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澳蜡花试管苗继代增殖培养方法

文档序号:115297阅读:45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澳蜡花试管苗继代增殖培养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组织培养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澳蜡花的增殖培养方法。
背景技术
澳蜡花(Chamelaucium uncinatum)是桃金娘科(Myrtaceae)澳蜡花属植物 (Chamelaucium),原产于澳大利亚西部地区,是澳大利亚重要的乡土野生木本花卉品种及主导性出口商品花卉,也是目前世界上流行的新型高档木本切花。中国从2005年开始出现澳蜡花的推广,根据中国切花市场的需求发展和前景预测,以及前期对澳大利亚、南非等干热地带木本切花生产进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自2007年起,共引进澳蜡花属16个种(品种),在云南元江干热河谷地区建立新型木本切花生产基地。澳蜡花是多年速生常绿灌木,通常自然生长时形成大灌丛,高2 3m。人工修剪管理可长成乔木,植株可高达IOm左右。树姿优美,叶色浅绿或深绿,具有清香味。每枝切花上小花数多达50 300朵,主要颜色有粉白、紫、红、粉红、白和淡黄。澳蜡花作为新一代木本切花,可用于高档鲜切花(做切花花期长为1 2个月)、插花、绿化景观树、观赏盆景、香精萃取等,具有较高的观花、观叶及经济价值。澳蜡花花后无果实,且种子细小,无法进行播种繁殖,其繁殖方法主要是扦插繁殖,但繁殖速度慢,不易生根;限制了其在生产中的推广应用。建立澳蜡花的组织培养快速繁殖体系,有利于扩大生产规模,保持母本优良性状、缩短生产周期、继代增殖培养是扩大繁殖数量的关键环节。目前,澳蜡花的组织培养中,仅涉及对其启动培养获得无菌苗的研究,还鲜有其增殖的研究结果,因此亟需提供一种澳蜡花的继代增殖培养方法,扩大澳蜡花的繁殖系数。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澳蜡花试管苗继代增殖培养基及其应用和继代增殖培养方法。本发明提供的澳蜡花试管苗继代增殖基,其是以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的固体培养基,其还含有0. 1 2. Omg/L的6-BA、0. 01 0. 2mg/L的IBA,20 40g/L的蔗糖,其中所述MS培养基中的KH2PO4的含量是原量的1/4至全量。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的增殖培养基是以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的固体培养基,其还含有0. 1 1. Omg/L的6-BA、0. 02 0. lmg/L的IBA、20 40g/L 的蔗糖,其中所述MS培养基中的KH2PO4W含量是原量的1/4 1/2。更进一步地,所述的增殖培养基是以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的固体培养基,其还含有0. lmg/L的6-BA、0. lmg/L的IBA、20 40g/L的蔗糖,其中所述MS培养基中的KH2PO4 的含量是原量的1/2。本发明提供的澳蜡花试管苗继代增殖培养方法,包括将澳蜡花试管苗置于所述的继代增殖培养基中进行继代增殖培养。
其中,所述试管苗包括启动培养获得的试管苗或继代增殖后的试管苗。其中,澳蜡花的启动培养可参阅孟会等(澳洲风蜡花的启动培养,中国观赏园艺研究进展,2009)、孟会等(澳蜡花'Snow Flake'外植体消毒方法的研究,中国农学通报, 2010)。优选的启动培养包括如下步骤,剪取当年生半木质化长约20cm的枝条,进行表面灭菌后,选用顶芽作外植体,接种于以V2M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1. 0mg/L6-BA、0. lmg/L IBA、 3%蔗糖、6g/L琼脂初代培养培养基上进行初代培养。将启动培养成功的澳蜡花试管苗剪切成为大小均等的小苗高约1. 0 2. Ocm的, 优选为1.5cm。在无菌的条件下置于所述的增殖培养基上进行增殖培养。继代增殖后的试管苗也剪切成上述的大小,再进行继代增殖培养。所述的继代增殖培养的继代周期为40 80天,优选为60 80天,最优选为60天。所述的继代增殖培养的培养温度为M±2°C,光照强度为2000 30001x,光照时间为14h/天。本发明的提供的澳蜡花试管苗继代增殖培养方法的增殖系数可达8. 68。经过连续的继代增殖,可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的无菌苗。因而,相对于澳蜡花的常规繁殖方法扦插, 有利于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缩短生产周期、扩大生产规模。


图1为澳蜡花在不同基本培养基中增殖情况。其中,图1中A、B、C、D、E分别为澳蜡花在MS、1/2MS、B5、H、HB中的增殖情况。图2为不同P元素含量对澳蜡花增殖的影响。其中A、B、C、D分别为澳蜡花在P元素含量为0、原含量的1/4、1/2、全量的培养基时的增殖情况。图3为继代不同天数后澳蜡花的生长情况,其中A为20天;B为40天;C为60天; D为80天。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实施例1澳蜡花的启动培养及试管苗获得于2009年2月-2010年5月剪取自昆明杨月季园艺有限责任公司元江基地(引自澳洲)栽培的当年生澳蜡花枝条。
φ女撫怪
