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麦稻同播栽培技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4324阅读:36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麦稻同播栽培技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麦稻同播栽培技术。
背景技术
水稻和小麦是我国二大粮食作物。在我国,各地都有小麦种植。全国冬小麦面积及总产量约占小麦总面积的84%和90%,主要分布在长城以南,主产省份有河南、山东、河北、江苏、四川、安徽、陕西、湖北、山西等省。我国水稻的分区为:华南双季稻稻作区,南岭以南;华中双单季稻稻作区,秦岭淮河以南,南岭以北;西南单双季稻稻作区,我国西南部;华北单季稻稻作区,秦岭淮河以北,长城以南;东北早熟单季稻稻作区,辽东半岛西北与长城以北,大兴安岭以东;西北干旱区单季稻稻作区,大兴安岭以西,长城、祁连山和青藏高原以北。在长江中下 游地区,种植制度主要为一年种植稻麦两熟:每年的10月25至11月5日(即10底、11月初)播种小麦,5月底6月初收获;水稻5月15日左右播种育苗,6月中旬移栽,10月底成熟收获。每个作物的种植均需要进行一次耕种程序,农民的劳动强大较大,农机的使用频繁,能源的消耗也增多。此外,随着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尤其是夏季的干旱),给农业生产带来严重影响。特别是在水稻栽插期间水资源匮乏的情况下,“灌水难”是普遍存在突出问题:导致水稻秧龄大、插秧迟、生育期短、产量低、米质差,严重制约着农业效益的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节约资源、降低农民劳动强度的麦稻同播栽培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麦稻同播栽培技术,其创新点在于: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秋收时,在收割机上安装秸杆切碎装置,将水稻秸杆切碎成小段均匀分散进行还田;按照小麦施肥的正常用量施足基肥;播种:小麦和水稻两种作物分别按照当地的生产用种量选择并混合均匀后进行播种,播种深度:1.5^2厘米为宜;开好田间一套沟,并且与丰产沟相通;来年夏季小麦成熟收获时,再将小麦秸杆还田,等待水稻出苗生长,其后的水稻管理措施按照正常生产进行即可。进一步的,来年夏季小麦秸杆还田后等待水稻出苗生长时,若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灌水进田,促进水稻秧苗早发和小麦秸杆腐熟。本发明的优点在于:用水稻种子的休眠越冬,第二年当气温回升后,水稻种子发芽条件成熟,小麦即将成熟收获,小麦收获后,水稻正常出苗生长。所以,每年只要秋天播种一次,就可以解决两茬播种(栽插)任务。降低农民的劳动强度,解放劳动力,减少农机的使用频率,降低费用,大大的节省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节省水资源,减少水源限制、影响,不误农时。
避免秸杆露天焚烧,自觉保护生态环境,减少空气污染,在充分利用秸杆资源的同时,由于禁止了秸杆露天焚烧,土壤微生物免遭烧死,再加上增加了秸杆还田,土壤有机质增加,变得疏松肥沃,理化性质得到改善,从而保护了耕地质量。并减少化肥、农药用量,提闻农广品品质。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地点为江苏如皋常青,北纬32° 00' 32。30'、东经120° 20' 120。50',南临长江:
a.10月25日秋收时,在收割机上安装秸杆切碎装置,将水稻秸杆切碎长度为10厘米左右的小段均匀分散进行还田;
b.10月26日施足基肥,按照小麦施肥的正常用量使用,即于秋播时,每亩施用猪粪2(Γ30担,25%的氮磷钾复合肥40公斤左右。注意:禁止施用尿素作基肥;
c.10月27日-28日播种:每一种作物按照当地的生产用种量进行。播种的方式有两种:
一是人工撒播,将水稻种和小麦种混合均匀进行播种。本地区用种量:小麦9公斤,水稻8公斤。两种作物用种量合计为17公斤。二是机械播种,要保证每一种作物的基本苗,做到合理密植。小麦9公斤,水稻8公斤,两种作物用种量合计为17公斤,将水稻种和小麦种混合均匀后装入播种箱内,调足播种量(即17公斤/亩)进行播种。采用播种机播种的,机械播种的播种量约等于是常规用量的双倍来调节播种孔,将播种孔调节数字从传统的2-3调整为4.5飞为宜。对于粘重板结的土壤,播种量可以适当增加一些。以上两种播种方法任选一种,播种深度:1.5^2厘米为宜。播种后,不要喷施土壤封闭性除草剂,如果小麦田间有杂草可以于来年采用茎叶处理除草剂进行化学除草:
d.10月28-29日开好田间一套沟,并且与丰产沟相通。防止大雨(雪)涝溃,影响种子活力;
e.5月28-30日夏季小麦成熟收获时,可再将小麦秸杆还田,等待水稻出苗生长。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即可灌水进田,促进水稻秧苗早发和小麦秸杆腐熟。一般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在6月中旬入梅,7月中旬出梅。即使灌溉车口不打水或者打不到水,水稻也能正常出苗生长。以后的水稻管理措施按照正常生产进行即可。下表示出了本发明麦稻同播栽培与常规栽培、常规育苗移栽稻三种处理对资源的使用状况:
权利要求
1.一种麦稻同播栽培技术,其特征在于: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秋收时,在收割机上安装秸杆切碎装置,将水稻秸杆切碎成小段均匀分散进行还田;按照小麦施肥的正常用量施足基肥;播种:小麦和水稻两种作物分别按照当地的生产用种量选择并混合均匀后进行播种,播种深度:1.5 2厘米为宜;开好田间一套沟,并且与丰产沟相通;来年夏季小麦成熟收获时,再将小麦秸杆还田,等待水稻出苗生长,其后的水稻管理措施按照正常生产进行即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麦稻同播栽培技术,其特征在于:来年夏季小麦秸杆还田后等待水稻出苗生长时,若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灌水进田,促进水稻秧苗早发和小麦秸杆腐熟。`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麦稻同播栽培技术,其创新点在于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秋收时,在收割机上安装秸秆切碎装置,将水稻秸秆切碎成小段均匀分散进行还田;按照小麦施肥的正常用量施足基肥;播种小麦和水稻两种作物分别按照当地的生产用种量选择并混合均匀后进行播种,来年夏季小麦成熟收获时,再将小麦秸秆还田,等待水稻出苗生长,其后的水稻管理措施按照正常生产进行即可。用水稻种子的休眠越冬,第二年当气温回升后,水稻种子发芽条件成熟,小麦即将成熟收获,小麦收获后,水稻正常出苗生长。所以,每年只要秋天播种一次,就可以解决两茬播种任务。降低农民的劳动强度,解放劳动力,大大的节省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
文档编号A01G1/00GK103098640SQ20131006530
公开日2013年5月15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1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1日
发明者袁国明, 沈慧, 沈辉宇 申请人:袁国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