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初孵仔鱼培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683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初孵仔鱼培养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初孵仔鱼培养装置技术领域[0001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初孵仔鱼培养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初孵仔鱼在普通培养器皿往往因仔鱼量少浪费水体空间,且大型培养器皿不便于培育过程的观察,同时由于初孵仔鱼游泳能力差,在无水流的培养器皿中易沉底而导致不能获得充足的氧气最后窒息死亡。发明内容[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初孵仔鱼培养装置,该装置给仔鱼的常规培养提供了一种统一的培养器皿,保证了研究所用的水体环境的统一; 本装置还可解决初孵仔鱼在常规培养时因无流水条件导致缺氧窒息死亡的问题。[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初孵仔鱼培养装置,包括蓄水箱,进水管与蓄水箱相通,多个培育小网箱置于培养箱内,蓄水箱下部的培养箱给水管伸入到培育小网箱箱底,培养箱下部设有排水管。多个培育小网箱通过挂钩置于培养箱内。培育小网箱的箱底及网箱围衣的1/5高度由塑胶制成,其余部分网衣由60目筛絹制成。[000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初孵仔鱼培养装置,多个仔鱼培育小网箱可置 于同一培养箱中,水体环境同一,便于比较研究;箱内的流动水体可解决初孵仔鱼在常规培养时因无流水条件导致缺氧窒息死亡的问题。


[0006]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0007]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8]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如图I所示一种初孵仔鱼培养装置,包括蓄水箱2,进水管I 与蓄水箱2相通,多个培育小网箱5置于培养箱4内,蓄水箱2下部的培养箱给水管3伸入到培育小网箱5箱底,培养箱4下部设有排水管6。多个培育小网箱5通过挂钩7置于培养箱4内。[0009]培育小网箱5的箱底及网箱围衣的1/5高度由塑胶制成,其余部分网衣由60目筛制成。[0010]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通过进水管I向蓄水箱2内放水,打开控制阀8,水流经过培养箱给水管3进入到培育小网箱5的底部,蓄水箱2的安装位置高于放置培育小网箱5的培养箱4,从蓄水箱2内流出的水形成有一定压力的水流,促使培育小网箱5内水体形成环流水,促使游泳能力差的仔鱼在网箱中随水流运动起来;培养箱4内的水体经培养箱底部的排水管6排出,排水管6由控制阀9控制开闭。
权利要求1.一种初孵仔鱼培养装置,包括蓄水箱(2),进水管(I)与蓄水箱(2)相通,其特征在于多个培育小网箱(5)置于培养箱(4)内,蓄水箱(2)下部的培养箱给水管(3)伸入到培育小网箱(5 )箱底,培养箱(4 )下部设有排水管(6 )。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初孵仔鱼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培育小网箱(5)通过挂钩(7)置于培养箱(4)内。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初孵仔鱼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培育小网箱(5)的箱底及网箱围衣的1/5高度由塑胶制成,其余部分网衣由60目筛絹制成。
专利摘要一种初孵仔鱼培养装置,包括蓄水箱,进水管与蓄水箱相通,多个培育小网箱置于培养箱内,蓄水箱下部的培养箱给水管伸入到培育小网箱箱底,培养箱下部设有排水管。多个培育小网箱通过挂钩置于培养箱内。培育小网箱的箱底及网箱围衣的1/5高度由塑胶制成,其余部分网衣由60目筛绢制成。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初孵仔鱼培养装置,多个仔鱼培育小网箱可置于同一培养箱中,水体环境同一,便于比较研究;箱内的流动水体可解决初孵仔鱼在常规培养时因无流水条件导致缺氧窒息死亡的问题。
文档编号A01K61/00GK202799881SQ20122052586
公开日2013年3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15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15日
发明者田辉伍, 段辛斌, 王生, 杨洪斌, 陈大庆, 陈永柏, 刘绍平, 李翀 申请人: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