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棚土壤肥力改良及土传病防治的方法

文档序号:287675阅读:76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大棚土壤肥力改良及土传病防治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大棚种植土壤改良和沼气工程产物综合利用的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大棚土壤肥力改良及土传病防治的方法。
背景技术
连作障碍是指在同一种植地中连续多次栽培同种或同科作物时发生的作物产量和品质下降现象,尤其在大棚蔬菜栽培中表现得极为明显。连作障碍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土壤中传染性有害菌种群增加,土壤中微生物种群平衡被破坏。生产上常采用合理轮作、选用抗病品种、置换土壤、生物防治、土壤消毒等技术克服设施连作障碍。常用有效的土壤消毒方法包括化学药剂消毒、热水消毒、蒸汽消毒、太阳能热消毒、太阳能石灰氮消毒、太阳能还原消毒等。其中化学药剂消毒是对土壤喷施或拌药处理,防治效果不佳,并且易在土壤中残留一些化学成分,长期使用可能改变土壤成分,并会破坏土壤中各类有益菌的菌种平衡,易使有害菌产生抗药性, 不利于后期蔬菜的种植;太阳能热消毒、太阳能石灰氮消毒效果不稳定;热水消毒、蒸汽消毒虽效果好,但施用成本高;太阳能还原消毒主要是将适当碳氮比的米糠、麦麸等有机物,经过大水漫灌,塑料薄膜密闭,利用太阳能高温在土壤中发生厌氧发酵反应,抑制有害菌的生长,并杀灭一些不耐高温和缺氧状态的有害菌,该方法在日本被开发出来,并在农业种植中已被广泛有效运用。我国有大量的农业废物大型沼气工程,其在运行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沼液,沼液中含有大量的肥料元素,未进行固液分离的沼液中总氮质量浓度0.03%-0.2%,总磷质量浓度
0.01%-0.1%,总钾质量浓度0.02%-0.2%,进行过固液分离去除了沼渣的沼液中总氮质量浓度0.02%-0.1%,总磷质量浓度0.003%-0.03%,总钾质量浓度0.01%-0.05%,还含有大量的有机质,并且具有出量大、持续周期长的特点,如何将沼液有效消化掉已经成为大中型沼气工程的普遍难题。中国专利“一种利用沼液矫治大棚土壤连作障碍的方法”(CN102498777A)中公开了利用新鲜沼液中的厌氧还原性,通过对大棚连作种植地的漫灌闷棚,对有连作障碍土壤进行改良,并取得一定的效果,但由于其只能在夏季高温天气消化部分新鲜沼液,无法利用其他时期所产生的沼液,所以对常年产生大量沼液的大中型沼气工程来说,消化量明显不足;另外沼液在存储、抽取、运输、灌溉的过程中,由于接触氧气而失去或减少其赖以消毒的厌氧还原性,使得其消毒效果大打折扣;第三在漫灌的量方面,为尽量漫灌而获取好的消毒效果,使得沼液的施肥效果无法控制,容易过度施肥而产生肥害。实际上未经过固液分离过的沼液中速效氮肥浓度一般为0.03%-0.2%之间,若以其实例中每亩施用50m3沼液的话,总氮质量浓度按0.12%计算,每亩施入速效氮肥为60kg,远大于一般作物所需的速效氮肥底肥的量,如按0.2%计算的话,每亩最高可施入速效氮肥达100kg,而实际上实践中亩产5000kg的番茄所需总氮肥量也不过20kg左右,即便是亩产10000kg也不过40kg左右,如此盲目大量施用速效氮肥,不但有可能会导致作物徒长,甚至造成肥害,造成减产,还有可能破坏整个土壤成分结构,致使土壤酸化、盐化程度加剧,并且由于过度多余的肥料营养,增加各类病虫害的可能性,严重影响种植地的可持续生产,也不符合我国现行推广的测土配方精细化施肥精神,事实上由于过度施肥而导致的一系列问题在我国的农业种植,特别是温室大棚种植中已经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但相反,沼液施用过少又无法漫灌整个种植地,也无法为土地提供足够的还原性,无法达到土壤厌氧还原消毒的效果,沼液漫灌量与过量施肥是一个难以克服的障碍。