诱捕式捕蝇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500阅读:6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诱捕式捕蝇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诱捕装置,尤其是一种引诱式捕蝇器。
背景技术
由于苍蝇是杂食性生物,所以会大量传播细菌,对人居住环境、饮食卫生及身体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其导致很多重大疾病的发生,因此苍蝇成了人们家庭生活中的一大害和心头患。一般的捕蝇方式除了传统的捕蝇纸使之沾粘捕捉,或使用苍蝇拍将其拍死的方式,但是捕蝇纸由于面积太小,一条捕蝇纸可捕捉的苍蝇非常少,必须经常更换捕蝇纸,由于其上沾满苍蝇,人用手去取下捕蝇纸时会产生厌恶感,而且沾满苍蝇后非常不美观。苍蝇拍的方式效果太低,而且必须人为操作,效率低,费时间,而且一旦将其拍死会在苍蝇的附着物如墙壁、餐桌、衣柜上留下污渍。现有的捕蝇装置也多种多样,比如公开号为CN2203817Y的专利公开了一种自动捕蝇机,该捕蝇机包括机壳、封闭型的诱捕带、电机、用于支撑诱捕带并使其做划转运动的传动轮、皮带传动装置、在机座上的用于安装传动轮轮轴的轴承座、位于封闭带左上空间的收集罩。收集罩直接搁置在机壳上,它的顶面嵌合连接了一块透明的有机玻璃,在诱捕带进入端的罩壁底部带有缺口,电机带动诱捕带转动,诱捕带转动,将在其上的苍蝇由收集罩的缺口带入收集罩内,苍蝇进入到收集罩后,因为收集罩顶面透光,所以它们都聚集在顶部, 当聚集了足够数量的苍蝇之后,把收集罩从机壳上提起将其杀死。这种装置没有公开诱饵的供给装置,有可能是一次性人为地将诱饵涂抹在诱捕带上,然后再人为定期涂抹,这种方式每次需要人经常想着去添加,增加了人的负担,而且可能由于忘记添加而造成捕蝇失败; 另,由于收集罩顶部是透明的,所以很可能其他苍蝇看到收集罩内的被捕的苍蝇会受惊逃跑,使装置的捕蝇效率低。而且由于本专利是把收集罩整个从机壳上提起处理,那么处理苍蝇时该捕蝇机就无法捕蝇,而且无法保证苍蝇不会从出口飞走,且经常搬动收集罩可能造成装置容易损坏。公开号为CN201142892Y的专利公开了一种蚊蝇捕捉电击装置,包括上面的机体和下面的槽体,机体表面设有开孔,开孔一侧有一可掀之透明盖,机体内设有一传送带,传送带两端枢接于马达和定位轴,传送带的一侧设有水平向的毛刷,并于该传送带中央设有一照明灯,槽体内的侧边及底缘分别设有电击网,传送带的表面贴附糖粉等诱饵贴纸,蚊蝇由于糖粉或照明灯的吸引停留在传送带上,传送带转动,毛刷将蚊蝇刷下掉入到槽体内被电击网电死以达到消灭蚊蝇的目的。这种诱捕蚊蝇的装置借助贴纸或照明灯的方式吸引蚊蝇,贴纸的方式粘贴蚊蝇,在一定时期后,由于苍蝇的食用,贴纸上的诱饵肯定越来越少,在苍蝇较多的季节,或苍蝇分布密集的地点可能隔比较短的周期就需要人为想着去更换一次贴纸,虽然这可能也占用不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但对于节奏快,压力大的都市人,这无疑也会在人们已经焦头烂额的时候成为一种精神负担,而且万一忘了更换就无法捕蝇,而且利用电灭蝇,既不安全,又浪费能源,尤其当上面没有饵料后,下面还在供电,白白的耗费电能。该专利是将机体搬离来清理槽体内的苍蝇的,如果机槽内还有活的苍蝇可能会飞走,而且由于机体上有传动带等比较重,经常搬动耗费体力、麻烦,再次,箱体内由于分布的是电击网,因此若忘记断电,非常危险。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其他苍蝇不会因警觉飞走的并且防止饵料不足导致无法达到诱捕目的,而且由于有苍蝇收集装置,非常容易取下,且取下后,苍蝇不会飞出,捕蝇器仍可继续工作,的诱捕式捕蝇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一种诱捕式捕蝇器,包括一个箱体,至少一个传送装置、所述传送装置包括一条传送带、至少一个传动轮、传动轮的支撑装置、驱动传动轮的电机;所述箱体上对应传送带处设置有缺口,所述传送带的一端从该缺口伸进箱体内, 所述箱体缺口的上沿或下沿与传送带之间留有可供苍蝇进入的间隙,所述箱体内设有将苍蝇从传送带上除下的除蝇装置,所述传送带附近设有一诱饵供给装置,所述箱体不透光,所述箱体内设有苍蝇收集装置,所述苍蝇收集装置与箱体活动连接,或所述苍蝇收集装置固定连接在箱体底部,在其上设门。