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东缘麻花艽丰产栽培方法

文档序号:193259阅读:25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青藏高原东缘麻花艽丰产栽培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青藏高原东缘麻花艽丰产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麻花究(GentianastramineaMaxim.)为龙胆科(Gentianaceae)龙胆属多年生植物,是藏族民间常用的草药之一,主要分布于青藏高原海抜2 000 4 950m的地区。以根入药,味苦、辛、性平,有祛风湿、退虚热、舒筋止疼的功能,用于风湿关节痛、筋脉拘挛,结核病潮热,小儿疳积发热,黄疸,小便不利等症。随着近年来麻花艽用药量的増大,测算年需麻花艽根干品10000吨,麻花艽除国内有大量需求外,向东南亚各国出口量也在不断增加,カロ之多年的过度采挖,造成了野生麻花艽资源面临濒危的现状,市场价格已上涨到80元/kg。、因此野生种现已处于“越贵越采,越采越贵”的恶性循环中,但是近年来国内外对麻花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化学成分方面,对其栽培技术方面的研究几乎未见报道,更谈不上丰产栽培技术方面的发明。在麻花艽野生资源濒临灭绝的严峻形势下,今后解决麻花艽原料药紧缺非常重要的途径是大面积的人工栽培,目前在青藏高原东缘道地产区已有麻花艽的人工栽培,但由于没有成熟的技术作指导,人工栽培成活率和产量很低,农牧民对栽培麻花艽能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出怀疑态度,人工栽培没有得到持续的发展和扩大,加之本地区绝大部分县市牧民占绝大多数,他们主要靠游牧为生,种植模式单一,以种植青稞为主,农牧民没有以种植经济作物来増加经济收入和改善生活的意识,因此麻花艽人工栽培不能形成規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丰产优质的麻花究栽培方法。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所采用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青藏高原东缘麻花艽丰产栽培方法,包括种子处理步骤、整地施肥步骤、播种步骤、移植步骤、以及田间管理步骤;其中,种子处理步骤将麻花艽种子在35 45°C的温水中浸泡18 22小时后捞出浙干,然后在种子表面覆盖湿毛巾培养5 7天,在此期间多次加水使毛巾一直保持湿润;其中,整地施肥步骤将规格为100 140目的坡缕石与氮肥、磷费、钾肥按照3000 250 150 50千克每公顷的配比均匀撒施于地面,再基施农家肥30吨每公顷后深翻地、耙细磨平以待播种;其中,播种步骤在第一年5月,当土壌温度稳定在12 18°C时,将经过处理的种子播撒到经过整理的土地中培育幼苗,所述播种量为120 180千克每公顷;其中,移栽步骤
在第二年4月下旬到五月上旬,采用膜侧垄沟种植法对幼苗进行移栽,移栽时采用黒地膜覆盖;其中,覆膜小垄高22 28cm、宽30 40cm、沟宽60 70cm,每沟等间距种植3 5行,每行28 32株,行距14 23. 3cm,株距18 22cm ;其中,田间管理步骤当麻花艽幼苗出苗率达到95%以上时进行除草,并根据当地的降雨量实时进行灌溉或补灌,总灌溉量为200 300毫米;在现蕾初期再进行第二次灌溉,灌溉量为250 350毫米;在麻花艽生长期间除草至少3次,并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优选的,在移栽前还包括将规格为100 140目的坡缕石与氮肥、磷费、钾肥按照3000 250 150 50千克每公顷的配比,再次均匀撒施于地面作基肥。本发明专利具有以下优点I、种子出苗率高。本发明采用将种子在40°C左右的温水中浸泡20小时后待种子全部发芽后直播于大田中,确保种子出苗整齐且出苗率高。2、产量高、品质优。本发明在育苗与移栽时均以缕石为与氮、磷、钾配施作基肥,其配比为3000-250-150-50kg/hm2。因为坡缕石能协调土壤的水、肥、气、热,改良土壤的理化性状,进而促进了药用植物麻花艽产量和品质。另外由于坡缕石具有良好的吸附性,可将氮、磷、钾等养分吸附在坡缕石粉上面,当混合施入土壤以后,由于坡缕石独特的晶体结构和微孔隙的吸附性,一方面将养分吸附到晶体内部,缓慢释放出来,減少了养分的流失,增强肥效。另ー方面,由于坡缕石強大的离子交換能力,大量的离子在坡缕石内外进行离子交换,这ー过程不仅释放了多种微量元素,还刺激植物对养分的吸收,从而极大地发挥肥效,此外坡缕石不但能增强矿质养分的有效化,还能对肥料起到缓释的效果。所以在麻花艽生长物候期尤其是生长后期能加快其主根长和根径的变化,从而达到了增产和改善品质的目的。用一年生实生苗进行移栽时采用黒地膜覆盖,膜侧沟植法不损伤地膜,更加有利于对膜内土壤增温保湿,且可更有效地灼杀杂草,更重要的是这种栽培方式在5、6、7月干旱的甘南高原地区能更好地利用径流农业的非耕地径流的各项水分空间聚集技术原理,因此有效保持土壌水分的情况下,延长了麻花艽的营养生长,从而加快了药用部位的生长,进而提高了产量和品质。且在生长的不同时期根据其需水量的要求适时进行适量的灌溉也能极显著地提闻其广量和品质。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方法来详细说明本发明,在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及说明用来解释本发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实施例I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青藏高原东缘麻花艽丰产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种子处理步骤将麻花艽种子在35 45°C的温水中浸泡18 22小时后捞出浙干,然后在种子表 面覆盖湿毛巾培养5 7天,在此期间多次加水使毛巾一直保持湿润,经过此步骤可使种子几乎全部发芽,出芽率很高;