因此既要保证良好的土壤消毒效果,又能适度施肥,并且还能充分消化掉沼气工程中源源不断产生的沼液,这样的土壤消毒方法成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的方向。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大棚土壤肥力改良及土传病防治的方法。本发明将太阳能还原土壤消毒法与沼气工程中产物沼渣沼液的利用相结合,用产生的大量沼渣沼液为太阳能还原土壤消毒提供其所需适当碳氮比的有机质厌氧发酵原料及大量水分,同时彻底将沼渣沼液充分利用,并在不对土壤产生肥害的前提下为土壤提供足量的各类肥料元素。本发明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大棚土壤肥力改良及土传病防治的方法,包括沼液储备的步骤、土壤厌氧发酵原料播撒的步骤、为均匀分散厌氧发酵原料进行土壤翻耕的步骤、用沼液和水对种植地进行漫灌的步骤、覆盖地膜密封的步骤、闷棚的步骤、揭开地膜并再次进行土壤翻耕的步骤,具体如下:1)沼液储备:将沼气工程中分离出的沼液存储于沼液存储池中,沼液存储池容量至少足够存储沼气工程三个月以上正常运作所排沼液量;2) 土壤厌氧发酵原料播撒:在夏季高温期间,待大棚内作物收获完毕后,将碳氮比C/N为15 40: I的米糠、麦麸有机物质均匀撒入大棚种植地中,作为土壤厌氧发酵原料;3)为均匀分散厌氧发酵原料进行土壤翻耕:将大棚种植地的土地进行翻耕,使有机肥料充分均匀分散入土层中,翻耕土层深度应为20cm以上;4)用沼液和水对种植地进行漫灌:根据沼液中氮肥、磷肥、钾肥肥料元素的浓度和每亩的需肥量,确定所需施加的沼液量,配以足够量的水,通过灌溉水管对种植地进行漫灌,灌透所需的种植土层深度,并使液面整体淹没土层,使土层达到泥泞状态总需水量约为50-70M3/亩;5)覆盖地膜密封:将漫灌后的种植地用塑料薄膜覆盖,压实薄膜周边,使漫灌后的种植地处于与空气隔绝的状态;6)闷棚:将温室大棚全部关闭闷棚,利用太阳照晒提高种植土层厌氧发酵的温度,使棚内气温达40°C以上,土温达35°C以上,土层中的厌氧发酵原料进入厌氧发酵状态,通过高温和消耗土层中的氧气,杀灭土层中的有害病菌和害虫及其虫卵,闷棚过程需20天以上;7)揭开地膜并再次进行土壤翻耕:在经过充分的厌氧发酵后,将覆盖在土层上的塑料薄膜掀掉,对种植地进行充分的翻耕、透气和晾晒,使种植土层从厌氧状态恢复至好氧的种植状态, 并使土壤中的含水率下降至30%以下,适合种植。作为优选,所述土壤厌氧发酵原料播撒的步骤中,厌氧发酵原料还可以为农作物秸杆与沼气工程所产生沼渣的混合堆肥产物,两者混合后碳氮比C/N为15 40: 1,这样可利用量大、价廉、易获得的原料来进行厌氧还原消毒,与使用米糠、麦麸等有机质相比,极大地降低成本。作为优选,所述厌氧发酵原料农作物秸杆与沼渣的混合堆肥过程中,以高于堆肥物料1/1000的比例加入至少包含有益真菌和有益放线菌的有益微生物群EM或复合微生物群CM,使有益菌占领土壤优势生态位,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和酸碱平衡,提高作物抗病虫害和不良条件的抗逆性,以提高堆肥效率以及在施入土壤后改良土壤中微生物种群、杀灭有害菌、减少病害并提高肥效,提高作物对各种肥料成分的吸收效率,节省肥料成本。作为优选,所述覆盖地膜密封的步骤与用沼液和水对种植地进行漫灌的步骤相结合进行,具体为在种植地铺设灌溉水管之后,覆盖塑料薄膜,通过灌溉水管漫灌沼液和水,同时将塑料薄膜下的空气排出,灌透所需的种植土层深度,并使液面整体淹没土层,使土层达到泥泞状态,压实薄膜周边,使漫灌后的种植地处于与空气隔绝的状态。