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式植物种植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635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新式植物种植箱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植物种植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植物种植箱。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地提高,在自家阳台、庭院内种植花草等植物的现象深受大家的喜爱,因此,用于种植花草的装置也随之产生。现用于种植花草装置的种类繁多,其中,种植箱是最常见的一种。现有的植物种植箱一般为方形框体,其结构包括底框,竖立于底框四角的立柱,以及连设于两两立柱间的侧板,其中底框为由一底板和两对相互平行的侧围围成的上端呈开口状的方形框架,该底框位于两两侧围的连接处分别设有供立柱筒套入的,并与侧围连接在一起的套管,立柱和侧板设有相互插接配合的插接件,该插接件为上下滑插的榫头和榫槽,且立柱的外侧壁上均勻环布有两对所述的榫头和榫槽,且每一对中的榫头和榫槽分设于立柱上相对的两侧,侧板的两端分别设有所述的榫头和榫槽。此种结构的植物种植箱,由于立柱与底板为可拆卸连接,侧板可拆卸地连设于两两立柱之间,这样两两植物种植箱并排拼接在一起时,可将两植物种植箱相叠合的两侧板拆卸下来,使两植物种植箱并排拼接时不易造成材料的浪费;同时通过此立柱上的两对榫头和榫槽可将若干个植物种植箱灵活组合在一起,即可在其一植物种植箱的横向和/或纵向方向上自由扩展。然而,由于榫头和榫槽凸设于立柱的外侧壁上,且底框的四侧围均为竖直板,SP榫头和榫槽均凸出侧围外,这样若干个植物种植箱并排并接组合在一起时,两植物种植箱相叠合的两侧围之间具有间隙,这样种植者在浇水或施肥液时水或肥液容易从此间隙中流出,从而污染周边环境,并造成水资源或肥液的浪费。有鉴于此,本发明人对上述植物种植箱的结构进行深入研究,遂由本案产生。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式植物种植箱,其可避免对若干个并排并接组合在一起的植物种植箱内的植物进行一同浇水或施肥液时因处于两植物种植箱相叠合的两侧围之间的水或肥液易流出而污染周边环境的问题,并不易造成水资源或肥液的浪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新式植物种植箱,包括种植箱本体,该种植箱本体包括底框,竖立于底框四角的立柱,以及连设于两两立柱间的侧板,其中底框为由一底板、第一侧围、第二侧围、第三侧围及第四侧围围成的上端呈开口状的方形框架,且第一侧围与第二侧围相对平行设置,第三侧围与第四侧围相对平行设置,该底框的四角分别设有供立柱筒套入的套管,且各套管与第一侧围、第二侧围、第三侧围及第四侧围相应连接在一起,立柱和侧板设有相互插接配合的插接件;上述第一侧围与上述第二侧围和上述第三侧围与上述第四侧围上均设有相互搭接的搭接件。上述搭接件为搭接扣和供此搭接扣相搭接的搭接边。上述第一侧围和上述第三侧围的上端端面上均向上延伸设有延伸部,上述延伸部的侧边缘上延伸设有向上述种植箱本体外斜向下倾斜设置的倾斜部,上述延伸部与上述倾斜部形成上述搭接扣,上述第二侧围和上述第四侧围的上端端面均向上述种植箱本体内斜向下倾斜设置形成上述搭接边。上述延伸部的上端端面均为向上述种植箱本体内斜向下倾斜的倾斜面,上述倾斜面延伸至上述第一侧围和上述第三侧围的上部。上述第二侧围和上述第四侧围的上端端面上均向上延伸设有延伸部,上述延伸部的侧边缘上延伸设有向上述种植箱本体外斜向下倾斜设置的倾斜部,上述延伸部与上述倾斜部形成上述搭接扣,上述第一侧围和上述第三侧围的上端端面均向上述种植箱本体内斜向下倾斜设置形成上述搭接边。上述延伸部的上端端面均为向上述种植箱本体内斜向下倾斜的倾斜面,上述倾斜面延伸至上述第二侧围和上述第四侧围的上部。上述套管的外侧壁上设有一对榫头和榫槽,上述榫头与上述榫槽相邻设置。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式植物种植箱,由于第一侧围与第二侧围和第三侧围与第四侧围均设有相互搭接的搭接件,这样若干个植物种植箱并排并接组合在一起时,两植物种植箱相叠合的两侧围通过相互搭接的搭接件呈紧密衔接配合,无间隙产生,即,若种植者在浇水或施肥液时处于两植物种植箱相叠合的两侧围之间的水或肥液会顺着搭接件回流至植物种植箱内,使水或肥液不会流出植物种植箱外,从而克服了水或肥液污染周边环境的问题,节省了水资源或肥液的浪费;由于延伸部的上端端面均为向种植箱本体内斜向下倾斜的倾斜面,通过此倾斜面可对顺着搭接件回流至植物种植箱内的水或肥液起到引流作用;又由于 套管的外侧壁上设有一对榫头和榫槽,这样两植物种植箱拼接时无需再底框的底部四角处增设一带有一对榫头和榫槽的连接件,大大节省了制作材料和成本,并使两植物种植箱拼接时两底框的拼接操作较为方便。