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竿尾部膨胀堵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373阅读:61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鱼竿尾部膨胀堵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鱼竿尾部膨胀堵头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鱼竿的堵头,特别是一种可以调节膨胀直径以适应不同鱼竿直径的鱼竿尾部膨胀堵头。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鱼竿尾部堵头,通常具有固定的直径,当采用不同直径的鱼竿时,或同一根鱼竿的在前的几节时,即取掉尾部的几节鱼竿节,减少鱼竿长度时,此时没有适用的尾部堵头。在前的几节鱼竿容易从尾部滑出,造成损坏。发明内容[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鱼竿尾部膨胀堵头,可以调节膨胀后的直径,以通用与不同直径的鱼竿。[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鱼竿尾部膨胀堵头, 锁紧旋钮与锁紧杆螺纹配合,所述的锁紧杆的头端靠近锁紧旋钮的侧壁设有锥形部,锁紧旋钮与锁紧杆的头端相向的侧壁也设有锥形部,锁紧旋钮与锁紧杆之间安装有至少一个膨胀环。[0005]所述的膨胀环为多个,多个的膨胀环之间设有滑动套。[0006]所述的滑动套两端的侧壁设有锥形部。[0007]所述的膨胀环上设有开口部。[0008]所述的膨胀环采用尼龙材质。[0009]所述的锁紧杆还设有有中通孔。[001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鱼竿尾部膨胀堵头,通过采用上述的结构,可以通用于不同直径的鱼竿。


[0011]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0012]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0013]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锁紧旋钮的结构示意图。[0014]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膨胀环的结构示意图。[0015]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另一种膨胀环的结构示意图。[0016]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滑动套的结构示意图;[0017]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锁紧杆的结构示意图。[0018]图中锁紧旋钮1,锥形部11,旋钮部12,螺纹通孔13,膨胀环2,开口部21,滑动套 3,锁紧杆4,锁紧杆螺纹41,头端42。
具体实施方式
[0019]如图I中,一种鱼竿尾部膨胀堵头,锁紧旋钮I与锁紧杆41螺纹配合,如图6中, 所述的锁紧杆41的头端42靠近锁紧旋钮I的侧壁设有锥形部11,如图2中,锁紧旋钮I与锁紧杆41的头端42相向的侧壁也设有锥形部11,锁紧旋钮I与锁紧杆41之间安装有至少一个膨胀环2。旋紧锁紧旋钮I则锁紧杆41的头端42的锥形部11和锁紧旋钮I侧壁设有的锥形部11相向移动,从而挤压膨胀环2变形,挤压鱼竿的内壁从而套紧在鱼竿的尾部。[0020]如图I中,所述的膨胀环2为多个,多个的膨胀环2之间设有滑动套3。如图5中, 所述的滑动套3两端的侧壁设有锥形部11。由此结构,多个膨胀环2的变形使各个与鱼竿的内壁接触的部位较宽,从而套接的更为可靠。[0021]如图3、4中,所述的膨胀环2采用尼龙材质,所述的膨胀环2上设有开口部21。由此结构,膨胀环2可以膨胀较大的直径。[0022]如图1、6中,所述的锁紧杆41还设有有中通孔。由此结构,便于在采用中通竿时, 鱼线可以从中通孔中通过。例如将手杆绕线轮通过螺纹与锁紧杆41连接,手杆绕线轮上的鱼线通过中间的孔与中通孔连通,经过锁紧杆41进入到中通竿内部,然后从中通竿的尖梢穿出,实现鱼竿的内部走线。
权利要求1.一种鱼竿尾部膨胀堵头,其特征是锁紧旋钮(I)与锁紧杆(41)螺纹配合,所述的锁紧杆(41)的头端(42)靠近锁紧旋钮(I)的侧壁设有锥形部(11 ),锁紧旋钮(I)与锁紧杆(41)的头端(42)相向的侧壁也设有锥形部(11),锁紧旋钮(I)与锁紧杆(41)之间安装有至少一个膨胀环(2)。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鱼竿尾部膨胀堵头,其特征是所述的膨胀环(2)为多个,多个的膨胀环(2)之间设有滑动套(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鱼竿尾部膨胀堵头,其特征是所述的滑动套(3)两端的侧壁设有锥形部(11)。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鱼竿尾部膨胀堵头,其特征是所述的膨胀环(2)上设有开口部(21)。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鱼竿尾部膨胀堵头,其特征是所述的膨胀环(2)采用尼龙材质。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鱼竿尾部膨胀堵头,其特征是所述的锁紧杆(41)还设有有中通孔。
专利摘要一种鱼竿尾部膨胀堵头,锁紧旋钮与锁紧杆螺纹配合,所述的锁紧杆的头端靠近锁紧旋钮的侧壁设有锥形部,锁紧旋钮与锁紧杆的头端相向的侧壁也设有锥形部,锁紧旋钮与锁紧杆之间安装有至少一个膨胀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鱼竿尾部膨胀堵头,通过采用上述的结构,可以通用于不同直径的鱼竿。
文档编号A01K87/00GK202799927SQ20122045503
公开日2013年3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9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9日
发明者钟水汉 申请人:钟水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