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差式通风调控马铃薯贮藏窖内温湿度的通风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340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压差式通风调控马铃薯贮藏窖内温湿度的通风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压差式通风调控马铃薯贮藏窖内温湿度的通风系统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马铃薯贮藏窖,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外通风和内循环功能的通风系统。
背景技术
[0002]我国马铃薯贮藏保鲜技术虽然还处于起步阶段,但已经显示出它的重要作用,马铃薯经过贮藏保鲜后可以延长贮藏时间,调节上市时间,保持马铃薯品质,提高自身价值。 马铃薯是一种生鲜农产品,具有较长的贮藏期,从秋天收获后可一直供应到春末夏初,在贮藏期间,为了降低贮藏损失、保持食用品质、延长贮藏期,需要将马铃薯贮藏在具有适宜温湿度的贮藏通风系统内。目前,大多数农户马铃薯贮藏窖主要由窖门、窖体和窖门顶部的通风孔组成,主要以开关窖门和顶部通风孔进行通风降温除湿,不能有效地调控贮藏窖内的温湿度,特别是薯堆内部的温湿度,而且在窖顶容易产生凝结水,当窖顶土层较薄时,外界低温会使窖顶的凝结水结冰,致使马铃薯在贮藏过程中出现严重的冻伤、腐烂、发芽现象, 最终导致贮藏时间短,贮藏损失大,严重影响了马铃薯种植和营销农户的经济利益。随着人们对凝结水所产生危害认识的进一步加深,有些人已经开始寻找消除窖顶产生凝结水的方法,有人通过对窖顶进行特殊处理来消除凝结水,如在窖顶固定海绵体或者是将窖顶用麻刀灰处理等方式,都可以很好的消除窖顶产生的凝结水,但是建造费用会增加,而且清理不便,容易成为病菌滋生的场所。实用新型内容[0003]本实用新型在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压差式通风调控马铃薯贮藏窖内温湿度的通风系统,具有保证马铃薯贮藏质量,降低贮藏损失,延长贮藏时间的优点。[0004]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0005]包括窖门、进风口、出风口,所述进风口位于窖门顶部,还包括主通风管道、次通风管道、通风孔、内循环口、调风板和轴流风机,所述次通风管道靠近窖门的一端封闭,所述次通风管道另一端与主通风管道相连接;所述主通风管道设置于窖门相对的后墙,并与出风口相连接;所述主通风管道安装有轴流风机,所述主通风管道设置有二分叉,所述调风板位于主通风管道内分叉处,所述内循环口通过分叉伸向窖顶,所述轴流风机位于主通风管道与次通风管道连接处。[0006]进一步,所述次通风管道设置于窖内地面,所述次通风管道上方铺设有带通风孔的空心砖。[0007]进一步,所述次通风管道为I型单条管道。[0008]进一步,所述次通风管道为U型双条对称式管道。[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0010](1)操作简单、实施方便、经济实用、通用性强,适用于北方马铃薯主产区各种形式的中小型马铃薯贮藏设施。3[0011](2)既可将窖内空气排到窖外,又可进行窖内空气循环,而且还可以消除窖顶产生的凝结水。[0012](3)次通风管道采用砖和水泥砌成,将次通风管道的底部做成U型,可以减小管道内壁对风的阻力,在次通风管道上面铺一层空心砖,空心砖不仅能够承载上面的重物,砖上的孔还可以作为通风孔,这样不但节省了 PVC管,而且还可以保证通风孔的畅通。[0013](4)利用通风系统可以实现窖内空气的循环,在马铃薯贮藏期间施用药剂时不需要翻动马铃薯,就可以使挥发性药剂在马铃薯堆内部进行多次循环,不仅可以减少马铃薯因施药翻动而造成的薯皮伤害,而且大大减轻劳动强度,提高药效,降低贮藏薯块发芽和腐烂损失。


[0014]图1是本实用新型压差式通风调控马铃薯贮藏窖内温湿度的通风系统平面图;[0015]图2是本实用新型压差式通风调控马铃薯贮藏窖内温湿度的通风系统剖面图。[0016]结合附图,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附图标记如下[0017]1-窖门;2-进风口 ;3-出风口 ;4-主通风管道;5-次通风管道;6-通风孔;7-内循环口 ;8-调风板;9-轴流风机;10-空心砖。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0019]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压差式通风调控马铃薯贮藏窖内温湿度的通风系统,主要用于调控马铃薯贮藏期间窖内的温湿度和消除窖顶产生的凝结水。