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底框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两植物种植箱拼接的结构不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两植物种植箱拼接后的首1]不图;图5为图4的A部放大图;图6为图4的B部放大图;图7为图4的C部放大图。图中种植箱本体100 底框I底板11 第一侧围12第二侧围13 第三侧围14第四侧围15 套管16支撑柱17 立柱2分立柱21、22、23、24侧板3 侧板单体31、32[0030]榫槽41、43、45 榫头 42、44、46搭接扣51 延伸部511倾斜面511a 倾斜部512搭接边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式植物种植箱,如图1-7所示,包括种植箱本体100,该种植箱本体100包括底框1,竖立于底框I四角的立柱2,以及连设于两两立柱之间的侧板3。底框I为由一底板11、第一侧围12、第二侧围13、第三侧围14及第四侧围15围成的上端呈开口状的方形框架,且第一侧围12与第二侧围13相对平行设置,第三侧围13与第四侧围14相对平行设置,该底框I的四角分别设有供立柱2筒套入的套管16,且第一侧围12、第二侧围13、第三侧围14及第四侧围15的两端分别与各套管16的外侧壁相应连接在一起,底框I的下底面四角分别设有支撑柱17,该支撑柱17与套管16 —体成型。每一根立柱2均分为四段分立柱21、22、23、24,分立柱21、22、23、24以可拆装的方式连接在一起,且分立柱21、22、23、24上皆均匀环布有两对榫槽41和榫头42,每一对的榫槽41和榫头42分设于所属分立柱的相对的两侧。 每一侧板3分为二层相互平行的侧板单体31、32,,二者由种植箱本体100内向外斜向上倾斜设置,侧板单体31、32的两端分别设有榫槽43和榫头44,该榫头44的长度等于榫头42的长度的2倍,该榫槽43的长度等于榫槽41的长度的2倍,通过榫头44与两榫槽41的配合和榫槽43与两榫头42的配合使侧板单体31与分立柱21、22连接,侧板单体32与分立柱23、24连接。本实用新型中种植箱本体的结构与本申请人于2011年11月9日申请的,专利号为201120441907. 3的一种改进型植物种植箱的结构相雷同,本申请人在此不再累述。如图3所示,当需要将两种植箱需拼接在一起时,可通过各分立柱的榫头与榫槽的配合而两两并排连接在一起,且两种植箱两两并排连接在一起时可将两种植箱相叠合的两侧板拆卸下来,使两植物种植箱并排连接时不易造成材料的浪费。本实用新型的改进之处在于第一侧围12与第二侧围13和第三侧围14与第四侧围15上均设有相互搭接的搭接件,该搭接件为搭接扣51和供此搭接扣51相搭接的搭接边52。以第三侧围14与第四侧围15的搭接件为例,所述的第三侧围14的上端端面上均向上延伸设有延伸部511,此延伸部511的侧边缘上延伸设有向种植箱本体100外斜向下倾斜设置的倾斜部512,该延伸部511与倾斜部512形成所述的搭接扣51,所述的第四侧围15的上端端面均向种植箱本体100内斜向下倾斜设置形成搭接边52。本实用新型中,搭接扣51设置在第四侧围15上,搭接边52设置在第三侧围14上也可实现相同的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中第一侧围12与第二侧围13设置的搭接件的结构与第三侧围14与第四侧围15设置的搭接件的结构相同,本申请人在此不再累述。本实用新型的新式植物种植箱,如图6所述,两植物种植箱横向并排连接在一起时,其一植物种植箱的第三侧围处的搭接扣51刚好搭接在另一植物种植箱的第四侧围处的搭接边52上,使两植物种植箱横向并排连接后,其一植物种植箱的第三侧围与另一植物种植箱的第四侧围之间通过搭接扣51与搭接边52的相互搭接配合呈相互衔接配合,无间隙产生,这样,若种植者在烧水或施肥液时处于两植物种植箱相叠合的两侧围之间的水或肥液会顺着搭接件回流至植物种植箱内,使水或肥液不会流出植物种植箱外,从而克服了水或肥液污染周边环境的问题,节省了水资源或肥液的浪费。 