作为优选,所述闷棚的步骤中,为使厌氧发酵反应尽快启动,可将沼气工程中燃烧沼气发电产生的中高温烟气输入大棚来提高棚内温度,进而提高种植地土层中的反应温度,既可加快反应启动速度,也可通过保持高温提高土壤消毒的效果。本发明沼气工程中沼液沼渣进行固液分离后,全年沼液可全部存储于存储池中,相对应产出的沼液等沼肥量,配套相应大小的大棚种植面积,存储至夏季闷棚整地时全部用完。一般作物整个生长期肥料根据其收量目标值,应由10-30%的速效底肥、30-70%的缓效底肥、10-30%的追肥组成,一次性大量施用速效底肥,有可能会导致作物徒长,甚至造成肥害,造成达不到目标产量的后果。由于沼液中的成分为速效肥,所以沼液作为速效底肥施用时应为整个生长期肥料量的30%以下,施用沼液的量应根据沼液的营养成分进行计算调整。缓效底肥可由厌氧发酵有机质中所含氮、磷、钾等肥效元素提供,所占总需肥量为30-70%,追肥可根据后期作物长势适当安排施用所缺特定的化学肥料。本发明中如按沼液的速效氮肥浓度为0.1%计算,Im3沼液含氮为lkg,20m3即可提供折合纯氮肥20kg/亩的 速效底肥,足够满足一般作物生长,配以厌氧发酵原料所带氮肥量,一般米糠、麦麸中的氮素浓度为2%,其他堆肥的氮素浓度范围为1-2%,一般可施入2-3吨/亩,折合纯氮肥30-40kg/亩,在后期根据长势进行各种肥料元素的追肥,即可做到施肥充分,又不过度施肥。本发明中作为土壤厌氧发酵原料,施入有机物质碳氮比值最佳应为20 30: I,在耕土层深度为20cm时,施入量应为1-2吨/亩,耕土层深度为40cm时,施入量应为2_4吨/亩,选用的有机质可为米糠、麦麸等营养全面、易分解、碳氮比适度的有机质,也可为多种不同营养成分混合后碳氮比适度的有机质。沼气工程中所产生的沼渣碳氮比在6 20: I之间,如按1:1比例配以高碳氮比的作物秸杆(麦杆的碳氮比为80 90: 1,稻草的碳氮比为60: I)混合堆肥,经过升温、降温的好氧堆肥后,堆肥产物立即作为下一步的厌氧发酵原料施入种植地,这样既可土壤消毒灭菌,又能提供生物有机肥。本发明中用将厌氧发酵原料施入土壤翻耕后,应用滚石等适当将种植地土面压平,便于漫灌液面退至种植地土层中后,薄膜能继续与种植地土地面紧密相连,保持空气隔绝状态。本发明中以高于作物秸杆堆肥物料1/1000的比例加入至少包含有益真菌和有益放线菌的有益微生物群(EM)或复合微生物群(CM),真菌可加快降解秸杆中的难自然分解的纤维素和木质素等成分,为后续的厌氧发酵提供足量优质的原料,放线菌可分泌多种抗生素,能杀灭在土壤中的各类有害菌,其他还可以包括光合细菌、乳酸菌、酵母菌等多种有益微生物,为作物提供多种养分,分解土壤中的毒素,还可兼顾提高堆肥效率以及改良土壤中微生物种群的作用,使有益菌占领棚室内土壤优势生态位,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和酸碱平衡,提高作物抗病虫害和不良条件的抗逆性,还可杀灭有害菌,减少病害,提高作物对各种肥料成分的吸收效率,提高肥料的肥效,节省肥料成本。本发明中用沼液和水对种植地进行漫灌时,为防止沼液中的肥料成分扩散至过深的土层中而无法为作物利用,甚至扩散至地下水层中造成环境污染,所以应先灌水将20-30cm深的土层灌透后,继续灌溉沼液至将土层淹没,水面可整体淹没土面后,再慢慢渗入土层,这样沼液中的肥分既可以留在厌氧发酵土层中,为厌氧发酵提供养分,也可以为后续的种植提供速效肥分。本发明中用沼液和水对种植地进行漫灌时,按沼液的速效氮肥浓度为0.1%计算,施用沼液20m3 /亩,为足够漫灌地面,先以足够量的水灌透所需的耕土层,所需灌水量可设为30-50m3/亩。300亩大棚可消耗至少6000m3沼液,约合4000-5000头猪的养猪场排污配套的沼气工程全年沼液排出量,并同时获得所需的有机肥,并可同时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本发明中将覆盖地膜密封与用沼液和水对种植地进行漫灌相结合进行,可更高效的将覆膜下的空气排出,快速地为土层提供一个厌氧发酵环境,并且可节省人工操作。