荸荠育苗苗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430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荸荠育苗苗床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蔬菜培育苗床,尤其涉及一种荸荠育苗苗床。
背景技术
荸荠是一种水性宿根草本植物,以球茎作蔬菜食用。古称凫茈(凫茈),俗称马蹄,又称地栗,因它形如马蹄,又像栗子而得名。称它马蹄,仅指其外表;说它像栗子,不仅是形状,连性味、成分、功用都与栗子相似,又因它是在泥中结果,所以有地栗之称。荸荠皮色紫黑,肉质洁白,味甜多汁,清脆可口,自古有地下雪梨之美誉,北方人视之为江南人参。荸荠既可作为水果,又可算作蔬菜,是大众喜爱的时令之品。荸荠在无霜期生长,6月初至7月中旬移栽;为了保证荸荠的成活率和品质,在移栽之前需在苗床进行育苗。目前,大多数荸荠苗床规划并不合理,导致荸荠在移栽后容易出现死秧的现象,影响收成和品质。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育苗效果好排灌方便的荸荠育苗苗床。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荸荠育苗苗床,包括苗床本体,所述苗床包括设置在底部的床底,床底上依次设置有泥浆层、种子层和泥浆层,并且所述苗床四周设置有向上垄起的垒岸。为了保证灌排方便,进一步地,所述苗床宽度为1.2m,垒岸高度为10cm。为了保持苗床的湿润状态,再进一步地,所述泥浆层的厚度为4一5c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是:这种荸荠育苗苗床结构简单,能够很好促进种子生长,培植出来的秧苗品质高,移植后成活率高,且排灌方便。


: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实用新型荸荠育苗苗床俯视图;图2是荸荠育苗苗床侧面结构剖视图。图中:1、苗床;2、垒岸;3、5、泥浆层;4、种子层;6、床底。
具体实施方式
: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图1、图2所示一种荸荠育苗苗床,包括苗床I本体,所述苗床I宽度为1.2m,长度不限,底部设置有床底6,床底6上依次设置有泥浆层5、种子层4和泥浆层3,所述泥浆层5的厚度为4一5cm,所述苗床I四周设置有向上垄起的垒岸2,垒岸2高度为10cm。其具体育种方式如下:首先整平床底6,浇上4一5cm厚的泥浆层5,然后排放种子层4,所述种子层上种子须有序排列,排列之后浇上一层泥浆层3,泥浆层3以浇平种芽为宜,苗床I须经常保持湿润状态,搭棚用草帘遮荫,防止太阳灼伤幼苗,并采取日遮夜揭,当幼苗长到IOcm高度时,去掉遮荫进行炼苗,约20天左右,苗高25— 30cm时即可定植。这种荸荠育苗苗床结构简单,能够很好促进种子生长,培植出来的秧苗品质高,移植后成活率高,且排灌方便。需要强调的是: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荸荠育苗苗床,包括苗床(I)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苗床(I)包括设置在底部的床底(6),床底(6)上依次设置有泥浆层(5)、种子层(4)和泥浆层(3),并且所述苗床(I)四周设置有向上垄起的垒岸(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荸荠育苗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苗床(I)宽度为1.2m,垒岸(2)高度为IOcm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荸荠育苗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泥浆层(5)的厚度为4一5c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荸荠育苗苗床,包括苗床本体,所述苗床包括设置在底部的床底,床底上依次设置有泥浆层、种子层和泥浆层,并且所述苗床四周设置有向上垄起的垒岸;所述苗床宽度为1.2m,垒岸高度为10cm;所述泥浆层的厚度为4—5cm。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这种荸荠育苗苗床结构简单,能够很好促进种子生长,培植出来的秧苗品质高,移植后成活率高,且排灌方便。
文档编号A01G9/10GK202979771SQ20122058094
公开日2013年6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7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7日
发明者怀于生 申请人:吴江市同里镇生元水八仙蔬菜专业合作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