本实用新型中,可将延伸部511的上端端面均为向种植箱本体100内斜向下倾斜的倾斜面511a,且该倾斜面511a延伸至第三侧围14的上部;这样,通过此倾斜面511a对顺着搭接件回流至植物种植箱内的水或肥液起到引流作用。本实用新型中,还可在套管16的外侧壁位于与侧围相连接的部位外设有一对榫槽45和榫头46,榫头46与45榫槽相邻设置,这样两植物种植箱拼接时无需再底框I的支撑柱17上另增设一带有一对榫头和榫槽的连接件,大大节省了制作材料和成本,并使两植物种植箱拼接时两底框的拼接操作较为方便。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权利要求1.一种新式植物种植箱,包括种植箱本体,该种植箱本体包括底框,竖立于底框四角的立柱,以及连设于两两立柱间的侧板,其中底框为由一底板、第一侧围、第二侧围、第三侧围及第四侧围围成的上端呈开口状的方形框架,且第一侧围与第二侧围相对平行设置,第三侧围与第四侧围相对平行设置,该底框的四角分别设有供立柱筒套入的套管,且各套管与第一侧围、第二侧围、第三侧围及第四侧围相应连接在一起,立柱和侧板设有相互插接配合的插接件;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侧围与上述第二侧围和上述第三侧围与上述第四侧围上均设有相互搭接的搭接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式植物种植箱,其特征在于上述搭接件为搭接扣和供此搭接扣相搭接的搭接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式植物种植箱,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侧围和上述第三侧围的上端端面上均向上延伸设有延伸部,上述延伸部的侧边缘上延伸设有向上述种植箱本体外斜向下倾斜设置的倾斜部,上述延伸部与上述倾斜部形成上述搭接扣,上述第二侧围和上述第四侧围的上端端面均向上述种植箱本体内斜向下倾斜设置形成上述搭接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式植物种植箱,其特征在于上述延伸部的上端端面均为向上述种植箱本体内斜向下倾斜的倾斜面,上述倾斜面延伸至上述第一侧围和上述第三侧围的上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式植物种植箱,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二侧围和上述第四侧围的上端端面上均向上延伸设有延伸部,上述延伸部的侧边缘上延伸设有向上述种植箱本体外斜向下倾斜设置的倾斜部,上述延伸部与上述倾斜部形成上述搭接扣,上述第一侧围和上述第三侧围的上端端面均向上述种植箱本体内斜向下倾斜设置形成上述搭接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式植物种植箱,其特征在于上述延伸部的上端端面均为向上述种植箱本体内斜向下倾斜的倾斜面,上述倾斜面延伸至上述第二侧围和上述第四侧围的上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式植物种植箱,其特征在于上述套管的外侧壁上设有一对榫头和榫槽,上述榫头与上述榫槽相邻设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式植物种植箱,包括种植箱本体,该种植箱本体包括底框,竖立于底框四角的立柱,以及连设于两两立柱间的侧板,其中底框为由一底板、第一侧围、第二侧围、第三侧围及第四侧围围成的上端呈开口状的方形框架,上述第一侧围与上述第二侧围和上述第三侧围与上述第四侧围上均设有相互搭接的搭接件。本实有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此搭接件使若干个植物种植箱并排并接组合在一起时,两植物种植箱相叠合的两侧围之间呈紧密衔接配合,无间隙产生,这样处于两植物种植箱相叠合的两侧围之间的水或肥液会顺着搭接件回流至植物种植箱内,使水或肥液不会流出植物种植箱外,克服了水或肥液污染周边环境的问题,节省了水资源或肥液的浪费。
文档编号A01G9/02GK202873406SQ2012205243
公开日2013年4月1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12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12日
发明者吴逸文 申请人:吴逸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