本发明中在闷棚20天后,进行土壤翻耕时,翻耕深度应不小于进行厌氧发酵消毒的土层深度,该过程通过透气、晾晒,使厌氧发酵消毒过程终止,使耕作土层恢复至能耕种的好氧状态。翻耕、透气、晾晒至少应在耕种开始一周前进行,并应多次翻耕,使透气、晾晒充分,确保其厌氧还原环境已被改变成好氧环境,同时通过晾晒,使土壤含水量降至30%以下,适合种植。本发明中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使得本发明有以下优点:
1、与化学药剂土壤消毒相比,无化学成分残留,不会破坏土壤中各类有益菌的菌种平衡,不会使有害菌产生抗药性。 2、与太阳能热消毒、太阳能石灰氮消毒相比,具有消毒效果稳定,能对更深的土层起到消毒作用。3、与热水消毒、蒸汽消毒相比,消毒成本大幅降低。4、与太阳能还原消毒相比,维持其高效消毒的优点,但使成本进一步降低,针对其用水量大的问题,可用沼液部分取代其用水,并提供厌氧发酵反应所需的养分,还可以利用沼气工程中沼渣产物作为厌氧发酵反应的原料,进一步降低其成本,沼气发电余热也可充分利用在厌氧发酵反应过程的加热方面,进一步提高反应效率,提高土壤消毒的效果。5、与CN102498777A所公开的“一种利用沼液矫治大棚土壤连作障碍的方法”相比,灌溉沼液的数量可调可控,解决了灌溉沼液量中的营养成分效果和消毒效果会成反t匕,而导致的过度施肥的问题;并且与其只能消耗夏天产生新鲜沼液的局限性相比,本发明所能消耗的沼液既可包括新鲜沼液,也可包括全年任何时期的存量沼液,彻底解决了沼气工程沼液排出难的问题;在消毒效果方面,本发明利用现场进行的厌氧发酵反应过程中的还原性进行土壤消毒,其消毒效果必定高于利用转移过来的厌氧发酵反应产物中所剩余的还原性的消毒效果。6、解决了沼气工程沼液消耗困难的问题,由于施用是在种植前,不会对作物产生缺氧的危害,因此可在一定面积内大量、高强度的进行施用,解决了沼液消耗需要大面积的种植地的局限性;虽然沼液单位的肥量浓度较低,但由于其单位面积施用量大,因此改变了在施用过程中,农民对沼液所带肥力不够的印象。
7、通过在土壤厌氧发酵消毒过程中加入有益微生物群(EM)或复合微生物群(CM),在对土壤消毒的基础上,还可兼顾提高堆肥效率以及改良土壤中微生物种群的作用,使有益菌占领棚室内土壤优势生态位,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和酸碱平衡,提高作物抗病虫害和不良条件的抗逆性,还可杀灭有害菌,减少病害,提高作物对各种肥料成分的吸收效率,提高肥料的肥效,节省施肥成本。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实施例:一种大棚土壤肥力改良及土传病防治的方法,包括沼液储备的步骤、土壤厌氧发酵原料播撒的步骤、为均匀分散厌氧发酵原料进行土壤翻耕的步骤、用沼液和水对种植地进行漫灌的步骤、覆盖地膜密封的步骤、闷棚的步骤、揭开地膜并再次进行土壤翻耕的步骤,具体如下:1)沼液储备:将沼气工程中分离出的沼液存储于沼液存储池中,沼液存储池容量至少足够存储沼气工程三个月以上正常运作所排沼液量;2)土壤厌氧发酵原料播撒:在夏季高温期间,待大棚内作物收获完毕后,将碳氮比C/N为15 40: I的米糠、麦麸等有机物质均匀撒入大棚种植地中,作为土壤厌氧发酵原料;3)为均匀分散厌氧发酵原料进行土壤翻耕:将大棚种植地的土地进行翻耕,使有机肥料充分均匀分散入土层中,翻耕土层深度应为20cm以上;4)用沼液和水对种植地进行漫灌:根据沼液中氮肥、磷肥、钾肥肥料元素的浓度和每亩的需肥量,确定所需施加的沼液量,配以足够量的水,通过灌溉水管对种植地进行漫灌,灌透所需的种植土层深度,并使液面整体淹没土层,使土层达到泥泞状态总需水量约为50-70M3/亩;5)覆盖地膜密封:将漫灌后的种植地用塑料薄膜覆盖,压实薄膜周边,使漫灌后的种植地处于与空气隔绝的状态;6)闷棚:将温室大棚全部关闭闷棚,利用太阳照晒提高种植土层厌氧发酵的温度,使棚内气温达40°C以上,土温达35°C以上,土层中的厌氧发酵原料进入厌氧发酵状态,通过高温和消耗土层中的氧气,杀灭土层中的有害病菌和害虫及其虫卵,闷棚过程需20天以上;7)揭开地膜并再次进行土壤翻耕:在经过充分的厌氧发酵后,将覆盖在 