优选的,所述诱饵供给装置具有一诱饵供给口,所述诱饵供给口与传送带接触。优选的,所述诱饵供给装置为一个具有活动上端盖的饵池,与上端盖连接用于挤压该上端盖的挤压装置,上端盖上设有出料口,该出料口与传送带接触。优选的,所述诱饵供给装置为上端开口的器皿,该器皿的上端开口处设有滚筒,该滚筒表面粗糙并与传送带接触。优选的,所述诱饵供给装置悬设在传送带上方,并以固定频率将饵料撒到传送带上。优选的,所述传送装置包括主动轮和从动轮,主动轮位于箱体外并与电机连接。优选的,所述可供苍蝇进入的间隙的高度为3_5mm,所述箱体缺口的下沿或上沿和传送带紧密贴合形成所述除蝇装置。优选的,苍蝇收集装置为侧拉式的抽屉式结构或为一螺接在箱体底部的集蝇罩。优选的,所述箱体内设有至少两条用于使苍蝇附着在上面的垂丝,所述传送带上有一层绒毛层或或孔洞层。优选的,所述传动轮的支撑装置为设置在主动轮和从动轮轴上的支撑架,或所述传动轮的支撑装置为一端连接所述传动轮的端部、另一端吊在所述箱体上的吊杆或吊绳。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箱体不透光,这样可以防止箱体外的苍蝇看到里面的苍蝇时产生警觉飞走;诱饵供给装置可以设置的比较大,可保证较长时间无需再填料,减轻人的负担,还可防止由于忘记添加饵料或更换饵料供给而捕蝇失败,而且新涂抹上的饵料可以遮盖传送带上的苍蝇的尸体,防止其他苍蝇看到死蝇产生警觉飞走;而 且由于单独设置一个苍蝇收集装置,与箱体的连接结构简单,容易取下,且取下后,苍蝇不会飞出来,捕蝇器仍能继续工作。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 第三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饵料供给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5是饵料供给装置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第四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标号为1—箱体2—主动轮3—从动轮4—传送带5-间隙6—抽屉式苍蝇收集装置7—门8—收集罩9一诱饵供给装置10—饵池 11—上端盖12—挤压装置 13—出料口 14—木板或纸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诱捕式捕蝇器,包括一个箱体1,箱体1可为任意形状,两个传动轮,其中一个主动轮2,一个从动轮3、位于箱体1外的主动轮2连接电机(电机与传动轮的连接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想到的,未提供附图),将主动轮2设置在箱体1外更加方便安置电机,在主动轮2和从动轮3上套设一条传送带4,主动轮2和从动轮3轴上分别设置一支撑架,或者是用一吊杆一端连接主动轮2和从动轮3的端部,另一端连接在箱体1上,或使用吊绳,吊绳一端系在主动轮2和从动轮3的端部,另一端连接在箱体1上(传动轮的支撑比较容易实现,未提供附图)。所述箱体1设置在主动轮1侧或从动轮3侧,箱体1上设置一个缺口,传送带4的一端通过缺口伸进箱体1内,所述箱体1缺口的上沿与传送带4之间具有可供苍蝇进入的间隙5,所述箱体1的缺口的上沿与传送带4之间的缝隙的高度为 3-5mm,所述箱体1缺口的下沿和传送带4紧密贴合形成所述除蝇装置,保证进入箱体1内的苍蝇不会从被传送带4从下面再带出箱体1,这种除蝇装置结构非常简单,较之在箱体1 内再设置一个单独的装置简化了工艺、降低了成本。或者也可以将箱体1缺口的上沿和传送带之间禁摩贴合作为除蝇装置,下沿与传送带之间设高度为3-5mm的缝隙使苍蝇进入。参照图1,所述箱体1底部设有一可由箱体1侧面取出的抽屉式苍蝇收集装置6, 本实用新型中主要通过饿死苍蝇的方式将苍蝇杀死,待苍蝇收集装置集满后被饿死的苍蝇后取出再处理,这样不必搬动箱体1就可取出苍蝇,不仅容易取出,而且取出后由于箱体1 侧面开口小,随便拿东西堵在出口苍蝇也不会飞出,捕蝇器仍可工作。参照图2,或在箱体1底面上直接开设一门7,或者参照图3,在箱体1底部安装一个集蝇罩8,集蝇罩8底部设一门7,也可不必搬动箱体1就可将苍蝇取出,也非常容易实现,而且清理苍蝇时由于有门7的阻挡,苍蝇不会飞出,捕蝇器都可继续工作;优选,为了使箱体1内所有苍蝇都掉出来,将箱体1的整个底板设计成门7,此时最好箱体1是图3所示的锥形体,可将门7设计的稍微小一点。