试材名称拉丁学名英文品种名 t^ +名澳赌花 Chamelaucium uncinatum 'Revelation' Revelation 惊喜将上述的当年生半木质化长约20cm的枝条,进行表面灭菌,表面灭菌方法参见孟会等(澳蜡花'Snow Flake'外植体消毒方法的研究,中国农学通报,2010)公开的方法。选用顶芽作外植体,接种于启动培养基进行启动培养。所述的启动培养培养基为以1/2M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1. Omg/L 6_ΒΑ、0· lmg/L 18八、3%蔗糖、68/1琼脂。约一个月后,获得澳蜡花的试管苗。
实施例2澳蜡花的增殖培养培养基配制完成后,在高压灭菌锅内(121°C )灭菌20min,培养基经高压灭菌后的 PH为5. 8,经冷却后形成固体培养基。将实施例1培养的澳蜡花试管苗剪切成为大小均等的小苗(高约1. 5cm),转入继代增殖培养基中。培养温度为M±2°C,光照强度为2000 30001x,光照时间为14h/d。统计方法增殖系数=增殖后的苗数/原接种苗数下面用具体的实验情况以说明本发明所述澳蜡花继代增殖培养方法所用配方的有效性,所有试验重复3次。若无特别说明,涉及的培养基均为含有30g/L蔗糖,6g/L的固体培养基。一、基本培养基对澳蜡花试管苗增殖的影响其中,继代增殖培养基为以MS、1/2MS(大量元素减半)、B5、H、HB为基本培养基, 分别附加 1.0mg/L 6-ΒΑ、0· lmg/L IBA0结果如表1所示,澳蜡花在MS基本培养基中增殖系数较高为8. 61,其次为1/2MS, 增殖系数为7. 89,在生长过程中出现了死亡现象,死亡率为11%。HB则是澳蜡花增殖效果最差的培养基,增殖系数为0. 55,死亡率最高为66. 7%。在B5、H培养基中,增殖系数分别为5. 50,6. 06,二者无显著差异;然而,在B5基本培养基中出现了玻璃化现象,且死亡率也较高,为30% (图1)。由此可见,MS是澳蜡花增殖培养的适宜培养基。表1基本培养基对澳蜡花试管苗增殖的影响
权利要求
1.一种澳蜡花试管苗继代增殖培养基,其是以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的固体培养基, 其还含有0. 1 2. Omg/L的6-BA、0. 01 0. 2mg/L的IBA、20 40g/L的蔗糖,其中所述MS 培养基中的KH2PO4的含量是原量的1/4至全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继代增殖培养基,其是以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的固体培养基,其还含有0. 1 1. Omg/L的6-ΒΑ、0· 02 0. lmg/L的IBA,20 40g/L的蔗糖,其中所述MS培养基中的KH2PO4的含量是原量的1/4 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继代增殖培养基,其是以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的固体培养基,其还含有0. lmg/L的6-BA、0. lmg/L的IBA、20 40g/L的蔗糖,其中所述MS培养基中的KH2PO4的含量是原量的1/2。
4.一种澳蜡花试管苗继代增殖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澳蜡花试管苗置于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增殖培养基中进行继代增殖培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试管苗包括启动培养获得的试管苗或继代增殖后的试管苗。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试管苗为大小均等的 1. 0 2. Ocm的小苗。
7.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继代增殖培养的继代周期为40 80天。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继代周期为60 80天。
9.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培养温度为M±2°C、光照强度为2000 30001x,光照时间为14h/天。
10.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澳蜡花试管苗增殖培养基在澳蜡花组培快繁中的应用。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澳蜡花试管苗继代增殖培养基及其应用和澳蜡花试管苗继代增殖培养的方法。所述的澳蜡花试管苗继代增殖培养基,其是以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的固体培养基,其还含有0.1~2.0mg/L的6-BA、0.01~0.2mg/L的IBA、20~40g/L的蔗糖,其中所述MS培养基中的KH2PO4的含量是原量的1/4至全量。用本发明方法繁殖澳蜡花的增殖系数可达8.68,相对于澳蜡花的常规繁殖方法扦插,有利于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缩短生产周期、扩大生产规模。
文档编号A01H4/00GK102177848SQ20111006748
公开日2011年9月14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21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21日
发明者孟会, 李青, 潘会堂 申请人:北京林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