土层上的塑料薄膜掀掉,对种植地进行充分的翻耕、透气和晾晒,使种植土层从厌氧状态恢复至好氧的种植状态,并使土壤中的含水率下降至30%以下,适合种植。优选地,所述土壤厌氧发酵原料播撒的步骤中,厌氧发酵原料还可以为农作物秸杆与沼气工程所产生沼渣的混合堆肥产物,两者混合后碳氮比C/N为15 40: 1,混合堆肥过程中,以堆肥物料1/500 1/1000的比例加入至少包含有益真菌和有益放线菌的有益微生物群EM或复合微生物群CM,以提高堆肥效率以及在施入土壤后改良土壤中微生物种群、杀灭有害菌、减少病害并提闻肥效;所述施入有机物质的碳氣比C/N优选为20 30: 1,在耕土层深度为20cm时,施入量为1-2吨/亩,耕土层深度为40cm时,施入量为2-4吨/亩;所述为均匀分散厌氧发酵原料进行土壤翻耕后,将种植地土面压平,便于漫灌液面退至种植地土层中后,薄膜能继续与种植地土地面紧密相连,保持空气隔绝状态;所述用沼液和水对种植地进行漫灌的步骤中,应先灌水将20-30cm深的土层灌透后,继续灌溉沼液至将土层淹没,沼液面整体淹没土面后,再慢慢渗入土层,这样沼液中的肥分既可以留在厌氧发酵土层中,为厌氧发酵提供养分,也可以为后续的种植提供速效肥分;所述闷棚的步骤中,为使厌氧发酵反应尽快启动,可将沼气工程中燃烧沼气发电产生的中高温烟气输入大棚来提高棚内温度,进而提高种植地土层中的反应温度,既可加快反应启动速度,也可通过保持高温提高土壤消毒的效果;所述覆盖地膜密封的步骤与用沼液和水对种植地进行漫灌的步骤相结合进行,具体为在种植地铺设灌溉水管之后,覆盖塑料薄膜,通过灌溉水管漫灌沼液和水,同时将塑料薄膜下的空气排出,灌透所需的种植土层深度,并使液面整体淹没土层,使土层达到泥泞状态,压实薄膜周边,使漫灌后的种植地处于与空气隔绝的状态。种植地规划实例:
设定一标准中型沼气工程,作为一家4000头猪的养殖场污物处理配套,每天排污量为40M3,厌氧发酵罐发酵容量800M3,日产沼气600M3,年产沼渣800吨,沼液6000吨,该沼气工程所产沼气全部用于发电,发电余热用于沼气工程本身的反应温度维持,所产烟气通入大棚,可为大棚提供保温及CO2气肥。在沼气工程站附近按其沼肥产生量配套建设温室大棚300亩,并在大棚周边建设能存储6000M3沼液的存储池,沼气工程每天所排出的沼液通过管道存储于该存储池。大棚的种植物为番茄,种植分两季,8月-12月的秋延后栽培与12月-次年6月的早春半促成栽培,在每年的7-8月种植地换季空闲期,利用本年度存储的所有沼液及部分沼渣,利用太阳照晒加热,对种植地土壤进行厌氧发酵还原消毒,所剩沼渣作为下一季种植的底肥备用。为提高大棚土壤肥力改良及防治土传病,在每年的7月初,早春茬种植结束时,进行太阳能厌氧发酵土壤消毒。作为厌氧发酵原料,本例中使用作物秸杆与沼渣混合堆肥产物,作物秸杆与沼渣比例为1:1,将原料的碳氮比调节为20-30:1,将秸杆通过切割粉碎后,与沼渣混合,然后按500-1000:1的比例加入能加速其纤维素和木质素的复合微生物群(CM)菌体进行好氧堆肥,过程保持透气,初期升温至50-70°C,后期逐渐降至35-40°C,整个过程大概需5-10天,然后施入大棚种植地,每亩施入量为3吨。然后将土地深耕至30cm,使有机肥料充分均匀分散入土层中,并用滚车适当压平,为使土层中的灌水均匀,将灌溉水管以50-60cm的间隔铺设于土面,然后覆盖塑料薄膜封闭。在开始灌水前,在周边堆起高约IOcm的垄,防止灌 溉水满溢出去。先用水灌溉至水漫及土层面,大概需水30-50m3/亩,然后按20m3/亩将存于沼液存储池中的沼液灌入种植地,使土层处于泥泞状态,泥泞土层深为30-40cm。