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山坡林地集雨入渗的聚水保墒方法

文档序号:203620阅读:69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山坡林地集雨入渗的聚水保墒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林业工程技术领域,涉及山地、坡地、丘陵果园、林地集雨利用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山坡林地集雨入渗的聚水保墒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一个缺水严重的国家。干旱半干旱地区占总面积的2/3,干旱缺水已经不仅严重影响我国的农业发展,而且也影响着生态环境和林业的发展。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 山地、坡地面积是平原耕地的2倍多,而山地、坡地雨水积蓄利用是提高林地生产效率的重要途径。合理的坡地聚水保墒技术是提高林地水分效率的关键环节,对于一个水资源紧张的国家,节水已经是本国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节约型社会建设已经成为中国当今甚至以后长期的目标。我国在几千年的农业发展历史中就一直在探索水土保持为主的雨水积蓄利用技术,近十几年来我国在雨水利用方面有很多集雨成果,特别是西北地区集雨饮水、集雨灌溉等技术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在林业工程中,山坡地枣林中的集雨措施还有鱼鲮坑、水平沟、水平阶等传统技术措施。这些技术措施具有较好的集雨入渗效果,但是,存在有效时间短和蒸发失水严重的问题。因此,集雨就地入渗和保墒同时具备的功能措施一直是广大林业技术人员的追求目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山坡林地集雨入渗的聚水保墒方法,该方法能够在人工造林中利用集雨来增加土壤水分储量,对山地、坡地所种植的园林进行集雨保墒整地,并且具有操作简单、施工方便、造价低廉、持久性强、水肥利用高效的特点。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枣树园林的山坡林地集雨入渗的聚水保墒方法。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如下的技术解决方案予以实现。(1) 一种山坡林地集雨入渗的聚水保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首先, 在两株树之间,沿坡面横向开挖一条聚水保墒沟;然后,在开挖好的聚水保墒沟内填入有机植物材料,并压实。上述技术方案的更一步改进在于,根据树木生长期利用机植物材料混合追肥。上述技术方案的特点在于所述有机植物材料包含难腐植物材料,难腐植物材料为树枝,其平均长度为 l_5cm0所述有机植物材料包含易腐植物材料,易腐植物材料为树叶和/或粉碎的植物秸秆,所述易腐植物材料重量含量小于30%。所述有机植物材料包含有机肥料,有机肥料的重量含量小于15%。所述聚水保墒沟的宽度为30-40cm,深度30-40cm。
(2) 一种山坡林地集雨入渗的聚水保墒方法,用于枣树园林,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首先,在两株树之间,沿坡面横向开挖一条聚水保墒沟;然后,在开挖好的聚水保墒沟内填入有机植物材料,并压实;所述有机植物材料包含难腐植物材料、易腐植物材料、 有机肥料;所述难腐植物材料为树枝,其平均长度为l_5cm ;所述易腐植物材料为树叶和/ 或粉碎的植物秸秆,其重量含量小于30% ;所述机肥料重量含量小于15%。上述技术方案的更一步改进在于,根据树木生长期利用机植物材料混合追肥,其中,发叶期施肥1次,每株枣树施用的肥料为尿素1. Okg 2. Okg ;过磷酸钙2. Okg 4. 0kg,硫酸钾0. 7kg 1. Okg ;开花期施肥2次,每次每株树施用的肥料为尿素0. Ikg 0. ^ig,硫酸钾0. Ikg 0. 2kg ;结果期施肥2次,每次每株施用尿素0. 4kg 0. 5kgo上述技术方案的特点在于,所述聚水保墒沟的宽度为30-40cm,深度30-40cm,其沟沿距离树干30-50cm。本发明中,有机植物材料主要起到良好的透水作用和雨水入渗后由覆盖作用大大减少水分的蒸发损失;在聚水保墒沟内压实有机植物材料,以防止填充物质随时间推移而沉陷,形成较大的凹坑。本发明是结合山地坡面降雨顺坡往下产生径流的特点,和有机植物材料具有透水性强,抑制蒸发明显的作用,将聚水保墒沟和入渗保墒材料(有机植物材料)很好的结合, 最有效的将地表径流分段拦蓄,使得雨水在此处能够很好的储蓄并良好的保存,缓慢的供给树木生长需求。