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猕猴桃和葡萄的立体栽培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猕猴桃和葡萄的立体栽培方法,属于果树栽培技术,尤其适用于高温强光照的地区猕猴桃的栽培。
背景技术:
猕猴桃、葡萄栽培在我国已有悠久历史,尤其在改革开放后,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猕猴桃葡萄栽培迅速发展,各种栽培模式不断涌现,如篱架栽培、平棚架栽培等,但多以单独栽培为主,或在行间间种其他农植物。我国是猕猴桃的原生中心,世界猕猴桃原产地在湖北宜昌市夷陵区雾渡河镇,我国长江流域以南各地,北至西北、四川、河南等地均有分布。猕猴桃由于其生长旺盛,枝叶繁茂,蒸腾量大,多数种类要求亚热带或暖温带湿润和半湿润气候,对水分及空气温度要求较严格。凉爽湿润的气候,是猕猴桃生长发育的适宜地区。其喜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疏松肥沃、腐殖质含量高的砂质土壤;猕猴桃喜半荫环境,在不同发育阶段对光照要求不同,属中等喜光果树。喜漫射光,忌强光直射,光照强度不宜过强。另外猕猴桃叶片大而脆,易受风害。因此在我国南北气候差异较大,有些地方对猕猴桃生长较适宜,有些地方则不太适宜。采用猕猴桃和葡萄的立体栽培方法,将猕猴桃栽培在平棚葡萄架下,猕猴桃既不影响葡萄在架上生长,而葡萄为猕猴桃的生长发育遮挡了夏日强 烈的阳光和风害,创造一个较为良好的生态环境,尤其在高温强光照有风暴的地区猕猴桃和葡萄的立体栽培较为适宜,且大大提高单位面积的经济效益。目前,关于猕猴桃和葡萄立体栽培的报道仅有“猕猴桃和葡萄栽培技术,张增跃,河北果树,1996年地4期”,然而其报道的栽培技术简单,并没有详细地介绍从葡萄园建立到葡萄-猕猴桃立体果园建立的栽培技术,另外,中国专利CN102308743A公开了一种多层栽培架,发明人为本申请发明人,其报道的这种结构仅用于葡萄栽培,并没有给出可以利用其多层结构立体栽培不同果树的启示,事实上,本申请是发明人对上述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应用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猕猴桃在夏季高温、强光照、强风地区栽培,猕猴桃叶片容易出现日灼和风害,造成叶缘枯焦,导致落叶,影响猕猴桃树体及果实正常生长发育,从而影响猕猴桃的产量和品质这一突出问题,提供一种猕猴桃和葡萄的立体栽培方法。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猕猴桃和葡萄的立体栽培方法,包括I、建立平棚葡萄架,架面高度I. 9m,葡萄架为南北方向,葡萄架的主线间距3 X 3m,每个主线的交叉点用顶柱支撑,顶柱的大小为长2. 2m,宽7cm,厚5cm ;2、依靠顶柱在葡萄架下建立二层“T”型篱架,为猕猴桃提供攀爬,最下层为篱架主线,与葡萄架平行,南北方向,离地面90cm,第一层“T”型篱架与葡萄架平行,离地面115cm,宽45cm ;第二层“T”型篱架与第一层平行,离地面155cm,宽IOOcm ;3、沿着顶柱南北方向建垄,以顶柱为建垄中线,垄宽2m,垄高30cm,将垄沟土全部回挖于垄上,垄沟宽Im ;4、采用与土壤体积5%的砂子和20%的有机肥均匀撒在垄上,全垄深翻40cm深,使土壤与砂、肥充分混合,以增加土壤的透气性;5、葡萄定植点距顶柱30cm,留一根主干直接生长至平棚架面,随着葡萄树冠的扩大,逐年间伐,保持平棚架面均匀布满葡萄枝条,夏季葡萄的叶面积指数维持在2. 0-2. 5左右,猕猴桃冠层的光合有效辐射维持在50-60 %左右。