作为一家4000头猪的养殖场污物处理配套的标准中型沼气工程,一年排出6000m3沼液,通过本方案,能全部消耗用于300亩的温室大棚中。将大棚全部封闭起来进行闷棚,在闷棚过程中,为保障反应温度能在35-40°C以上,可将沼气发电产生的中高温烟气排入大棚内,尽快使土层温度升高,提高消毒效果和速度。闷棚过程持续30天,以充分杀灭土层中的有害病菌和害虫及其虫卵。在经过充分厌氧发酵消毒后,将覆盖在土层上的塑料薄膜掀起,对种植地进行充分的翻耕、透气和晾晒,使土地从厌氧状态恢复至好氧的种植状态,并使土壤中的含水率下降至20%以下,此过程大约需7-10天,等土地的还原性充分改善后即可开始种植。以上步骤完成后,对每亩土地通过厌氧发酵原料施入了优质有机堆肥3000kg作为缓效底肥,按沼液的速效氮肥浓度为0.1%计算,Im3沼液含氮为1kg,通过20m3/亩沼液施入了折合纯氮肥20kg/亩的速效底肥,后期根据长势进行各种肥料元素的追肥。农业部提出的种植标准中的NY/T5006-2001无公害食品番茄保护地生产技术规范中的推荐底肥施肥量为:高肥地的目标生产量为4400-5400kg/亩时,需施优质有机肥3000kg/亩以上,速效氮15-18kg,速效磷3-6kg,速效钾9_12kg。本方案中沼液总氮质量浓度0.1%,总磷质量浓度0.03%,总钾质量浓度0.05%,换算后总施肥量为:优质有机肥3000kg/亩,速效氮20kg,速效磷6kg,速效钾10kg,完全符合该标准中的无公害施肥标准。以下为对连作障碍比较严重的种植地通过多种土壤消毒方法进行比较,获得的消毒效果实验数据:
权利要求
1.一种大棚土壤肥力改良及土传病防治的方法,包括沼液储备的步骤、土壤厌氧发酵原料播撒的步骤、为均匀分散厌氧发酵原料进行土壤翻耕的步骤、用沼液和水对种植地进行漫灌的步骤、覆盖地膜密封的步骤、闷棚的步骤、揭开地膜并再次进行土壤翻耕的步骤,具体如下: 1)沼液储备:将沼气工程中分离出的沼液存储于沼液存储池中,沼液存储池容量至少足够存储沼气工程三个月以上正常运作所排沼液量; 2)土壤厌氧发酵原料播撒:在夏季高温期间,待大棚内作物收获完毕后,将碳氮比C/N为15 40:1的米糠、麦麸有机物质均匀撒入大棚种植地中,作为土壤厌氧发酵原料; 3)为均匀分散厌氧发酵原料进行土壤翻耕:将大棚种植地的土地进行翻耕,使有机肥料充分均匀分散入土层中,翻耕土层深度应为20cm以上; 4)用沼液和水对种植地进行漫灌:根据沼液中氮肥、磷肥、钾肥肥料元素的浓度和每亩的需肥量,确定所需施加的沼液量,配以足够量的水,通过灌溉水管对种植地进行漫灌,灌透所需的种植土层深度,并使液面整体淹没土层,使土层达到泥泞状态; 5)覆盖地膜密封:将漫灌后的种植地用塑料薄膜覆盖,压实薄膜周边,使漫灌后的种植地处于与空气隔绝的状态; 6)闷棚:将温室大棚全部关闭闷棚,利用太阳照晒提高种植土层厌氧发酵的温度,使棚内气温达40°C以上,土温达35°C以上,土层中的厌氧发酵原料进入厌氧发酵状态,通过高温和消耗土层中的氧气,杀灭土层中的有害病菌和害虫及其虫卵,闷棚过程需20天以上; 7)揭开地膜并再次进行土壤翻耕:在经过充分的厌氧发酵后,将覆盖在土层上的塑料薄膜掀掉,对种植地进行充分的翻耕、透气和晾晒,使种植土层从厌氧状态恢复至好氧的种植状态,并使土壤中的含水率下降至30%以下,适合种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大棚土壤肥力改良及土传病防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壤厌氧发酵原料播撒的步骤中,施入有机物质的碳氮比C/N优选为20 30: 1,在耕土层深度为20cm时,施入量为1-2吨/亩,耕土层深度为40cm时,施入量为2_4吨/亩。