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叶石楠独干苗与球形苗间植技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0214阅读:466来源:国知局
红叶石楠独干苗与球形苗间植技术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红叶石楠独干苗与球形苗间植技术,主要是利用红叶石楠耐修剪可塑性强较耐荫、能进行定向培育特性,使红叶石楠株型矮的球形苗与株型高的独干苗组合,在同一块土地上独干苗与球形苗间植,使枝条和叶片立体地分布在地面上部3米左右的空间,最大限度地截获太阳光能进行光合作用,从而达到提高生物产量,增加苗木数量,实现省工、节本,达到经济效益翻番的效果。
【专利说明】红叶石楠独干苗与球形苗间植技术
[0001](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种植业的栽培模式,红叶石楠独干苗与球形苗高效间植模式技术,主要是利用红叶石楠耐修剪、可塑性强、较耐荫,既可培育成灌木型,也可培育成小乔木型的特性,采用独干苗与球形苗间植的方式,能充分地利用光能提高土地利用率,立体地利用地面上3米左右的空间,同时生产独干型和球型两种类型苗木,达到提高生产效益近一倍。
[0002](二)【背景技术】
红叶石楠为蔷薇科石楠属,具有四季常绿、嫩叶鲜红、艳丽夺目、生长速度快、耐低温、耐修剪、同时较耐荫、病虫害轻等优点,目前广泛应用于园林绿化。
[0003]红叶石楠因其耐修剪可塑性强,进行定向培育成灌木型、小乔木型皆可。目前的栽植方式单一,要么全部球形要么独干形。培植球形:早期土地未充分利用,后期上部空间未充分利用;培植单干:早期同样土地未充分利用,后期下部空间未充分利用;这样不但造成土地和空间利用率的低下,而且生产效益不高。
[0004]而采用独干苗与球型苗间植,早期在植株较小的情况下,能充分地利用光能提高土地利用率;中后期球形苗控制生长高度促进下部枝条丰满,单干苗修剪下部枝条促进中上部枝条分布均匀,能立体地充分利用地面上3米左右的空间,同时提高生产效益近一倍。
[0005](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依据的理论是:(I)充分利用光能增加生物产量。红叶石楠独干苗与球形苗间植,利用株型矮的球形苗与株型高的独干苗组合,使枝条和叶片立体地分布在地面上部3米左右的空间,截获太阳光能进行光合作用,从而达到增加生物产量。(2)充分利用红叶石楠耐修剪可塑性强较耐荫、能进行定向培育特性。利用红叶石楠耐修剪可塑性强较耐荫的特性,将红叶石楠定向培育成球型、小乔木型,能够达到球型丰满,乔木挺拔枝条密实的效果O
[0006]本发明所实现的是:在同一块土地上独干苗与球形苗间植,实现高矮两种株型搭配,充分利用光能和空间,实现省工、节本、效益翻番。
[0007]本发明的优点是:经济效益高。
[0008]⑴亩产值翻番。以三年为一个生产周期为宜,栽植以球形苗D2cm、H80cm且在20-30cm处具有分枝,独干苗D2cm、H150cm的种苗标准;生长以三年达到球形苗p200 cm,独干苗D5.5 cm的标准,价格以球形苗p200cm,220元/株,独干苗D5.5 cm,230元/株为标准,其间植与单独种植效益比较:
①球形苗种植(田间上层空间得不到利用):品字形种植,株行距200cmX180cm, 185株/亩,亩产值40700元;
②独干苗种植(田间下层空间得不到利用):
品字形种植,株行距200cmX 180cm, 185株/亩,亩产值42550元;
③球形苗独干苗间植:方格形开穴,球形苗与独干苗间植。株行距120cmX150cm,370株/亩,球形苗与单干苗各185株,亩产值83250元,高出球形苗种植42550元(1.05倍),高出独干苗种植40700元(0.96倍)。[0009](2)降低生产成本。间植还使土地租金、整地、除草费用减少一半。