6、猕猴桃栽植的株行距为3X3m,定植点在两顶柱中间,留一根主干向上生长,当生长到“T”型篱架主线时,沿主线南北方向培养两根主枝,主枝上萌 发的结果枝向“T”型篱架的两侧即东西向诱弓丨,同一方向结果枝间的距离15cm-20cm左右;7、猕猴桃冬季修剪时,选择生长健壮芽眼饱满的枝条作为结果母枝,去除其余结果枝,结果母枝间的距离40-50cm,分布于主枝两侧,然后对结果母枝短截,保留5-8芽,并将其反向绑扎于主枝上,次年萌芽后,新梢间离15cm-20cm左右诱引于“T”型篱架的两侧即东西向作为结果枝,多余的芽全部抹掉,葡萄冬季修剪时,每平方米棚面留20-30个芽。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的立体栽培方法,适合土壤条件较好的地区,以葡萄平棚架大树冠栽培,随着葡萄树冠的扩大,逐渐间伐,葡萄植株逐年减少,仅维持葡萄架面具有一定的叶面积指数,确保不影响葡萄产量;猕猴桃生长在葡萄架下,葡萄为夏季猕猴桃提供遮荫及防风。I、以平面棚架葡萄栽培,能充分扩大葡萄树冠,维持葡萄架面具有一定的叶面积指数,稳定葡萄产量和品质。2、葡萄棚下栽培猕猴桃,葡萄与猕猴桃之间不存在空间竞争,3、随着春夏季节变化,葡萄棚面的叶面积指数也由低到高,棚面透光性也随之变化,符合高温强光照地区猕猴桃对光照的要求。4、在高温强光照夏季,棚架葡萄为猕猴桃提供适度的遮荫,为猕猴桃提供了适宜的漫射光条件。5、暴风雨季节,棚架葡萄为猕猴桃提供防风作用,减轻了暴风对猕猴桃叶片的危害。
图I是本发明平棚架下单个篱架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平棚架下篱架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T型篱架侧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实施时间2010年-2012年实施地点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科所(一)、实施具体实例选用品种猕猴桃品种徐香、海沃德。葡萄为平棚栽培的巨峰。
整地方法如图1-3所示,在葡萄架下,沿葡萄棚顶柱做垄,垄宽2m,采用与土壤体积5%的砂子和20%腐熟的有机肥均匀撒在垄上,全垄深翻40cm深,使土壤与砂、肥充分混合,将定植垄回土填成馒头状。定植将猕猴桃苗木放在馒头状的定植点上,将根系向四周理顺,覆土踏实,浇透水。株行距猕猴桃采用株距3. Om,行距3. 0m。I、巨峰葡萄的管理,按照常规进行抹芽、整穗、套袋等管理,夏季正常维持棚面叶面积指数2. 0-2. 5左右。2、猕猴桃定植后,留3-5个芽短截,萌芽后新梢伸长到30cm时,留一根生长旺盛的新梢绑缚在竹竿上,诱引其直立向上生长,培养成主干。3、当猕猴桃主干生长到2m高左右时,将其横绑于离地面90cm的篱架主线上作第I 主枝培养,在篱架主线下方20cm处萌发的副梢与第I主枝相反方向诱引,作第2主枝培养。4、猕猴桃2根主枝上萌发的结果枝,与主枝垂直诱引到二层“T”型篱架上,结果枝间距15-20cm,多余的枝条全部抹除。5、冬季修剪时,选择生长健壮的芽眼饱满的枝条作为结果母枝,结果母枝间的距离40-50cm,保留5-8芽短截,并将其反向绑扎于主枝上。次年萌芽后,新梢生长到40cm左右时,诱引于“T”型篱架的两侧作为结果枝,结果枝之间的距离15cm-20cm左右,多余的芽全部抹掉。(二)、实施效果I、挂果系数和产量由于该项技术实施在巨峰葡萄园内,单位面积的产量是猕猴桃和葡萄共同构成,通过实施该项技术,在不影响葡萄产量的情况下,猕猴桃第二年即开花结果,第三年即大量挂果,挂果系数(单枝挂果数)也明显提高,如表I所示第三年徐香挂果系数2. 85个,666. 7m2产量达859. 6kg ;海沃德挂果系数3. I个,666. 7m2产量达700. 6kg。而葡萄优质果产量也不受影响。因而适度遮阴对猕猴桃的花芽分化和果实品质没有影响。表I :猕猴桃和葡萄产量情况
权利要求