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大棚土壤肥力改良及土传病防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壤厌氧发酵原料播撒的步骤中,厌氧发酵原料还可以为农作物秸杆与沼气工程所产生沼渣的混合堆肥产物,两者混合后碳氮比C/N为15 40: I。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大棚土壤肥力改良及土传病防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发酵原料农作物秸杆与沼渣的混合堆肥过程中,以高于堆肥物料1/1000的比例加入至少包含有益真菌和有益放线菌的有益微生物群EM或复合微生物群CM,以提高堆肥效率以及在施入土壤后改良土壤中微生物种群、杀灭有害菌、减少病害并提高肥效。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大棚土壤肥力改良及土传病防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为均匀分散厌氧发酵原料进行土壤翻耕后,将种植地土面压平,便于漫灌液面退至种植地土层中后,薄膜能继续与种植地土地面紧密相连,保持空气隔绝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大棚土壤肥力改良及土传病防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沼液和水对种植地进行漫灌的步骤中,应先灌水将20-30cm深的土层灌透后,继续灌溉沼液至将土层淹没,沼液面整体淹没土面后,再慢慢渗入土层,这样沼液中的肥分既可以留在厌氧发酵土层中,为厌氧发酵提供养分,也可以为后续的种植提供速效肥分。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大棚土壤肥力改良及土传病防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覆盖地膜密封的步骤与用沼液和水对种植地进行漫灌的步骤相结合进行,具体为在种植地铺设灌溉水管之后,覆盖塑料薄膜,通过灌溉水管漫灌沼液和水,同时将塑料薄膜下的空气排出,灌透所需的种植土层深度,并使液面整体淹没土层,使土层达到泥泞状态,压实薄膜周边,使漫灌后的种植地处于与空气隔绝的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大棚土壤肥力改良及土传病防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闷棚的步骤中,将沼气工程中燃烧沼气发电产生的中高温烟气输入大棚来提高棚内温度,进而提高种植地土层中的反应温度,既可加快反应启动速度,也可通过保持高温提高土壤消毒 的效果。
全文摘要
一种大棚土壤肥力改良及土传病防治的方法,包括沼液储备的步骤、土壤厌氧发酵原料播撒的步骤、为均匀分散厌氧发酵原料进行土壤翻耕的步骤、用沼液和水对种植地进行漫灌的步骤、覆盖地膜密封的步骤、闷棚的步骤、揭开地膜并再次进行土壤翻耕的步骤,本发明无化学成分残留,不会破坏土壤中各类有益菌的菌种平衡,不会使有害菌产生抗药性,消毒效果稳定,能对更深的土层起到消毒作用,消毒成本低,可在一定面积内大量、高强度的进行施用,解决了沼气工程沼液消耗困难的问题,改善了土壤理化性状和酸碱平衡,提高作物抗病虫害和不良条件的抗逆性,还可杀灭有害菌,减少病害,提高作物对各种肥料成分的吸收效率,提高肥料的肥效,节省施肥成本。
文档编号A01B79/02GK103210713SQ20131016042
公开日2013年7月24日 申请日期2013年5月5日 优先权日2013年5月5日
发明者涂维浩, 梁红莉, 洪锋, 王海生, 余新明 申请人:涂维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