[0010](四)【具体实施方式】
下述的实施举例仅就
【发明内容】
作进一步阐述,不表明发明的全部内容。
[0011]1、土地平整:选择不易积水受涝的地块,栽植前要对土地进行深翻平整,尤其是旱作土壤深翻显得尤为重要,结合深翻施足基肥。
[0012]2、株行距配置:根据苗木出圃规格和时间选择不同的株行距,行距大于株距,便于田间操作管理。一般出圃规格大培育时间长株行距宜大些;反之株行距宜小些。以球形苗蓬径2.0米,独干苗地径5.5厘米,间植时间3年的目标为例,宜按1.2米X 1.5米的株行距,亩栽植370株。若以球形苗蓬径2.5米,独干苗地径7厘米,培植时间4年为例,宜按
1.5米X2.0米的株行距,亩栽植220株。
[0013]3、种苗规格:为保证苗木的整齐度,宜选用大小基本一致的种苗,球形苗宜选用地径2厘米、高度80厘米且在20-30厘米处具有多分枝的种苗,独干苗宜选用地径2厘米、高度150厘米且主干笔直的种苗,起苗时应带土球。
[0014]4、定植时间:宜在秋季或春季枝条未萌发前栽植为宜。定植前按株行距定点开穴,开穴以深度40厘米,直径50厘米为宜,定植不宜过深,穴底先填上表层熟土,树苗土球略高于田面,土球上再复3厘米土层为宜,边填土边踏实,四周稍高,便于浇水,栽后应浇透水,浇水后再复一层土以利保持水分。
[0015]5、间种方式:按照株行距开穴,做到横竖都各在直线上,横竖都按照球形苗与独干苗相间的方法栽植。
[0016]6、栽后管理:·
①清沟理墒:红叶石楠怕积水,栽后进行清沟理墒,防止积水,做到雨停田干。
[0017]②化学除草:栽后3至5天在清理沟系后,可用乙草胺对土面进行喷雾,防止杂草生长减少用工,喷雾要在无风或微风进行。
[0018]③修剪整枝:栽植后要对树苗进行平衡修剪,对枝条过密的进行蔬剪,对枝条过长进行短截,对球形苗超高的进行修剪,保持整体高度一致。此期让球形苗和单干苗充分生长,以充分利用下部空间。栽植一年后根据球形苗冠径的逐步增大,疏剪和短截单干苗下部枝条,逐步让出下部空间,直至球形苗接近封行前,全部剪除单干苗下部枝条。
[0019]④施肥:苗木栽植活棵后,随雨亩施10公斤左右尿素。每年第一次春梢萌发时亩施25公斤复合肥,以后在每次新梢发出时施15公斤尿素,每年施4-5次肥。
[0020]用本发明的技术生产红叶石楠苗木,使土地租金、整地、除草费用减少一半。间植以三年的生长周期为好,二年未能充分发挥间种优势,四年则亩效益下降,且苗木规格较大,销售受到限制。三年期生长规格的苗木,产值和效益达到单植的一倍左右,效益十分明显。
【权利要求】
1.本发明涉及红叶石楠独干苗与球形苗间植技术,其技术特征在于:使红叶石楠株型矮的球形苗与株型高的独干苗组合间植,使枝条和叶片立体地分布在地面上部3米左右的高度,充分利用田间上部空间,最大限度地截获太阳光能进行光合作用;在同一块土地上同时生产独干苗与球形苗,增加苗木数量一倍,土地利用率提高一倍,降低生产成本,从而达到经济效益翻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红叶石楠株型矮的球形苗与株型高的独干苗组合间植,使枝条和叶片立体分布,充分利用空间,最大限度地截获太阳光能进行光合作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 述:在同一块土地上同时生产独干苗与球形苗,使苗木数量和土地利用率提高一倍,实现省工、节本,达到经济效益翻番的效果。
【文档编号】A01G1/00GK103563606SQ201210318366
【公开日】2014年2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2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26日
【发明者】阮祥忠 申请人:句容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