当然,设置门7的这种方式需要将箱体1架起来以便开门7取蝇。集蝇罩8上面口大、下面口小,便于苍蝇滑落,集蝇罩8可为单独的结构,也可是直接将箱体底部就设计成这种结构。为了将未死的苍蝇挤压死,防止未死的苍蝇跑出去,可在集蝇罩8或抽屉式苍蝇收集装置6内设一挤压装置12。 参照图1-图3,可在箱体1内设置多条木条或塑料条或硬纸条等任何可供苍蝇在上面栖息的垂丝14,可以增大苍蝇在箱体1内的附着面积,增加箱体1内的落蝇量,达到有效的容积利用,垂丝可以是条状木板、纸板、塑料板或绳子等。参照图1-图4,在传送带4附近设有一诱饵供给装置9,诱饵供给装置9的诱饵供给口朝向所述传送带4并紧贴该传送带4设置,可以不断的为传送带4涂抹饵料,而且可以保证传送带4上饵料充足,只要一次性给集蝇罩8填充足够的饵料,完全可以“置之不理”, 无需担心由于饵料不足而使装置“罢工”。参照图4,诱饵供给装置9可以为一个具有活动上端盖11的饵池10,还有一个与该上端盖11连接的挤压装置12挤压该上端盖11,上端盖11的一端设有一出料口 13,该出料口 13与传送带4接触,通过挤压装置12将饵池10里的饵料从出料口 13挤压出来涂抹在传送带4上。只要把饵池10做的比较大,可保证较长时间无需再填料,减轻人的负担,而且防止由于忘记添加或更换饵料供给而捕蝇失败,而且新涂抹上的饵料可以遮盖传送带4 上的苍蝇的尸体,防止其他苍蝇看到死蝇产生警觉飞走。出料口 13的大小可据实际情况而定,集蝇罩8的个数也可根据实际需要定。所述图4中的挤压装置12只是一个示意图,任何能把饵料挤出来的装置都可以,在此不列举。当传动带传动时,挤出的饵料就会均勻涂抹在传送带4上。诱饵供给装置9还可为一上端开口的器皿,器皿内放满了饵料,该器皿内有一滚筒,该滚筒表面粗糙,该滚筒表面与传送带4接触,传送带4带动滚筒转动,饵料粘挂在滚筒粘上并沾粘在传送带4上。本实用新型的箱体1不透光,这样可以防止箱体1外的苍蝇看到里面的苍蝇时产生警觉飞走。可以在箱体1的侧壁上开设一个观察窗,一方面可以观察苍蝇收集装置内收集多少死蝇了,及时清理,另一方面,可以看看该装置是否达到预想的灭蝇效果。观察窗可以是一小块玻璃,或者为了严格保证箱体1里面是黑的,也可以设置一个不透光的、可打开的门7,为了防止打开门7时苍蝇抛出,可在窗口安装一个纱网。参照图5,诱饵供给装置9还可以悬设在传送带4上方,比如将其吊在该捕蝇器附近的一个物体上,并以固定频率让饵料撒到传送带4上,这样可以保证饵料在传送带4上分布的均勻,如一个滴管即可,当然,传送带4 一般也是均勻转动的。上述实施例中叙述的是具有两个传动轮,两个传动轮时传送带4长度可通过传动轮之间的距离调节,适应于苍蝇很多的季节和场合(如厨房)。当然,对于苍蝇较少的季节和场合(如卧室),只需一个主动轮2即可,参照图6, 主动轮2 —部分在箱体1内,另外的部分在箱体1外,主动轮2上裹一层传送带4,这样节省主动轮、节省传送带,节省成本。其他部分和两个传动轮时相同,不再赘述。由于苍蝇喜欢落在网眼状的物体上,因此使传送带4为网眼结构。传送带4上可有一层绒毛层或或孔洞层,一方面能使饵料分布均勻,还能吸附更多的饵料。上述传动轮、传送带4、传动轮的支撑装置、驱动所述传动装置的电机、除蝇装置形成一个传送装置,本实用新型可以有一个这样的传送装置,也可以在箱体的多面上都设置这样的传送装置,多个这样的传送装置一起工作捕捉苍蝇的效率更高。[0048] 苍蝇落到传送带4上后,蚕食其上的饵料,并被传送带4由箱体1的缺口处带进箱体1内,并被箱体1缺口的下沿阻挡将蝇阻挡在箱体1内,等苍蝇在箱体1内饿死后落入到苍蝇收集装置内,待苍蝇收集装置集满后取出或打开门7处理,如有未死的,可浸水中杀死。本装置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制造工艺简单,通过将苍蝇诱捕过来集中在箱体内 将其饿死的方式杀灭苍蝇,不需要任何药物,对环境完全无任何污染;单个传动轮的结构成本低、效果好,更适合于家庭中除蝇使用、安全卫生,无危险。