树叶或粉碎的植物秸秆本身就是一种提供养分的材料,同时还可以在此和肥料混合使用,由于聚水保墒沟有较好的水分,肥料在此处可发挥水肥耦合的功效,与传统的施肥方法相比,施肥操作方便,施肥功效提高2-3倍,能使肥料缓慢释放,提高肥效利用率沈% ; 同时,也方便追肥。本发明不仅适用于枣树园林,有利于枣树的优质丰产和适应山地、坡地枣树园土壤肥力变化;同时也适用于其他山地、坡地园林。本发明对推动高效节水滴灌技术、发展我国经济林木,特别是山区严重缺水地区的果业和林业有着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和实用价值。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是本发明的聚水保墒沟的坡面布设图;图2是本发明的聚水保墒沟的断面示意图;其中,标号1为聚水保墒沟。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发明人给出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2011年6月-10月,在陕北米脂孟岔山地枣林地,林地坡度32度,在两株枣树之间,沿坡面横向开挖一条聚水保墒沟,聚水保墒沟为30cm宽、30cm深、长约140cm的矩形沟, 沟沿距离枣树主杆30cm。实施例1
在聚水保墒沟内填充单一材料树枝,将树枝粉碎至l-5cm长度后,在直接填充并压实。实验效果观测沟内储水较对照坡面提高30%,在沟的周围距离沟壁IOcm处土壤水分平均较对照提高36%,降雨后土壤水分直接蒸发损失减少56%。实施例2 在聚水保墒沟内填充复合材料,包括难腐植物材料为长度l_5cm的树枝,重量含量为80% ;易腐植物材料为树叶和粉碎的豆秸秆,其重量含量为20% ;上述材料混合后,直接填充并压实。实验效果易腐烂材料与树枝混合使用,观测沟内储水较对照坡面提高35%,在沟的周围距离沟壁IOcm处土壤水分平均较对照提高40%,降雨后土壤水分直接蒸发损失减少56%。实施例3 在聚水保墒沟内填充复合材料,包括难腐植物材料为长度l_5cm的树枝,重量含量为70%;易腐植物材料为树叶和粉碎的豆秸秆,其重量含量为20%;有机肥料重量含量为 10%。上述材料混合后,直接填充并压实。实验效果除聚水保墒效果类似实施例2外,观测沟内施肥枣树较未施肥枣树新稍长km-6cm,叶片厚度较坡面枣树厚0. 5-0. 8mm,花芽分化率提高4. 5 %,果实产量增加了 40%。结合实施例2和实施例3,需要说明的是,难腐植物材料和易腐植物材料混合使用时,易腐植物材料含量为20%左右最佳,最多不要超过30%,过多容易引起填充材料在雨季发霉变质,阻碍水肥效应的发挥。如果混合有机肥料以10%左右最佳,最多不超过15%, 过多容易造成沟内缺水,供养不平衡,对树木根系吸水产生不利影响。实施例4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根据枣树生长期使用追肥,其中发叶期施肥1次,每株枣树施用的肥料为尿素1. 0kg,过磷酸钙2. 0kg,硫酸钾0. 7kg ;开花期施肥1次,每株树施用的肥料为尿素0. 1kg,硫酸钾0. Ikg ;结果期施肥1次,每株施用尿素0. 4kg。实验效果除聚水保墒效果类似实施例2外,观测沟内施追肥枣树较未施追肥枣树叶片提前2天开展,开花率提高了 33 %,坐果率提高了 40 %,叶绿素含量提高了 2 %,单果重增加2g,过时产量增加了 30%。实施例5 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根据枣树生长期使用追肥,其中发叶期施肥1次,每株枣树施用的肥料为尿素2. 0kg,过磷酸钙4. 0kg,硫酸钾1. Okg ;开花期施肥1次,每株树施用的肥料为尿素0. ^cg,硫酸钾0. 2kg ;结果期施肥1次,每株施用尿素0. 5kgo实验效果除聚水保墒效果类似实施例2外,观测沟内施追肥枣树较未施追肥枣树叶片提前2天开展,开花率提高了 38 %,坐果率提高了 45 %,叶绿素含量提高了 2 %,单果重增加3g,过时产量增加了 34%。实施例6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根据枣树生长期使用追肥,其中发叶期施肥1次,每株枣树施用的肥料为尿素2. Okg,过磷酸钙4. Okg,硫酸钾1. Okg ;于开花期始末施肥2次,每次每株树施用的肥料为尿素0. 1kg,硫酸钾0. Ikg ;于结果盛期和果实膨大期各施肥1次,每次每株施用尿素0. 4kg。实验效果除聚水保墒效果类似实施例2外,观测沟内施追肥枣树较未施追肥枣树叶片提前2-3天开展,开花坐果率提高了 68%,叶绿素含量提高了 2%,单果重平均增加 5g,果实产量增加了 45%。尽管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案进行了描述,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案,上述的具体实施方案仅仅是示意性的、指导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说明书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的情况下, 还可以做出很多种的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发明保护之列。
