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吸式精量取种穴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780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气吸式精量取种穴播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用播种机,特别是一种气吸式精量取种穴播器。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种子质量的提高,使用穴播播种方法的逐渐增多,且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在农业上已得到广泛的推广应用,为农作物的增产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各种膜上播种机械也应用而生。现有的膜上播种机械在取种上为了达到精量取种,主要采用负压式取种装置, 但由于其输种盒设计不合理,普遍存在穴距调整复杂、工作效率低等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气吸式精量取种穴播器存在的缺点,而提供了一种改进的气吸式精量取种穴播器。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包括籽盒、分种气室、吸籽盘、播种滚筒及其上设置的鸭嘴总成,且在播种滚筒的圆周上均勻设有输种籽勺,每个输种籽勺均与鸭嘴总成的一个鸭嘴对应相连的气吸式精量取种穴播器,其结构特点是在播种滚筒的内侧下方通过分种气室及籽盒固定有弧形触头体;每个输种籽勺的前部为取种盒体、后部为输种通道,且在取种盒体内通过转轴设有取种活动隔板,而转轴伸出取种盒体内侧并通过转轴臂连接有与弧形触头体相匹配的、控制取种活动隔板开闭的触动滚轮。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实用新型在播种滚筒的内侧下方通过分种气室及籽盒固定有弧形触头体,且在取种盒体内通过转轴设有取种活动隔板,而转轴伸出取种盒体内侧并通过转轴臂连接有与弧形触头体相匹配的、控制取种活动隔板开闭的触动滚轮。因而具有籽种准确定时到位、穴距调整简单、工作效率高等优点。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输种籽勺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播种滚筒,2、分种气室,3、吸籽盘,4、籽盒,5、转轴,6、转轴臂,7、鸭嘴总成,8、触动滚轮,9、输种籽勺,10、取种活动隔板,11、弧形触头体。
具体实施方式

图1、2所示,包括籽盒4、分种气室2、吸籽盘3、播种滚筒1及其上设置的鸭嘴总成7,且在播种滚筒1的圆周上均勻设有输种籽勺9,每个输种籽勺9均与鸭嘴总成7的一个鸭嘴对应相连的气吸式精量取种穴播器,其结构特点是在播种滚筒1的内侧下方通过分种气室2及籽盒4固定有弧形触头体11 ;每个输种籽勺9的前部为取种盒体、后部为输种通道,且在取种盒体内通过转轴5设有取种活动隔板10,而转轴5伸出取种盒体内侧并通过转轴臂6连接有与弧形触头体11相匹配的、控制取种活动隔板10开闭的触动滚轮8。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原理,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型和改进,以至开发出其它的产品,也应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 一种气吸式精量取种穴播器,包括籽盒(4)、分种气室( 、吸籽盘C3)、播种滚筒(1) 及其上设置的鸭嘴总成(7),且在播种滚筒(1)的圆周上均勻设有输种籽勺(9),每个输种籽勺(9)均与鸭嘴总成(7)的一个鸭嘴对应相连,其特征在于在播种滚筒(1)的内侧下方通过分种气室( 及籽盒(4)固定有弧形触头体(11);每个输种籽勺(9)的前部为取种盒体、后部为输种通道,且在取种盒体内通过转轴(5)设有取种活动隔板(10),而转轴(5)伸出取种盒体内侧并通过转轴臂(6)连接有与弧形触头体(11)相匹配的、控制取种活动隔板 (10)开闭的触动滚轮(S)0
专利摘要一种气吸式精量取种穴播器,涉及一种农用播种机。其在播种滚筒的内侧下方通过分种气室及籽盒固定有弧形触头体;每个输种籽勺的前部为取种盒体、后部为输种通道,且在取种盒体内通过转轴设有取种活动隔板,而转轴伸出取种盒体内侧并通过转轴臂连接有与弧形触头体相匹配的、控制取种活动隔板开闭的触动滚轮。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穴距调整复杂、工作效率低等缺陷。本实用新型具有籽种准确定时到位、穴距调整简单、工作效率高、使用方便、实用性强等优点。
文档编号A01C7/20GK202014455SQ2011201069
公开日2011年10月26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4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4日
发明者韩喜元 申请人:韩喜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