等种苗进行放养。(6)放养密度。由于从渔民中收到捕获的野生鼋只有4只,全部放于池塘中;罗非鱼、鲢、鳙的放养密度按常规进行,实行捕大留小。(7)饲养方式。①4只野生鼋全部放于池塘中,与罗非鱼、鲢、鳙等混养,定期注换新水。②罗非鱼、鲢、鳙的饲料以混合饲料、玉米、麦皮等为主,科学投喂,定期用生石灰、有益微生物菌和水质改良剂,配备增氧机、水泵增氧换水。罗非鱼、鲢、鳙实行捕大留小,即是达到饲料规格的捕获提供给其他鱼类(如鳄鱼等)作饲料,未达到规格的则继续分级养殖。(8)日常管理措施。我们对工作人员进行健康养殖生产技术规程的培训,提供技术指导服务,重点掌握水质调控、种苗选购、饲料使用、病害防治药物使用等关键环节,日常管理措施有①、定期监测养殖用水质,其中水源水质每隔10天检测一次,养殖池水质每隔15 天检测一次,采用NY5051-2001标准,要求PH值7-8. 5,透明度30CM左右,溶氧4MG/L以上。本养殖池水质经抽样检验,检测的12个项目,包括色、臭、味,总大肠菌群,汞,镉,铅, 铬,砷,铜,氟化物,石油类,六六六,滴滴滴等,全部符合《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 (NY5051-2001)的要求。②、生产人员应坚持做好《水产养殖生产记录》,记载养殖种类、苗种来源及生长情况、饲料来源及投喂情况、水质变化等内容,制定科学养殖计划,促进养殖对象健康生长。③、正确使用渔用饲料、饲料添加剂和水产养殖用药。鼋是夜行性动物,常在晚上游到浅水滩中觅食螺、蚬、蛙、虾、鱼等动物,且食量极大,通常它能一次吃进相当于体重5% 的食物,然后半个月内可以不再进食。根据这一情况,在养殖池塘中投放一些螺、蚬供其食用,由于池塘内罗非鱼可以繁殖小鱼仔,池塘内也有其小杂鱼仔、虾等可供其食用。因而,无须特别投放鼋饲料。对于本养殖池的罗非鱼、鲢、鳙等,按鱼类各生长阶段所需量进行合理均勻投放,做到每天观察鱼类活动情况,水质变化情况,以及天气好坏灵活确定每天投放饲料量,做到吃好,不浪费为准,禁止投放变质饲料;禁止使用“三无”饲料、饲料添加剂产品。 防止饲料变质、过期;不使用违禁药物用于鱼病防治。病害防治采取“以防为主,防治结合” 方针,以生物制剂为主,减少化学药物使用,预防鱼病综合措施包括一是选择健康无病、经检验合格的野生鼋种苗进行放养;二是选择健康无病的罗非鱼、鲢、鳙等种苗进行放养。鱼苗下池前先消毒除菌;选用优质饲料;定期用光合细菌、水质改良剂等生物制剂调控水质。 同时,采用不断注换新水和循环用水,即对池塘进行不断注换新水,保证池水清新,确保生态平衡、环境卫生。④、注重保温越冬。自然环境下,每年11月鼋都会准时开始在水底冬眠,停止活动,一直到翌年4月,长达半年之久,期间生长缓慢甚至停止。我们在冬季寒冷天气时,用薄膜覆盖池塘,并从深井取水温较高的水注入池塘,确保鼋及其它鱼类安全越冬,同时增加鼋活跃,开口吃料,使其在冬季也能生长发育。我们从2003年开始将4只野生鼋全部放于池塘中,与罗非鱼、鲢、鳙等混养,经过多年来的养殖技术研究,每两年干塘检查,效果很好;到2010年10月检查,4只野生鼋全部存活,成活率100%,1号鼋由放养时40. 5公斤增重到75. 6公斤,2号鼋由放养时2. 5公斤增重到22. 5公斤,3号鼋由放养时2. 4公斤增重到21. 6公斤,4号鼋由放养时1. 8公斤增重到12. 8公斤,鼋及罗非鱼、鲢、鳙均生长良好,基本上没有发生病害,产量高、品质好、经济效益高。
权利要求
1.一种鼋的人工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池塘选址,一是水源充足, 水质良好、空气清新、土壤无污染;二是周围环境状况优良,无工业污染、农药污染和生活污染;(2)池塘设施,采用土池塘养殖,每口塘面积3 8亩,池底平坦,淤泥< 20CM,水深 1.5 1.8米。鱼塘四周有1米高围墙,防止鼋外跑和外人进入。每口塘堆放一些沙,用于鼋的活动;C3)清塘消毒,鱼塘干池晒底后,在放种苗前用生石灰清塘消毒、调节水质;(4) 水体监控,对养殖水域及其周围环境实施严格的控制措施,定期对养殖水域及其周围环境进行检测;( 品种选择,一是从渔民中收到捕获的野生鼋,选择健康无病的鼋种苗进行放养。二是选择健康无病的罗非鱼、鲢、鳙等种苗进行放养;(6)放养密度,由于从渔民中收到捕获的野生鼋放于池塘中;罗非鱼、鲢、鳙的放养密度按常规进行,实行捕大留小;(7)饲养方式,野生鼋全部放于池塘中,与罗非鱼、鲢、鳙等混养,定期注换新水;(8)日常管理措施, 实施无公害养殖,重点掌握水质调控、种苗选购、饲料使用、病害防治药物使用等关键环节。 如定期监测养殖用水质,坚持做好《水产养殖生产记录》,正确使用渔用饲料、饲料添加剂和水产养殖用药,注重保温越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鼋的人工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鼋放于池塘中,与罗非鱼、 鲢、鳙等混养,模拟野生鼋的生存环境进行饲养,定期注换新水,水质良好,空气清新,每口塘堆放一些沙,用于鼋的活动,实施无公害养殖,重点掌握水质调控、种苗选购、饲料使用、 病害防治药物使用等关键环节,保证鼋的正常生长。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鼋人工养殖技术方法。鼋放于水源充足、水质良好、空气清新、土壤无污染的池塘中,与罗非鱼、鲢、鳙等混养,模拟野生鼋的生存环境进行饲养,定期注换新水,水质良好,空气清新,每口塘堆放一些沙,用于鼋的活动,实施无公害养殖,重点掌握水质调控、种苗选购、饲料使用、病害防治药物使用等关键环节,保证鼋的正常生长。
文档编号A01K67/02GK102204520SQ201110046380
公开日2011年10月5日 申请日期2011年2月24日 优先权日2011年2月24日
发明者陈献君 申请人:陈献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