权利要求
1.一种山坡林地集雨入渗的聚水保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首先,在两株树之间,沿坡面横向开挖一条聚水保墒沟;然后,在开挖好的聚水保墒沟内填入有机植物材料,并压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坡林地集雨入渗的聚水保墒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树木生长期利用有机植物材料混合追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坡林地集雨入渗的聚水保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植物材料包含难腐植物材料,难腐植物材料为树枝,其平均长度为l-5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坡林地集雨入渗的聚水保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植物材料包含易腐植物材料,易腐植物材料为树叶和/或粉碎的植物秸秆,所述易腐植物材料重量含量小于3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坡林地集雨入渗的聚水保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植物材料包含有机肥料,有机肥料的重量含量小于1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坡林地集雨入渗的聚水保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水保墒沟的宽度为30-40cm,深度30-40cm。
7.一种山坡林地集雨入渗的聚水保墒方法,用于枣树园林,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首先,在两株树之间,沿坡面横向开挖一条聚水保墒沟;然后,在开挖好的聚水保墒沟内填入有机植物材料,并压实;所述有机植物材料包含难腐植物材料、易腐植物材料、有机肥料;所述难腐植物材料为树枝,其平均长度为l_5cm ;所述易腐植物材料为树叶和/或粉碎的植物秸秆,其重量含量小于30% ;所述机肥料重量含量小于1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山坡林地集雨入渗的聚水保墒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树木生长期利用机植物材料混合追肥,其中,发叶期施肥1次,每株枣树施用的肥料为尿素 1. Okg 2. Okg ;过磷酸钙2. Okg 4. 0kg,硫酸钾0. 7kg 1. Okg ;开花期施肥2次,每次每株树施用的肥料为尿素0. Ikg 0. ^cg,硫酸钾0. Ikg 0. 2kg ;结果期施肥2次,每次每株施用尿素0. 4kg 0. 5kg。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山坡林地集雨入渗的聚水保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水保墒沟的宽度为30-40cm,深度30-40cm,其沟沿距离树干30-50cm。
全文摘要
本发明属于林业工程技术领域,涉及山地、坡地、丘陵果园、林地集雨利用技术,公开了一种山坡林地集雨入渗的聚水保墒方法,其具体步骤如下首先,在两株树之间,沿坡面横向开挖一条聚水保墒沟;然后,在开挖好的聚水保墒沟内填入有机植物材料,并压实。该方法能够在人工造林中利用集雨来增加土壤水分储量,对山地、坡地所种植的园林进行集雨保墒整地,并且具有操作简单、施工方便、造价低廉、持久性强、水肥利用高效的特点。
文档编号A01G23/00GK102524014SQ20121006305
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12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12日
发明者汪有科, 蔺君, 赵霞 申请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