权利要求1.一种诱捕式捕蝇器,包括一个箱体,至少一个传送装置、所述传送装置包括一条传送带、至少一个传动轮、传动轮的支撑装置、驱动传动轮的电机;所述箱体上对应传送带处设置有缺口,所述传送带的一端从该缺口伸进箱体内,所述箱体缺口的上沿或下沿与传送带之间留有可供苍蝇进入的间隙,所述箱体内设有将苍蝇从传送带上除下的除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附近设有一诱饵供给装置,所述箱体不透光,所述箱体内设有苍蝇收集装置,所述苍蝇收集装置与箱体活动连接,或所述苍蝇收集装置固定连接在箱体底部,在其上设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诱捕式捕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诱饵供给装置具有一诱饵供给口,所述诱饵供给口与传送带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诱捕式捕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诱饵供给装置为一个具有活动上端盖的饵池,与上端盖连接用于挤压该上端盖的挤压装置,上端盖上设有出料口,该出料口与传送带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诱捕式捕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诱饵供给装置为上端开口的器皿,该器皿的上端开口处设有滚筒,该滚筒表面粗糙并与传送带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诱捕式捕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诱饵供给装置悬设在传送带上方,并以固定频率将饵料撒到传送带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诱捕式捕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装置包括主动轮和从动轮,主动轮位于箱体外并与电机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诱捕式捕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供苍蝇进入的间隙的高度为3-5mm,所述箱体缺口的下沿或上沿和传送带紧密贴合形成所述除蝇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诱捕式捕蝇器,其特征在于,苍蝇收集装置为侧拉式的抽屉式结构或为一螺接在箱体底部的集蝇罩。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诱捕式捕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内设有至少两条用于使苍蝇附着在上面的垂丝,所述传送带上有一层绒毛层或或孔洞层。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诱捕式捕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轮的支撑装置为设置在主动轮和从动轮轴上的支撑架,或所述传动轮的支撑装置为一端连接所述传动轮的端部、另一端吊在所述箱体上的吊杆或吊绳。
专利摘要一种诱捕式捕蝇器,包括一个箱体,由传送带、至少一个传动轮、传动轮支撑装置、电机组成的传送装置,箱体在传送带由上到下运转的一端,其上对应传送带设置一个缺口,传送带一端从该缺口伸进箱体内,缺口上沿与传送带之间留有可供苍蝇进入的间隙,箱体内设有将苍蝇从传送带上除下的除蝇装置,箱体为不透光的暗箱,防止外面苍蝇看到里面苍蝇警觉飞走,箱体内底部设一个可取出的或底部设门的苍蝇收集装置,使无需搬动箱体将苍蝇取出、苍蝇不飞走、不影响捕蝇器正常工作的装置,传送带附近有一诱饵供给装置,一次填料可用较久时间,减轻人的负担,还可防止由于忘记添加饵料或更换饵料供给而捕蝇失败,使用本装置捕蝇对环境无污染。
文档编号A01M1/10GK201967554SQ2011201008
公开日2011年9月14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8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8日
发明者汤广武 申请人:汤广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