整地施肥步骤将规格为100 140目的坡缕石与氮肥、磷费、钾肥按照3000 250 150 50千克每公顷的配比均匀撒施于地面,再基施农家肥30吨每公顷后深翻地、耙细磨平以待播种;播种步骤在第一年5月,当土壌温度稳定在12 18°C时,将经过处理的种子播撒到经过整理的土地中培育幼苗,所述播种量为120 180千克每公顷;移栽步骤在第二年4月下旬到五月上旬,采用膜侧垄沟种植法对幼苗进行移栽,移栽时采用黒地膜覆盖;其中,覆膜小垄高22 28cm、宽30 40cm、沟宽60 70cm,每沟等间距种植3 5行,每行28 32株,行距14 23. 3cm,株距18 22cm ;在移栽前,再次将规格为100 140目的坡缕石与氮肥、磷费、钾肥按照3000 250 150 50千克每公顷的配比·均匀撒施于地面作基肥;田间管理步骤当麻花艽幼苗出苗率达到95%以上时进行除草,并根据当地的降雨量实时进行灌溉或补灌,总灌溉量为200 300毫米;在现蕾初期再进行第二次灌溉,灌溉量为250 350毫米;在麻花艽生长期间除草至少3次,并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按照上述方法,随机试验种植了 20公顷麻花艽,平均每公顷收获麻花艽干根10680. 54kg,其衡量药材品质的活性成分落干酸含量、龙胆苦苷含量、番木鳖酸含量都达到了最高,分别为 2. 76%,4. 27%和 O. 198%。尤其是在以下条件下,平均每公顷收获最多达到129204. 72kg,具体条件阐述如下种子处理将种子在40°C左右的温水中浸泡20小时后将种子浙干上面覆盖湿毛巾培养,并使毛巾一直保持湿润,6天左右种子全部发芽后用于直播。整地施肥将规格为120目的坡缕石与氮肥、磷肥、钾肥配施,其配比为3000-250-150-50千克每公顷,均匀撒施于地面,再基施农家肥(厩肥和人粪尿为主)农家肥30吨每公顷后深翻地、耙细磨平,待播种。播种在青藏高原东东缘尤其是较寒冷的地区在5月中旬左右当土壤温度稳定在15°C,即气温在20°C时播种,其播种量为150千克每公顷,移栽前仍以坡缕石与氮肥、磷肥、钾肥配施,其配比为3000-250-150-50千克每公顷。第二年4月末到五月初,采用膜侧垄沟种植法对幼苗进行移栽,移栽时采用黒地膜覆盖;其中,覆膜小垄高25cm,宽35cm,沟宽65cm,姆沟种4行,30株/行,行距21. 67cm,株距20cm。田间管理当麻花艽幼苗出苗率达到95%以上时,进行除草后,根据当地的降雨量实时进行灌溉和补灌,灌溉量为250mm左右,在现蕾初期要进行第二次灌溉,灌溉量为300_左右。同时要除草至少3次,并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中提供的參数都是在ー个合理的范围,而不是每个实施例对应ー个具体的数值,是因为这些參数是动态变化,不可能一直保持不变,而且要精确控制到某一确定值上,其难度非常大,也不符合实际生产要求。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原理以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适用于帮助理解本 发明实施例的原理;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实施例,在具体实施方式
以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权利要求
1.一种青藏高原东缘麻花艽丰产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种子处理步骤 将麻花艽种子在35 45°C的温水中浸泡18 22小时后捞出浙干,然后在种子表面覆盖湿毛巾培养5 7天,在此期间多次加水使毛巾一直保持湿润; 整地施肥步骤 将规格为100 140目的坡缕石与氮肥、磷费、钾肥按照3000 250 150 50千克每公顷的配比均匀撒施于地面,再基施农家肥30吨每公顷后深翻地、耙细磨平以待播种;播种步骤 在第一年5月,当土壌温度稳定在12 18°C时,将经过处理的种子播撒到经过整理的土地中培育幼苗,所述播种量为120 180千克每公顷; 移栽步骤 在第二年4月下旬到五月上旬,采用膜侧垄沟种植法对幼苗进行移栽,移栽时采用黑地膜覆盖;其中,覆膜小垄高22 28cm、宽30 40cm、沟宽60 70cm,每沟等间距种植3 5行,每行28 32株,行距14 23. 3cm,株距18 22cm ; 田间管理步骤 当麻花艽幼苗出苗率达到95%以上时进行除草,并根据当地的降雨量实时进行灌溉或补灌,总灌溉量为200 300毫米; 在现蕾初期再进行第二次灌溉,灌溉量为250 350毫米; 在麻花艽生长期间除草至少3次,并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青藏高原东缘麻花艽丰产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移栽前还包括将规格为100 140目的坡缕石与氮肥、磷费、钾肥按照3000 250 150 50千克每公顷的配比,再次均匀撒施于地面作基肥。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青藏高原东缘麻花艽丰产栽培方法。该方法对种子首先进行温水浸泡并在湿润的环境进行处理,然后再将规格为100~140目的坡缕石与氮肥、磷费、钾肥按照3000∶250∶150∶50千克每公顷的配比均匀撒施于地面,并基施农家肥30吨每公顷后深翻地、耙细磨平以待播种,在第一年5月,将经过处理的种子播撒到经过整理的土地中培育幼苗,在第二年4月下旬到五月上旬,采用膜侧垄沟种植法对幼苗进行移栽,移栽时采用黑地膜覆盖,并配合适当的田间管理步骤,从而获得优质丰产的麻花艽。
文档编号A01G1/00GK102657020SQ201210176780
公开日2012年9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30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30日
发明者何淑玲 申请人:何淑玲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