1.一种猕猴桃和葡萄的立体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 ①以平棚葡萄架建立为基础,架面高度I.9m,葡萄架为南北方向,葡萄架的主线间距3 X 3m,每个主线的交叉点用顶柱支撑,顶柱的大小为长2. 2m,宽7cm,厚5cm ; ②依靠顶柱在葡萄架下建立二层“T”型篱架,为猕猴桃提供攀爬,最下层为篱架主线,与葡萄架平行,南北方向,离地面90cm,第一层“T”型篱架与葡萄架平行,离地面115cm,宽45cm ;第二层“T”型篱架与第一层平行,离地面155cm,宽IOOcm ; ③沿着顶柱南北方向建垄,以顶柱为建垄中线,垄宽2m,垄高30cm,将垄沟土全部回挖于垄上,垄沟宽Im ; ④葡萄定植点距顶柱30cm,初始株行距为3X 3m,留一根主干直接生长至平棚架面,随着葡萄树冠的扩大,逐年间伐,保持平棚架面均匀布满葡萄枝条; ⑤猕猴桃栽植的株行距为3X3m,定植点在两顶柱中间,留一根主干向上生长,当生长至IJ“T”型篱架主线时,沿篱架主线南北方向培养两根主枝,主枝上萌发的结果枝向“T”型篱架的两侧即东西向诱弓丨,同一方向结果枝间的距离15cm-20cm左右; ⑥猕猴桃冬季修剪时,选择生长健壮芽眼饱满的枝条作为结果母枝,结果母枝间的距离40-50cm,分布于主枝两侧,去除多余枝条,然后对结果母枝短截,保留5-8芽,并将其反向绑扎于主枝上,次年萌芽后,新梢间离15cm-20cm左右诱引于“T”型篱架的两侧即东西向作为结果枝,多余的芽全部抹掉,葡萄冬季修剪时,每平方米棚面留20-30个芽。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猕猴桃和葡萄的立体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立体栽培方法还包括依据猕猴桃对土壤条件的要求,采用相对于40cm深土壤体积5%的砂子和20%的有机肥均匀撒在垄上,全垄深翻40cm深,使土壤与砂、肥充分混合,以增加土壤的透气性。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猕猴桃和葡萄的立体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葡萄逐年间伐后能维持猕猴桃冠层的光合有效辐射达总辐射50-60%。
4.根据权利要求I至3任一项所述猕猴桃和葡萄的立体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葡萄逐年间伐后要维持夏季葡萄的叶面积指数在2. 0-2. 5,为夏季猕猴桃提供遮荫及防风。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猕猴桃和葡萄的立体栽培方法。其适合于夏季高温、强光照、强风地区猕猴桃栽培。本方法以平棚栽培葡萄架为基础,依靠平棚葡萄架顶柱,建立二层“T”型篱架,为猕猴桃提供攀爬。本发明充分利用平棚葡萄一年中叶片生长的特性及叶面积变化的特点,在夏季高温、强光照、强风季节,为猕猴桃提供漫射光线等较适宜的气候条件,使猕猴桃能良好地生长发育,且不影响葡萄的生长,大大提高了单位面积的经济效益。
文档编号A01G17/00GK102870642SQ20121040432
公开日2013年1月16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23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23日
发明者阎永齐, 毛妮妮, 刘吉祥, 刘亚柏, 刘照亭, 刘伟忠, 芮东明, 蒋水平, 鲁群 申请人: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 镇江万山红遍农业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