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体脑片孵育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211阅读:83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活体脑片孵育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具体的是涉及ー种孵育活体脑片的装置。
背景技术
活体脑片是中枢神经系统研究中应用最为广泛标本之一。1966年,Yamamoto和McIlwain首次在脑片上记录了电生理活动,证实了脑组织在体外也能存活,并保持很好的活性状态。此后,该方法在生理学研究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并为中枢神经系统生理和药理学领域突飞猛进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989年,Blanton将脑片电生理记录与细胞的膜片钳记录结合起来,建立了脑片膜片钳记录技术,这为在细胞水平研究中枢神经系统离子通道或受体在神经环路中的生理和药理学作用及其机制提供了可能性。在对脑片实验过程中,实验者可以根据不同的实验目的直接准确地改变脑片孵育液的成份和染色条件,实时、准确、高效地研究不同干预因素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机制和功能。这些优点使实验者能获得准确的神经生理学的研究结果,也是其应用较在位大脑广泛的原因所在。总之,活体脑片实验成功的前提是制备活性较好的脑片,要为脑组织切片提供ー个全方位孵育环境的器具,优化好实验条件,为实验的稳定性、可重复性和准确性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ー种能够制备活性较好的脑片,为脑组织切片提供ー个全方位孵育环境的活体脑片孵育器。其技术解决方案如下活体脑片孵育器,包括孵育盘和孵育板,孵育盘包括ー个柱形的本体,柱形本体上端具有一个外展的凸缘,柱形本体的下端为滤网;孵育板上开设有与孵育盘的柱形本体相适应的凹腔,所述凹腔直径小于柱形本体凸缘的直径,高度均略大于柱形本体的高度。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可将活体脑片置于孵育盘的柱形本体中,而后将孵育盘置于孵育板上的凹腔中,并注入孵育液。由于柱形本体下端为滤网结构,这样活体脑片的下部也可与孵育液充分接触,保持活体脑片的活性及染色的均匀性。孵育液主要为人工脑脊液,根据不同的实验要求,选择与之配套的染色剂。滤网结构选择通透性好的100目的尼龙网。由上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对于优化实验条件,为实验的稳定性、可重复性和准确性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且经济实用,操作简便。为更好在细胞水平研究中枢神经系统电生理学、免疫学、组织化学等实验中提供可靠的实验平台。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中A-A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9]如图I、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孵育盘I和孵育板2,孵育盘I包括一个柱形的本体3,柱形本体3上端具有一个外展的凸缘4,柱形本体3的下端为滤网5 ;孵育板2上开设有与孵育盘I的柱形本体3相适应的凹腔,所述凹腔直径小于柱形本体凸缘的直径,高度均略大于柱形本体的高度。上述柱形本体的直径可根据实际活体脑片的规格选择多种直径。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可将活体脑片6置于孵育盘的柱形本体3中,而后将孵育盘置于孵育板上的凹腔中,并注入孵育液7。 ·
权利要求1.活体脑片孵育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孵育盘和孵育板,孵育盘包括一个柱形的本体,柱形本体上端具有一个外展的凸缘,柱形本体的下端为滤网;孵育板上开设有与孵育盘的柱形本体相适应的凹腔,所述凹腔直径小于柱形本体凸缘的直径,高度均略大于柱形本体的高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活体脑片孵育器,包括孵育盘和孵育板,孵育盘包括一个柱形的本体,柱形本体上端具有一个外展的凸缘,柱形本体的下端为滤网;孵育板上开设有与孵育盘的柱形本体相适应的凹腔,所述凹腔直径小于柱形本体凸缘的直径,高度均略大于柱形本体的高度。本实用新型对于优化实验条件,为实验的稳定性、可重复性和准确性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且经济实用,操作简便。为更好在细胞水平研究中枢神经系统电生理学、免疫学、组织化学等实验中提供可靠的实验平台。
文档编号A01N1/02GK202504095SQ2012201770
公开日2012年10月31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25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25日
发明者唐琴, 孙保亮, 孙景懿, 朱良珍, 李大伟, 杨明峰 申请人:孙景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