主要包括窖门1、进风口 2、出风口 3、主通风管道4、次通风管道5、通风孔6、内循环口 7、调风板8和轴流风机9, 在窖门1顶部开有进风口 2,窖门1相对的窖墙上安装主通风管道4,主通风管道4 一端与出风口 3相连接,主通风管道4既可采用PVC管,又可用砖和水泥砌成;次通风管道5设置在窖内地面,次通风管道5采用PVC管或者用砖和水泥砌成,次通风管道5靠近窖门1的一端封闭,在次通风管道5上面铺有一层空心砖10,空心砖10上分布有多个通风孔6 ;主通风管道4内安装有轴流风机9,轴流风机9的电机要能够防潮,主要用于形成次通风管道内外压差,在主通风管道4中进行强制通风,消除窖顶产生凝结水。在主通风管道上设置有二分叉,调风板8位于主通风管道4内的分叉位置,调风板8可绕轴转动,用来控制主通风管道 4内气流的方向;内循环口 7通过分叉伸向窖顶,且位于窖内靠近窖顶处。轴流风机9在主通风管道4与次通风管道5的连接处,形成两种连接方式1机1道和1机2道,次通风管道分为I型单条管道和U型双条对称式管道,采用负压式通风。[0020]在马铃薯贮藏期间,窖外新鲜冷空气由进风口进入窖内,与窖内热空气混合,在空气压力和自身重力下从上而下经过薯堆,将薯堆内部的气体、热量和水蒸气置换出来,由通风孔进入次通风管道,再经轴流风机进入主通风管道,通过调风板装置控制主通风管道内气流方向,窖内空气最后经出风口排到窖外,这样就完成了一次窖内外空气的置换过程。如果要进行窖内空气的循环流动,首先将进风口和窖门关闭,薯堆上部空气从上而下经过薯堆内部,由通风孔进入次通风管道,再经过轴流风机进入主通风管道,然后通过调风装置控制主通风管道内气流方向,最后通过主通风管道和内循环口吹向窖顶,进入薯堆上部空间, 这样就完成了一次窖内空气的循环流动过程。通过改变轴流风机运行的时间和次数,可有效调控贮藏窖内的温湿度,消除窖顶产生的凝结水,从而降低马铃薯的贮藏损失,延长贮藏时间,达到安全贮藏的目的。[0021] 以上所述仅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压差式通风调控马铃薯贮藏窖内温湿度的通风系统,包括窖门、进风口、出风口,所述进风口位于窖门顶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主通风管道、次通风管道、通风孔、内循环口、调风板和轴流风机,所述次通风管道靠近窖门的一端封闭,所述次通风管道另一端与主通风管道相连接;所述主通风管道设置于窖门相对的后墙,并与出风口相连接;所述主通风管道安装有轴流风机,所述主通风管道设置有二分叉,所述调风板位于主通风管道内分叉处,所述内循环口通过分叉伸向窖顶,所述轴流风机位于主通风管道与次通风管道连接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差式通风调控马铃薯贮藏窖内温湿度的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次通风管道设置于窖内地面,所述次通风管道上方铺设有带通风孔的空心砖。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压差式通风调控马铃薯贮藏窖内温湿度的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次通风管道为I型单条管道。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压差式通风调控马铃薯贮藏窖内温湿度的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次通风管道为U型双条对称式管道。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压差式通风调控马铃薯贮藏窖内温湿度的通风系统,包括窖门、进风口、出风口,所述进风口位于窖门顶部,还包括主通风管道、次通风管道、通风孔、内循环口、调风板和轴流风机,所述次通风管道靠近窖门的一端封闭,所述次通风管道另一端与主通风管道相连接;所述主通风管道设置于窖门相对的后墙,并与出风口相连接;所述主通风管道安装有轴流风机,所述主通风管道设置有二分叉,所述调风板位于主通风管道内分叉处,所述内循环口通过分叉伸向窖顶,所述轴流风机位于主通风管道与次通风管道连接处。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科学合理、经济实用、操作方便。
文档编号A01F25/22GK202310649SQ20112041095
公开日2012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25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25日
发明者李守强, 李梅, 田世龙, 程建新, 葛霞 申请人: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贮藏加工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